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经济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

消费经济

消费经济

北大核心CSSCI扩展版AMI扩展

Consumer Economics

期刊周期:双月
出版地:湖南省长沙市
复合影响因子:6.039
综合影响因子:3.388
邮发:42-89
官网:xfjy.cbpt.cnki.net
主编:刘长庚
平均出版时滞:72.04166

  消费经济最新期刊目录

民营经济“内卷式”竞争的生成逻辑、风险样态与制度应对————作者:杨骏;

摘要:民营经济的发展质量事关我国经济发展大局。当前我国民营经济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但伴随着其快速发展,民营经济“内卷式”竞争的问题也不断显现。民营经济“内卷式”竞争具备竞争重复性、资源错配性和风险传导性等表象特征,国内外供需环境的变化、相关制度供给滞后和民营经济企业家精神文明建设不足是“内卷式”竞争生成的内在机理。民营经济“内卷式”竞争可能带来民营经济整体陷入“中间层塌陷”风险,经济维度的资源配置耗散风险...

劳动关系、制度环境与网络餐饮食品安全——外卖配送员与平台的利益联结及其“吹哨”行为————作者:朱哲毅;李敏薇;宁可;

摘要:网络餐饮带来便利的同时,食品安全隐患日益严重。配送员是连接平台、商家和消费者的纽带,有效激发配送员“吹哨”行为是提升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的关键。文章从利益联结角度深入研究了劳动关系对网络餐饮配送员的食品安全举报行为的影响及机制,并识别了在不同制度环境条件下该影响的差异。在博弈分析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文章利用2019年上海市15个行政区703位网络餐饮配送员的一手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签订...

收入与消费的断裂:灵活就业为何降低家庭消费?————作者:李小胜;朱炯;

摘要:灵活就业规模的持续扩大可能会对家庭消费产生重要影响,研究二者关系对激发消费潜力、增强经济韧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考察了家庭灵活就业人数对家庭消费水平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1)家庭灵活就业人数增加会抑制家庭消费;(2)机制检验结果表明,灵活就业可以通过提升风险厌恶水平、降低社会保障覆盖率以及提升家庭储蓄率、信贷需求和信贷约束来抑制家庭消费;(3)异质性分析表明,处于...

银行金融科技与民营企业智能制造————作者:张杰;胡浩然;

摘要:数字技术与传统金融模式的融合催生出新型金融服务模式,为破解民企智能制造的融资困境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基于2013—2023年民营企业年报文本与银行金融科技专利数据,深入剖析银行金融科技对民企智能制造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银行金融科技能有效提升民营企业智能制造发展水平,主要通过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容忍创新失败以及优化融资担保方式三大机制实现。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中小型民企、数字化转型程度较高的民企、风险...

城市空间结构与居民消费质量——来自“大众点评网”商家综合评分数据的证据————作者:巴音桑;张翠珍;

摘要:市制既行,商聚于衢,打造科学城市空间布局,有利于促进消费质量提升。本文运用空间数据分析法构建2017年中国25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市辖区空间结构指数,结合大众点评网商家数据探究城市空间结构与居民消费质量的关系。研究发现两者呈现倒U型关系,过度单中心或多中心发展均不利于居民消费质量提升,大型城市提升居民消费质量更需要高效且成熟的集聚经济支撑,小型城市则要通过多中心发展以提升居民消费选择和便捷性。分样本...

中国居民旅游度假消费需求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作者:阎珺琪;易启旭;温俊杰;

摘要:旅游度假消费作为拉动内需的核心动力,掌握其时空分异特征与演化规律,成为破解度假产业高质量协调发展难题的关键。本文以2011—2023年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百度搜索指数为代理变量,综合运用季节集中度指数、层次聚类分析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GTWR)模型,揭示中国居民度假消费需求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时间维度呈现“四阶段”演化规律,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导致2021—2022年需求收缩但20...

探寻中国共同富裕的密码——《增长与分享有机协同推进共同富裕:逻辑、事实与路径》评介————作者:范从来;

摘要:<正>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推动了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将共同富裕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为新时代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研究促进共同富裕问题,强调“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本质...

政务新媒体促进城市旅游发展——来自文旅部门微博的证据————作者:明翠琴;彭宏亮;

摘要:政务新媒体作为政府与公众沟通的重要桥梁,在推动旅游发展方面扮演着越来越关键的角色。文章基于2006—2022年27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研究文旅官微建设对城市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1)文旅官微建设对城市旅游人数和收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2)文旅官微可通过提升市场活力促进旅游人数和收入的增加;(3)交通效率提升能够强化文旅官微对旅游人数和收入...

特朗普2.0“对等关税”政策与全球贸易格局变化——关税政策不确定性的贸易效应————作者:陀才进;孙慧;杨巨星;

摘要:关税政策不确定性成为特朗普2.0执政时期的新常态,准确评估其经济影响尤为紧迫。文章基于GTAP模型模拟分析了特朗普2.0“对等关税”政策的潜在影响及全球贸易层面的重构效应。研究发现:(1)特朗普2.0“对等关税”政策的实施将使中美双方经济陷入“双损”困境,导致双方GDP、福利水平以及贸易条件的恶化。同时,“对等关税”的实施也进一步强化了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等国的“友岸外包”和“近岸外包”供应链的激励作...

咖啡、灵感与创新:城市第三空间的创新绩效提升效应————作者:陈玉娇;李瑶玥;张宁;

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面对面沟通仍然占据思想交流的主要形式,有必要增进对城市空间影响创新创意活动的微观因素的识别和理解。本文将咖啡厅作为一种典型的第三空间,从中国地级市尺度展开分析,研究表明咖啡厅能够通过提升消费者的场所交流品质、改善地区的人才需求,显著提升当地的创新绩效。对比而言,酒吧、西餐厅等其他更加广义的第三空间对城市创新绩效的提升不及咖啡厅更具代表性。异质性分析显示,从城市区位看,沿海城市和内陆...

在上下班的路上:通勤时间延长与居民生育意愿下降————作者:罗蓉;刘高宏;

摘要:在众多导致我国生育率下降的因素中,延长的通勤时间正日益成为抑制育龄群体生育意愿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取Order Pr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通勤时间对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通勤时间的上升会显著地降低生育意愿,该结论在克服内生性问题及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异质性检验表明,通勤时间的上升对于1990年及以后出生的群体、女性群体、体制内就业群体和较高人力资本群体...

数据要素市场化何以影响企业存货调整?——来自数据交易平台设立的经验证据————作者:杜林;宁致远;曾林;

摘要:加快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建设、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作用是我国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重要抓手,由此引发的技术革命与产业变革深刻影响企业经营决策,国内制造业企业应如何调整存货策略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文章将数据交易平台的设立作为数据要素市场化建设的准自然实验,基于2007—2022年沪深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探究数据要素市场化对企业存货持有水平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数据要素市场化...

消费新场景的生成逻辑、理论内涵与实践进路————作者:叶胥;唐子怡;

摘要:在消费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消费新场景成为激发内需、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核心引擎。本文从“消费环境-消费情境-消费情景-消费场景”这一动态发展路径出发,基于新型消费发展趋势,解析消费新场景的生成逻辑。消费新场景囊括重视价值共创与体验优化、强调要素重构与效用叠加、基于新需求导向的新供给支撑三个特征,具有扩大消费束、增加消费效用和促进消费的个性化三大功能,形成以消费者、生产者、场景搭建为三大核心支...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消费便利化、服务多样化的加速器————作者:张志新;刘欣茹;张秀杰;

摘要:文章基于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准自然实验,使用2019—2023年229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构建多期DID等模型,实证检验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既能有效推动消费便利化,又能明显促进服务多样化。机制分析发现,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通过完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消费便利化,通过提高城市市场活力促进服务多样化。异质性分析得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对消费便利化和服务多样化的促进作用...

中国农村家庭教育投资的性别偏好——来自多子女家庭的微观证据————作者:鄢姣;肖彤;

摘要:本文构建家庭教育投资性别偏好模型,从理论上探讨农村多子女家庭教育投资的性别差异及内在原因,并将2018年中国住户收入调查(CHIP)的农村住户数据和宏观统计数据相结合实证检验相关理论假说。研究表明,整体来看农村多子女家庭的教育投资存在显著的男孩偏好。分样本分析发现,农村家庭教育投资的性别差异存在出生次序异质性,与长子相比,父母更易牺牲长女的教育投资以满足其他子女的教育资源获取,但幼子与幼女间可获得...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出口韧性提升————作者:王琦;王琴梅;

摘要:在国际形势严峻复杂、全球数字化浪潮推进的背景下,文章基于2010—2022年中国28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以“宽带中国”和“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双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使用渐进双重差分和空间双重差分模型,探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出口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1)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出口韧性具有明显的提升作用,该结论在经过PSM-DID、安慰剂检验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显著。(2)机制检验表明,提高...

中国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购买意愿变迁————作者:李安琪;崔杨杨;

摘要:随着养老服务产业化发展,养老服务市场整体仍呈现“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本文基于2014—2020年中国老年社会调查数据(CLASS),采用HAPC-CCREM模型分离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购买意愿的年龄、时期和队列效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养老服务的使用价值和期望价值,构建“健康-需求-购买意愿”决策行为链条,系统探究影响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购买意愿的内在路径。结果表明:第一,我国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

文化消费试点政策能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吗?————作者:宋航;程遂营;

摘要:文旅融合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也是文化消费的重要表现形式。本文聚焦于文旅融合、文化消费的前沿议题,以中国的文化消费试点城市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010—2019年270个城市面板数据,在利用熵值法测度城市文旅融合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检验文化消费试点政策对文旅融合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试点政策能够显著提升城市文旅融合发展水平,同时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的证实。进一步分析揭...

中国银发消费向何处去?——评《新时代银发经济:2025—2050年中国老年消费市场展望》————作者:曾毅;

摘要:<正>伴随中国迈入深度老龄化社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2021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积极培育银发经济”,2025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要“释放银发消费市场潜力”。“银发经济”这一概念逐渐成为政策规划、学术研究、社会生活的重要领域,成为连接人口结构变迁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研究议题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与城乡消费差距缩小————作者:吴学品;袁瑞辰;

摘要:城乡消费差距是制约内需扩张的重要因素,为应对这一挑战,近年来中国加速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旨在打破地方保护、减少市场分割、促进商品畅通流通。本文基于322个城市的数据测算了市场一体化指数,并利用2009—2022年城市面板数据探讨市场一体化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提升市场一体化程度能够有效缩小城乡消费差距,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市场一体化可以通过缩小城乡收...

  消费经济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SCI服务

常见问题及解答

Q:消费经济是C刊吗?
A:还不是C刊,目前还被CSSCI拓展版收录。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