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科书选文教学价值例析

所属栏目:教育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9-11-15 09:54 热度:

   我国现行初中语文教科书以选文作为主体,文本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包含各学科知识。我们可以从选文的功能角度来考察使用语文教科书中的选文,把现行语文教科书中的选文区分为侧重于语文积累作用、侧重于示例凭借作用、侧重于引发作用等几种类型。

初中语文教科书

  一、侧重于积累作用的选文教学价值

  1.语言文字的积累语言文字的积累,必须通过一篇篇的文章不断学习得来。选文的典范性,保障选文的语言文字积累作用在教学中能够得以充分而有针对性地发挥。我们在使用选文的过程中,要树立鲜明的积累语言文字的意识,将一些经典的名篇熟练地背诵下来,将优美的字词完整地记忆在心里。我们在设计一些脍炙人口的好文章的教学时,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诵读、摘抄、做读书笔记、品析精彩语段等多种活动来完成选文的语言文字的积累。

  例如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春》,作家借助精美的语言文字饱含感情地赞美讴歌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充满诗情画意。全文语言明快婉转,清新朴实,运用侧面烘托的诗歌表现手法和二十多处修辞手法营造出情景交融的诗化意境,谱写了一曲春之赞歌。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有积累语言文字的意识,引导学生进行多次的诵读品味,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在诵读中鉴赏,在诵读中积累语言。课后要求学生 “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课文,直至背下来,并细心品味课文中描写的江南春景”,这一练习设计也充分体现了教材编者把握选文的语言文字积累作用的鲜明意图。

  2.语文知识的积累

  入选初中语文教材的文本篇章中包含着丰富的语文知识,包括语言和修辞知识,作家作品文化常识、听说读写的方法等等,学生阅读这些文章,既要学习它们的表现形式,更要注重于了解他们的内容,增长语文知识,拓展文化视野,指导语文实践。

  例如,陈从周的《说“屏”》是一篇专门介绍我国古代建筑中的家居——“屏”的科学小品文。我们在教学设计时以学习文章内容为切入点,结合课后练习,达到理解作者感情、学习了解“屏”的定义、“屏” 的功能与价值、“屏”的种类、“屏”的使用等科学文化知识的教学目标。对于这篇选文的处理,侧重点可以在“语文知识”而不在“文”,目的是让学生获知 “文”里所讲的科学文化知识。像《说“屏”》这样处理的选文在当前初中语文教材中编排的并不多,这不能不说是当前新课标语文教材的一个缺失,希望能够引起教材编者和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不过在选文的使用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积累学习有关选文涉及到的作家作品常识、有关文体知识、修辞知识等,这也是选文中语文知识积累作用在教学中的另外一种富有意义的实现方式。同时我们也可以对所选课文进行创造性教学设计,这在新课标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中得到了体现,如“说不尽的桥”“莲文化的魅力”等专题,为语文老师进行此类选文的创造性教学设计提供了生动的样例。

  3.经典文化的积淀

  担当此类作用功能的选文被王荣生教授鉴定为“定篇”,即之前语文教学大纲中所提出的教学 “基本篇目”。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说:“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新课标也提出:“通过一些经典文篇,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例如,在传统文言名篇《论语》《桃花源记》《陋室铭》《爱莲说》《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多篇选文中,最为吸引大家的应该是作者留给我们的那一句句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精辟名言,而不是后来者添附上去的所谓的“文章观点、层次结构、思想感情、写作特色”等内容。因此,面对经典,文化的熏染和积淀才是学生最应该接受的,一些似是而非的文章写作知识可以忽略。何况经典文篇大多行文如行云流水,文意跌宕起伏,若隐若现,语意隽永,妙语迭出,绝不是简单的罗列归纳出中心论点、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所能迎刃而解的问题。因此,教学设计应抛开传统的框架分析模式,侧重于文本本身的品味感知,记诵积淀,通过精心组织的大量诵读活动和师生交流,使学生真正融入古人智慧中,优秀文化也就会真正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为学生的成长铺垫精神的底子。

  二、侧重于示例凭借作用的选文教学价值

  1.阅读示例凭借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从青年现在或将来需要读的同类的书中举出来的例子;其意是说你如果能够了解语文教本里的这些篇章,也就能够阅读同类的书,不至于摸不着头脑。”这就是从选文的阅读示例角度入手来看待选文的。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把选文当“例子”来用,就是用选文来作例证,说明从语文课程中抽取出来的语文知识以及相对外在于它的关于诗文和读写诗文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把选文当“例文”来用,还要注意“例”的对象是什么,选文能否充分地说明“例”,有没有变式。

  2.写作示例凭借一篇篇文章,以其活生生的状态告诉学生文章是怎样写出来的。从文章的构思到选词造句以至修改成文的过程,都在言语作品中有所展示。教材中的许多篇目本身就是学生学习写作的优秀范本,阅读与写作不可截然地割裂开来。例如,老舍先生的散文名篇《济南的冬天》突出的写作特点是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绘,运用多种观察方法,从多个角度观察事物,因此,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学习写景文的观察方法、练习写作写景文的典范之作。结合该单元写作训练的有关内容,将写作技能的指导渗透在阅读教学之中。

  3.口语交际示例凭借口语交际训练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选文中具有口语交际范例作用的内容加以重视和利用,也是选文使用过程中的应有之意。例如,“劝谏”是日常口语交际的重要形式,文言名篇《邹忌讽齐王纳谏》语言浅显,内容生动有趣,表现了邹忌的说服才能,是一篇体现邹忌高超劝谏艺术的作品。我们在教学时可以抓住文本中“劝谏”这一口语交际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语文学习活动。

  三、侧重于引发作用的选文教学价值

  1.引发互动话题我们在使用语文教材的过程中,可以赋予选文引发话题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引导学生依托选文针对文章中所表达的观点进行研讨、批判、吸收。应该提出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重点关注此类课文所表达的观点,依据选文中的某个问题引发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教材之间的多边对话活动。例如,韩愈的《马说》属论说文体,是一篇借物寓意的杂文。这篇文章以马为比喻,谈的却是人才问题,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不重视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教学设计时可以引导学生在疏通字词、熟读背诵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感受作者情感的基础上针对作者的观点展开讨论。

  2.引发语文活动语文教材中的选文可以引发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其他各种形式的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这在《丑小鸭》的教学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标、有意识地开展一些与选文相关的语文学习活动,可以选用编排课本剧、开展童话朗诵比赛、童话故事会、专题阅读等多样化的活动形式,改变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缺乏参与交流的常用固定教学模式,学生定会由学习选文走向语文教材之外的更广阔的语文世界。

  《初中语文教科书选文教学价值例析》来源:《教学与管理》,作者:秦海霞。

文章标题:初中语文教科书选文教学价值例析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jiaoyuxue/41261.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