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视阈下“浚县古庙会”非遗依存空间保护研究

所属栏目:旅游论文 发布日期:2021-08-05 09:33 热度: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生活在特定区域的民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物质形态、审美观念和精神意象的集中表达和形象化展示,它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指出:“中华文明经历了五千多年的历史变迁,但始终一脉相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自近代以来,随着中国由传统的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型的深化,人们生活方式的急剧变化以及建基于其上的审美观念的更新,即使在当前政策的支持下相关部门采取抢救性保护、活化传承、非遗级别认定等多方面措施,但众多非遗目前仍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诸多问题,如传承人青黄不接、后继乏力,在年轻一代中接受认可度较低等。本文认为,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乡村振兴等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对非遗依存的原生空间之一——庙会的保护,是解决非遗活化保护的途径之一。

文旅融合视阈下“浚县古庙会”非遗依存空间保护研究

  庙会作为各地民众在礼仪节庆期间举行的独具地域性特色的民俗活动,是非遗存在的天然土壤,是典型的非遗保护文化空间项目。处于华夏文明腹地、黄河流域,有“华北第一庙会”之称的浚县古庙会成为当代集中展示展演、接受、传播非遗的物质和精神审美空间。立足于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借鉴旅游管理、人类学、艺术学等学科研究方法,在现代生活情境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大背景下,研究利用传统节庆假日庙会民俗场景的生活、礼仪的多重空间,保护和活化传承非遗,有助于非遗的抢救性保存、活态化传承。

  一、庙会:非遗依存的原生空间

  非遗保护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依靠特定社区、特定民众的“空间保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会议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明确规定:“非遗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与群体提供持续的认同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创造力的尊重。”这凸显了空间在非遗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空间不完全是一个非物质性的观念,而是多种文化现象、政治现象和心理现象的化身。事物都是在一个特定的空间场域中产生、发展、演变。在某种程度上,空间总是社会性的空间。空间的构造,以及体验空间、形成空间概念的方式,极大地塑造了个人生活和社会的关系。法国哲学家列斐伏尔强调空间的多维性,他认为有必要区分出不同的空间概念:空间实践(其根基在于感知世界的方式);空间的表现(其根基在于想象和思考世界的方式);再现空间(其根基是我们的身体在这个世界上的生活方式)。列斐伏尔的三个空间概念可大致划分为审美感性感知层面、精神层面和艺术层面。

  空间不仅包括人类所依存生活的自然地理空间、物质生活空间,还包括作为虚体的历史文化空间、精神空间,是实与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合一。我国的非遗大多是先民在长期的农耕文明的基础上创造的,他们在顺应农业生长作息的基础上观察自然现象形成了乐生知命的观念。庙会等民俗活动也具有长期的历史,在其所产生特定文化地域空间的原境-节庆礼仪民俗庙会等公开的社会活动中,被公众观看、感知、接触、理解、使用。民众在庙会的亲身体验中,直观感受被复活的非遗动作之美、表演之趣、理想之淳朴、思想之精深。非遗具有形塑个体文化审美经验和增强情感、价值和身份认同等诸多功能。

  非遗包括感性直观层面的内容,如作为特定群体的文化娱乐、生活习俗、信仰仪式等,由于技艺、历史传承形成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而深层的则是在社会发展、文化传承中整合、积淀生成的精神价值,如集体意象、情感体验、文化认同、审美趣味等活态的文化内涵。以非遗展示展演的民间节庆礼仪活动为契机,重新复活、建构适应当代民众生活情感的非遗文化,使其融入民众的生活中,这在全球化以及文化日益同质化的时代,对于普通人民从生活中寻求家国情怀的力量具有重要作用。

  (一)浚县古庙会的物质空间

  庙会自古就是由政府主导、各阶层民众共同参与,集宗教信仰、乡土娱乐、地区商贸为一体的社会文化市场空间。浚县古庙会位于千年文化名城—河南省鹤壁市浚县。浚县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居住繁衍,商代称黎,西汉置县;文化底蕴丰厚,先民在这里创造了丰富多彩、数量众多的物质文化遗产,是河南省唯一的县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浚县境内名胜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有大坯山、浮丘山大佛、浚县古城、社火、古庙会、泥咕咕、石雕、摩崖石刻、杂耍、风味小吃等。独特的地理环境,悠久的历史文明,深厚的农耕文明和农业思维,孕育了众多非遗类型,也诞生了独特的民俗庙会。

  浚县古庙会从农历正月一直延续到二月初,尤以正月初八、初九、十五、十六最为盛大,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据说庙会兴起于后赵石勒(319-333年)时期,迄今已有一千六百余年的历史,是在整个华北晋冀鲁豫四省享有盛誉的大型民俗活动。庙会活动主要围绕集儒、释、道信仰于一体的大坯山、文治阁等主要建筑展开祭祀神祖活动。包括由政府赞助、社区群众民间专业表演团共同参与沿街串巷进行的艺术展演娱乐。庙会原来的功能主要是围绕寺庙或家族祠堂进行的敬神娱人、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宗教性诉求活动。现在宗教意味减弱,艺术性、民俗性、观赏性的娱乐活动增多,如高跷、舞龙、舞狮、花船、竹马、二鬼打架、大头乖乖、顶灯、抬老四、盘鼓、背阁等。由于浚县古庙会展演中包含着众多类型的民俗历史文化遗产,蕴含着绵延数千年农耕文明的中国人最初的审美理想,以及在地域民众日常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的巨大影响力,被誉为中原文明的活化石。2014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浚县古庙会申请国家级非遗的成功,为其谋求更大的生存空间提供了契机。北京大学教授高丙中指出:“非遗为民间信仰正名,使其在公共知识中复归本位,进而作为非遗应有组成部分的庙会、乡土宗教等自然也成为公共文化。”[1]

  庙会中的非遗展演是传统节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浚县正月古庙会是吸引周边四省数百里范围内上百万民众参与的大舞台,成为集中展示、传播、接受非遗的主要平台。庙会期间周边各地的非遗传承人都会聚集到浚县进行表演观摩交流,众多非遗门类基本上只有在每年全民性的狂欢式节庆礼仪活动——庙会期间得到合法集中展演展示的机会,参与庙会也是非遗传承人获得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和获得社会关注的高光时刻。

  (二)审美空间

  对非遗的活态保护不仅要通过亲身体验等技术实践层面的操作,还要诉诸于心灵层面的美学培育。非遗只有从静态和远距离浮于表面的感性欣赏中解脱出来,成为回归当代人真实生活本身之中的本真存在,才能够成为符合当代人精神需要,充满生机,可爱可敬又可亲密接触的活物。对非遗存在的特定的文化生态空间——庙会的培育和保护,利用个体兴趣来培养情感和趣味上的共通感,这种文化氛围有助于培育起主流文化趣味和意见体系,形成一种凝聚力。庙会独特的艺术空间将民众对非遗的外在表象层面和深层精神层面全面展示出来,复活还原非遗的形、神、气、韵、意、境等,形成建构起主流文化和审美趣味的具有影响力的文化氛围,使非遗真正从文化根基上得到保护和传承。

  民众在庙会上观看民间戏剧戏曲(听觉)、欣赏民间社火表演(视觉)、品尝非遗美食(味觉)、亲手操作民间工艺(触觉)、亲身丈量触摸古建筑的沧桑美感的过程中,眼睛、耳朵、手、鼻子等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多种感官刺激之下产生了综合、复杂、深层次的审美体验。闲暇时节吃喝玩乐基本生理感官欲望的满足和享受,在大红大绿、欢天喜地、普天同庆的过年时节,家庭和睦、国泰民安的和谐欢快热闹的氛围中,多感官刺激的审美体验,恍惚之间,似乎打破了时空局限。使人们重新回到过去,沉浸于原始先民的喜怒哀乐的历史原境之中,直观感受历经千年的先民在非遗活动中展示出来的情感、审美理想。这种绵延千年、一以贯之、自心底涌发出的对生活的热爱、享受现世生活的美好的重生、乐生精神,寄寓着先民对家国安定、人民富足的美好愿景,成为打动中华子孙心灵的持久精神力量。

  (三)精神空间

  庙会将以往具有浓厚严肃气息的宗教仪规娱神的礼仪空间,转换成为当前供民众闲暇时的娱乐活动。民众在欣赏庙会中艺术表演的过程中,逐渐使其从边缘到主体,从附属到自主,弥合感性体验与理性认知的二元分裂,成为身心健全的自由人。浚县地处华北大平原腹地,民风淳朴,土壤肥沃,适宜耕种,迄今仍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收入来源。民众在农闲时节大都外出劳作务工增加经济收入,只有过年时才能从四面八方回到家乡。春节期间走亲串户,祭神拜佛,使其从现代大都市的边缘人回归到土生土长、熟人社会的乡土中国。在过年期间民众由民间组织、自发参与到民间狂欢化的集体记忆之中,通过庙会等集体活动,加强邻里关系,维系社区情感。庙会成为全球化时代民众脱离日常生活、自我回归、寻求自我归属感的社会仪式。人们只有在热闹喧嚣、浓妆艳抹的集体狂欢之中,才能从生活的重压和束缚中获得暂时的解脱和释放,追寻被现代生活重压下的个体信仰与自我归属感。

  庙会中的非遗展演是生活在特定区域人们精神观念情感积淀的物化形式。庙会使民众回到先民创造的灿烂丰富的精神文化的鲜活氛围中,直观感受中华民族优秀丰富深厚的民族精神和农耕文明的精髓;在现代生活情景下体验、感受、品味非遗展示展演活动所带来的审美愉悦,以感性直观的形式深刻感受绵延有序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民众正是从外在形式到精神内涵、从感性到理性、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元的综合感知体验中,实现心灵的皈依、寻求精神的家园。

  二、浚县古庙会非遗生存空间保护的意义

  对庙会等非遗生存空间的有效保护,有助于实现非遗的活态传承,加快乡村振兴。以浚县古庙会为舞台将鹤壁、豫北全域旅游资源进行整合,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加非遗传承人收入;做好衍生品开发,促进民众就近就业增收,为非遗在特定区域内的有效保护、持续发展和良性循环提供制度保障,为非遗活态保护和传承营造良好的外部氛围,加快实现乡村振兴。

  将浚县古庙会打造成为河南省文旅融合的知名非遗品牌,有助于中原崛起。众多非遗类型,传统戏曲、戏剧、民俗、工艺、饮食在浚县古庙会上的集中展演,将其打造成为文旅融合的国家级、省级非遗品牌,有助于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发展文化资源优势,增强区域竞争力。

  对庙会非遗空间保护,有助于强化民众文化认同、文化自信和国家振兴。非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化石,是植根于民众生活。历代相承的传统文化的载体,是连接民众情感认同、维护社会团结、凝聚国家文化认同的重要纽带。传统节庆“浚县古庙会”的非遗保护和实践对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延续黄河文明、实现中原崛起具有重要意义。

  三、结语

  利用具有地域特色传统节庆假日的庙会,实现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是新时代探索非遗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充分发挥传统节庆假日在当代民众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春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利用节庆假日举办的全民性的民俗活动—庙会,加大开展非遗保护和宣传的力度,效果可期。非遗保护不仅在于保存、传承、教育、传播和交流等物质性形态,也在于保护其所存在的环境以及特定的文化氛围,更重要的是通过吸引观者的具有仪式感的节庆活动,在民众喜闻见乐的接地气的民俗活动中培育民众对非遗艺术形式与精神内涵的直观感受的深层体验。这对建构自我身份的群体文化认同,获得身份归属感和自我认同感,对进一步感受家国美好,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高丙中,作为公共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J].文艺研究, 2008(2):77-83.

  《文旅融合视阈下“浚县古庙会”非遗依存空间保护研究》来源:《美与时代》,作者:王陶峰

文章标题:文旅融合视阈下“浚县古庙会”非遗依存空间保护研究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ngji/lvyou/46377.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