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CSSCI扩展版AMI扩展

Journal of Yun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期刊周期:月刊
出版地:云南省昆明市
复合影响因子:4.994
综合影响因子:2.596
邮发:64-78
官网:http://yncm.cbpt.cnki.net
平均出版时滞:132.6867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普惠金融视角下农业产业链抵押贷款模式研究————作者:王韧;胡海彬;温娜;

摘要:基于普惠金融视角,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及数值仿真方法研究农业产业链抵押贷款模式。构建龙头企业、金融机构、农户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对比分析无农业担保公司介入模式与引入农业担保公司担保介入模式的抵押贷款后发现:无农业担保公司介入模式下,普惠金融可促进产业链稳定,但农户违约风险受多方因素制约;担保介入模式通过风险分担机制,能够降低金融机构风险,提升农户融资可得性。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农业担保公司介入模式能加速博...

工业机器人能否赋能新产品出口?——来自中国制造业的证据————作者:李亚波;滕蕊;

摘要:工业机器人作为智能制造的核心载体和产业升级的关键引擎,正在全球范围内重塑贸易竞争格局。新产品出口是发展中国家打破“低端锁定”、增强外贸韧性与长期竞争力的关键途径。利用中国海关数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数据系统评估工业机器人应用对新产品出口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工业机器人应用显著增加中国新产品出口,且对高技术密集度及高数字化行业、高技术复杂度产品的驱动效果更明显。此外,进一步分析人力资本结构、知识产权保...

经济差距拉大会降低经济增长率吗?——基于新质生产力条件下要素流动性视角————作者:周卫民;李小捷;

摘要:结合中国结构性问题的核心症结,从要素流动性视角探索经济增长中的摩擦为何不断加大并影响经济增长率变化的内在机理,为破除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瓶颈,通过要素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思路。基于税率对收入不平等状况的调节作用,把税率纳入经济差距影响经济增长率的理论模型,通过放宽要素市场充分竞争的前提条件,论证经济差距拉大与经济增长率变低之间的影响机理,理论分析表明选择资源流动性视角为收入不平等与经...

绿色金融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空间效应研究————作者:杨子璇;蒋先玲;郭家琳;刘微;

摘要:从城市层面构建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综合分析框架,结合绿色创新集聚的视角,深入探讨了绿色金融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绿色金融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直接效应,且短期内对周边城市产生正向溢出效应,但长期溢出效应呈现负向趋势。此外,绿色金融与绿色创新集聚的协同作用显著提升了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异质性分析表明,效应在三线及以上城市和非资源型城市中更为显著,且在空间距离...

公共数据开放、区域协同创新与制造业企业新质生产力————作者:龚勤林;刘静;

摘要:公共数据作为信息时代的核心资源,是推动区域协同创新、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石,其开放程度关系到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与发展。以2011—2023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为样本,研究发现公共数据开放有助于制造业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并且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成立。以营商环境、知识产权保护、新型基础设施为基本要素的区域创新环境,在公共数据开放影响制造业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人工智能驱动下的企业供应链韧性提升————作者:张家栋;霍治方;刘达;王淑瑶;

摘要:基于2012—2023年A股上市企业样本,通过构建企业供应链单体韧性与供应链网络韧性分析框架,并构造一个涵盖人工智能与供应链韧性的数理模型,对人工智能赋能企业供应链韧性的内在机制与实际效果展开细致讨论。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对企业供应链单体韧性与网络韧性的提升并非仅源自于技术层面的基础性应用,而是在此基础上深度嵌入传统供应链,通过重塑供应链结构特征,推动多元化、共创化与专业化发展,最终实现对供应链韧性...

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全球价值链韧性: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作者:郭彦;

摘要:以2011—2023年中国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企业层面考察数字化转型对全球价值链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全球价值链韧性具有促进作用,在一系列稳健性及内生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影响机制检验表明,研发创新、要素利用成本、出口多元化及研发创新与出口多元化的交互作用是数字化转型影响企业全球价值链韧性的重要渠道。异质性分析得出,在非国有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完备地区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中,数字...

公共数据开放对企业专业化分工的影响研究——基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视角————作者:习明明;郑对;李婷;

摘要:作为优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创新数字化治理的重要抓手,政府公共数据开放为畅通全国统一大市场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了技术驱动。基于2008—2023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政府公共数据开放对企业专业化分工的影响及作用路径。实证结果显示,公共数据开放能显著提升企业的专业化分工水平。机制检验发现,公共数据开放能够通过促进企业协同创新、降低企业外部交易成本和改善企业营商环境三个途径强化企...

环境设施公开与企业策略性环境信息披露————作者:李玉银;陈莹;逯东;

摘要:借助中国各城市对外开放环境设施的准自然实验,以2014—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深入考察环境设施公开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环境设施公开会导致企业的策略性环境信息披露行为,具体表现为对正面环境信息披露质量无显著影响,但降低了负面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动因分析发现,企业的策略性环境信息披露行为主要是由政府环境监管压力、公众环境监管压力以及环境改进的高成本造成。异质性...

制度型开放与企业数字鸿沟——基于自贸区设立的经验证据————作者:任康宁;

摘要:企业数字化程度的分化导致企业间数字鸿沟日益扩大,成为阻碍中国数字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制度型开放作为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推动双循环发展的重要手段,能否发挥破局性作用,成为有待深入探讨与研究的重要课题。基于自贸区设立这一外生事件,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制度型开放对企业间数字鸿沟的影响和机制。研究发现:自贸区设立显著降低企业与同地区数字化领先企业之间的数字化距离,有效弥合了企业间的数字鸿沟...

平台经济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来自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经验证据————作者:孙丽鹏;

摘要:平台经济凭借独特的组织形态、强规模经济性以及网络效应,能够不断推动各种创新模式出现和发展,有利于重塑传统产业生态结构,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厘清平台经济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关系及作用机制,以2014—2023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不包含港澳台及西藏)为研究对象展开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平台经济可显著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作用机制检验表明,平台经济...

数字产业集聚何以赋能中国式现代化——从新质生产力的中介视角解析————作者:陈利;

摘要:数字产业集聚凭借地理区位、数字虚拟的双重优势赋能,助力形成跨领域、跨产业、跨地域、跨组织的产业集群新范式,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重要驱动力。以2012—2023年中国30个省份为研究样本,以数字产业集聚、中国式现代化为研究主体,并借助基准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及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探究二者之间的作用关系及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产业集聚能够促进中国式现代化水平提升。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发现,新质生产力在数...

外资并购、劳动力市场分割与企业雇佣结构调整————作者:张天柱;刘建;李梓轩;

摘要: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过程中,劳动力市场分割已成为阻碍高质量充分就业和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的重要障碍。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法(PSM-DID),深入分析外资并购对目标企业劳动力雇佣数量和结构调整的影响,并重点探讨劳动力市场分割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外资并购通过生产率提升、工资溢价、融资约束缓解及产出增长等途径显著促进目标企业就业增长,并购后企业研发人数显著增加但占比降低,劳动力市场...

环境规制与企业经济绩效:基于中国多重政策的实证研究————作者:段懿恒;周云波;张云;

摘要:厘清环境规制政策对企业经济绩效的影响,有助于揭示绿色发展战略背景下政策推动与企业响应之间的互动机制。基于2012—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系统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三项政策对企业经济绩效的影响。通过构建多阶段双重差分模型,分析政策的多重叠加效应与单项边际效应,并利用单阶段双重差分模型估计政策总体效应,同时开展多种稳健性检验...

全球变暖、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作者:王萌萌;刘晓辉;

摘要:在封闭经济的新凯恩斯理论模型基础上,纳入全球变暖因素,并假设全球变暖影响经济增长率,考察全球变暖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理论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导致通货膨胀和名义利率上涨。基于全球192个经济体1981—2022年的数据,实证考察全球变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短期中全球变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呈U型关系,即通货膨胀会随着全球温度的升高先下降后上升。这一结论不受通货膨胀计算指标的影响,但是对于经济发展...

政府采购与中国企业投资“一带一路”————作者:柏馨;

摘要: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加速构建的时代背景下,投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正成为新时期中国企业融入全球经济的关键战略选择。作为国家宏观调控与政策传导的核心工具,政府采购如何赋能“一带一路”倡议高质量落地,成为亟待探究的重要命题。利用2015—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深入分析政府采购对中国企业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政府采购显著促进了...

税收征管数字化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考察————作者:袁娇;叶琛;陆扬帆;

摘要:利用“金税三期”工程作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发现税收征管数字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造成负面冲击,但其长期动态趋势是逐渐减弱的。在非两职合一企业、股权分布相对集中企业中,税收征管数字化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更加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对中西部地区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则表现出明显的激励作用。机制检验发现,税收征管数字化负向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渠道包括降低投资效率、提高代理成本、...

应急创新的内涵、目标与特点研究————作者:俞立平;

摘要:面临国际环境变化、应急管理事件频发以及企业特殊创新需求,应急创新应运而生。通过提出应急创新的概念,认为其具有社会目标、经济目标、管理目标与技术目标,总结了应急创新的公共物品性、时间约束性、投入巨大性、功能备用性、信息不完备性、技术风险性、协同创新性与集成创新性等特点,提出企业应急创新管理体系具有政策环境多变、创新特殊、人员多元、研发分散与管理模式全新等特征,需要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政府与企业...

农业新质生产力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作者:张晋晋;岳婷婷;

摘要:基于2011—2023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工具变量法、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系统探讨农业新质生产力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新质生产力提升能有效促进农民绝对收入增长,并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和区域收入差距,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增收效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和粮食功能区差异。机制分析发现,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农...

省际协作帮扶与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来自东西部协作政策的经验证据————作者:周涛;张会萍;哈梅芳;

摘要:东西部协作是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与促进共同富裕的重大制度安排。基于2014—2020年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将2016年调整完善东西部协作结对关系作为准自然实验,系统考察了东西部协作政策对城乡居民收入的作用机制与影响效应。研究表明,东西部协作有效促进了受援地区农村居民增收,而对城镇居民收入的影响不显著。机制分析发现,通过促进农村居民购置农业机械、购买农机外包服务和提升务工就业水平,东西部协...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画个圈圈兜住幸福

    这本期刊如果是正常投稿的话速度特别慢,建议大家换一换,正常投稿除非学校和职称啥的都比较顶

    2024-12-03 23:23
  • 奔跑的辣椒酱

    乐涩期刊 不会再投 都是关系户

    2024-11-20 18:30
  • 奔跑的辣椒酱

    已初审2周没有动静,并没有评论区那么快

    2024-10-30 14:00
  • zhaohhhh

    从未见过如此有效率的期刊,投稿到拟采用仅仅一星期时间。希望贵刊越办越好!

    2024-10-11 13:12
  • 奔跑的辣椒酱

    8.22投稿。8.26退稿。无意见

    2024-08-27 11:30
SCI服务

常见问题及解答

Q:云南财经大学学报是C刊吗?
A:还不是C刊,目前还被CSSCI拓展版收录。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