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类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探析

所属栏目:教育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9-11-21 10:09 热度:

   摘 要: 理工科高职院校的学生英语基础薄弱,而我国传统的 “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表现出诸多弱点,任何成功的教育必须充分考虑学习主体的个性特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其充分的理论根据。大学英语教学采用 “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模式,使学生学习潜能得以充分发挥,教学效果会更好。

  关键词: 理工类高职院校; 大学英语; 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

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一、引言

  理工科高职院校的学生基础相对比较薄,他们在学校学习的很多课程都是与其专业有关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因此在文科课程上面付出的精力较少,收获也比较有限。理工类高职院校的英语教育总是只看到英语的工具性,却忽略了高校英语教育的专业性和它自身所具有的人文性。一些院校的教学大纲、课程设置不完善,课堂教学局限于枯燥的听说读写的教学。长此以往,学生渐渐失去英语学习的兴趣,英语教学质量日趋下降。所以,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

  二、理工类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

  由于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大多是由中职院校发展创办的,在教学模式上要么沿用中职院校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要么就完全盲目采用本科的偏重理论研究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上重点讲解强调语法句型,学生在课下死记硬背单词和语法。学生学习英语就是为了通过英语考试,获得英语等级证书。一般来说,这样学习英语的学生基本不能用英语去交际,学习语言却不能用语言去交际,这样的语言学习基本上是失败的,无效的。语言是不会被教会的,只能在练习实践中学会,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无法参与到教学中来,失去对学习的兴趣,这就失去的教学的意义和效果[1]。

  三、“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关键点

  ( 一)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英语知识的编排大多数都是循序渐进的,意思就是学生学习新知识要以已经学习过的有关知识作为基础。 “学习是经验的重新组织和重新解释的过程”[2]。因此,要充分利用学生已经铸就的知识基础,以求更深层次的学习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需要做的就是告诉学生新旧知识是如何相互联系的,这些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区别具体体现在什么地方。

  ( 二) 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学习爱好。中国的教育比较欠缺的就是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教师如果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能够充分考虑到学生真实兴趣和内在需求,课堂教学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认真研究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以及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真实需要。

  ( 三) 教师应该是学习的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呈现者。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上,教师应该是学习的促进者而不简单是知识的呈现者。教师需要随时去激发出学生对待英语学习的热情,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项课堂活动和教学程序。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上,教师需要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教学手段以及辅助工具。教师既要保证完成本堂课的教学计划,同时又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地组织起活泼生动的课堂活动。除此之外,教师课后还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给予学生建议和帮助。

  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开展的方法

  ( 一) 独立思考—结对合作—相互交流。这种方法主要针对大班上课,专门为害羞不敢发言的同学设计,教师先提出问题,所有同学先独立思考 1 分钟,然后两两结对合作交流 3 分钟,最后小组内部相互交流 5 分钟。

  ( 二) 声音圈。声音圈方法的精髓在于将教师的声音降到最低,每位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发言时其他人不能插话,也不能随意评论,这样做的优点在于可以就此鼓励每个学生都能说出自己的看法,使学生不再惧怕发言。

  ( 三) 头脑风暴法。在小组讨论问题的过程中,个人的发言不受任何干扰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头脑风暴法有一条原则,不管别人的想法再怎么不合情理,其他人不能批评别人的发言,甚至不许有任何怀疑的表情、动作、神色。这种方法可以使每个人畅所欲言,提出大量的新观念,集思广益,直至最后解决问题。

  ( 四) 拼图。班级可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均有数字编号,老师分配给每个小组不同的问题,小组讨论解决问题之后,小组留一位成员坐在原位置,其他小组成员分别去到其它各小组,如每组编号 1 的学生去第一小组,编号 2 的学生去第二小组,以此类推. . . 重新分组之后,保证新成立的小组的每位成员之前讨论的问题是不同的,然后新小组的成员可以分享原来小组讨论的问题及结果,这样每位同学都能够了解或掌握所有问题的核心答案。

  五、“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开展的建议

  ( 一) 学会激励学生。作为一个教师,首先要学会激励学生,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唤醒学生的内驱力,使其更加自觉的学习和发展自己。职业院校的学生大多基础相对薄弱,教师需要非常细心耐心地去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并且进行及时恰当的鼓励,这样的鼓励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人一旦有了自信心,无论学习什么东西,都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二) 培养学生的兴趣。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根据每单元的主题创造英语学习的情境,并且营造一定的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比如在学习询问天气、问路等章节时,如果能够使用情景教学。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使学生掌握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特别是在导入新课时,可以通过提问相关问题激发学生联想,启发学生思考与新课相关的内容。

  ( 三) 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为使学生更为有效的学习,教师应尽可能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班级分组,以组为单位进行指导和考核,教师提出任务或问题后,小组成员必须通过彼此交流来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合作学习的过程就是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位学生需要向其他小组成员分享自己的想法,这样能够有效避免闭门造车以及思考问题的片面性。

  参考文献:

  [1] 孙爱萍. 语言实践中学习语言. [J]. 小学教学参考, 2014 ( 19) : 79 - 79.

  [2] 陆咏梅. 改变学习方式 实施有效教学. [J]. 西藏教育, 2008 ( 2) : 29 - 30.

  [3] 王姗姗. 成绩跟踪评价对学生英语学习的激励作用. [J].中文信息,2016 ( 1) .

  理工类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探析相关推荐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探析

文章标题:理工类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探析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jiaoyuxue/41301.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