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是国家级临床医学类核心期刊,是解剖学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相结合的学术园地,旨在加强解剖学基础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工作紧密结合,以促进现代临床医学的发展,侧重发表与临床应用密切相关的应用解剖学、实验形态学、临床生物力学等方面的学术论著。读者对象为显微外科、手外科、骨科、整形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肝胆外科、胸心血管外科、颌面外科、耳鼻咽喉外科、中医外科以及放射科医师和解剖学工作者。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栏目设置】
应用解剖、实验研究、临床生物力学、临床研究、技术方法、综述、短文报道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颈椎硬脊膜后方膜椎韧带的解剖学研究 郑雪峰,史本超,杨杰,李阳,王宇龙,丁自海,ZHENG Xue-feng,SHI Ben-chao,YANG Jie,LI Yang,WANG Yu-long,DING Zi-hai
踝关节内侧韧带的解剖结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谢龙,黄东,江奕恒,卓日波,XIE Long,HUANG Dong,JIANG Yi-heng,ZHUO Ri-bo
逆行腓骨肌肌皮瓣设计的解剖学研究 曹磊,赵志杰,谭建国,李美秀立,彭田红,陈胜华,CAO Lei,ZHAO Zhi-jie,TAN Jian-guo,LI Mei-xiu-li,PENG Tian-hong,CHEN Sheng-hua
游离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全手脱套伤可行性研究 蓝波,巨积辉,刘跃飞,唐林峰,吴建龙,张广亮,侯瑞兴,LAN Bo,JU Ji-hui,LIU Yue-fei,TANG Lin-feng,WU Jian-long,ZHANG Guang-liang,HOU Rui-xing
腕掌侧双通道改良手术入路治疗桡尺骨远端骨折的解剖学基础 李征,张振伟,徐达传,余少校,白印伟,林慧鑫,曾锦浩,叶学浪,LI Zheng,ZHANG Zhen-wei,XU Da-chuan,YU Shao-xiao,BAI Yin-wei,LIN Hui-xin,ZENG Jin-hao,YE Xue-lang
中国解剖学会第五届全国解剖学技术学术会议(最后一轮)通知 中国解剖学会
十二指肠大乳头血供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张国飞,石小田,ZHANG Guo-fei,SHI Xiao-tian
眶下孔相关径线测量及定位研究 孙雪梅,徐剑,孙波,赵晓晖,王振江,沈维高,SUN Xue-mei,XU Jian,SUN Bo,ZHAO Xiao-hui,WANG Zhen-jiang,SHEN Wei-gao
临床医学职称论文范文:铜绿假单胞菌整合子耐药性
【摘要】 目的 在铜绿假单胞菌中检测1类整合子并分析整合子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 方法 用VITEK-AMS 微生物自动分析仪鉴定细菌和药敏试验,用PCR方法扩增I类整合酶基因,经电泳后检测扩增产物。 结果 158株铜绿假单胞菌中检测出1类整合子42株,检出率为26.6%。1类整合子阳性菌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及头孢菌素类药物表现出较高的耐药率。携带1类整合子菌株易表现出对至少4种抗菌素的多重耐药性,其多重耐药率为68.6%(33/48),明显高于1类整合子阴性菌株(28.6%),P<0.05。 结论 1类整合子广泛存在铜绿假单胞菌中,1类整合子对细菌多重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起着重要作用,应加强临床细菌基因水平的耐药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耐药性的传播。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整合子,多重耐药,临床医学职称论文范文
铜绿假单胞菌作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在长期应用激素、免疫抑制剂,进行肿瘤化疗、放射治疗等导致病人免疫功能低下,以及手术后或某些治疗操作后的病人易导致本菌感染,该菌常常具有多重耐药的特点,因此其所造成的感染难以治愈,病死率高。而近年证实整合子介导的多重耐药基因也是造成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世界临床医学《医药工程设计》是国内医药行业中惟一的工程技术刊物,自开办以来一贯坚持办刊宗旨,遵循国家关于医药事业的发展规划和技术政策。重点介绍国内外医药工程技术和发展动向,报道可借鉴的其他行业如化工、轻工、食品等行业的工程设计技术,旨在通过技术和信息的交流,沟通科研、设计、生产的联系,以促进我国医药保健事业的发展。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肘关节骨折诊疗进展————作者:王蕾;仲彪;
摘要:<正>·述评·肘关节作为上肢的核心枢纽,集手部精确定位、前臂杠杆支点及上肢承重功能于一体[1]。肘关节解剖结构复杂、功能多样,一旦发生骨折,极易导致关节失稳及活动受限,显著降低患者生活质量。Sardeli等[2]研究指出,现代生活方式对肘关节活动度要求日益提高,典型功能需求范围为伸展23°至屈曲142°,旋前65°至旋后77°。不断提升的功能...
改良肘关节前正中经神经血管入路治疗冠状突骨折————作者:张清;邓明月;李一平;郑金文;杨金松;代飞;向明;
摘要:目的 探讨一种新的前正中经神经血管入路治疗肘关节冠状突骨折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臂丛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肘关节冠状突骨折患者,副韧带损伤评估。沿肘前皮肤横纹下、肘前内侧切口,经肘关节前方肱血管与正中神经间隙入路,显露内侧副韧带及内后侧结构、尺骨冠状突及前关节囊和内侧副韧带前束,纵切前关节囊,暴露尺骨冠状突骨折部位,直视下复位、固定处理,修补内侧副韧带、前关节囊等结构。术后透视确认肘关节...
冠状突骨折内固定联合桡侧副韧带修复治疗肘关节后内侧旋转不稳定的临床疗效————作者:潘超;闫兵山;刘俊阳;韩磊;张博;田旭;刘林涛;东靖明;
摘要:目的 比较冠状突骨折内固定伴或不伴桡侧副韧带(LRCL)修复治疗肘关节后内侧旋转不稳定(PMRI)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3年6月间符合标准的33例PMRI患者资料。15例患者接受单纯冠状突骨折内固定,18例患者行冠状突骨折内固定联合桡侧副韧带修复,对两组围手术期资料、肘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时间16~52个月,平均随访33.5个月。单纯固定...
肘关节镜治疗Maison Ⅱ型桡骨头骨折的疗效分析————作者:林苏滨;孙晟轩;周海斌;谢晔;
摘要:目的 探讨肘关节镜下治疗Maison Ⅱ型桡骨头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估其优劣及应用前景。方法 回顾性分析肘关节镜下治疗Maison Ⅱ型桡骨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骨折类型、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相关信息。所有患者均进行了随访,评估术后疗效和并发症。同时,综合分析近5年来国内、外文献,对肘关节镜下治疗桡骨头骨折的优劣进行探讨。结果 共纳入42例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肘...
颈椎关节突退变与颈椎矢状位参数及轴性疼痛关系的影像解剖学研究————作者:江泽华;崔皓竣;任志帅;张伯裕;朱如森;
摘要:目的 通过CT和MR影像探讨颈椎关节突关节退变与矢状位序列改变及轴性疼痛的关系。方法 回顾2019年1月~2022年1月就诊我科的颈椎病患者156例,根据颈椎CT,分为观察组(关节突退变组)72例,平均年龄(51.0±12.3)岁,对照组(关节突正常组)84例,平均年龄(48.0±11.4)岁,记录轴性疼痛发生率及疼痛程度;在颈椎MR上测量C2~C7co...
基于CTA多平面重建研究优势椎动脉对枢椎椎弓根三维形态学特征的意义————作者:李宁;解良利;刘奇;易丙奎;
摘要:目的 分析伴有优势椎动脉C2椎弓根线性和角度的三维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2022年3月~2023年2月186例患者的颈椎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资料,双侧椎动脉在C2横突孔横截面直径差值大于0.8 mm定义为优势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 dominance,VAD),伴VAD患者为VAD组,非VAD为对照组。通...
老年人脑结构的ASL灌注加权成像观测及临床应用————作者:苗莹莹;付钰蕾;李培;李品品;岳学强;付升旗;
摘要:目的 为阿尔茨海默病(AD)的早期诊断提供新的影像诊断依据。方法 选取动脉自旋标记(ASL)灌注加权成像检查的60名不同年龄阶段检查正常老年人和60例不同程度AD老年患者,在图像后处理工作站划分脑结构的感兴趣区(ROI),测量ROI的脑血流量(CBF)值。比较不同年龄阶段老年人脑结构ROI及其与AD患者相应ROI的CBF值。结果 不同年龄阶段老年人的扣带回、海马旁回、海马、额叶眶部、颞叶颞极、岛叶...
大鼠股动脉的交感神经支配来源及其潜在临床意义————作者:吴志海;吴翠敏;方芳;庄智勇;
摘要:目的 明确交感神经轴突到达外周动脉的确切途径,为新型去动脉交感神经手术策略的研发打下基础。方法 首先取10只新生SD大鼠股神经血管束,进行全组织免疫荧光染色。接着,取40只成年SD大鼠,分为5组,分别接受假手术、股动脉外膜剥离术、股神经-动脉分离术、神经切断术和腰交感切除术。术后利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仪测量5组大鼠股动脉的血流灌注和直径,并使用TH、Tuj 1和α-SMA一抗,对5组股动脉外膜交感...
机械拉伸载荷调控肺癌细胞行为的分子机制————作者:李祥天;温小晖;王若琳;成云水;刘钊汝;吕英;樊庭宇;宫凤英;
摘要:目的 本研究拟揭示周期性应力刺激与肺癌发生发展的潜在机制。方法 本研究通过重分析GEO数据库中的数据集GSE272292,初步探讨了硬基质环境下周期性拉伸应力(15%应变,0.2 Hz,持续7 d)对肺腺癌细胞A549基因表达调控的影响。结果 功能富集分析显示,差异基因显著富集于能量代谢的重要场所“线粒体内膜”和“含胶原的细胞外基质”,并筛选出线粒体核糖体蛋白(MRPL13)和V型胶原蛋白(COL...
针灸对脊髓损伤大鼠血清Leptin水平及神经元活性的影响————作者:周斌;李占涛;左艳丽;
摘要:目的 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探讨针灸对脊髓损伤大鼠血清Leptin水平及神经元活性的机制。方法 30只SPF级SD大鼠按随机法分为Sham组、模型组及针灸组,均10只。除Sham组外均建立脊髓损伤(SCI)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针灸组进行针灸治疗,其余两组不干预。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针灸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降低(P<0.05);与Sham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Leptin水平升高(P&l...
后路寰枢椎连接棒不同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研究————作者:陈啟鸰;欧阳北平;罗春山;梁栋柱;陆廷盛;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连接棒组合方式在后路寰枢椎固定中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 选取6具新鲜人体枕颈标本。分为完整状态组(A组)。在完整状态组的基础上建立了II型齿状突骨折的寰枢椎失稳模型(B组)。在失稳模型上,采用不同的固定方式进行后路寰椎(C1)侧块和枢椎(C2)椎弓根及椎板螺钉固定,这包括C1侧块和C2椎弓根平行棒...
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固定(猪)掌骨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作者:林泽金;张美超;邓凯;杜雪华;谢锡洪;吴海东;
摘要:目的 采用生物学方法对掌骨骨折的3种固定方式进行力学分析,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数据支持。方法 通过对掌骨骨折不同方式固定,进行三点弯曲实验及压缩实验,分别计算其抗弯刚度和压缩刚度,监测荷载-位移加载变化情况,比较不同固定方式的刚度差异。结果 钛质锁定钢板(4/6枚螺钉)背侧固定术与标准交叉克氏针固定术比较,在三点弯曲实验(掌侧加压)中有显著性差异,在三点弯曲实验(外侧加压)及压缩实验中不存在显著性差...
“点赞”形态前臂动脉铸型制作及原形透明包埋方法————作者:肖钊明;马梓玮;李泽宇;刘畅;许广威;梁海彬;周贤熙;戴景兴;欧阳钧;
摘要:目的 制作“点赞”的前臂及手掌动脉铸型以及为其原型包埋,为临床诊治,解剖学的教学、科研及科普提供直观的血管原型包埋模型,为其他不同形态的铸型标本的原型包埋提供经验及依据。方法 以带造型手掌为模,以硅胶及石膏为材料,制作阴阳面硅胶包埋模具,然后把标本灌注,腐蚀,最后把铸型放进硅胶模具内,使用水晶AB胶浇注。结果 水晶模型透明度高,无气泡,造型与设计一致,能够清晰地观察内部的血管铸型的管道走行及分布,...
自体骨移植重建伴顽固性肘关节脱位的巨大冠突缺损————作者:薛依青;陆九州;李舒琳;杨康绮;徐建光;
摘要:目的 探讨使用自体髂骨及桡骨头作移植物重建伴顽固性肘关节脱位的巨大冠突缺损,以恢复关节稳定性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自体髂骨或桡骨头移植物重建严重冠突缺损的6例患者的临床疗效。患者平均年龄36.2岁(28~57岁)。所有患者均因创伤导致严重冠突缺损伴陈旧的顽固性肘关节脱位,存在关节面磨损、塌陷及创伤性关节炎表现。结果 6例患者从受伤至重建手术平均时间间隔为26.8月(11~60月)。其中,...
肩峰形态与角度的参数测量和肩峰类型的关系分析————作者:林源洵;张沄奡龙;李义凯;
摘要:目的 测量肩峰形态和Arag?o提出的角度与肩峰分型相关联,为中国人群的肩峰分型提供更客观的测量方式。方法 在118例中国人正常、干燥的肩胛骨标本上,肩峰根据Bigliani分型,分为Ⅰ、Ⅱ、Ⅲ3种类型,测量肩峰长度距离,肩峰宽度距离,肩峰—关节盂距离,肩峰—喙突距离,肩峰尖端—肩峰角与水平线构成肩峰倾斜角,肩峰尖端—喙突中点延长线与喙突中点—关节盂上结节延长线构成∠a,肩峰尖端—肩峰角延长线与肩...
TRPC广谱抑制剂SKF96365协同顺铂对人胃癌HGC-27细胞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的研究————作者:冯娜;董升;史丹丹;黄晓敏;亢鹏举;李文春;贺细菊;
摘要:目的 探讨SKF96365联合顺铂对HGC-27细胞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方法采用2.5、5、7.5、10μmol/L SKF96365与顺铂联合作用HGC-27细胞;CCK-8、划痕实验检测细胞活力和迁移;JC-1、MitoROS、Rhod-2/AM荧光探针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活性氧及钙离子浓度的变化;Hoechst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头置换术尺骨鹰嘴锁定板固定大转子的回顾性研究————作者:胡秀年;兰伟斌;陈日江;王伟涛;廖元军;李龙建;胡志龙;邱剑斌;
摘要:目的 观察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采用尺骨鹰嘴锁定板和钢丝捆绑固定大转子的疗效。方法 回顾本院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股骨转子间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患者46例,分为钢丝捆绑组(24例)和钛板固定组(22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初次下地时间以及术后1月、6月、12月髋关节功能VAS、Harris评分。结果 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方面钢丝组优于钛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
3D重建技术联合肺段切除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炎症反应及肺功能的影响————作者:李文彬;杨兵;王鑫洋;
摘要:目的 分析三维(3D)重建技术联合解剖性肺段切除(SA)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对肿瘤标志物、炎症反应、血气指标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2022年1月~2024年10月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行胸腔镜下SA术(SA-VATS)治疗的NSCLC患者作为SA-VATS组,选取同期收治的31例行3D重建技术联合SA-VATS治疗的NSCLC患者作为3D组,观察至术后1个月。统计SA-VATS...
DNA甲基化在皮肤恶性肿瘤中差异表达与临床意义————作者:唐亚平;黄逸骁;王鲁梅;陈英华;
摘要:近年来,表观遗传学研究发现,DNA甲基化作为关键调控机制影响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参与皮肤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本文聚焦于黑色素瘤、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总结了CLDN11、MGMT、PTCH1、ID4等基因的甲基化状态与三种皮肤癌进展的关联,探讨了甲基化检测技术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潜力。文章也对基于DNA甲基化的新型治疗策略进行了展望。明确关键甲基化基因及其作用机制,为皮肤癌的早期筛查、分子...
Hangman骨折及其不同外科治疗策略的生物力学差异————作者:何英华;刘彦凇;梁钟标;孙昊;陈虎;谢宁灵;涂强;
摘要:为系统评价Hangman骨折不同分型及其治疗方法的生物力学特征,为临床手术方案提供循证依据,以“Hangman”和“生物力学”为关键词检索Pub Med、中国知网(CNKI)等数据库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稳定型骨折(Ⅰ型)非手术治疗与不稳定型骨折(Ⅱ、Ⅱa型及Ⅲ型)手术治疗,在准确分型前提下均能获得良好生物力学稳定性及远期疗效。结论表明:Hangman骨折可分为稳定型与不稳定型,前路及后路手术均能...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 南大核心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 北大核心中华中医药杂志
- 省级宁夏医学杂志
- 北大核心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 国家级中国中医药咨讯
- 北大核心解放军护理杂志
- 国家级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 北大核心中国职业医学杂志
- 省级哈尔滨医药
- 北大核心临床急诊
- 国家级生理科学进展
- 省级蚌埠医学院学报
- 国家级医院管理论坛
- 省级中医教育
- 国家级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 北大核心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
- 北大核心临床内科杂志
- 国家级临床肝胆病杂志
- 国家级黑龙江护理杂志
- 省级中国医药
- 省级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 国家级协和医学杂志
- 北大核心微循环学
- 省级皖南医学院学报
- 国家级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 省级山西中医
- 北大核心心血管病学进展
- 省级科学健身
- 北大核心中国防痨杂志
- 省级浙江创伤外科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