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管理评论最新期刊目录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对区域基础研究能力的影响研究————作者:李慧;侯晨晨;
摘要:基于2011-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估计考察了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对区域基础研究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能够显著提升所在区域的基础研究能力,这一结论在多重稳健性检验下仍然成立;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对区域基础研究能力的促进作用因其区位的不同而存在差异。相比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对区域基础研究能力的促进作用更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如愿以偿”还是“欲益反损”?——基于资源视角探析政府引导基金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作者:巫云仙;王鸿隽;张莹;
摘要:政府引导基金自成立以来在数量和规模上迅速扩张,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已成为实现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问题。基于2009-2021年新三板企业数据,从资源的视角利用多期DID实证检验了政府引导基金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引导基金将通过影响企业融资约束和全要素生产率对企业绩效产生资源祝福效应,且该结论在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以及替换被解释变量后依旧成立。进一步分析发现,政府引导基金对企业绩效...
获奖CEO与企业税收激进——“追名”抑或“逐利”?————作者:陈军梅;张丽达;李轩;
摘要:获奖CEO可以发挥一定的治理作用。利用2008-2020年权威媒体评选出的获奖CEO为样本,首次将“名人身份”纳入税收激进的影响机理研究中。研究发现,为了维护自己的“名人”形象,获奖CEO将纳税作为积极型印象管理的重要载体,可以减少企业的税收激进行为尤其是激进程度较高的行为,这一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支持了印象管理假说。进一步探讨了获奖CEO影响税收激进的机制和经济后果,与已有代理成本、价值...
企业数字化转型与高管短视————作者:卞亚斌;刘亦抟;李美亭;房茂涛;
摘要:数字技术的高沉没成本和高生产力特征为企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也引发了对高管在企业数字化转型后进行“急功近利”决策的担忧。基于2007-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利用机器学习方法对上市公司年度报告进行词频分析并提炼出企业管理层短视程度指标,通过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高管短视存在显著且稳健的抑制作用,且该影响在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体现出明显的动态异质性。进一步基于高层梯队理论框...
管理者股权激励有助于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应对国际投资保护吗?————作者:余官胜;郭妙梅;
摘要:在全球范围蔓延的国际投资保护行为制造了对外直接投资障碍,对此进行应对已成为我国商务管理部门及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关注的重点话题。通过匹配商务部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国泰安上市公司数据库以及OECD外资限制指数等数据库构建上市公司微观层面数据样本,研究管理者股权激励产生的应对效果,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国际投资保护会降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营业利润率并提升财务风险;管理者股权激励能缓解国际投资保护产生的...
基于最优税制理论的现代税制结构改革:一个研究综述————作者:马蔡琛;桂梓椋;白铂;
摘要:税收是调节收入分配、调控经济运行发展的重要工具,优化税制结构是深化税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从理论层面分析,最优税制理论涵盖了最优商品税理论和最优所得税理论两大研究支柱。前者研究的目的是效率损失最小化,而后者则是以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面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上述传统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探讨动态情况的现代最优税制理论。从实践层面分析,税制结构的演进大体呈现:从以原始直接税为主体,到以增值税为代表的...
财税激励何以赋能企业持续性创新?——基于内部治理与风险承担的交互机制视角————作者:李香梅;王静;孙源;
摘要:财税激励作为扶持企业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在创新过程中发挥着调节利益分配、引导创新资源集聚的重要作用。基于内部控制和风险承担交互视角,评估财税激励对企业持续性创新的实施效果,并考察其作用机制、边界条件与经济后果。研究发现,财税激励显著促进企业持续性创新,风险承担在财税激励和持续性创新间发挥中介效应,内部控制作为企业微观制度基础,通过提升风险承担正向调节财税激励与持续性创新的关系。拓展性分析表明,财税...
数字化转型与中小企业债务融资成本————作者:张正平;谭秋云;陈欣;
摘要:中小企业长期面临着融资贵的问题,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基于中国上市中小企业2010-2023年数据,借助爬虫技术得到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进而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中小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并从产权属性、科技属性两个方面分析了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降低了中小企业债务融资成本,从数字化转型的分指标来看,数字技术的影响最强烈;数字...
团队认同、团队学习对知识型团队绩效的影响研究————作者:栾琨;王唯梁;张倩;
摘要:由于团队学习有助于团队汇聚、加工观点和信息,因此对于组织和知识型团队应对挑战至关重要。基于团队身份视角,团队认同是激发团队学习重要的动机因素,能够促使团队成员内化团队目标,作为集体水平的工作动机,激励知识型团队成员搁置彼此知识观点的差异,投入团队学习过程中,进而积极影响团队绩效。基于62个团队的非同源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团队认同对团队学习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团队学习能够中介知识型团队的团队认同和...
社会信任何以影响居民家庭的创业行为?——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实证研究————作者:周南南;曹琳枫;李阿健;
摘要:如何有效促进大众创业,为经济带来内生增长动力,是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中国亟待解决的问题。选取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基于Probit和Tobit模型实证分析社会信任对居民家庭创业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信任可以显著提高居民家庭的创业概率和创业强度,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引入工具变量处理潜在内生性问题后,结果依然得到了印证。异质性分析发现,市场活动中处于劣势地位的农业户口居民、女性和未接受过高等教育...
数字化转型对组织韧性的不对称性影响:机制与检验————作者:吴金南;屈心怡;
摘要:针对现有研究关于数字化转型与组织韧性之间关系结论不一致现象,基于动态能力理论和双元创新研究,构建了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探究不同环境动态性条件下数字化转型通过双元创新对不同类型组织韧性的不对称影响效果。对465家企业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分别与组织稳健性、敏捷性和完整性正相关,且这种促进作用在不同规模、不同行业、不同所有权性质的企业均存在。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在数字化转型与不同类型...
后工业化阶段中国供需不平衡的形成机制与政策探讨————作者:孙志燕;周紫玥;
摘要:日趋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全球经济分工格局的重构和逆全球化趋势增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中国经济出现了新一轮的供需不平衡,引发了国内政策领域的广泛讨论。尝试从国家发展阶段转换和经济增长的新视角来讨论这一问题。利用长周期数据对供需平衡的一般规律性特征进行了归纳;并从国际竞争环境、人口结构变化、技术变革和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等四个维度,对中国当前供需不平衡的原因和生成机制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应将深...
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影响机制及理论启示————作者:张翱;孙久文;
摘要:进入新时代,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发展和空间布局的影响日益凸显。构建一个旅游服务需求外生于区域经济的空间均衡模型,从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视角研究了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该模型的核心在于外生的旅游服务需求引导区域内人力资本的空间配置,从而影响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空间溢出效应和地区经济发展。研究发现:在考虑了空间溢出效应以后,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发展不仅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也存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抑制作用,尤其是对...
全产业链视角下乡村体育赛事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理论框架、多维效应与提升路径————作者:李刚;张灏纬;
摘要:乡村体育赛事与旅游融合发展作为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已逐渐成为推动乡村经济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基于全产业链的多维内涵,从创新链、空间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四个维度构建乡村体育赛事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理论框架,剖析全产业链视角下乡村体育赛事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多维效应,研究乡村体育赛事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创新交互、供需传递、空间配置、价值分配中的动态关系及所引发的价值增值。研究发现,全产业链视角下乡村...
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税制改革研究————作者:马海涛;孟晓雨;
摘要:新质生产力是与社会发展到更高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力水平提升的新质态。税收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通过引导资源配置、平衡收入分配等对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为了适应和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税收改革要重点关注如何推动生产要素及组合效率的提升、促进技术研发创新与融合发展以及构建与绿色生产力相符的绿色税收体系。在对新质生产力相关的财税政策进行国际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对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税收改革提出以下政...
科技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形成与发展机理研究——基于场域理论视角————作者:王文霞;贾永飞;孙童童;
摘要: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如何通过科技创新优化资本流向,引导产业结构升级,成为破解创新转化梗阻、释放新质生产力潜能的关键命题。以场域理论为切入视角,利用2013-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探讨科技创新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效应与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数字资本是新质产业场域自主化的重要标志,新质生产力是新质产业场域自主化的必然产物。基于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均值与复合增速的空间异质性特征,将...
金融脆弱性阻碍了相对贫困治理吗?————作者:司传宁;刘翔;朱相雪;
摘要:减少相对贫困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微观层面的金融脆弱性极易导致家庭在不确定性冲击下由于应对能力不足而陷入相对贫困。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7年和2019年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模型实证分析家庭金融脆弱性对相对贫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脆弱性不仅增加家庭陷入相对贫困的概率,而且对中老年家庭、农村家庭和政府治理效率较低地区的家庭作用更加明显。机理研究表明,金融脆弱性通过提高家庭...
数字经济与高技术制造业绿色创新——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作者:金炜博;吴世平;张懿;许瑶;
摘要:基于2010-2022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探究数字经济驱动我国高技术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显著提升我国高技术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且通过稳健性检验;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创新要素流动在数字经济驱动我国高技术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过程中存在显著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我国中东部地区高技术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作用大于西部地区,且随着数字...
信任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及其机制分析——基于制度变迁理论视角————作者:孙丹;张思阳;
摘要:基于制度变迁理论视角,重点关注信任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及其机制分析。研究发现:信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并取决于正式制度的质量;正式制度与信任的替代和互补关系是信任影响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核心内容,它们共同影响并决定着不同阶段的经济发展;融入信任的制度变迁模型、共享心智模型和内生非正式制度模型是揭示信任与制度变化内在机制的重要理论基础,为破解经济增长困境提供了全新视角。未来研究可重点关注信任塑造制...
城市群尺度下中国数字企业的时空分布格局演变特征分析————作者:刘修岩;王雨昕;
摘要:基于2002-2020年中国数字企业空间分布数据,在城市群视角下分析了数字企业的时空分布格局。泰尔指数表明,城市群间数字企业分布的均衡性差异显著,受核心区域的吸引力、外围区域的承载能力、政策引导及基础设施完善度等多重因素影响。京津冀城市群的数字企业分布展现长期单核主导的情形,而长三角城市群的企业空间格局正逐步由单核集聚向多中心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则依托广州与深圳“双核驱动”,展现出较强的流动性和外延...
经济与管理评论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zhaohhhh
如图,初审 外审 复审 终审,最后无理由退稿。又白期待了,可惜。
2024-12-05 14:33 -
画个圈圈兜住幸福
速度很快,二十大专栏征文,1.9投稿,系统显示2.3外审结束,2.19收到编辑外审意见,一周后修回,3.2收到编辑格式排版要求,当天回,3.10收到录用邮件。具体见下图,整体速度很快,适合硕士投(只能二作),研究生生涯的第三篇文章,给研三画上圆满句号,虽然是C扩,但也受到了莫大的鼓励!他们期刊还有一个好处是可以下载自己文章的查重报告,良心期刊,推荐大家投!
2024-07-24 22:04 -
Yangming_ak
4月13日周六下午系统投稿,4月15日周一8点多邮箱收到退稿通知,速度很快!!登陆投稿系统查阅,可以看到学术不端检测分析报告,查重问题部分标红提示,没有任何费用。退稿神速不浪费时间,综合评价好。
2024-04-16 08:41 -
奔跑的辣椒酱
体验很差。投稿到复审一个月,中间看不到外审专家的意见。看网上说,如果复审两个月内编辑没联系你修改那大概是凉了。我这篇文章复审拖了近5个月才退稿,中间打电话又说稿子在领导手里让等等,真的浪费时间。
2023-12-30 16:30 -
画个圈圈兜住幸福
985博士生独作,无基金。周五投稿,周二拒,效率高。期刊内容一般般,可能不对编辑部喜好。
2023-12-19 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