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所属栏目:经济期刊 热度: 时间:

收藏

《收藏》

关注()
期刊周期:半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61-1273/K
国际标准刊号:1005-3964
主办单位:陕西省文史馆
主管单位:陕西省文史研究馆
上一本期杂志:《军营文化天地》省级经济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旅游世界》省级优秀期刊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收藏》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收藏》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杂志简介

  弘扬中华收藏文化,发展中华收藏事业,指导和推动群众,性收藏活动发展,报道收藏热点及信息,介绍藏品鉴赏知识及收藏经验窍门,推介藏界精英,紧扣市场行情,提供藏品赏析范例。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收录情况:中国知网、维普资讯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栏目设置

  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期刊优秀目录参考:

  1 唐近豪·时间幵始了 石莉; 2

  2 熊红钢国画欣赏 熊红钢; 4+3

  3 魏云飞作品 魏云飞; 1

  4 2014年佳富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3

  5 上海荣忻艺术品春季大型专家鉴宝大会火热征集中 4-5

  6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铁成作品·月影(孤品) 张铁成; 10

  7 宜兴紫砂百工坊 11

  8 观古楼·漆作 王伯杨; 12-13

  9 顾平作品 顾平; 15

  10 石峰山水画鉴赏“十五” 石峰; 17

  11 赵少儼墨花墨禽 赵少俨; 19

  12 “中国紫砂十大名壶”配额紧俏上涨在即! 23

  13 释迦牟尼火焰背光金佛 25

  14 展讯 26-27

  15 也可以清心——茶器鉴赏专题 耕生; 28-29

  出版广角投稿视觉设计在城市旅游网络服务中的应用

  摘 要:随着互联网用户数量的稳定增长以及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终端应用已逐步渗透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关键词:出版广角 ,界面,互动性

  1 中国大陆城市旅游发展现状

  城市旅游是指以现代城市为依托,以城市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特有的人文景观为吸引要素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旅游方式。随着全球旅游业的发展及推动,中国国内旅游已经逐渐形成规模化产业,旅游产业支柱作用也更为明显。2014年2月2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有关 “交通、邮电和旅游”内容显示,2013年,国内游客32.6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3%;国内旅游收入26276亿元,同比增长15.7%。旅游业在质和量的发展上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旅游资源的整合及旅游产品的开发也呈多向度发展。作为新兴旅游方式的城市旅游,更是未来提升城市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途径之一。

 

  收藏最新期刊目录

清 玉桃蝠珮

摘要:<正>~

清汪由敦临苏轼杜子美诗 轴

摘要:<正>~

潞安府城隍庙祷雨碑————作者:胡翠智;

摘要:<正>引言祷雨碑,位于山西省长治市潞州区潞安府城隍庙中院献亭东侧,龟跌座,青石质,长87厘米,宽39.7厘米,高320厘米,明·天启五年(1625年)九月立。碑阳刻《长治邑候吕公祷雨神应记》,竖向排列,21行约1156字,碑阴刻《喜雨颂言》,从上到下7部分,约1740字。本文在研究祷雨碑的基础上,探讨了祷雨碑的保存现状,进而阐释了长治地区碑刻保护的新方法

萍乡博物馆藏五铢钱铜范小考————作者:胡志群;黄宇;

摘要:<正>五铢钱铜范,作为中国古代货币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与文化价值。钱范的制作和使用与当时的铸币业密切相关,西汉武帝时期铸币收归国有,并设立了专门的铸币机构主持其事,并颁布了盗铸金钱者死罪令。此后虽出现短暂的地方铸币权恢复现象,但中央统一铸币统一发行一直沿用。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萍乡博物馆藏五铢钱铜范的形制、制作工艺以及钱文书写,通过对该铜范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汉代...

馆藏文物土地执照探析————作者:黄金玉;

摘要:<正>2005年,汤原县博物馆接受捐赠土地执照、契约文书、验契单、房产执照等共计10张,年代为民国时期、伪满洲国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这些文物能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的社会情况,为我们研究探明当时的户籍登记提供档案资料。分别记述如下:一、对执照、交易文本的赏析(一)土地执照(1)1926年12月29日黑龙江省省长公署发放的土地执照:呈长方形。黑龙江省长公署中华民国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为...

从清“合州地丁”银锭看清代四川赋税制度发展————作者:黄星;

摘要:<正>引言清代赋税制度及民间税银流通是中国古代财政史研究的重要课题,而四川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发展轨迹,在清代赋税制度中占有特殊地位。近年来,随着大量清代赋税相关文物的发现和研究,为我们深入了解清代赋税制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实物证据。其中,“合州地丁”银锭作为清代四川赋税征收的实物见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寿州窑瓷器:从历史深处走来的瑰宝————作者:马文娟;朱邦祺;

摘要:<正>寿州窑,作为安徽省古代著名的窑场之一,以其悠久的烧造历史、丰富的器物类型和广泛的使用范围而闻名。它不仅是古代制瓷业的重要代表,更是当时社会审美态度与生活方式的生动写照。自寿州窑遗址被发现以来,众多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将从寿州窑的历史背景、烧造技艺、艺术特色、价值传承等四个方面,对寿州窑遗址的发现及研究成果进行简要综述

从馆藏文物看中国妇女运动先驱蔡畅的革命生涯————作者:彭希;

摘要:<正>蔡畅是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和国际妇女运动的杰出领导人,为争取中国妇女解放,维护妇女权益,促进中国妇女事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她的一生,是与中国革命和中国妇女解放事业紧密相连的传奇,蔡畅的革命生涯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等不同历史时期。在这一过程中,她领导妇女投身革命和建设,推动中国妇女地位不断提高。蔡畅同志与蔡和森为兄妹关系,在蔡和森纪念馆中,也保留了一...

清代彩釉瓷器赏析——以烟台市博物馆藏四件清代彩釉瓷器为例————作者:孙纬陶;

摘要:<正>彩釉瓷器是清代陶瓷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釉色绚丽、装饰丰富,体现了清代制瓷工艺的重要成就。本文选取烟台市博物馆藏四件清代彩釉瓷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艺术赏析,深入探讨清代彩釉瓷器的艺术特征与文化价值。这些器物不仅展现了清代制瓷工艺的精湛水平,也反映了当时独特的审美趣味和文化内涵

国之重器 鼎盛千秋——略论烟台市博物馆藏青铜鼎————作者:王慧;

摘要:<正>铜鼎作为中国古代青铜文明的重要代表,不仅是礼器,更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古代常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鼎”字也被赋予“显赫”“尊贵”“盛大”等引申意义。它不仅是实用器皿,更是权力、地位和礼制的象征,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烟台市博物馆经过60余年的发展,现有藏品数量6.9万余件∕套,其中珍贵文物1.1万余件∕套,其中,青铜类文物4 000余件,其中...

清咸丰张明功懿行碑记考述————作者:王晓丽;

摘要:<正>清咸丰张明功懿行碑记全称“大乡望荣授耆老张老兄台大人懿行碑记”,是在这次全国文物“四普”中被发现,该碑刊立于清朝咸丰二年(1852年)十月,“文革”期间遭拆除,直到2012年农历三月初三被重新树立于原址附近。这通石碑以“德”与“才”的辩证关系,提出做人要“以德理才、“以德获福”的道理。碑记主要褒扬了张明功的才德懿行。该碑记对于研究清代懿行碑形制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对于张明功其人生...

山阳县博物馆馆藏隋代“赏得秦王”铭文镜形制与内涵赏析————作者:徐磊;

摘要:<正>铜镜是中国古代青铜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明清,历时数千年而不衰。作为一种实用器物和礼仪用品,铜镜的存在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同时,铜镜也是了解各时代审美情趣、社会风尚、宗教信仰、科技水平等诸多方面的重要实物资料。镜背纹饰与铭文所蕴含的历史信息,更是古代社会生活和精神面貌的缩影,为今人认知古代文明提供了重要依据。在中国古代铜镜发展的长河中,隋唐之际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时...

天马·天水——天水得名新解————作者:赵志强;董广强;

摘要:<正>汉武帝元鼎五年(前114年)设天水郡,对于“天水”得名来源于何处,学者们有十余种的讨论,但都没有得到社会或学术界广泛认可。故到目前为止“天水”得名仍是天水史地研究中一个热点问题。我们在研读史料中偶有所得,提出“天马·天水”说,不揣简陋、形成小文,请大家指正

汉代青铜器的修复————作者:陈慧;郑贝贝;徐宏杰;

摘要:<正>青铜器在我国历史发展中是最为典型的器具形式之一,数量巨大的存世青铜器支撑起了灿烂的青铜文化,但是这些青铜器普遍存在损坏情况,影响其本身价值的同时,也阻碍了相关历史文化的研究进展,必须重视青铜器修复技术的研究。青铜器在古代通常是作为礼器和生活用具,损坏后需要修复,也因此带动了青铜器修复技术的发展。现如今,青铜器的修复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框架,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融入数字建...

五莲丹土遗址陶器文物的保护与修复技术————作者:汲斌斌;郑德杨;

摘要:<正>引言五莲县博物馆作为一座国有的地域性综合博物馆,该博物馆拥有超过5 000种不同类型的文物和自然样本。其中包括国家一级文物25件,二级文物66件,三级文物22件。博物馆的展览区域被划分为四个楼层。第一层设有临时的展览区;第二层则包含了一个介绍性的入口大厅,名为“文明曙光”;第三层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关于夏商周时期的历史遗产,二是秦朝至汉朝的历史变迁,三是古代文化的延续影响;第...

关于馆藏陶瓷文物的保护修复工艺————作者:张晓英;

摘要:<正>陶瓷文物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与文化价值。然而,在长期保存过程中,由于自然侵蚀和人为因素,这些珍贵的文物往往会出现多种病变现象,严重影响其完整性和观赏性。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馆藏陶瓷文物的现状、病变原因及修复工艺,以期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下文将从陶瓷文物的种类、质地分析入手,揭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制作工艺。随后,将详细阐述陶瓷文物的主要病变类型及原因,为后续的修复工作奠定基础...

谈长治地区明清琉璃的工艺特征及其蕴含的价值————作者:常利剑;

摘要:<正>引言在长治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明清时期古建筑的屋面、屋脊、鸱吻、滴水,或是照壁上,砌筑着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制品,那就是琉璃。而在明清时期琉璃也常作为随葬品。无论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悠久的历史,还是其丰富的造型和亮丽的釉色,使得琉璃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作为一名基层文物保护工作者,本着对当地文物保护及其价值研究的初心使命,想通过这些琉璃构件和随葬品,谈谈其工艺特征...

石韵千年——大同雕塑艺术中的北魏遗风————作者:赵文楠;

摘要:<正>大同作为北魏重镇,其石雕艺术融汇了北魏时期的精湛技艺与多元文化,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与历史意义。通过分析司马金龙墓出土的石雕棺床、云冈石窟等代表性文物。可以看出北魏雕塑在技法创新、多元融合、风格独特等方面的鲜明特点,这些雕塑艺术遗存不仅对后世唐代雕塑、佛教艺术产生深远影响,更在新时代彰显着文化传承的现实意义

郭庄楚墓出土青铜器锈蚀分析与鉴定————作者:尚斐斐;

摘要:<正>在三代社会中青铜器处于核心地位,伴随考古工作的推进和一批青铜器的发掘,使人们对先秦时代的青铜文化进入了区域性的研究,尤其是东周时期的研究最多。通常认为,中原境内有五个青铜文化区,以及与之相邻的巴蜀和滇文化区;但是,一些学者对此持不同的观点。目前,学者对各文化区的划分多依赖于考古学类型和历史文献记录,缺乏科学和技术方面的研究。东周时期,上蔡地区受到晋、楚两种文化的交替影响。在春秋中...

可移动文物保护和继承的多样化路径探析————作者:杨雪婷;

摘要:<正>引言自1960年建馆以来,甘肃省博物馆在文物保护与修复领域持续耕耘,通过一系列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为甘肃乃至全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作出了显著贡献。然而,甘肃省在文物科学与研究领域的基础建设尚显薄弱,加之文物研究与修复机构面临空间局限、设施紧张等挑战,难以充分购置并配置必要的科学仪器与设备,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技术优势的有效发挥,对文物保护事业的持续进步构成了制约

  相关经济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