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合理控制策略

所属栏目:项目管理论文 发布日期:2010-08-30 17:45 热度:

  
  【摘要】如何合理确定和控制工程造价,使工程造价的增长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已成为当前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工程造价的内涵出发,提出了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相应的问题提出了合理控制策略。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问题;策略
  一、前言
  工程造价管理是指:遵循工程造价运动的客观规律和特点,运用科学技术原理和经济及法律等管理手段,解决工程建设活动中的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技术与经济、经营与管理等实际问题,力求合理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达到提高投资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全部业务行为和组织活动。工程项目建设的任务就是使建设目标得以实现,而投资目标的实现才是投资方经济效益的真正体现。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投资的有效控制,是工程建设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级工程造价部门、投资方十分关注的问题。工程项目造价的有效控制,就是在优化建设和设计方案基础上,在建设程序各阶段,采用一定方法和措施把工程项目造价的产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和核定的造价限额以内。
  控制工程造价不仅仅是防止投资突破限额,更积极的意义是要促进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加强管理,使人力、物力、财力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做好工程造价的控制工作,对保证和加速经济发展具有一定意义。本文提出了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相应的问题提出了合理控制策略。
  二、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没有将技术与经济进行合理的结合
  长期以来,在工程建设领域,工程设计和投资控制工作联系不够紧密是一种普遍现象。一提到设计,大家必然想到那是设计人员的责任;一提到造价控制,想当然的是造价人员的职责。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都是设计人员根据设计委托进行现场调查,选择方案,进行设计,不同阶段向造价人员提供条件,进行估价或预算。造价人员对工程概况、现场情况了解很少,无法将各种影响因素考虑全面。所以工作中既要克服片面强调节约、忽视技术,又要反对重技术、轻经济、设计保守浪费的现象。所以造价人员应该及时对项目投资进行分析比较,反馈造价信息,能动地指导设计,使设计方案在满足生产要求的前提下,节约投资。
  2、主动控制工程造价意识不强
  主要表现是对建筑工程项目事前主动控制小,事后被动控制多;重竣工结算,轻施工图预算;重大中型项目设计概算,轻一般小项目设计概算,有的建设项目既不编制,也不上报审批。对施工图预算缺乏审定方案和报批程序,削弱了工程造价承上启下的作用,并直接带来施工图预算与竣工结算之间相互脱节,不仅加大工作量形成重复劳动,而且给工程造价超投资限额提供了条件。
  3、基础工作薄弱
  主要表现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有指标还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对编制初步设计总概算时所需的概算定额和指标,各有关部门有所规定,但其来源不畅通;对民用建筑的概算指标缺少地方有关的具体规定;设备材料价格信息系统不够健全,还不能定期发表材料价格指数,以指导工程造价的预测和调整。
  4、工程造价管理各环节脱节
  工程造价管理各阶段相互脱节,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合同价、结算价、决算价的造价分别由建设单位及其主管部门、设计单位、施工企业各自管理,没建立前者控制后者,后者影响前者的有效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我国目前的工程造价管理资料收集整理制度不完善。已完工的工程项目的工程造价收集、整理与分析资料对造价师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我国这部分资料有限,大多属造价工程师个人所有,达不到数据共享。造价师间不能互通有无,相互学习,造成资源浪费。
  三、工程造价管理合理控制策略
  1、增管理意识,加强设计阶段造价管理
  建设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贯穿于项目周期全过程,与建设工程的每一个阶段都紧密相联,从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阶段进行投资控制。因此,为了使工程造价在各个阶段都能得到有效控制,确保工程项目总体目标的实现,在进行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和管理时,我们必须把建筑工程各阶段联系起来,并对此进行综合研究,建立起工程造价全过程综合管理的思路和体系。加强建设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和控制,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建设项目承包阶段和建设实施阶段把建设工程造价的发生控制在批准的造价限额以内,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以求在各个建设项目中能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
  2、创造节约资金的条件
  招标文件是开发商向不特定的潜在投标人发出的要约,涉及工程概况、施工条件、工程质量、工期、取费标准、材料设备价格确定方式、造价浮动率、开办费内容、个别分部分项工程计价方法、竣工结算、承包风险提示等内容。在招投标活动过程中,招标人和投标人都以招标文件为核心相互不断地提出要约和作出承诺,最后投标人以投标形式向招标人作出书面承诺。因此,招标文件发出以后发现问题,应当及时以书面形式向确定的投标人发出补充说明或在答疑会上作出说明。
  在开标以后,发现投标人的承诺有不符合招标文件规定时,要向投标人提出询标,并作好询标记录,为评标、确定中标单位和日后签订施工承包合同提供依据。
  3、注重合同管理,把好材料认证关
  在工程造价中,材料费用占有很高的比例(60%以上),把好材料价格关是管理和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工作。一是对大宗、高档装修材料,建设管理部门应在摸清市场的基础上实行招标;二是在合同签定时规定主要材料的厂家品牌,同时把好材料的进场验收关。
  4、规范管理,建立咨询市场
  目前,各项政策法规的实施,靠的是管理部门的监管和咨询单位的自律,但是监管仍存在局限性,自律难以真正自律。因此,除政府投资的大型项目可以有政府造价管理体制部门全方位参与管理外,其余与工程造价有关的业务可以推向咨询市场,以激活工程造价管理机制。由于工程结算审核要进行该市场,政府代表的监管力度和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形成一种全新的监管机制;企业如不自律,政府就强之以法,从而更充分的发挥出政府对工程造价的宏观调控职能,真正起到维护造价咨询工作公平、公正性的作用,确保实现高质量的工程造价控制。有形市场的建立不仅能为所有工程造价咨询单位提供一个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还能有效制止国外建筑企业的不公平竞争行为。
  四、总结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工程投资的确定与控制变得更为复杂化,这就需要建设单位对工程造价的管理既要全面又要有侧重点注意分析和充分利用建设周期中的重要信息,把握市场经济脉搏,减少中避免建设资金的流失,有效地提高建设资金的投资效益。利用本文提出的工程造价控制策略可以有效的进行工程造价管理。
  参考文献
  1、 刘秀凤.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的合理有效控制与探索.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第4期
  2、 郭菁.论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时代经贸.2007年4月
  3、 王善丽.建筑工程造价的合理控制.山西建筑.2007年1月第3期
  

文章标题: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合理控制策略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ngji/xiangmu/3061.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