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CSSCIAMI核心

Journal of 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期刊周期:双月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复合影响因子:5.830
综合影响因子:2.776
邮发:38-25
官网:http://xuebao.zuel.edu.cn/
平均出版时滞:143.3013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外国投资者行为与全球国债市场风险传染——基于投资组合的视角————作者:施一宁;周荣喜;孙榛;

摘要:本文利用外国投资者对非本国国债持仓的变化来刻画国际投资者行为,研究其对各国国债之间的风险传导的影响。本文基于投资组合的视角构建理论模型,将跨境国债资产收益率的协同效应划分为外国投资者的主动配资行为导致的协同效应和资产流动性导致的协同效应,利用32个国家的国债数据研究外国投资者对外国债券的投资行为对全球风险传染的影响。研究发现,外国投资者主动资产配置行为增强了国债市场之间的风险传染效应,且这一效应在...

职工医保统筹基金中央调剂制度构建研究————作者:李明桥;

摘要:本文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和《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等数据,运用精算方法从公平性和可持续性视角,探讨了职工医保统筹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的构建路径。研究发现,各省份职工医保的“在职退休比”差异呈进一步扩大趋势,并且人均医疗费用快速上涨是导致医保基金支出大幅增长的首要因素。基于公平性视角,构建的中央调剂制度要能解决“在职退休比”差异所导致的省际间养老负担不均问题;同时,基于可持续视角,构建的中央调剂制度还要能...

银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杠杆操纵的治理效应————作者:赵雪晴;董启琛;卿小权;

摘要:信贷契约双方因逐利动机的内在矛盾导致了企业杠杆操纵现象,而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有可能提高信贷业务效率,发挥治理作用。本文以2013—2022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银行数字化转型与企业杠杆操纵呈负相关关系,说明银行业的数字化赋能有助于识别并降低企业的杠杆操纵程度。作用渠道检验发现,增加信贷匹配和强化契约治理是银行数字化转型影响企业杠杆操纵的两条路径。异质性分析...

城投平台股权投资与企业债券信用利差————作者:郭东;甄红线;

摘要:本文利用2015—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公司债及中期票据数据,实证检验了城投平台股权投资对企业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城投平台股权投资能够显著降低企业债券信用利差。机制检验发现,城投平台股权投资有利于降低企业与债券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和降低企业代理成本,进而降低企业债券信用利差。异质性检验发现,当城投平台主体信用评级更高、企业为高新技术企业、企业面...

技术性贸易壁垒与出口产品质量——来自企业—产品层面的证据————作者:王睿;喻浩;

摘要:随着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剧,技术性贸易壁垒在对中国外贸发展构成挑战的同时,也为其转型升级提供了机遇。本文基于企业—出口目的国—产品层面的微观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深入分析了出口目的国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出口目的国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会促使中国企业提升出口产品质量,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质量提升效应...

产融合作能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吗——来自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建设的经验证据————作者:韩亮亮;彭伊;

摘要:作为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重要抓手,产业和金融深度合作、良性互动对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本文将首批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建设作为产融合作的准自然实验,以2014—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实证考察了产融合作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产融合作有助于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具体表现为产融合作试点实施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显著提...

养老保险基金全国统收模式选择——基于地方征缴行为和基金可持续性视角————作者:曾益;侯照晴;

摘要:2022年1月起,我国正式开始实施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政策,其中包括统一全国基金收支管理制度,但养老保险基金统收模式尚未确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来源包括征缴收入和财政补贴,征缴收入和财政补贴均可通过“逐级上解”或“直接划转”模式将资金归集至中央财政专户。本文将征缴收入和财政补贴的统收模式进行细分和组合,基于地方政府征缴行为和基金可持续性视角,探讨最优养老保险基金全国统收模式。通过构建计量和精算研究发现,...

公共数据开放与乡村振兴——来自政府数据平台上线的准自然实验————作者:辛冲冲;袁一杰;韩韵格;

摘要:政府数据要素作为一种重要的公共资源,具有高效整合信息的优势,能够有效破解乡村振兴中的诸多难题。本文基于2010—2022年我国地级市面板数据,以政府数据平台上线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方法实证检验公共数据开放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公共数据开放释放了数字红利,可以有效促进乡村振兴,多项稳健性检验支持了这一结论。机制分析显示,公共数据开放通过增强民生性财政支出强度和推动市场一体...

企业气候风险对供应商配置的影响研究————作者:李姝蓓;何理;冯科;

摘要:供应链韧性和安全对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而供应商配置是企业供应链韧性和安全的重要表现形式。在全球气候变化的深刻影响下,企业面临的气候风险如何影响供应商配置值得研究。本文利用2016—202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了企业气候风险对供应商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气候风险推动企业增强与供应商合作关系的稳定性,表现为集中的供应商配置。该作用主要通过促使企业采取提升商业信用需...

有限合伙协议架构与企业劳动收入份额————作者:高延歌;冯建;

摘要:基于2014-2022年沪深A股民营上市公司数据样本,考察了有限合伙协议架构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发现,有限合伙协议架构显著降低了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其作用机制在于有限合伙协议架构加剧了实际控制人的“掏空”动机和企业信贷融资约束,进而导致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降低。异质性检验发现,在信息透明度低和劳动密集度高的企业中,有限合伙协议架构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负向影响更显著。此外,有限合伙协议架构对企...

中国企业ESG表现与外资持股————作者:张越;范从来;高洁超;

摘要:如何增强境外投资者对中国资本市场的信心,是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关键议题。本文从ESG视角切入,以2012—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企业ESG表现对外资持股的影响。研究发现,ESG表现能够显著提高企业外资持股比例,且主要通过缓解信息不对称、提升企业声誉、优化内部控制及提高投资回报四种作用机制实现。其中,境外投资者尤为关注企业ESG表现与经营绩效的协同提升。异质性分析显示,ESG对外...

数字政府与边界地区污染治理————作者:张文文;景维民;

摘要:由于地理偏远和行政分割,行政边界地区面临污染治理难度增加和治理意愿减弱的双重阻碍,导致其一直是环境治理的薄弱点,但数字政府为边界地区污染治理创造了条件。本文以省级大数据管理机构改革为数字政府建设的政策冲击,利用2012—2022年地级市空气污染和边界属性数据进行三重差分估计,考察了数字政府对边界地区污染治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比非边界地区,数字政府对省份边界地区起到显著的污染治理效果,明确监管...

银行内部控制、数字化转型与信贷风险防控效能————作者:池国华;朱俊卿;

摘要:本文基于沪深两市42家A股上市银行2013—2022年的单笔贷款数据,运用调节效应模型,从银企信贷契约角度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银行内部控制防控信贷风险效能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银行内部控制对信贷风险的防控效能。进一步地,区分内部控制构成要素发现,数字化转型提升银行内部控制信贷风险防控效能的关键在于改善了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的有效性,但对内部环境的作用并不显著;...

财政纵向失衡、流动性约束与企业社会责任————作者:李志聪;陈志勇;陆帆;

摘要:在分权治理框架下,地方财政纵向失衡可能会加剧企业流动性约束,进而对辖区内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产生影响。本文以2010—2021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实证分析财政纵向失衡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财政纵向失衡显著降低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水平,在一系列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这一效应在非国有、高杠杆率、位于金融发展水平低的地区以及位于二线城市的企业中更为明显。机制分析发现...

税收征管独立性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基于国地税合并政策分析————作者:冀云阳;潘钰;

摘要:税收征管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立性不仅关系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而且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决策。本文以国地税合并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013—2021年上市公司样本数据,实证检验了提升税收征管独立性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研究发现,提升税收征管独立性能够显著抑制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这主要是因为税收征管独立性提升能发挥抑制企业避税、提高公司治理效能的作用。异质性分析...

数字化转型赋能企业碳排放管理研究——基于CSMAR数字化转型指标的分析————作者:杨平;吕雁琴;朱智猛;

摘要:随着数字技术的日益成熟,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推动企业碳排放管理能力提升的重要驱动力。本文基于2011—2021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的数据,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碳排放管理水平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不仅降低了企业碳排放量,也改善了企业碳绩效,从“量”和“效率”两个方面同时促进了企业碳排放管理水平的提升。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碳排...

供应链金融的稳就业效应研究————作者:杨小伟;张娆;

摘要:供应链金融蓬勃发展,正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就业值得深入探讨。本文以2013—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供应链金融的稳就业效应。研究结果显示,企业参与供应链金融,尤其是作为融资方参与供应链金融,能显著扩大其劳动雇佣规模。机制分析结果显示,企业作为融资方而非核心企业参与供应链金融通过资金、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三个方面影响劳动雇佣规模。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参与...

稻作文化、信任模式与农户融资渠道偏好————作者:黄景怡;米运生;张轶之;

摘要:基于CFPS和CHFS-SCAU微观数据,本文实证检验稻作文化对农户融资渠道偏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稻作文化促使农户更偏好非正规融资渠道。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稻作区农户之间因为紧密合作而形成的特殊信任,有利于实现熟人间低成本的资源深度交换,从而使其更偏好非正规融资渠道。拓展性分析发现,业缘分化、社会化服务并没有改变稻作文化对农户非正规融资渠道偏好的影响。从...

外流与回流:“一五”计划时期农村劳动力流动研究————作者:常明明;胡畔;

摘要:1953年中国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以重工业为中心展开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刺激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流入城市的农村劳动力呈现以下主要特征:一是多向工业建设较为集中的区域流动;二是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三是部分农村劳动力是有组织的流动;四是进城后有长期居留的倾向。由于当时国家经济基础薄弱,产业发展落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有限,农村劳动力盲目流入城市后给城乡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困难。政府...

订单农业能否提升家庭农场经营绩效——来自全国1968个种植业家庭农场的经验证据————作者:王玲;石宝峰;陆迁;

摘要:本文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1968个家庭农场的调查数据,采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在反事实框架下分析了参与订单农业对家庭农场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参与订单农业能够显著提高家庭农场经营绩效,具体表现为未参与订单农业的家庭农场若选择参与,其经营绩效将提高,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家庭农场通过参与订单农业获得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及全流程贷款服务,实现了成本控制、效率提升和...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画个圈圈兜住幸福

    8月8投稿,仍是已发回执

    2024-09-07 12:51
  • 画个圈圈兜住幸福

    已发回执一个半月,是否可以转投了?

    2024-08-26 14:20
  • 画个圈圈兜住幸福

    4月投稿,没过多久进入外审,一名外审专家,提出论文的核心问题,经过修改后,大概过了半个月就会有责任编辑来联系你修改,经过几轮修改后,就会录用,前后加起来大概4个月,录用后排刊也很快,基本上都在下一期,总体来说速度很快。

    2024-08-26 13:31
  • Yangming_ak

    8.17投稿,8.22退稿,晚上9点退的,编辑老师也是挺辛苦。拒稿理由是:核心变量之间的逻辑关联不紧密,论证较为牵强。 虽然拒稿,但是效率挺高,点赞!!

    2024-08-23 08:24
  • 奔跑的辣椒酱

    投稿将近一个半月了,还是已发回执。暑假期间是不审稿吗?

    2024-08-20 23:44
SCI服务

常见问题及解答

Q: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是C刊吗?
A:是C刊。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