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医

所属栏目:医学期刊 热度: 时间:

新中医

新中医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44-1231/R
国际标准刊号:0256-7415
主办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上一本期杂志:中国妇幼卫生妇幼医学职称论文发表期刊
下一本期杂志:中国微循环省级医学论文杂志

   《新中医》中医期刊发表,本杂志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广州中医药大学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创刊30多年,一直以提高水平、高质量而成为我国最具影响力、并在世界上有一定知名度的中医药学术刊物。

  办刊宗旨:

  《新中医》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中医药核心期刊,并为国内外权威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群、医药学文摘列为重点长期收录刊物。荣获北大2004版核心期刊,北大2008版核心期刊,连续多次在国家期刊评比中获得优秀期刊奖。

  期刊栏目:

  名医笔谈、学术论坛、老中医经验、名专家精粹、中西医结合 、临床论著、中医急症、针灸推拿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维普收录(中)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

  新中医杂志社征稿要求:

  《新中医》杂志投稿须知 1.题目应简练、明确,并能反映论文的主题,题名所涉及的医学术语请用规范名,尽量不用标点符号,避免使用非常用的缩写词,便于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题名一般不超过20字。

  2.副标题一般不提倡使用,在必要时才使用,一般用于同一研究课题的系列论文中。

  3.作者的署名只限于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的研究的工作者,并参加拟定文稿、能对内容完全负责和解释者。人名次序应按贡献大小排列。若作者不属同一单位时,应在作者姓名上加注阿拉伯数字予以区分,如:“刘青松1,王一力2”。署名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对其他有贡献的人员,可在文未致谢中注明。稿件投出后要变更或增删作者,应由全部署名作者所在的单位分别出具证明确认,否则本刊不予受理。

  4.作者单位应置于作者署名之下,包括单位全称、城市名、邮政编码,如“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处,广东广州510405”。若署名的作者不属同一单位时,应根据作者姓名上加注的数字分别一一列出。

  5.摘要一般以100~300字为宜,以第三人称书写。应明确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试验的方法、研究成果和最终结论(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其重点是成果和结论。摘要中不能写入公式和图表。

  6.关键词应能确切反映研究的对象,一般为3~8个,使用主题词时,主题词应从科技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汉语主题词表》中查出。

  7.中图分类号采用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标注。

  8.文献标识码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书写,由本编辑部填写。

  9.文章编号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书写,由本编辑部给出。

  10.收稿日期以本部收到来稿日期为准,由本编辑部填写。

  11.基金项目应注明基金的名称、编号,并请附寄基金立项复印件,以作统计资料用。

  阅读推荐:中国中医急症

  《中国中医急症》杂志迄今连续四届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优秀中医药期刊”。杂志前身为卫生部中医司(后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于1985年委托原重庆市中医研究所(现重庆市中医研究院)主办的内部学术期刊《中医急症通讯》,1992年经国家科委批准改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专业学术期刊《中国中医急症》杂志,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主办、原重庆市中医研究所承办;时任卫生部部长的陈敏章教授于1992年9月为《中国中医急症》杂志题写了刊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陈佑邦司长、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王永炎院士先后任《中国中医急症》杂志主编。2000年,《中国中医急症》杂志改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和重庆市中医研究院主办。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新中医》期刊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 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 捷桥梁。本站与《新中医》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 的 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新中医最新期刊目录

潘锐焕“调神畅气”联动针法治疗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经验介绍————作者:任佳庆;张诗奇;梁昕儒;潘锐焕;

摘要:介绍潘锐焕教授“调神畅气”联动针法治疗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经验。潘锐焕教授认为,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核心病机在于脑府失养、脑神失调及脑气不通,基于中医“形神合一”“脑为元神之府”理论,潘锐焕教授提出以“调神畅气”联动针法治疗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强调脑肢协同、形神共调,通过精选特定头体针腧穴组合,并运用联动行针手法,调和气血,促进脑功能恢复,从而有效改善患侧下肢的功能障碍

袁青基于“固本培元”治疗小儿痿证经验介绍————作者:刘希瑶;吴至凤;袁青;

摘要:介绍袁青教授基于“固本培元”理论治疗小儿痿证的临床经验。袁青教授认为,小儿痿证核心病机为元气虚损,治疗应健脾益肾、固本培元,重视先天与后天并补。临证取穴以痿三针、阴三针、阳三针为主,辅以麝香灸温经通络,并结合患儿不同症状临证加减配穴

颊针调督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医案2则————作者:陈弦;潘丽贞;季丽平;王英;邓赠秀;王靖仪;

摘要:<正>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包括痛经和慢性盆腔痛,是促使女性就诊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侵蚀女性身心健康。颊针疗法是通过刺激颊部的全息系统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无痛微针疗法,对于疼痛疾病具有显著疗效,其治疗原发性痛经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也可见最新报道[1-3]。颊针疗法结合传统中医理论、现代解剖及心理学成果,覆盖全息-三焦-心身三个层次的诊治理论,具有取穴标准、靶点明确、快速...

基于菌群-脑-肠轴从“上下交损,治其中”理论论治糖尿病认知障碍————作者:黄峻铭;陈超;

摘要:“上下交损,治其中”出于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指上焦、下焦均出现虚损的症状或病变,可将治疗的重点放在中焦(脾胃)上。中医学认为,中焦脾胃失运,肾精失充,脑髓失养,痰湿瘀血阻滞脑络引发糖尿病认知障碍。现代医学认为,肠道菌群失调与糖尿病认知障碍密切相关,肠道菌群失调诱发认知功能障碍及肠道功能紊乱,与“上下交损”的状态类似。基于菌群-脑-肠轴探讨糖尿病认知障碍的发病机制,结合中医经典、用药经验、相关实...

练志明从胆气春升理论论治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经验介绍————作者:林志鹏;练志明;

摘要: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CS)涉及的脏腑主要有肝、胆、脾、胃,其发病机制与胆气春升密切相关。胆囊切除后,胆气升发功能受损,导致肝胆气郁、脾胃失和、胆胃不和、肝脾不调,表现为胆汁排泄异常、胃肠功能障碍等。练志明教授基于胆气春升理论,强调通过恢复胆气升发功能来调节肝胆脾胃气机,以调和气血:疏肝利胆升阳气、柔肝健脾和气血、和胃温胆调气机,运用温胆汤加减施治,临床疗效显著

基于治风先治血理论探讨针灸治疗小脑梗死性眩晕————作者:林昊;吴融;朱旭贵;杨忠华;

摘要:小脑梗死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类型之一,其所致的眩晕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小脑梗死性眩晕归属于中医学内风病范畴。基于治风先治血理论,笔者认为本病病机以肝血不足、从邪化风为本,血不上濡、脑脉失养为要,脉道血瘀、风邪难散为标,治疗以养血、导血、理血为原则,通过艾灸、方氏头针、常规针刺等方法综合治疗,可获满意疗效

电针深刺八髎穴联合腹部推拿治疗脑卒中后便秘临床研究————作者:洪倩;章连新;陈慧卿;魏学玲;

摘要:目的:观察电针深刺八髎穴联合腹部推拿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6月—2024年10月于兰溪市中医院康复科住院部治疗的80例脑卒中后便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电针深刺组和常规针刺组各40例。常规针刺组采用常规针刺联合腹部推拿治疗,电针深刺组采用电针深刺八髎穴联合腹部推拿治疗。2组疗程均为2周。治疗前后评定并比较2组患者的便秘主要症状总分、慢性便秘严重度评分量表(CSS)评分...

开窍利咽四步针法联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研究————作者:曾美灵;汪军华;周彬;

摘要:目的:观察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应用开窍利咽四步针法联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4年1—6月衢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8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联合组各54例。2组均予常规疗法与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联合组加予开窍利咽四步针法治疗。2组均治疗4周。治疗前后评估2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标准吞咽功能量表(SSA)评分]、吞咽障碍程度[电视...

叶新苗基于经筋理论针刀治疗膝骨关节炎取点规律研究————作者:金超碟;孙梓晅;孔令周;叶肖琳;张佳信;

摘要:目的:通过数据挖掘分析叶新苗教授基于经筋理论针刀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取点规律。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5年1月叶新苗教授基于经筋理论运用针刀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病例资料,建立处方数据库。运用SPSS Statistics 27,SPSS Modeler 18.0进行针刀操作取点使用频次统计,取点的分布部位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纳入针刀处方235首,涉及操作取点28个,使用总频次1 2...

粟漩运用调神健脾针灸法治疗卒中后失眠经验介绍————作者:俞玉婷;双也;粟漩;

摘要:介绍粟漩教授运用调神健脾针灸法治疗卒中后失眠的临床经验。粟漩教授认为,卒中后失眠病机主要是营卫脏气失衡、气血逆乱、神失所司、阴阳不调所致,主张首重调神,兼顾脾胃,并配合多种疗法整体治疗,使形神统一,阴阳平衡,达到有效治疗卒中后失眠

基于调神健脾思路运用三字经小儿推拿法治疗流感合并地图舌医案1则————作者:林善智;许云艳;童雅玲;粟漩;

摘要:<正>地图舌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是一种浅表性慢性剥脱性舌炎,丝状乳头区域性剥脱形成红色区域,边缘呈白色或黄白色、略隆起的弧形[1]。相关研究发现,消化系统疾病、精神心理因素、呼吸系统疾病等与地图舌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2-4]。流感是一种由传染性极强的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少数严重病例可出现呼吸衰竭等危险情况

调脂颗粒治疗激素受体阳性绝经后乳腺癌患者临床研究————作者:任连杰;陶飞宝;李剑霜;范逸群;

摘要:目的:观察调脂颗粒对服用来曲唑治疗的激素受体阳性绝经后乳腺癌湿浊血瘀证患者血脂、免疫功能、性激素等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4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治疗的60例激素受体阳性绝经后乳腺癌湿浊血瘀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2组均予来曲唑治疗,治疗组加用调脂颗粒,2组均治疗12周。治疗前后检测2组患者的血脂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

参萸养胃汤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中晚期胃癌临床研究————作者:徐艳琴;付静娅;高雷;李晓棠;亚国伟;李凡;

摘要:目的:观察参萸养胃汤联合奥沙利铂、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FOLFOX4)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胃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4年6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120例中晚期胃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FOLFOX4方案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参萸养胃汤。治疗8周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免疫功能指标水平;评估2组临床疗效,并记录治...

培元抗癌汤联合芒硝外敷、腹腔穿刺术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疗效观察————作者:姚舒婷;陈国忠;蔡晓鹤;

摘要:目的:观察培元抗癌汤联合芒硝外敷、腹腔穿刺术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及对肿瘤标志物、免疫T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12月瑞安市中医院收治的106例恶性腹腔积液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与治疗组56例。所有患者均行胸腔穿刺术,对照组行术后西医化疗+芒硝外敷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培元抗癌汤内服。治疗4周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肿瘤标志物...

吴标运用“因虚生积”理论辨治肝癌经验介绍————作者:赵福成;刘振洲;贾奎;

摘要:介绍吴标教授运用“因虚生积”理论论治肝癌的临床经验。吴标教授认为“肝脾两虚,气化失司”是肝癌发生的根本,此为虚之始;“痰瘀互结,浊毒内生”是肝癌进展的关键,此为积之成。吴标教授强调,在肝癌的治疗中应当扶正与祛邪并重,以“因虚生积”理论为指导,调理肝脾,恢复气化功能,同时化痰祛瘀,清除浊毒,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基于“态靶理论”推拿疗法联合改良隔姜泥灸治疗脾肾阳虚证泄泻疗效观察————作者:杨佩;陈丹;陈瑜;

摘要:目的:观察“态靶理论”推拿疗法联合改良隔姜泥灸治疗脾肾阳虚证泄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4年3—9月慈溪市中西医结合医疗健康集团收治的90例脾肾阳虚证泄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态靶理论”推拿疗法联合改良隔姜泥灸治疗,对照组采用铜罐随身灸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免疫功能[血清免疫球蛋白(Ig) G、IgM、IgA]和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

基于玄府理论探讨脑卒中“微生物-肠-脑轴”的中医内涵————作者:张馨月;姜怡茁;于文涛;骆姗;

摘要: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近年来,“微生物-肠-脑轴”理论揭示了肠道与大脑之间的复杂交互作用,为脑卒中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玄府理论认为,脑卒中肠道菌群紊乱,是产生湿、热、痰、瘀的重要病因;肠道屏障、血脑屏障,是玄府的微观形态基础;玄府郁闭、气液不得宣通、神机运转失调,是中风后神经功能受损、神志异常的主要病机;开通玄府、宣通气液、运转神机,是治疗脑卒中的...

基于津液观探讨桑白皮临床新用————作者:陈辉强;方桦;张怀一;邓欣;李加飞;徐国峰;颜芳;黄臻;许家栋;

摘要:桑白皮最初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其原文描述生涩难懂,不易于临床应用。自后世医籍将桑白皮应用于肺系疾病而得以广泛应用,但也使得《神农本草经》之本貌被掩盖。许家栋教授发《神农本草经》之本义,提出桑白皮补益五脏津液、通调水道、益气除劳之临床新用,并以津液观为基石,运用桑白皮类方辨治疑难急重症获得良好的效果

浅析张璐从五脏论治口味异常————作者:刘超;徐瑾;黄永宏;楼晓军;

摘要:基于五脏的生理病理理论,对《张氏医通》中口味异常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及选方用药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张璐论治口味异常的基本思想。五脏虽各主五味,但与脾胃密切相关;口酸责之于肝胆湿热,又与脾胃运化失常有关;口苦责之于胆府郁热、心热,又与胃气上逆有关;口辛责之于肺热壅盛,又与脾胃升降失调有关;口咸责之于肾虚火旺,又与脾气亏虚有关

从肠-肾轴探讨2型糖尿病伴高尿酸血症浊邪伏络理论内涵————作者:游照云;姚莹华;蔡欣;陈超;

摘要:2型糖尿病(T2DM)伴高尿酸血症(HUA)是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攀升。肠道菌群结构、代谢产物及肠黏膜屏障等异常,诱导机体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发生,影响肠道、肾脏排泄,进而加重胰岛素抵抗及尿酸代谢紊乱,此过程与中医脾失健运-浊邪内生-络脉痹阻的病机高度契合。浊邪伏络是T2DM伴HUA的基本病机,肠-肾轴失衡是浊邪伏络的微观体现。因此,该文以肠-肾轴为切入点,阐释浊邪伏络理论的科学内涵,为防...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