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政府绿色采购对同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市场竞争与知识溢出的效应分析————作者:江鑫;胡文涛;李光龙;
摘要:从同群效应出发探讨政府通过绿色采购对同业绿色创新的溢出效应。研究表明,政府绿色采购对企业绿色创新存在明显的行业内溢出效应,显著提高了本地同行业未获采购企业绿色创新水平。这种绿色创新溢出效应主要通过推动同群企业间市场竞争以及知识溢出进而提高了未获采购企业的绿色创新。政府绿色采购对未获采购企业绿色创新的溢出效应在不同的内部与外部约束环境下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当企业高管环保意识越强、获得的分析师关注度越...
向“新”逐“质”:新质生产力能提高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吗?————作者:张世斌;张瑾;杨肃昌;
摘要:新质生产力和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二者向“新”而生、逐“质”而行。基于2011-2021年中国28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测度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水平,实证考察新质生产力对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新质生产力对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具有显著促进效应,经过一系列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稳健。异质性分析表明,新质生产力对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的提升效果,在资源禀赋具有...
信息化对家庭农场经营绩效的影响及机制分析——基于961个家庭农场调查样本的实证研究————作者:王丹;郭熙保;
摘要: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的助推器。基于2018、2019、2023年三次大型家庭农场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信息化对家庭农场经营绩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信息化能够显著提升家庭农场经营绩效。第二,信息化可以通过促进绿色生产技术应用和提高信贷可得性提升家庭农场经营绩效。第三,信息化对种养结合类家庭农场、大中型家庭农场、示范家庭农场经营绩效的提升效果更好。因此,要加大家庭农场...
金融强国背景下个人养老金财税支持政策优化研究————作者:许鼎;杨再贵;
摘要:在构建节税收益精算模型的基础上,基于负所得税理念提出一种搭配财政补贴政策的个人养老金综合性财税支持方案,并在公平性条件下测算财政对不同收入群体的缴费补贴比例和财税支持总额。研究表明:在缴费额度相同时,节税收益随个税级数提高而增加;在个税级数相同时,节税收益随缴费额度提高而增加。公平性条件下财政对个人缴费的补贴比例为15%~45%,缴费补贴占财税支持总额的比例为22%~65%,因此,应将个人养老金税...
社会长期护理保险对中老年家庭财务脆弱性的影响效应分析————作者:闫勇;荆涛;
摘要:基于中国养老与健康追踪调查2011—2020年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评估社会长期护理保险对中老年家庭财务脆弱风险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社会长期护理保险能够对中老年家庭财务脆弱性起到显著改善作用,可使中老年家庭发生财务脆弱性的概率降低2.6%;社会长期护理保险对中老年家庭财务脆弱性的影响存在地区、健康状况和收入水平异质性;社会长期护理保险能够通过减轻医疗负担、增加家庭劳动参与率和提高生活期望...
信息网络犯罪账户资金推定规则适用研究————作者:谢小剑;郭振楠;
摘要:信息网络犯罪中犯罪数额能够表明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其罪量认定存在证明困难。账户资金推定规则是基于账户用途建立在基础事实上作出的可反驳的推定,发挥了提效减负、控制犯罪、正当可行三重功效,既保证结论的可靠性,也契合现实需要。然而不合理的推定也会给账户资金安全带来危害,影响市场交易安全。当前,账户资金推定规则设置的基础事实宽泛,“可以”模式可能造成裁量权滥用,“合理说明”引发证明责任分配的讨论,被告人抗...
基于不完全契约视角的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建设路径研究————作者:姜南;马艺闻;
摘要:建设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是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优化资源配置的关键策略。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通过分析数据加工处理、数据产品上架和数据磋商交付等数据交易核心环节中存在的交易信息不对称和数据流通低效等不完全契约现象,系统性探讨了数据权属和数据定价机制不清、数据质量参差不齐和互联互通壁垒等现实挑战。结果表明,“制度-技术-标准”协同的治理范式为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建设提供了指导方向。因此,应强化数据产权保护,依...
习近平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的哲学意蕴————作者:卢福财;邹剑;
摘要:习近平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化的创新成果,也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深厚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意蕴。这一重要论述的哲学意蕴具体表现为:实事求是的认识论揭示新质生产力是新型的生产力、创新的生产力、绿色的生产力的本质内涵;唯物辩证的方法论揭示坚持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基本原则;以人民为中心的主体论揭示激发人民的主体性、发挥人民的创造力、发展成果由人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现路径——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作者:徐力;
摘要:<正>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根铸魂、启智润心,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二者天然具有内在契合性。该书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探讨置于当代社会文化语境,立足理论创新,着眼实践拓展,构建完整的研究框架,不仅为思想政治教育注人丰富的文化内涵,也为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强国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现路径。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根铸魂、启智润心,而中...
新结构经济学视角下数字经济对高新技术产业韧性影响————作者:舒长江;郭瑞硕;
摘要:高新技术产业是构建现代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协调数字经济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平衡,是提升高新技术产业韧性的前提,识别数字经济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对高新技术产业韧性的影响至关重要。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理论,利用2011—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高新技术产业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与高新技术产业韧性之间呈非线性关系,且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数字经济对高新技术产业韧性影响效果程度不同。...
人工智能金融领域应用伦理风险及其法律治理————作者:江军;李牧翰;
摘要:虽然人工智能在传统金融业务范畴中引发了颠覆性的变革,但其作为新型科学技术因素,在金融领域也造成了较为复杂的社会矛盾。人工智能的技术逻辑与现实中的伦理逻辑之间存在冲突,并且与相应的金融制度和监管机制之间存在不协调之处,形成了与传统金融领域中不同表现的伦理风险。人工智能的技术内核包括大数据、算法和自动化决策三个层面;上述技术内核在理论上对传统的金融理性等伦理基础造成了一定的损害;智能技术造成了金融消费...
农业保险科技对普惠保险助推效用的调查分析————作者:虞幸然;金菲;粟芳;
摘要:基于2023年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数据,分析农村地区的普惠保险和其他商业保险的发展情况以及农业保险科技和互联网保险的发展情况,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验证农业保险科技对普惠保险及其他商业保险的助推效用。研究表明,农业保险科技具有助推普惠保险的作用,对农村居民在未来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也有显著的激励作用。具体而言,农业保险科技是通过提高保险公司经营效率和农户对保险的满意度,进而对普惠保险发挥了正向助推作用。研...
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待遇调整机制构建研究——基于广东省的模拟仿真测算————作者:朱火云;
摘要:结合国家相关政策与国内外实践经验,以稳定性、充足性、公平性、可负担性和激励性为原则,构建由触发机制、公平机制、制约机制和兜底机制构成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待遇自动调整机制,并运用广东省的管理数据和系统动力学方法,模拟测算了2023—2035年基础养老金待遇调整状况。模拟结果表明,所构建的待遇调整机制兼顾了待遇充足性、收入公平性和财政可负担性。在此基础上,从设计原则、制度结构、激励机制和财...
不同颠覆式创新市场情境下后发企业的追赶路径:多案例研究————作者:胡海波;毛纯兵;姜浩天;
摘要:在不同市场情境下采取差异化的创新策略,是后发企业实现追赶的关键。现有研究主要聚焦于旧市场情境下的后发企业追赶问题,忽视了后发企业在不同市场情境下的追赶策略。基于颠覆式创新的三类市场情境,通过多案例研究方法,探究了不同颠覆式创新市场情境下后发企业的追赶策略与追赶路径。研究发现:(1)不同颠覆式创新市场情境下后发企业追赶的驱动力和手段存在差异;(2)不同颠覆式创新市场情境下后发企业追赶采取不同的创新策...
农业社会化服务提高了农户经济福祉吗————作者:张利国;李颖;
摘要:农业社会化服务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重要举措,对农户生产行为和经济福祉产生深远影响。基于2022年江西省水稻种植户的调研数据,利用内生转换模型分析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经济福祉的作用,并从劳动力转移和农业增产两个角度探讨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经济福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社会化服务显著提高农户经济福祉,稳健性检验结果支持了这一结论。机制分析表明,农业社会化服务通过劳动力转移效应与农业增产效应,从而提...
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基本逻辑、作用机理与关键路径————作者:刘薇;
摘要: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推动乡村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新质生产力作为新时代生产力发展的新型质态,其赋能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逻辑梳理、机理解构与路径探索,有助于开创乡村振兴的新局面。基于理论逻辑、价值逻辑和现实逻辑阐释,以技术-要素-产业为切入点,解构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生态产品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环节的作用机理。进一步提出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在生产环节,加强绿色技术...
依靠全面深化改革构建新型生产关系的依据、机理与路径————作者:李国泉;蔡方;
摘要:依靠全面深化改革发展新型生产关系,是适应新时代我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新变化的必然选择。从可能性看,二者都以解放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核心标准,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价值归属,统一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主题。新型生产关系既是生产活动中包含诸环节要素的复杂系统,也是人类社会发展有机结构的重要环节。从理论机理看,要依靠整体性改革构建多维立体的新型生产关系;要依靠拓展性改革增强新型生产关系的数字交互...
新质生产力实践指向的三维审视——评《新质生产力:中国创新发展的着力点与内在逻辑》————作者:尹文华;
摘要:<正>新质生产力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的形势下,着眼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提出的新概念。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对新时代以来既定目标和长远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由林毅夫等著、王贤青主编的《新质生产力:中国创新发展的着力点与内在逻辑》(中信出版集团2024年版)从战略支撑、产业支撑、金融支撑、基础支撑、目标引领等视角,对新质...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成逻辑、实践进路与价值意蕴————作者:林炜;
摘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系统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重要性和重大举措等。从生成逻辑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坚持和发展,是对当代中国依靠改革开放大踏步赶上时代的历史经验的把握和运用,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的实践要求。从实践进路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农户职业分化何以促进水平的信息联结——基于信息比较优势的视角————作者:陈小知;邓伟华;米运生;
摘要:农户职业分化使农村信息市场结构由不完全竞争演变为比较优势:正规金融部门和民间中介分别拥有农户还款能力、还款意愿的信息优势。为配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竞争压力下的市场开拓,两部门可能以信息为载体而形成水平联结的合作模式,即水平信息联结。基于城镇化与农村经济转型的现实背景,演绎农户职业分化引致信息比较优势形成金融联结的理论假说,并使用微观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农户职业分化带来的信息比较优势,通...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