经济评论

所属栏目:经济期刊 热度: 时间:

经济评论

经济评论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42-1348/F
国际标准刊号:1005-3425
主办单位:武汉大学
主管单位:国家教育部
查看经济评论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经济论文
下一本期杂志:会计与经济研究上海市会计核心期刊发表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经济评论》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上百家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期刊简介:

  《经济评论》(双月刊)1980年创刊,是由武汉大学主办的专业性学术经济理论刊物。主要刊登经济理论和现实经济问题方面的科研论文、评论、调研报告等。既重视理论经济学的研究,也重视应用经济学、新兴经济学和现实经济问题的研究。经济理论刊物。读者对象为国内外经济理论研究有员、经济部门管理人员和经济院校师生。

  期刊栏目:

  经济理论研究、中国经济研究、产业经济学研究、西方经济学研究

  期刊收录:

  CSSCI 南大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含扩展版)上海图书馆馆藏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社科双效期刊

  经济评论杂志社征稿要求:

  1、《经济评论》文稿应资料可靠、数据准确、具有创造性、科学性、实用性。应立论新颖、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文责自负(严禁抄袭),文字要精炼。

  2、《经济评论》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列应在投稿时确定。作者姓名、单位、详细地址及邮政编码务必写清楚,多作者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接录稿通知后不再改动。

  3、《经济评论》文章要求在2000-2400字符,格式一般要包括:题目、作者及单位、邮编、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文章标题字符要求在20字以内。

  4、文章中的图表应具有典型性,尽量少而精,表格使用三线表;图要使用黑线图,绘出的线条要光滑、流畅、粗细均匀;计量单位请以近期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为准,不得采用非法定计量单位。

  5、为缩短刊出周期和减少错误,来稿一律使用word格式,并请详细注明本人详细联系方式。

  阅读推荐: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创刊于1988年,是由陕西省教育厅主管,西安财经学院主办的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为主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全年出版6期(双月刊),每单月8日出版。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2817,国内统一刊号:CN61-1411/F,邮发代码:52-155。本刊的栏目设置:秦文化与经济、西部特色经济、经济理论研究、金融研究、财税与会计、产业经济、区域经济、企业改革与管理、法学论坛、“三农”问题、国防经济、贸易经济、旅游经济等。其中秦文化与经济、西部特色经济等特色栏目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并受到省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的肯定和大力支持。

  经济评论最新期刊目录

社会保障与环境污染——新结构经济学视角————作者:刘震海;刘堂森;赵秋运;

摘要:协同推进生态保护与民生保障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本文从新结构经济学理论出发,构建了社会保障与环境污染的分析框架,以探析社会保障的环境污染效应。理论分析表明,在要素禀赋及其结构内生决定的最适宜的生产结构下,社会保障的环境污染效应遵循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变迁规律,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偏离将提高污染排放强度。使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社会保障与环境污染之间随着要素禀...

异质性环境规制工具是否存在绿色生产的“马太效应”?——来自规模化与非规模化生猪养殖场的经验证据————作者:周月书;尹梓鉴;

摘要:环境规制带来的融资约束问题会影响其政策效果。本文基于2020年江苏省22个县(市、区)生猪养殖场的实地问卷调查数据,构建“政府-金融机构-养殖场”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实证分析约束型和激励型环境规制对不同规模养殖场绿色生产的影响。研究发现,约束型和激励型环境规制可以显著促进养殖场绿色生产,但对不同规模养殖场融资约束的影响存在差异,缓解规模化养殖场的融资约束,加剧非规模化养殖场的融资约束,进而对不同规...

知识产权保护能否抑制企业“脱实向虚”?————作者:林春;王子绮;孙英杰;

摘要:为破除当前企业“脱实向虚”的困境,有效提振实体经济发展信心,本文以2008—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金融化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能够显著抑制企业金融化行为,并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特征。具体而言,无论是逐利动机还是“蓄水池”动机,知识产权保护均对企业金融化行为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该抑制作用在市场化水平较高和行业竞争较为激烈的环境下更为突出。进一步分析表明,...

家庭财富变化对生育行为的影响——基于房屋拆迁的准自然实验————作者:王赟;石智雷;

摘要:家庭财富变动如何影响人们的生育行为是学术界长期关注的重要问题,但相关经验证据有待深入挖掘。文章采用城市化进程中“房屋拆迁”这一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利用2012—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实证检验了房屋拆迁带来的家庭财富变动对居民生育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房屋拆迁带来的财富变动可以显著提升居民的生育数量。在加入倾向得分匹配、排除生育政策干扰时该结果依然稳健。子女较少、无男孩...

投稿指南

摘要:<正>《经济评论》是教育部主管、武汉大学主办的经济学学术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自1980年创刊以来,本刊坚持“让思想引领学术、以学术砥砺思想”的基本理念,立足中国经济实践,瞄准当代世界经济学前沿,致力于推动中国经济学研究的规范化、现代化和本土化。《经济评论》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期刊、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湖北省...

粮食主产区设立与食品工业的集聚和经营绩效————作者:章元;王玥;

摘要:在大食物观视角下,居民膳食结构的升级及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对加工食品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利用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粮食主产区设立对食品工业的集聚和经营绩效的影响。基于省级、县级面板数据和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样本的研究发现,粮食主产区的设立显著提高了主产区省份食品工业企业的利润率和生产效率。机制分析表明,该政策显著提高了主产区的粮食产量和粮食播种面积及其在全国的占比,进而促进了主产区食品工业的总产值和销售收...

数字经济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测度评价与微观影响————作者:周亚虹;任欣怡;王维然;

摘要:本文在分析数字经济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内在逻辑的基础上,测算并分析了2014—2022年中国省级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的融合程度,同时将研究视角从产业层面拓展到微观层面,进一步考察了数字经济与制造业融合水平对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不断加深,但仍存在融合深度不足、进展缓慢、区域差异等问题。实证检验表明: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的融合不仅能够驱动微观层面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转...

要素投入结构失衡、生产网络结构扭曲与韧性风险————作者:景文治;吴学艳;

摘要:本文基于内生生产网络的模型构建思路,将复杂网络生成模型融入新结构一般均衡框架,构建了包含多层网络(要素网络和生产网络)的新结构一般均衡模型。在模型较好地拟合现实经济的基础上,遵循“要素禀赋结构—要素网络结构—部门节点生产结构—生产网络结构—生产网络韧性”的研究逻辑,对要素投入结构失衡是否构成中国生产网络韧性风险产生的根源性因素进行了探究。研究结果表明:要素投入结构失衡的确能够影响生产网络韧性,且其...

谁从知识产权保护中获益:来自企业内部工资不平等的证据————作者:刘成奎;王浩;

摘要: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探究知识产权保护的收入分配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构建理论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双重差分方法实证检验了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内部工资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显著扩大了企业内部工资不平等。机制分析表明,知识产权保护通过管理者需求扩张的“价值效应”,以及提高对管理者租金分享的“工资溢价”加剧了企业内部工资不平等。异质性分析显示,知识产权保护的工资不平等效应在创新绩...

社会信用环境改善降低了企业避税吗?————作者:云锋;叶永卫;刘兆达;陈昌健;

摘要:本文以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准自然实验,采用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分析了社会信用如何影响企业的避税行为及其内在机制。结果显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显著抑制了企业的避税行为,并且这一抑制作用在内外部治理机制较差的企业中更为凸显。机制检验发现,诚信文化建立、融资约束缓解和信息透明度提高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抑制企业避税的核心机制。进一步研究表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企业避税行为...

技术不确定性视角下的企业数字化转型与专业化分工————作者:余东华;马路萌;

摘要:数字化转型和数字技术驱动的专业化分工有助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本文从技术不确定性视角出发,构建理论模型分析了信息、企业创新行为与专业化分工之间的作用机制,并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实证考察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分工的作用方向,验证了专业化分工的经济效应。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了制造业企业的专业化分工,并进一步推动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产业发展的新兴程度弱化了数字化转型对企...

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能否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兼论新质生产力的同群效应————作者:程秋旺;蔡雪雄;刘斌;

摘要:在制度型开放背景下探讨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政策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视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0—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检验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政策效果。研究发现,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能够有效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并且较低的媒体关注和较好的法律环境可以使这一政策效果更显著。机制检验表明,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可以...

一枝独秀还是百花齐放: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企业供应链集中度————作者:周阔;曲植;梁佳杨;王帅;

摘要: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究竟是推动企业供应链上下游“一枝独秀”还是“百花齐放”,不仅关乎企业高质量发展,更关乎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本文在识别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人工智能专利基础上,系统考察了企业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对供应链集中度的可能影响与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显著降低了企业供应链集中度,并且该效应主要通过改善供需效能、增强营运能力和优化企业声誉三种作用机理得以实现。此外,人...

水中捞月还是卓有成效:ESG评级与企业“漂绿”风险————作者:胥文帅;吴云朗;李明;彭剑飞;

摘要:在企业ESG相关信息披露持续增长与漂绿行为时有发生的双重背景下,本文以商道融绿首次发布上市公司ESG评级作为外生冲击,考察ESG评级对企业漂绿风险的治理作用。研究结果显示,ESG评级能够抑制企业漂绿风险,上述效应在非重污染企业、公司治理水平较低企业以及评级机构忙碌程度较低时更为显著。机制检验发现,ESG评级通过触发企业评级管理需求、缓解委托代理冲突双管齐下地降低企业漂绿风险。经济后果检验表明,ES...

股票市场开放与碳排放——来自世界各国工业行业的证据————作者:吴滋润;李青原;

摘要:开放与环境是当今世界各国关注的重大议题。本文使用1990—2015年47个国家跨国行业层面的数据,以世界各国股票市场开放的交错事件为准自然实验,探讨股票市场开放的碳减排效应。研究发现,股票市场开放降低了碳密集型行业的碳排放,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股票市场开放通过加剧碳密集型行业的资本流出威胁,实现了绿色创新,促进了行业能源效率的提升,从而降低了经济中的碳排放。异质性分析...

环境规制与企业出口——基于清洁生产标准的微观证据————作者:喻开志;冯佳晗;杨岚;邹红;

摘要:环境保护和对外贸易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议题。本文构建理论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以探究环境规制对企业出口的影响与作用机制。具体而言,本文对一般均衡模型进行改进,分析发现环境规制将增大企业退出出口市场的概率并减少其出口额,且对小规模企业有更强的影响;进一步基于双重差分法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环境规制的实施对违规企业出口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机制分析显示,环境规制是通过增加企业绿色投入产生成本效应和挤占生产投资...

数字经济、技能溢价与劳动力工资收入差距————作者:汪旭晖;席浩男;

摘要:本文利用2012年、2014年和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微观数据和地级市宏观数据,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对劳动力工资收入和技能溢价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提高了低技能和高技能劳动力的工资收入,并对技能溢价产生“倒U型”影响。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促进了劳动力人力资本的提升,从而提高了市场中高技能劳动力的比例。随着高技能劳动力供给的增加,其相对稀缺性降低,技能溢价也随之下降。进一步分析...

行业协会如何推进企业高质量生产?——一个基于公共品实验的研究————作者:姚宇;王玮;黄少安;

摘要:本文将行业生态看作一种公共品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相比正式惩罚制度,正式惩罚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结合能够显著提高公共品合作水平,非正式制度借助内部信息优势提升了对搭便车行为惩罚的指向性、加大了惩罚力度,并增加了对公共品投资行为的奖励;进一步比较非正式制度间差异,相比正式惩罚与非正式惩罚结合制度,正式惩罚与非正式惩罚/奖励结合制度不仅同样可以实现对搭便车行为的遏制,还能显著提升被试平均收益。因此,...

投稿指南

摘要:<正>《经济评论》是教育部主管、武汉大学主办的经济学学术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自1980年创刊以来,本刊坚持“让思想引领学术、以学术砥砺思想”的基本理念,立足中国经济实践,瞄准当代世界经济学前沿,致力于推动中国经济学研究的规范化、现代化和本土化。《经济评论》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期刊、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湖北省...

工业机器人应用、培训投资与退休行为————作者:蔚金霞;倪晨旭;高文书;

摘要:本文基于工业机器人应用冲击,将技术变革、人力资本投资和退休决策纳入统一分析框架,考察了中老年劳动力在技术快速变革下的退休行为。利用多层次微观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工业机器人应用显著提升了中老年劳动力的退休概率。一方面,总体就业环境恶化,市场对中老年劳动力的就业需求下降,其失业风险上升,“沮丧的工人效应”使其选择退休;另一方面,技能劳动者能够在技能偏向型技术变革下维持其就业竞争优势,但并未能在工...

  相关经济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