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所属栏目:医学期刊 热度: 时间: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11-5719/R
国际标准刊号:1674-4055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上一本期杂志:临床神经外科杂志中级外科医生职称评审论文
下一本期杂志:解放军医药杂志杂志2018年11期论文目录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简介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双月刊)创刊于2008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主办。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本刊办刊宗旨是立足临床医学,介绍循证心血管医学最新研究成果、心血管疾病的最佳治疗方案,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循证心血管医学实践道路,促进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及诊治。杂志以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医疗、护理、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栏目设置

  述评、专家论坛、指南解读、专家共识、循证评价、论著、综述、病例讨论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荣誉

  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维普收录(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核心期刊

  2018年《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10期投稿论文目录:

  临床实践指南制订方法——患者的价值观和意愿王明辉;张菁;曾宪涛;靳英辉;

  MIMIC数据库申请、导入、结构关系及查询宋伟伦;田国祥;柳青青;耿辉;

  临床项目中如何使用REDCap系统自动实现质量控制耿辉;田国祥;贺海蓉;马茂;

  临床研究中敏感性分析的统计思路与统计图表谷鸿秋;

  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再评价方法的更新及展望倪萍;时景璞;

  CTA和FFR指导的稳定性缺血性心脏病管理策略

  Stroke研究:高级神经影像学为卒中患者MT选择提供指导价值

  TAVR治疗症状性严重主动脉瓣狭窄低风险患者安全、可行

  高敏肌钙蛋白I与临床风险评分联用诊断疑似ACS

  控制血糖对预防心血管疾病很重要

  收录论文:控制血糖对预防心血管疾病很重要

  【摘要】:正根据正在进行的护士健康研究Ⅱ的数据,体质指数(BMI)≥30 kg/m~2的女性患早发性结直肠癌的风险增加。美国麻省总医院和哈佛医学院Po-Hong Liu及其同事指出,与≥50岁的成年人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相反,在20~49岁的所有年龄组中,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呈上升趋势。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基于血管内皮探讨高血压诱发心血管病变的研究进展————作者:陆微;卢健棋;张蕴力;毛美玲;庞延;陈佳永;陈丽丹;张艺博;

摘要:<正>高血压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1,2],高血压常伴随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发生,两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高血压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患者临床依从性差,血压控制不佳,从而影响血管内皮功能,内皮细胞弹性能力下降,其抗氧化、抗炎和抗血栓、维持血管收缩、舒张作用障碍,血管内环境稳态失衡,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发生,最终诱发肺动脉高压、心肌梗死、动脉粥样...

大模型赋能科研提效:洛书写作的功能解析与创新应用————作者:黄子真;玉素扑江·图尔荪;李露;昌敬惠;何文俊;

摘要:科研写作是研究者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但其学习和实践往往需要大量时间。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LLM)的出现推动了科研写作的范式转变,使研究者能更高效地完成学术文本的撰写与优化。本文以洛书写作平台为例,探讨如何通过LLM技术赋能科研写作,优化研究流程,提升学术成果产出效率。通过实际操作展示Prompt提示词工程、检索增强生成(RAG)、多智能体技术及多模态技术等技术在文献综述、SCI论文撰写、邮件撰写等...

CD36/Calpain-1/NLRP3轴调控的细胞焦亡途径及Th17/Treg炎症轴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影响————作者:吴立昊;傅强;詹中群;刘辉;栗洋;李建平;

摘要:目的 探讨血小板反应蛋白受体(CD36)/钙激活中性蛋白酶(Calpain-1)/炎症小体NLRP3轴调控的细胞焦亡途径及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炎症轴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血管平滑肌原代细胞以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处理24 h后建立PDGF诱导的VSMC模型,分为对照组(...

基于虚拟现实的心脏康复与多种健康结局的伞状评价————作者:陈子恒;付潇然;贾烨如;黄晓青;王艳;康晓凤;

摘要:目的 应用伞状方法评价虚拟现实技术在心脏康复领域的效用证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INAHL、Cochrane Libarary、Epistemonikos、Joanna Briggs Institute以及PROSPERO注册平台相关心脏康复虚拟现实技术应用效果的系统评价/荟萃分析,检索时...

基于心室应变、心肌损伤标志物变化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作用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PCI术后的治疗价值————作者:李雪花;徐莉琼;黄剑;韩倩;

摘要:目的 基于心室应变、心肌损伤标志物变化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作用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治疗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140例行PCI术后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分为观察组(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n=70)和对照组(阿托伐他汀钙治疗,n=70)。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心肌损伤指标如脑钠肽(BNP)、...

高尿酸血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孟德尔随机化法因果关联研究————作者:王琳琳;董松;李晓静;申义;柳洪宙;刘佳;杜扬帆;宋川;王若蕙;王玉寒;刘静;傅晓敏;

摘要:目的 采用孟德尔随机法研究探讨高尿酸血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因果关系。方法 基于孟德尔随机化法研究,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数据中筛选与高尿酸血症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作为工具变量,用逆方差加权(IVW)、MR-Egger回归、加权中位数法、线性中位数加权(Penalised weighted median)确定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以OR值及95%CI...

多支冠状动脉急性病变引发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系统性分析:心电图特征————作者:郑晓斌;张明;姚冰琪;候书贤;武海燕;

摘要:分析数据库中关于多支冠状动脉急性病变引发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文献,总结此类患者心电图(ECG)特征。在国内外数据库中共检索出106篇文献包括共110例患者中具有ECG记录。73.6%的患者下壁与胸前导联ST段均抬高,根据ST抬高的导联与其偏移情况,总结出预测多支冠状动脉急性病变的ECG模式,并加以阐述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与冠心病的因果关系:孟德尔随机化研究————作者:康妮娜;李欣星;曾纪娟;李奎;

摘要:目的 利用孟德尔随机化研究分析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因果关系。方法 选择IEU OpenGWAS数据库,以单核苷酸多态性为工具,利用孟德尔随机化研究分析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与冠心病的因果关系。结果 逆方差加权法分析显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与冠心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OR=1.016,95%CI:1.014~1.020,P<0.01)。MR-Egger分析(OR=1....

基于行为理论的干预方案在PCI患者中的应用及对RHDS评分、遵医行为的影响————作者:贾婉茹;李梦;项欣;薄晓红;尚文涛;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行为理论的干预方案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出院准备度量表(RHDS)评分、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4年6月至11月于皖南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接受PCI的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研究,根据纳入时间分组,其中2024年6月至8月入院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24年9月至11月入院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采用基于行为理论的干预...

基于血管新生理论探讨中医药对ACS双向调节的机制研究进展————作者:尚伟伟;邢作英;邱伯雍;王永霞;

摘要:<正>近30年全球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显著增加,尤其是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IHD),已成为死亡和疾病负担的主要原因[1]。其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冠心病)的病死率居于首位,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CHD死亡的首要因素,...

基因检测指导下个体化用药治疗对3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作者:叶章正;李世阁;张晓丹;林英娜;

摘要:目的 观察基因检测指导下个体化用药治疗对3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方法 选择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于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收治的86例3级高血压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常规组和个体化治疗组。常规组43例参照指南经验性应用降压药治疗;个体化治疗组43例接受基因检测,基于检测结果开展个体化用药治疗。比较两组降压效果、ADR发生率。结果 个体化治疗组的43例患者中...

射血分数减低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早期疗效分析————作者:房磊;曹向戎;王丕杉;金琪琳;王坡;孟祥宽;

摘要:目的 评估左心室射血分数减低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筛选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172例,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进行分组,其中射血分数减低组82例,患者术前心脏彩超提示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其中男性50例,女性32例,年龄55~78(65.3±8.6)岁;射血分数正常组90例,患者术前心...

干燥综合征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1例————作者:李鑫柠;王帆;张丽娜;齐晓勇;王学超;

摘要:<正>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一种由多种疾病(病因)和不同发病机制所致的肺血管结构和功能改变,引起肺血管阻力和肺动脉压力升高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继而发展为右心衰竭甚至死亡[1]。肺动脉高压是干燥综合征(Sjogren syndrom,SS)少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2]。目前干燥综合征合并肺动脉高压...

中年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急性心肌梗死1例————作者:丁晓雨;李娟;柯丽萍;董丹丹;夏金发;董学滨;邵旭武;王岳松;陈俊;

摘要:<正>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多发于女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多个系统和器官。Lin等[1]的一项全国回顾性队列研究结果显示,SLE患者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风险高于非SLE人群,且女性SLE与AMI之间的相关性较男性更为显著。传统的弗雷明汉(F...

基于血浆蛋白组中介分析的衰弱与冠心病间的因果关联研究————作者:晏师康;开地日艳·库日班江;阿卜杜乃比·吾普尔;彭星;杨蕾;

摘要:目的 识别衰弱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之间的因果关联,评估血浆蛋白质组在衰弱和冠心病的因果介导作用,为衰弱患者的冠心病靶向干预提供潜在的药物靶点。方法 本研究血浆蛋白质组数据来自UKB-PPP项目,冠心病数据源自CARDIoGRAMplusC4D机构的1000 Genomesbased GWAS荟萃分析,衰弱数据来自衰弱指数(FI)的汇总GWAS数据。采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TSMR)...

MELD-XI评分对PCI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无复流现象和短期死亡的预测价值————作者:刘超;石蕊;蔡伟;陈少伯;

摘要:目的 分析终末期肝病-XI(MELD-XI)评分模型对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无复流现象和30 d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于武警特色医学中心心血管病科收治的557例接受PCI的STEMI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中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分级分为正常回流组438例和无复流组119例。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计...

单纯左束支区域起搏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对心室复极参数的影响比较————作者:杨漫漫;宋玲毓;张国星;张闯;李世兴;李健;田新利;时向民;

摘要:目的 探讨单纯左束支区域起搏(LBBAP)及心脏同步化治疗(CRT)对射血分数减低型心力衰竭患者心室复极参数的影响,比较两种不同起搏模式下心室复极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2024年间于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心内二科行左束支区域起搏或CRT治疗且有反应的左束支传导阻滞合并射血分数减低型心力衰竭(HFrEF)患者24例,按照干预方式分为LBBAP组(n=12)和CRT组(n=12)。比较两...

不同麻醉方式对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治疗效果的影响————作者:王威仪;林新;张哲;乔影;樊泽元;

摘要:目的 比较不同麻醉方式对接受射频消融术的心房颤动患者围手术期及术后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2年9月因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于北京大学民航临床医学院心血管内科行射频消融治疗的207例患者,根据麻醉方式分为全身麻醉组(全麻组)和局部浸润麻醉联合静脉镇痛组(局麻组),再按照性别不同对两组患者进行分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总时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透视时间、左房操作时间、消融总时间...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D-二聚体/超敏肌钙蛋白I比值与并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作者:石远;陶小芳;胡玉林;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D-二聚体(D-D)/超敏肌钙蛋白I(hs-cTnI)比值(Rdc)与并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收集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重庆大学附属黔江医院收治的236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入院后24 h内是否并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分别分为未并发组(n=167)与并发组(n=69)。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所有患者入院时血清D-D、hs-cTnI水平...

健康人群在急进高原后心功能指标变化的观察研究和分析————作者:郭马特;陈强;姬冬冬;臧雁翔;马佳;孙诗敏;李珍慧;

摘要:目的 分析和研究健康人群在突然进入高原后心脏功能指标的变化。方法 筛选22例年龄在30~50岁之间的健康人,海拔3500 m的西藏高原地区。在到达的高原地区的第1 d、第3 d和第7 d,对其血压、心率、左心室直径(LVD)、左室舒张容积(LVEDV)、左室收缩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主动脉流速积分(AVTI)、肺动脉流速积分(PAVTI)、每搏量(SV)、收缩末期内径(LV...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