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是由中共中央组织部主管、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主办的国家级人文社科类期刊,2005年创刊,2008年起面向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4-0599,国内统一刊号:CN36—1295/C。
本刊以弘扬革命传统、探索执政规律、关注社会实践、追踪理论前沿为特色,以提高领导干部素质和本领为中心,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刊载高质量的理论研究文章和对策性报告,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和学术繁荣。
本刊始终按照“特色立刊、质量强刊、创新兴刊”的要求,着力打造为研究和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共党史党建和井冈山精神的学术平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服务,为领导干部成长与发展服务,为干部教育培训创新服务。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为双月刊,大16开,128页,每期定价12元,全年定价72元。国内邮发代号:44-133,国外邮发代号:BM4268。请订户及时到当地邮局或向编辑部订阅,编辑部常年办理邮购业务。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中国知网、中国期刊网、万方数字化期刊收录期刊。
【栏目设置】
本刊主要栏目有:本刊特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与中央革命根据地研究、中共党史研究、党建研究、领导学研究、国情研究、干部教育培训研究、学员论坛、学术动态。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践行“三严三实”加强党性修养 李捷,LI Jie
重温党的历史加强忠诚干净担当教育 梅黎明,MEI Li-ming
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解析 齐卫平,QI Wei-ping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历史性与现实性 肖祥,XIAO Xiang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实践探析 马小芳,MA Xiao-fang
试析邓小平率红七军在赣南崇义开展的群众工作 李蓉,LI Rong
共产国际与中共六大前后的富农政策 罗重一,张楠,LUOZhong-yi,ZHANGNan
三年游击战争时期的福建土匪问题研究 王盛泽,WANG Sheng-ze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专题
中国共产党:全民族抗战的实际核心 石仲泉,SHI Zhong-quan
抗战期间共产国际、联共(布)对中共援助再研究 匡胜,陈胜华,孙伟,KUANGSheng,CHENSheng-hua,SUNWei
浅析共产国际与中共的沟通机制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影响 蔡丽,冯云,CAILi,FENGYun
全面从严治党的难点与着力点 桑学成,王同昌,SANGXue-cheng,WANGTong-chang
论深入整治跑官要官、买官卖官 中共吉林省委组织部课题组
推动党内生活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研究 北京市党建研究会课题组
领导干部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探析 徐继敏,熊丽珠,XUJi-min,XIONGLi-zhu
破解“三农”难题的强大思想武器--学习习近平关于“三农”系列重要讲话 文尚卿,WEN Shang-qin
农地产权二元主体视角下“三权分置”的确权逻辑 胡振华,沈杰,胡子悦,HUZhen-hua,SHENJie,HUZi-yue
论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价值取向 彭中礼,PENG Zhong-li
法律适用征稿范文:论人民群众参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
摘要:当前,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治国理政方略,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其中的一环,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笔者用群众观点揭示了人民群众参与全面深化改革应当发挥主体作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主体作用,全面深化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吹响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体现了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坚持以人民为主体的执政理念。贯彻好党的群众路线,确立人民群众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是人民群众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形象建构——以《华商报》为视角————作者:汤志华;梁法林;
摘要: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走向世界舞台的关键时期。在这一关键时期,如何建构起良好的政党国际形象、汇聚起各方抗战力量,成为中国共产党亟待解决的时代课题。在党的真实面貌被遮蔽、全民族抗战迫在眉睫、国际形势愈发紧张的历史背景下,《华商报》应运而生。作为一份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海外党报,《华商报》通过坚守抗战立场、维护统一战线、批判专制独裁等多种方式积极开展海外宣传,成功建构了中国共产党抗战救国、精诚团结、力...
文化强国建设中红色文化遗产的时代价值————作者:刘中阳;
摘要:红色文化遗产作为承载革命文化精神的媒介场所,在加快文化强国战略中既是推动国家文化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也是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资源。红色文化遗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物质化呈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载体。从理论上阐释红色文化遗产在文化强国建设中的意识形态凝聚、创新产业驱动、文化认同建构、传承模式发展、国际话语提升等方面的价值,对探索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发展道路具有一定价...
以大历史观把握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重要论述————作者:杨凯;
摘要:自2021年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要学习运用大历史观,这一方法在他关注关心的领域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纪念、研究和宣传等工作中有充分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75周年时,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一系列相关论述,强调要从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角度认识抗日战争史,要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角度认识抗日战争史,要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途命运...
论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的历史主动精神————作者:季春芳;
摘要:在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这一决定民族命运的伟大反侵略战争中,毛泽东以深邃的历史洞见与强烈的使命担当,展现出了卓越的历史主动精神,在战略决策的全局性运筹、理论创新的突破性建构与实践路径的能动性开拓中,深刻影响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进程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战场格局。在战略决策方面,毛泽东以持久战理论破解了战争困局;在理论创新方面,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回应了时代课题;在实践路径方面,毛泽东以群众路线开辟...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人民至上的重要论述:生成逻辑、科学内涵与实践路径————作者:王军旗;宁勤翔;
摘要: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点与价值底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人民至上的重要论述,生成于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的理论滋养、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积淀、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文化浸润、新时代统筹“两个大局”的现实要求。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人民至上的重要论述形成了系统完备的科学内涵,具体包括:坚持人民地位至上、坚持...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干部队伍建设路径及作用————作者:王乐平;
摘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有一支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从政治建设、好干部标准、领导干部评价体系和能力建设,以及监督管理上进行改革创新。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强化干部队伍政治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组织保证;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选拔优秀人才;建立领导干部评价体系,为推进中国式...
抗战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作者:胡柳娟;
摘要:抗战精神作为宏大而有序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精神体,蕴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这种精神自形成以来始终发挥着引领作用,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攻坚克难。在民族危亡时刻,是抵御外侮、维护民族团结的精神激励;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浪潮中,以深厚的民族担当与大义,为共产党人的精神世界注入了宏大的理论视...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作者:刘付春;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重要论述是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相互贯通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赓续中国共产党百余年作风建设之传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精髓,深刻体现着服务新形势新任务工作大局的必然要求。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重要...
“两个历史主动”的科学内涵与实践要求————作者:崔丽华;唐榜位;
摘要:赢得了“两个历史主动”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认识历史规律、准确把握时代大势作出的新的重大判断。“两个历史主动”对应指向党的自我革命和伟大社会革命,两者联系统一于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实践进程之中。从生成逻辑看,“两个历史主动”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结合典范、是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奋斗历史作用的价值彰显、是党以彻底的自我革命推进反腐败斗争的成果体现。引领“两个历史主动”往深里走...
中央苏区时期党的作风建设及其启示————作者:曾天雄;雷波;
摘要:中央苏区时期是党的作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的关键形成期。中国共产党在极端艰难环境下探索和推进党的作风建设,通过思想教育筑牢作风建设的“思想基础”、群众路线明确作风建设的“价值遵循”、铁的纪律确保作风建设的“实践要求”、监督体系构建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形成“苏区干部好作风”,为实现革命胜利和党的长期执政提供了坚实保障。从历时性和共时性的维度审视,中央苏区党的作风建设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
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对干部教育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作者:李涛;周炜博;
摘要:干部教育贯穿中国共产党全局工作始终,中央苏区时期是这一重要工作的发轫期。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对干部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度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理论思考上,要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干部教育与平民教育相结合、集体重视干部教育的意识和氛围;实践探索上,在干部教育中坚持党的领导、高度重视干部数量与质量的提升、开展多种形式的干部教育、反对官僚主义倡导勤政廉政建设。这些思考与探索,解决了苏维埃政...
中央苏区妇女动员及其启示————作者:姚玉珍;
摘要:中央苏区时期,党和苏维埃政府通过法律保障、教育宣传与健全组织等多种策略,成功动员广大妇女参与革命,不仅赋予她们政治、经济、婚姻等方面的权利,而且显著提升了妇女群体的主体意识和社会地位。这些举措,为苏区革命战争提供了坚实的人力与物资支持,有力推动了苏区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中央苏区妇女动员的举措与经验,对新时代妇女工作提供了历史借鉴:坚持党的领导、全面系统健全妇女组织、与时俱进创新妇女动员方式、加强法...
新时代党员网络行为治理的规范建构————作者:唐树源;支振锋;
摘要:全面从严治党向网络空间的延伸,对规范党员网络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技术赋能虽带来机遇,但也加剧了价值观博弈、技术滥用引发的行为异化,还导致党员“不敢、不愿、不会”发声等问题,对党的形象、意识形态安全及执政基础造成潜在冲击。为将“最大变量”转化为“最大增量”,亟须深化党员网络行为治理规范。提升规范体系的精准性、动态性和引领性,确保与时俱进;强化党组织“严管厚爱”并重的责任,提升治理效能;平衡刚性监督问...
全面把握新时代廉洁文化的丰富内涵————作者:洪向华;张光泽;
摘要:新时代加强廉洁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全面把握新时代廉洁文化的丰富内涵,可以从精神层面、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行为层面四个维度来理解和把握。精神层面主要包含崇高坚定的理想信念、公道正派的价值准则和严以修身的道德修养,是新时代廉洁文化的核心灵魂。物质层面主要包含以廉洁文化为主题的场景空间、以廉洁文化为内容的传播平台和以廉洁文化为象征的文化符号,是新时代廉洁文化的依托载体。制度层面主要包含制度体系的顶层设计...
毛泽东领导建立独立完整工业体系的历程及其当代价值————作者:胡天娇;
摘要: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是毛泽东在领导推进新中国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始终坚持的战略目标,也是新中国在风高浪急的历史考验中行稳致远的重要支撑。毛泽东这一思想,既源于对近代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沦为半殖民地历史的深刻思考,也来自对冷战时期突围美苏争霸包围圈的具体实践,其中蕴含的独立自主的发展精神、各产业间平衡发展的建设理念、发展经济民生等宝贵经验,仍值得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借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理论渊源、发展历程及完善路径————作者:张金才;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理论源头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民主政治的基本原理,毛泽东关于人民民主的重要思想为开辟这一政治发展道路奠定了理论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对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发展道路进行的艰辛探索和取得的重要成果,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奠定了制度基础。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在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法治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历程中,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定不移走...
风腐同查同治的问题导向、内在旨趣与实践路径————作者:樊士博;
摘要:推进风腐同查同治是全面从严治党走向纵深的重要举措,是深入推动党的自我革命的有效路径,在当代中国政党政治研究中占据重要位置。着力完善风腐同查同治机制,是党的建设经验的丰富和发展,也是破解大党独有难题的重要举措,更是提升长期执政能力的保障之策。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完善风腐同查同治机制要坚持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坚持协同治理的系统方案。首先,要坚持自我革命,提高对风腐问题的认识;其次,要完善制度保...
中央苏区时期党的干部教育培训制度体系建设的经验与启示————作者:张登彬;
摘要:干部教育培训制度体系建设是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提升干部能力素质的关键之举。中央苏区时期,面对干部人才严重匮乏等现实问题,中国共产党顺应革命形势发展,不断提升干部教育培训制度化水平,抓住有利时机全方位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组织管理体系、资源保障体系等,并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创造性地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不仅为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制度体系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也为解决干部教育培训“学什么“...
2024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述评————作者:姜越;贺新元;
摘要:2024年,学界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上取得了重要成果: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路径上更加明晰,在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认识上更为深刻,在“第二个结合”的基本经验和内在规律研究上不断深化,在对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系的把握上越来越清晰,在新质生产力和新型生产关系研究上不断有了新认识,并越来越厘清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的...
“第二个结合”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理路————作者:张丽丝;
摘要:“第二个结合”通过理论创新与文化激活,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社会主义与民族的有效“结合”,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作出了原创性贡献。从“第二个结合”视角来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以下三重逻辑:从生成逻辑来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扎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中,是对一定的社会实体即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反映。在文化逻辑上,它以中华...
相关政治法律期刊推荐
- 省级党史文苑
- 国家级民族学刊
- 国家级甘肃民族研究
- 北大核心科学社会主义
- 北大核心东北亚论坛
- 北大核心山东社会科学
- 国家级现代国际关系
- 省级党史纵横
- 省级楚天主人
- 省级厦门大学法律评论
- 国家级国际研究参考
- 省级西部观察
- 北大核心法医学杂志
- 北大核心青海民族研究
- 省级社会
- 省级理论观察
- 省级河北法学
- 省级中国检察官
- 省级山东省人民政府公报
- 省级前线
- 国家级海峡法学
- 省级大江周刊(论坛)
- 省级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 省级南方周末
- 省级山东人大工作
- 省级唯实
- 国家级军事历史
- 省级检察风云
- 省级上海支部生活
- 省级今日南国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