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1 15:05:05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北大核心

Journal of 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期刊周期:双月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复合影响因子:5.830
综合影响因子:2.776
邮发:38-25
官网:http://xuebao.zuel.edu.cn/
平均出版时滞:143.3013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供应链金融的稳就业效应研究————作者:杨小伟;张娆;

摘要:供应链金融蓬勃发展,正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就业值得深入探讨。本文以2013—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供应链金融的稳就业效应。研究结果显示,企业参与供应链金融,尤其是作为融资方参与供应链金融,能显著扩大其劳动雇佣规模。机制分析结果显示,企业作为融资方而非核心企业参与供应链金融通过资金、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三个方面影响劳动雇佣规模。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参与...

数字化转型赋能企业碳排放管理研究——基于CSMAR数字化转型指标的分析————作者:杨平;吕雁琴;朱智猛;

摘要:随着数字技术的日益成熟,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推动企业碳排放管理能力提升的重要驱动力。本文基于2011—2021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的数据,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碳排放管理水平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不仅降低了企业碳排放量,也改善了企业碳绩效,从“量”和“效率”两个方面同时促进了企业碳排放管理水平的提升。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碳排...

稻作文化、信任模式与农户融资渠道偏好————作者:黄景怡;米运生;张轶之;

摘要:基于CFPS和CHFS-SCAU微观数据,本文实证检验稻作文化对农户融资渠道偏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稻作文化促使农户更偏好非正规融资渠道。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稻作区农户之间因为紧密合作而形成的特殊信任,有利于实现熟人间低成本的资源深度交换,从而使其更偏好非正规融资渠道。拓展性分析发现,业缘分化、社会化服务并没有改变稻作文化对农户非正规融资渠道偏好的影响。从...

财政纵向失衡、流动性约束与企业社会责任————作者:李志聪;陈志勇;陆帆;

摘要:在分权治理框架下,地方财政纵向失衡可能会加剧企业流动性约束,进而对辖区内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产生影响。本文以2010—2021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实证分析财政纵向失衡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财政纵向失衡显著降低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水平,在一系列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这一效应在非国有、高杠杆率、位于金融发展水平低的地区以及位于二线城市的企业中更为明显。机制分析发现...

外流与回流:“一五”计划时期农村劳动力流动研究————作者:常明明;胡畔;

摘要:1953年中国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以重工业为中心展开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刺激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流入城市的农村劳动力呈现以下主要特征:一是多向工业建设较为集中的区域流动;二是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三是部分农村劳动力是有组织的流动;四是进城后有长期居留的倾向。由于当时国家经济基础薄弱,产业发展落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有限,农村劳动力盲目流入城市后给城乡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困难。政府...

税收征管独立性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基于国地税合并政策分析————作者:冀云阳;潘钰;

摘要:税收征管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立性不仅关系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而且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决策。本文以国地税合并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013—2021年上市公司样本数据,实证检验了提升税收征管独立性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研究发现,提升税收征管独立性能够显著抑制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这主要是因为税收征管独立性提升能发挥抑制企业避税、提高公司治理效能的作用。异质性分析...

数字政府与边界地区污染治理————作者:张文文;景维民;

摘要:由于地理偏远和行政分割,行政边界地区面临污染治理难度增加和治理意愿减弱的双重阻碍,导致其一直是环境治理的薄弱点,但数字政府为边界地区污染治理创造了条件。本文以省级大数据管理机构改革为数字政府建设的政策冲击,利用2012—2022年地级市空气污染和边界属性数据进行三重差分估计,考察了数字政府对边界地区污染治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比非边界地区,数字政府对省份边界地区起到显著的污染治理效果,明确监管...

银行内部控制、数字化转型与信贷风险防控效能————作者:池国华;朱俊卿;

摘要:本文基于沪深两市42家A股上市银行2013—2022年的单笔贷款数据,运用调节效应模型,从银企信贷契约角度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银行内部控制防控信贷风险效能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银行内部控制对信贷风险的防控效能。进一步地,区分内部控制构成要素发现,数字化转型提升银行内部控制信贷风险防控效能的关键在于改善了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的有效性,但对内部环境的作用并不显著;...

订单农业能否提升家庭农场经营绩效——来自全国1968个种植业家庭农场的经验证据————作者:王玲;石宝峰;陆迁;

摘要:本文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1968个家庭农场的调查数据,采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在反事实框架下分析了参与订单农业对家庭农场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参与订单农业能够显著提高家庭农场经营绩效,具体表现为未参与订单农业的家庭农场若选择参与,其经营绩效将提高,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家庭农场通过参与订单农业获得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及全流程贷款服务,实现了成本控制、效率提升和...

预算法治化与地方政府回应性——基于中国地级市民生需求的考察————作者:谷成;徐慧聪;史心旭;

摘要:及时有效地回应社会成员的公共需求是现代国家治理的内在要求,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为提高政府回应性提供了必要保障。本文基于预算法治化视角,以经修订并于2015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以下简称“新《预算法》”)实施为切入点,基于2012—2020年地级市样本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新《预算法》实施对地方政府回应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新《预算法》实施提高了地方政府对民生需求的回...

企业数字化转型与货币政策产出效应————作者:张雪兰;吴蓉蓉;何德旭;

摘要:厘清货币政策产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推动实现货币政策精准有效至关重要。在数字中国建设和数字强国战略布局深刻影响货币政策传导微观基础的背景下,本文基于2007—2022年中国货币政策实践和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货币政策产出效应的影响效果及其作用路径。实证结果表明,货币政策产出效应确实存在,且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强化货币政策产出效应,其作用路径包括缓解金融摩擦、降低经营不确定性...

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与产能利用率————作者:王华;廖凌韬;

摘要: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是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的新型模式和产业形态,为提升产能利用率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基于2007—2021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和年报资料,根据业务收入构造企业服务化转型指标,实证考察了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发现,企业服务化转型显著提升了产能利用率。机制分析表明,专业化分工和价值增值是企业服务化转型促进产能利用率提升的重要路径。异质性分析发现,企业服务化转型...

数字金融对家庭消费相对剥夺的影响————作者:王立平;

摘要:本文基于2014年、2016年、2018年和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实证研究了数字金融对家庭消费相对剥夺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数字金融的发展可以显著缓解家庭消费相对剥夺;第二,数字金融通过增加家庭收入、提高信贷可及性和增强社会资本三个机制来减轻家庭消费相对剥夺;第三,数字金融对家庭消费相对剥夺的影响会因家庭特征和城乡区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从家庭特征来看,数字金融能够显著缓解中...

增值税税率优化的财政经济效应——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模拟————作者:刘元生;张苏皖;李建军;

摘要:优化税制结构是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实现第一大税种增值税税率的简并优化是税制优化的重要选择。本文构建了一个能够反映增值税“购进扣税”征收特征的多区域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MRCGE),模拟分析增值税不同税率简并方案的财政经济效应和收入分配效应。研究发现:两档税率模式的简档降率改革会带来税收减收,同时降低经济扭曲,提高生产效率,因此能够促进总体消费、投资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并降低收入差距;9...

环境规制效应的路径偏移——来自清洁生产标准政策的经验证据————作者:张平淡;

摘要:中国许多旨在减污降碳的环境规制政策,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有限。本文基于中国制造企业微观数据与专利数据,详细刻画了1998—2014年中国制造业企业绿色专利的年度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以清洁生产标准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细致检验了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样本期内清洁生产标准实施未能显著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这一结论在考虑异质性处理效应后依然稳健。机制分析表明,清洁生产标准实施促...

论城乡融合发展——对由城乡二元结构困扰向城乡共同繁荣发展转变的路径探讨————作者:郑有贵;

摘要: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是在经历城乡兼顾、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以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长期实践后,基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叠加发展态势,为了避免城乡对立、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困扰、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而做出的选择。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的创新意义在于能够促进城乡二元结构困扰向城乡共同繁荣发展转变。中国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中,以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为目标,基于系统观...

驻村第一书记与农村地区共同富裕——基于CRRS(2022)的实证分析————作者:马太超;张春华;王乾坤;

摘要:本文利用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2022年的数据,考察驻村第一书记对农村地区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表明,驻村第一书记可以显著提高农户的收入水平、缩小农户之间的收入差距,从而促进共同富裕。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更换被解释变量的方式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驻村第一书记可以通过促进农户参与电子商务、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两个路径,促进共同富裕。异质性分析表明,驻村第一书记的学历水平越高、原单位的级别越高...

人才政策、优势产业发展与城市创新活力————作者:牟俊霖;闫里鹏;

摘要:人才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之一,如何更好地发挥人才对创新活力的促进作用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2009—2021年城市层面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方法评估了对院士、杰青、博士、硕士等发放科研项目补贴、购房补贴和收入补贴,对博士后流动站给予科研补贴以及对在站博士后给予科研和生活补贴,对重大科研项目(团队)给予补贴,对机构引进人才给予补贴等政策对中国城市创新活力的贡献。研究发现:第...

儒家传统与企业劳动收入份额————作者:徐细雄;段玲玲;吴林春;

摘要:已有共同富裕研究文献主要沿袭传统的制度理论范式,忽视了对实现共同富裕的文化动因及其力量逻辑的诠释。本文立足中国独特的文化情境,重点考察儒家传统及其隐性规范对企业劳动收入分配的影响效应。基于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儒家文化影响程度越强,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占比越高。机制检验揭示,提升管理者在企业收益分配中的共享意识和增强管理者对员工利益挤占的伦理约束是儒家价值规范促进企业...

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与企业并购行为————作者:王生年;马培培;

摘要: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是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市场体系的重要制度保障。以2010-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企业并购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显著增加了行政垄断行业内企业的并购行为。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增加了企业成长压力与竞争压力,进而促进了企业并购。进一步研究发现,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企业横向并购的影响更为显著;...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画个圈圈兜住幸福

    8月8投稿,仍是已发回执

    2024-09-07 12:51
  • 奔跑的辣椒酱

    已发回执一个半月,是否可以转投了?

    2024-08-26 14:20
  • zhaohhhh

    4月投稿,没过多久进入外审,一名外审专家,提出论文的核心问题,经过修改后,大概过了半个月就会有责任编辑来联系你修改,经过几轮修改后,就会录用,前后加起来大概4个月,录用后排刊也很快,基本上都在下一期,总体来说速度很快。

    2024-08-26 13:31
  • 画个圈圈兜住幸福

    8.17投稿,8.22退稿,晚上9点退的,编辑老师也是挺辛苦。拒稿理由是:核心变量之间的逻辑关联不紧密,论证较为牵强。 虽然拒稿,但是效率挺高,点赞!!

    2024-08-23 08:24
  • 奔跑的辣椒酱

    投稿将近一个半月了,还是已发回执。暑假期间是不审稿吗?

    2024-08-20 23:44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