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评论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

产经评论

产经评论

北大核心CSSCI扩展版AMI核心

Industrial Economic Review

期刊周期:双月
复合影响因子:3.452
综合影响因子:1.677
官网:https://cjpl.jnu.edu.cn/
主编:暨南大学
平均出版时滞:196.8225

  产经评论最新期刊目录

商业模仿型自我优待的创新影响与反垄断政策————作者:唐要家;于金钰;唐春晖;

摘要:数据是数字平台商业运行的重要投入,支配型数字平台利用第三方商家非公开专有数据进行商业模仿的自我优待行为是平台经济反垄断新的政策难题。构建纵向市场模型,分析支配地位数字平台数据商业模仿行为的创新影响及其福利效应,并评估不同反垄断监管政策的实施效果。结果显示:垄断数字平台的数据商业模仿行为会产生扭曲下游市场竞争和阻碍创新的反竞争效应,其对第三方商家创新损害程度、消费者福利和社会总福利的影响主要取决于纵...

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规制研究:以经营者集中为视角————作者:欧阳耀福;

摘要: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平台经济成为反垄断监管的重点领域,经营者集中审查作为唯一的事前监管手段,正面临来自平台模式复杂性与数字技术演进的多重挑战。基于2022—2023年对中国主要互联网平台的实地调研,结合三个典型案例,对平台经济领域经营者集中审查的实施情况进行系统性事后评估。结果表明,近年来中国不断完善平台经济领域经营者集中审查的制度体系,在审查路径上初步实现了平台特征与行业特性...

营商环境对企业数字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作者:王凯;彭驿惠;

摘要:数字技术创新扮演着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角色,而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营商环境对企业创新活动具有深远影响。基于2015—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讨营商环境对企业数字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营商环境优化对企业数字技术创新具有显著促进效应。机制检验表明,营商环境优化通过提高数字资产配置水平和集聚数字科研人才促进企业数字技术创新。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表明,营商环境优化对创...

科技成果转化改革提升企业数字化收益了吗?——基于新修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准自然实验————作者:吴国邦;

摘要:为将企业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2015年我国修订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旨在推动经济提质增效。而数字化转型是当前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路径,科技成果转化作为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键桥梁,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数字化收益的影响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重要问题。基于2011—2023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集,将2015年《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修订作为科技成果转化改革的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

智能化改造、员工激励制度设计与企业开放式创新————作者:朱少英;李晓龙;

摘要:工业4.0为驱动制造企业实现开放式创新带来了时代机遇。基于资源依赖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利用2014—2022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联合申请专利数据,采用高维固定效应泊松模型,分析以工业机器人应用为代表的智能化改造对企业开放式创新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显示:(1)智能化改造对企业开放式创新“量质齐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智能化改造会扩大内部薪酬差距并产生激励效应,促进企业开放式创新。(3)实...

大型研究基础设施如何影响能源效率?——来自国家超算中心的证据————作者:丁烨旻;余泳泽;胡鹏;朱子政;

摘要:大型研究基础设施作为驱动技术前沿突破的关键载体,其能源效率影响机制尚未得到系统性阐释。以国家超算中心为典型样本,基于2001—2021年中国9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多期DID模型,实证检验大型研究基础设施对能源效率的多维度影响机制。结果显示:国家超算中心获批通过“抑制—促进”双重路径作用于所在城市能源效率,其高能耗属性引致的直接能源消耗效应形成效率抑制,而通过产业数字化转型(结构效应)与全要素生...

国家级城市群建设对减污降碳治理绩效的影响——基于数字经济发展的复合效应————作者:韩丽;

摘要:经济集聚和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是践行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内在推力,二者能否相得益彰备受关注。以国家级城市群建设为准自然实验,评估其对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1)国家级城市群建设能够显著提升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绩效,相较于城市群外围城市,中心城市的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绩效提升更加明显。同时,国家级城市群建设的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效应在大规模城市和非资源型城市中更加明显。(2)机制分析表明,国家级城市群建...

“四链”融合视角下区域海洋新质生产力的政策驱动路径研究————作者:杨羽頔;杨惠雯;孙才志;

摘要:探索区域海洋新质生产力的驱动路径是完善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在测算我国沿海地区海洋新质生产力的基础上,从“四链”融合视角切入,揭示区域海洋新质生产力的差异化政策驱动路径。结果显示:(1)从时间维度看,2011—2022年间,我国区域海洋新质生产力整体呈上升态势,结合实际背景可划分为刺激政策影响消化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期、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期三个主要阶段。(2)从空间维...

机器人应用、人力资本提升与劳动力就业模式————作者:赵曼;陈安平;

摘要:就业是民生之本。将技术进步红利惠及劳动力市场是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举措。利用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及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构造城市层面机器人渗透度指标,从人力资本视角分析机器人应用对劳动力就业模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机器人应用显著促进劳动力以雇员身份就业;异质性分析表明,机器人应用对男性劳动力以雇员身份就业的促进作用比对女性劳动力强,中年及以上劳动力以雇员身份就业受...

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如何赋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基于关键特征的实证分析————作者:淦凌霞;赵婷茹;朱炎亮;

摘要: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作为高水平制度开放的“试验田”,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发挥的制度创新效应是政策制定者和学者共同关注的问题。基于供给侧和需求端关系分析框架,以及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进程中的一些关键特征,利用2009—2019年中国177个城市数据,测算城市双循环发展指数,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的赋能效应。结果显示:第一,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通过降低交易成本...

化险为夷的竞争政策:《反垄断法》实施对企业经营风险的影响————作者:张晖;王闪闪 ;朱紫华;

摘要:当前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加大,企业面临诸多经营风险,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对现阶段“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经济工作十分重要。《反垄断法》作为一项以维护市场秩序为目的的竞争政策,是增加还是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值得关注。以2004—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采用DID模型实证检验《反垄断法》实施对企业经营风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反垄断法》实施可以显著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反垄断法》实施通...

环境权益市场交易对企业碳减排的影响——基于用能权交易制度试点的经验证据————作者:王琳;孔令尧;

摘要:“双碳”目标实现过程中,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环境政策以促进企业减少碳排放成为我国构建高质量发展体系的紧迫问题。以2013—2020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运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用能权交易制度对企业碳减排的影响。结果表明:用能权交易制度能显著促进企业碳减排,增强企业环保意识与倒逼企业绿色创新是其潜在的作用渠道;从正式制度视角来看,政府监管对用能权交易制度和企业碳减排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从...

中国城市人才补贴政策的经济学分析——基于竞争博弈视角————作者:彭晴;文思捷;徐恺;

摘要:近年来,中国城市间抢人大战日趋白热化,已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一个典型的社会现象。构建一个两城市三阶段的Hotelling劳动力补贴竞争模型,揭示城市间抢人大战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内在机理和福利效应。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城市人才补贴政策会影响劳动力在城市间的流动。当城市生产具有集聚效应时,相比无劳动力补贴竞争情形,补贴后更多的劳动力会选择到大城市工作。福利分析表明,城市间劳动力补贴竞争尽管无法带来大...

外部需求冲击如何影响企业污染排放强度:总体效应及其机制分解————作者:鲁晓东;朱博楷;王梦令;

摘要:当前,进入新发展阶段的中国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时需要充分考察全球化在中国表现的环境效应以及厘清全球化与污染排放之间的因果关系。使用中国工业企业污染排放和工企-海关匹配数据,结合理论机制和现实背景,实证分析外部需求冲击对企业污染排放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正向外部需求冲击造成了我国工业出口企业污染排放强度的提高。机制分析发现,外部需求冲击主要通过污染转移增加了企业污染排放强度,而对...

数字技术的中国之治:移动通信创新系统的持续赶超机制————作者:周锦来;高中华;

摘要:我国移动通信产业何以实现“2G跟随,3G突破,4G同步,5G引领,6G前瞻”的创新发展亟待研究,剖析背后的机理对理解海外科技封锁背景下的中国数字技术之治具有积极意义。基于产业创新系统理论,构建“机会窗口—系统重构—动能转换”分析框架,探究中国移动通信创新系统实现持续赶超的机制。结果表明:在2G至5G的代际演进中,产业创新系统成功捕获三次机会窗口,通过技术标准突围、市场应用反哺与生态体系重构三大策略...

价值创造视角的企业并购与重组文献述评——兼谈中国情景下的研究展望————作者:李善民;周珏廷;黄志宏;王彩萍;

摘要:现有研究就并购重组实现价值创造的理论基础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探索,但由于结论呈现分散化特征,亟需对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演进脉络进行梳理。全球宏观环境变化推动并购重组实践的持续创新,诱发了一系列新趋势和新问题,而中国情景下的并购重组新问题和新现象具有其独特性。从实践推动和理论应用两条路径梳理并购重组实现价值创造研究的分析逻辑,追溯并购重组经典理论的发展脉络,通过归纳主并方特征、标的方特征、交易特征以...

为何推进统一大市场建设?——基于企业非生产性支出的解释————作者:刘锦;

摘要:推进高质量市场一体化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对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发展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世界银行中国企业投资和经营环境调查数据,考察市场分割对企业非生产性支出的影响。结果显示:(1)市场分割会导致企业非生产性支出显著增加;(2)相较于非国有企业,市场分割对企业非生产性支出的正向影响在国有企业中表现得更为强烈;(3)构建政商关系网络和破坏商业合作稳定性是市场分割增加企业非生产性支...

中国粮食直补政策的生产效应异质性与作用机制:基于多期DID的再检验————作者:蔡佳琳;王征兵;杨高举;谢月星;

摘要: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因而以稳粮增产为目的的粮食直补政策广受关注。基于中国县域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粮食直补政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结果显示:粮食直补政策显著促进了粮食产量的提升和粮食生产面积的扩张,但这一促进作用并不是由粮食生产投入优化导致的,而是通过粮食作物对非粮作物的替代以及现有机械化水平下的产能释放实现的。粮食直补政策对粮食生产的促进作用存在显著的地...

政策不确定性、交易成本与区域产业演化————作者:毛琦梁;陶浩铭;

摘要:不断推进产业演化是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但不同区域的产业更新路径会受到本地制度环境的深刻影响。为进一步明晰区域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微观基础,理解制度—经济关系,基于中国地级行政区的制造业新建企业数量,探索地区政策不确定性对当地产业演化的影响,并从交易成本视角剖析其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政策不确定性对区域产业演化具有明显的负面作用,政策不确定性越高的地区,发展新产业的可能性越低。在政策不确定...

绿色信贷政策推动高污染企业绿色转型:鱼与熊掌如何兼得?————作者:霍伟东;陈晓娴;吕晨炜;

摘要:绿色信贷政策作为推动高污染企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能否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有待深入探讨。以2012年《绿色信贷指引》政策的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从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双重视角评估绿色信贷政策对高污染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结果显示:绿色信贷政策在增进高污染企业环境效益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同时对其经济效益产生负向影响。分析传导机制发现,绿色信贷政策通过提升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及增加绿色并购事件频次提...

  产经评论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zhaohhhh

    21年投过一次,那时候还在申博,用硕士论文修改后投的。期刊是邮箱投稿,大概2月直接发来了5条修改意见,都切中文章存在的问题,修改2周后回复给编辑部,但我的文章确实质量不太行,修改后还是没达到发表要求,老师们又发来一些意见。第一次投稿能够得到修改意见,已经很开心了,后来申博成功后,文章也就搁置了。为期刊编辑老师的工作态度点赞,祝期刊越办越好。

    2024-08-26 20:06
  • Yangming_ak

    4月15号投稿,投稿地址是知网上的那个。投稿之后,那个系统里就再也没有消息了。直到5月24号,注册邮箱收到回复,要求改查重。花了几天时间降重,然后回了过去。6月8号邮箱又收到外审修改意见,目前根据审稿意见修改后再回了过去。直到发帖时,还没有收到消息,不知道是直接通过而是会有第二轮审稿,或者是会被退稿…… 值得注意的是,在整过上述过程期间,投稿系统里没有任何变化,所以指望从投稿系统里看到投稿进程的,可能希望不太大了。应该做的是,投稿一个月之后,每天定时看看邮件以确保收到编辑部消息。 后续如有结果再来更新。 希望能帮助大家。

    2024-07-22 22:07
  • 带头大哥666

    终审3个月了,打电话给编辑部说是在校对,这个期刊是不发录用通知的吗?也没个人联系,慢的一比

    2024-07-04 09:40
  • 画个圈圈兜住幸福

    目前处理速度最慢的期刊!3月投,五月才收稿,六月才初审退回,历经三个月!!!!!

    2024-06-07 12:42
  • Yangming_ak

    这期刊终审到底需要多久啊,已经一个多月了,终审还会退稿吗

    2024-05-24 15:46
SCI服务

常见问题及解答

Q:产经评论是C刊吗?
A:还不是C刊,目前还被CSSCI拓展版收录。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