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桥梁施工中常见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

所属栏目:2010年10月 发布日期:2010-11-03 10:07 热度:

  摘要:本文总结了现代桥梁施工中常见质量通病,探讨了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措施,可为今后桥梁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通病的防治作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桥梁,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前言
  随着桥梁工程在全国的飞速发展,其施工中的质量通病也日益显现。经常会出现钻孔灌注桩断桩、钢筋混凝土梁桥预拱度设置的偏差、箱梁两侧腹板混凝土厚度不均匀、伸缩缝安装存在缺陷、钢筋混凝土结构构造产生裂缝、桥头跳车等质量问题,影响了桥梁结构物的外观与正常使用,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加以有效的防治,为桥梁建设的质量和行车安全提供了前提保障。
  2钻孔灌注桩断桩通病分析
  断桩是严重的质量事故。对于诱发断桩的因素,必须在施工初期就彻底清除,同时又必须准备相应的对策,预防事故的发生或一旦发生事故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2.1原因分析
  ①集料级配差,混凝土和易性差而造成离析卡管。
  ②泥浆指标未达到要求,出现流沙层而导致扩孔或塌孔,或者其他原因而引起的浇筑时间过长。
  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导管埋置深度偏小,则管内压力过小。
  ④导管埋深过大,管口的混凝土已凝固。
  2.2防治措施
  ①关键设备(混凝土搅拌设备、发电机、运输车辆)要有备用,材料(砂、石、水泥等)要准备充足,以保证混凝土能连续灌注。
  ②混凝土要求和易性好,塌落度要控制在18~22cm。
  ③在钢筋笼制作时,一般要采用对焊,以保证焊口平顺。当采用搭接焊时,要保证焊缝不要在钢筋笼内形成错台,以防钢筋笼卡住导管。当钢筋笼卡住导管时,可设法转动导管,使之脱离钢筋笼。
  ④采用大直径导管,导管使用前,要对导管进行检漏和抗拉力试验,以防导管渗漏。
  ⑤下导管时,其底口距孔底的距离控制在25~40cm,同时要能保证首批混凝土灌注后能导管埋深至少1.0m。在灌注过程中,导管的埋置深度控制在2.O~6.0m。
  ⑥在提拔导管时要通过测量混凝土的灌注深度及已拆下导管的长度,认真计算提拔导管的长度,严禁不经测量和计算而盲目提拔导管。
  ⑦当混凝土堵塞导管时,可采用拔插抖动导管(注意不可将导管口拔出混凝土面),当所堵塞的导管长度较短时,也可以用型钢插入导管内来疏通导管。
  3钢筋混凝土梁桥预拱度的偏差质量通病分析
  在支架上浇筑梁式上部构造时,在施工过程中上部构造要发生一定的下沉;支架拆除后,上部构造产生一定的挠度。因此,为使上部构造在支架拆除后能达到设计规定的外形,须在施工时设置一定数值的预拱度。
  3.1原因分析
  ①现浇梁:由于支架的形式多样,对地基在荷载作用下的沉陷、支架弹性变形混凝土梁挠度的计算所依据的一些参数均是建立在经验值上的,因此计算得到预拱度往往与实际发生的有一定的差距。
  ②预制梁:一方面由于混凝土强度的差异、混凝土弹性模量不稳定导致梁的起拱值的不稳定、施加预应力时间差异、架梁时间不一致,导致预拱度计算各种假定条件与实际情况不一致,造成预拱度的偏差,另一方面理论计算公式本身是建立在一些试验数据的基础上的,理论计算与实际本身存在细微偏差。
  3.2防治措施
  ①提高支架基础、支架及模板的施工质量,确保模板的标高无偏差;
  ②加强施工控制,及时调整预拱度误差;
  ③严格控制张拉时的混凝土强度,控制张拉的试块应与梁板同条件养护,对于预制梁还需控制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④要严格控制预应力筋在结构中的位置,波纹管的安装定位应准确;控制张拉时的应力值,按要求的时间持荷;
  ⑤钢绞线伸长值的计算应采用同批钢绞线弹性模量的实测值。预制梁存梁时问不宜过长。
  4伸缩缝安装缺陷质量通病分析
  4.1原因分析
  ①焊接存在质量缺陷;②变形缝宽度偏差大;③伸缩装置不平整;④角钢线形偏差过大;⑤变形缝漏水。
  4.2防治措施
  ①要调整钢筋位置,使相互连接的钢筋互相并齐以利于焊接;预埋筋长度要留足,个别长度不足的应凿出足够长度再焊接;
  ②严格控制预制梁规格尺寸和斜交梁的方向、角度,确保准确无误;梁安装时要按测量放样定的位置安放,要使梁两端缝大小均匀;
  ③伸缩缝角钢或型钢线校正到位,使其线形与桥面拱型相一致;两根角钢高差符合设计要求;橡胶板安装要根据季节和气温控制其温差预留量;固定螺栓应紧固可靠;
  ④加工角钢时不应局部集中加热,要轮转着跳档作业,防止发生翘曲变形;
  ⑤橡胶止水带宜整条连续,端头要埋人混凝土中。“U”型铁皮要顺水流方向搭接,要坐满浆,端头要埋人混凝土中。
  5钢筋混凝土结构构造裂缝
  5.1原因分析
  ①材料自身强度不足;②未合理考虑温度应力;③地基变形引起的裂缝;④预应力张拉未达到设计要求;⑤施工技术差错或未考虑施工精度误差;
  5.2防治措施
  ①选用优质的水泥及优质骨料;合理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改善骨料级配、降低水灰比、掺合粉煤灰等混合材料、掺加缓凝剂;
  ②避免混凝土搅拌很长时间后才使用,混凝土浇筑时要振捣充分,混凝土浇筑后要加强养生工作;
  ③基础与支架应有较好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并应采用预压措施;避免出现支架下沉,模板的不均匀沉降和脱模过早;
  ④精心施工,充分考虑施工中的各种不利因素,对施工方法、材料强度及预应力张拉工艺等需要有可靠的保证,做到符合设计要求;
  ⑤加强模板的施工质量,避免出现模板移动、涨模等问题;对工程中出现的裂缝应作详细调查,进行科学分析。必要时还应进行有关实验和测试,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对策。以确保结构的强度、安全性和耐久性。
  6桥头跳车通病分析
  桥头跳车是指由于桥梁或通道等构造物两侧与路堤填土衔接处产生较大的差异沉降,使得路面出现显著的纵坡变化和刚度变化。桥头跳车现象不但影响驾驶员和乘客的舒适感,严重时还会造成车辆失控,还危害桥梁的使用寿命,增加桥梁的维修与养护费用。
  6.1原因分析
  ①桥头路堤及锥坡范围内地基填前处理不彻底;②台后压实度达不到标准,高填土引道路堤本身出现的压缩变形;③路面水渗入路基,使路基土软化,水土流失造成桥头路基引道下沉;④工后沉降大于设计容许值;⑤台后填土材料不当,或填土含水量过大。
  6.2防治措施
  ①改善地基性能,清除填土范围内的种植土、腐殖土等杂物,搞好填前碾压,提高承载力、减少差异沉降。
  ②提高桥头路基压实度,有针对性的选择台背填料,如透水性好,后期压缩变形小的砂砾石或容重小、稳定性好的粉煤灰、炉渣等,在缺少沙石的地区可用石灰土、水泥土等作填料,或采用轻质的流态粉煤灰进行填筑。
  ③做好桥头路堤的排水、防水工程;设置桥头搭板,其长度可根据填土高度和土后沉降值大小而定,适当加长搭板长度。
  ④优化设计方案,采用新工艺加固路堤,如根据地质情况,采用热塑土工格栅、粉喷桩、强夯等。
  7结语
  桥梁施工的质量问题一直是关注的热点,如何预防其质量通病,现实意义巨大。通过对桥梁施工的调查和亲身体验的总结,提出了一些个人见解和看法,可为今后桥梁施工中出现的类似质量通病的防治作参考与借鉴。同时要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具体病症具体分析,才能使我国的桥梁业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刘月波,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通病与防治.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9.
  [2]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编写委员会,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文章标题:浅谈桥梁施工中常见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news/csjs/201010/5055.html

相关问题解答

    无相关信息
论文加急发表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