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评论

所属栏目:经济期刊 热度: 时间:

经济评论

经济评论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42-1348/F
国际标准刊号:1005-3425
主办单位:武汉大学
主管单位:国家教育部
查看经济评论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经济论文
下一本期杂志:会计与经济研究上海市会计核心期刊发表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经济评论》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上百家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期刊简介:

  《经济评论》(双月刊)1980年创刊,是由武汉大学主办的专业性学术经济理论刊物。主要刊登经济理论和现实经济问题方面的科研论文、评论、调研报告等。既重视理论经济学的研究,也重视应用经济学、新兴经济学和现实经济问题的研究。经济理论刊物。读者对象为国内外经济理论研究有员、经济部门管理人员和经济院校师生。

  期刊栏目:

  经济理论研究、中国经济研究、产业经济学研究、西方经济学研究

  期刊收录:

  CSSCI 南大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含扩展版)上海图书馆馆藏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社科双效期刊

  经济评论杂志社征稿要求:

  1、《经济评论》文稿应资料可靠、数据准确、具有创造性、科学性、实用性。应立论新颖、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文责自负(严禁抄袭),文字要精炼。

  2、《经济评论》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列应在投稿时确定。作者姓名、单位、详细地址及邮政编码务必写清楚,多作者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接录稿通知后不再改动。

  3、《经济评论》文章要求在2000-2400字符,格式一般要包括:题目、作者及单位、邮编、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文章标题字符要求在20字以内。

  4、文章中的图表应具有典型性,尽量少而精,表格使用三线表;图要使用黑线图,绘出的线条要光滑、流畅、粗细均匀;计量单位请以近期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为准,不得采用非法定计量单位。

  5、为缩短刊出周期和减少错误,来稿一律使用word格式,并请详细注明本人详细联系方式。

  阅读推荐: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创刊于1988年,是由陕西省教育厅主管,西安财经学院主办的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为主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全年出版6期(双月刊),每单月8日出版。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2817,国内统一刊号:CN61-1411/F,邮发代码:52-155。本刊的栏目设置:秦文化与经济、西部特色经济、经济理论研究、金融研究、财税与会计、产业经济、区域经济、企业改革与管理、法学论坛、“三农”问题、国防经济、贸易经济、旅游经济等。其中秦文化与经济、西部特色经济等特色栏目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并受到省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的肯定和大力支持。

  经济评论最新期刊目录

新型创新载体如何促进企业创新的量质齐升————作者:张丹宁;宋雪峰;刘文平;赵宝玉;

摘要:新型创新载体是中国企业实现创新量质齐升的有效突破路径。本文以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为代表,利用2010—2021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专利数据,实证评估新型创新载体对企业创新量质齐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专利数量增长速度,但显著提升了专利质量。机制分析表明,通过增加共性关键技术供给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发挥了显著作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型中...

员工持股计划、员工吸引与企业劳动就业————作者:钱雪松;黄瑞蔚;

摘要: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11—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员工持股计划如何影响企业劳动就业。研究结果表明,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显著增加了企业劳动就业数量。机制分析表明,实施员工持股计划通过提高生产效率、缓解融资约束,增强企业的员工吸引力,从而扩大了劳动就业规模。异质性检验表明,对于非国有企业以及盈利性较高、行业垄断力较强的企业而言,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对...

地方法院人财物省级统管改革与企业绩效————作者:田瑞泽;王歆;

摘要:本文利用2010—2016年全国税收调查和上市公司数据,将2014年省以下地方法院人财物统一管理改革作为准自然实验,研究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省以下地方法院人财物统一管理改革显著提升了企业绩效,主要通过三大机制发挥作用:一是降低了企业和地区层面的经济扭曲,改革中符合比较优势的企业受益更大;二是提升契约执行质量,但契约密集型行业中扭曲企业较多,削弱了这一渠道的正面效应;三是改善企业供应链匹配...

数字时代银行网点退出与家庭信贷约束————作者:唐溧;马惠娴;郜栋玺;张勋;

摘要:为应对外部数字金融竞争、节约运营成本,商业银行纷纷撤并线下网点。在数字时代背景下,本文将地级市层面的银行网点退出数量与2015—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匹配,研究银行线下网点退出对家庭正式信贷约束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商业银行线下网点退出会显著提高家庭面临信贷约束的概率。这主要是因为网点退出后,银行较低的金融科技发展程度、家庭较低的数字技术使用能力使得线上渠道难以替代网点在传...

数字货币发展的路径差异:中美比较研究与全球视角————作者:谢丹阳;

摘要:中美在数字资产和区块链领域发展路径迥异。美国依托市场驱动、私营部门推动稳定币创新,强化美元地位;中国由政府主导,采用联盟链和数字人民币等中心化系统,注重金融安全和监管。两种发展路径背后是制度理念差异:美国对中心化机构的不信任催生分布式账本,中国则通过政府主导规避风险。当前,数字人民币受限于商业银行积极性不足,我们认为可通过“动态准备金机制”激励流通,并完善隐私保护以缓解用户顾虑。私营部门应更充分参...

消费扩张引致创新与产业升级:数理分析与机器学习验证————作者:孙巍;梁世杰;潘文博;

摘要:如何在发挥大规模内需优势的同时,通过消费扩张牵引产业升级,是当前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构建一般均衡模型进行理论分析,并运用机器学习方法验证。研究发现:结合Stone-Geary效用函数和质量升级效用函数改进的非位似偏好,可以同时分析创新与产业升级;基于需求引致创新思想构建理论模型,可以将恩格尔效应塑造潜在需求与鲍莫尔效应配置生产要素的作用机制相关联,从而验证创新的中介作用;根据机器学习结果,消费...

生产性服务业开放与制造业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作者:沈春苗;单丹玲;郑江淮;

摘要: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是重塑工业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抓手。本文基于包含上游生产性服务业投入和下游制造业生产的垂直(投入产出)分析框架,把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引致的冰山贸易成本下降纳入包含制造业非中性技术进步发展的一般均衡模型,从理论上揭示了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影响制造业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的作用机理,并利用2014—2020年30个省份18个制造业细分行业的三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上游的生产性服务业对外...

服务业开放与制造业企业价值链韧性————作者:王海杰;靳颂琳;王全景;

摘要:高水平对外开放与产业链稳定发展协同共进对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中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2002—2015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中国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识别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政策对企业价值链韧性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政策可以通过技术创新效应与成本削减效应影响企业价值链韧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政策对企业价值链韧性的提升作用因贸易方式、要素密集度的不同...

数字技术何以驱动企业创新:非对称驱动效应与机制解析————作者:余倩;詹新宇;

摘要:现阶段中国在创新领域取得了不俗成就,但仍存在“量大质低”和关键核心技术依赖国外等诸多问题,鲜有文献从数字技术这一维度探讨如何破解上述难题。本文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深度学习前沿方法,验证了数字技术与企业颠覆性创新、渐进性创新之间的关系,以及两类创新模式偏向抉择背后的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技术能显著促进企业颠覆性创新和渐进性创新,但数字技术对这两类创新呈现出非对称的驱动效应,企业更倾向使用数字技术进行...

政府新质生产力关注与城乡收入差距————作者:孙鹏;易培德;张诗怡;

摘要:政府在积极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处理好城乡收入分配问题,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构建城乡二元结构的经济增长模型,考察了政府新质生产力关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非线性影响,并利用2009—2021年28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政府新质生产力关注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正U型影响。机制检验表明,财政支出、产业结构及技术创新等领域的非农化趋...

投稿指南

摘要:<正>《经济评论》是教育部主管、武汉大学主办的经济学学术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自1980年创刊以来,本刊坚持“让思想引领学术、以学术砥砺思想”的基本理念,立足中国经济实践,瞄准当代世界经济学前沿,致力于推动中国经济学研究的规范化、现代化和本土化。《经济评论》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期刊、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湖北省...

知识产权保护能否抑制企业“脱实向虚”?————作者:林春;王子绮;孙英杰;

摘要:为破除当前企业“脱实向虚”的困境,有效提振实体经济发展信心,本文以2008—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金融化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能够显著抑制企业金融化行为,并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特征。具体而言,无论是逐利动机还是“蓄水池”动机,知识产权保护均对企业金融化行为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该抑制作用在市场化水平较高和行业竞争较为激烈的环境下更为突出。进一步分析表明,...

社会保障与环境污染——新结构经济学视角————作者:刘震海;刘堂森;赵秋运;

摘要:协同推进生态保护与民生保障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本文从新结构经济学理论出发,构建了社会保障与环境污染的分析框架,以探析社会保障的环境污染效应。理论分析表明,在要素禀赋及其结构内生决定的最适宜的生产结构下,社会保障的环境污染效应遵循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变迁规律,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偏离将提高污染排放强度。使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社会保障与环境污染之间随着要素禀...

数字经济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测度评价与微观影响————作者:周亚虹;任欣怡;王维然;

摘要:本文在分析数字经济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内在逻辑的基础上,测算并分析了2014—2022年中国省级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的融合程度,同时将研究视角从产业层面拓展到微观层面,进一步考察了数字经济与制造业融合水平对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不断加深,但仍存在融合深度不足、进展缓慢、区域差异等问题。实证检验表明: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的融合不仅能够驱动微观层面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转...

粮食主产区设立与食品工业的集聚和经营绩效————作者:章元;王玥;

摘要:在大食物观视角下,居民膳食结构的升级及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对加工食品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利用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粮食主产区设立对食品工业的集聚和经营绩效的影响。基于省级、县级面板数据和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样本的研究发现,粮食主产区的设立显著提高了主产区省份食品工业企业的利润率和生产效率。机制分析表明,该政策显著提高了主产区的粮食产量和粮食播种面积及其在全国的占比,进而促进了主产区食品工业的总产值和销售收...

异质性环境规制工具是否存在绿色生产的“马太效应”?——来自规模化与非规模化生猪养殖场的经验证据————作者:周月书;尹梓鉴;

摘要:环境规制带来的融资约束问题会影响其政策效果。本文基于2020年江苏省22个县(市、区)生猪养殖场的实地问卷调查数据,构建“政府-金融机构-养殖场”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实证分析约束型和激励型环境规制对不同规模养殖场绿色生产的影响。研究发现,约束型和激励型环境规制可以显著促进养殖场绿色生产,但对不同规模养殖场融资约束的影响存在差异,缓解规模化养殖场的融资约束,加剧非规模化养殖场的融资约束,进而对不同规...

要素投入结构失衡、生产网络结构扭曲与韧性风险————作者:景文治;吴学艳;

摘要:本文基于内生生产网络的模型构建思路,将复杂网络生成模型融入新结构一般均衡框架,构建了包含多层网络(要素网络和生产网络)的新结构一般均衡模型。在模型较好地拟合现实经济的基础上,遵循“要素禀赋结构—要素网络结构—部门节点生产结构—生产网络结构—生产网络韧性”的研究逻辑,对要素投入结构失衡是否构成中国生产网络韧性风险产生的根源性因素进行了探究。研究结果表明:要素投入结构失衡的确能够影响生产网络韧性,且其...

投稿指南

摘要:<正>《经济评论》是教育部主管、武汉大学主办的经济学学术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自1980年创刊以来,本刊坚持“让思想引领学术、以学术砥砺思想”的基本理念,立足中国经济实践,瞄准当代世界经济学前沿,致力于推动中国经济学研究的规范化、现代化和本土化。《经济评论》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期刊、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湖北省...

家庭财富变化对生育行为的影响——基于房屋拆迁的准自然实验————作者:王赟;石智雷;

摘要:家庭财富变动如何影响人们的生育行为是学术界长期关注的重要问题,但相关经验证据有待深入挖掘。文章采用城市化进程中“房屋拆迁”这一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利用2012—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实证检验了房屋拆迁带来的家庭财富变动对居民生育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房屋拆迁带来的财富变动可以显著提升居民的生育数量。在加入倾向得分匹配、排除生育政策干扰时该结果依然稳健。子女较少、无男孩...

谁从知识产权保护中获益:来自企业内部工资不平等的证据————作者:刘成奎;王浩;

摘要: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探究知识产权保护的收入分配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构建理论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双重差分方法实证检验了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内部工资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显著扩大了企业内部工资不平等。机制分析表明,知识产权保护通过管理者需求扩张的“价值效应”,以及提高对管理者租金分享的“工资溢价”加剧了企业内部工资不平等。异质性分析显示,知识产权保护的工资不平等效应在创新绩...

  相关经济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