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烧伤杂志

所属栏目:医学期刊 热度: 时间:

中华烧伤杂志

中华烧伤杂志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50-1120/R
国际标准刊号:1009-2587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查看中华烧伤杂志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工业卫生与职业病》优秀医学期刊
下一本期杂志:《中华医院管理杂志》医学期刊论文

  【杂志简介】

  《中华烧伤杂志》编辑部地处重庆市第三军医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西南医院)。所在单位全军烧伤研究所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华烧伤杂志编辑部及120张病床。2004年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军事医学烧伤科”荣誉称号,江泽民主席亲笔题词“模范烧伤科”。

  本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烧伤学术界惟一的全国性权威刊物。读者对象为从事烧伤救治和整形的临床医生,以及与烧伤防治研究有关的科研人员。烧伤病情复杂、并发症多,涉及许多相关医学科学,特别与病理生理学、病理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学等有密切关系。烧伤病程中出现的休克、感染、营养代谢、内脏并发症、水、电解质紊乱及创面修复等既是烧伤的重要问题,也是整个外科的一些基本问题。本刊将择优刊登上述几方面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论文,为读者提供烧伤及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中华烧伤杂志》由国内著名烧伤外科及相关学科专家组成编委会,杂志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内容新颖,可读性强。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目前《中华烧伤杂志》的影响因子为1.250;

  国内已被《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文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收录;

  国外被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医学索引(IM)》(又称《Medline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社《化学文摘(CA)》及《化学文摘:光盘版》(CA on CD)、俄罗斯《文摘杂志》(AJ of VINITI)、荷兰《医学文摘》(EMBASE)、《日本科学技术社科学技术数据库》(JST)、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波兰《哥白尼索引》(IC)收录,在国内医学期刊中具有较大的影响。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专家论坛、创面处理、论著、论著摘要、综述、经验交流、病例报告、警钟。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中国烧伤康复的发展现状 贾赤宇,邹晓防,Jia Chiyu,Zou Xiaofang

  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结合中药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临床观察 雷晋,郝振明,禹丽峰,段鹏,孟艳斌,Lei Jin,Hao Zhenming,Yu Lifeng,Duan Peng,Meng Yanbin

  我国成年烧伤患者康复护理研究文献计量学分析 孙颖,曹洁,冯苹,张玲娟,Sun Ying,Cao Jie,Feng Ping,Zhang Lingjuan

  掌骨指骨牵引矫治手掌侧烧伤后瘢痕挛缩效果回顾性分析 侯春胜,刘庆叶,郝红飞,董玉莹,王峰,雷晋,Hou Chunsheng,Liu Qingye,Hao Hongfei,Dong Yuying,Wang Feng,Lei Jin

  加巴喷丁治疗深Ⅱ度烧伤后瘢痕瘙痒的临床效果 李峥,张兵,李巍,王强,Li Zheng,Zhang Bing,Li Wei,Wang Qiang

  不同手法分区按摩治疗面部瘢痕的效果观察 朱婵,朱雄翔,梁艳艳,石梦娜,周永博,党瑞,齐宗师,胡大海

  音乐治疗对烧伤患者疼痛和焦虑干预的研究进展 李瑾怡,王云贵,Li Jinyi,Wang Yungui

  血管外肺水指数与肺血管通透性指数及胸腔内血容量指数对烧伤后肺水肿鉴别诊断的意义 李磊,盛嘉隽,王光毅,吕开阳,秦晶,刘功成,马兵,肖仕初,朱世辉

  微管解聚对大鼠心肌细胞自主搏动和动作电位的影响及其机制 兰晓东,党永明,李凌霏,张琼,黄跃生,Lan Xiaodong,Dang Yongming,Li Lingfei,Zhang Qiong,Huang Yuesheng

  过表达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电损伤坐骨神经的作用 杨晨,胡大海,郑朝,白晓智,王耀军,汤朝武,Yang Chen,Hu Dahai,Zheng Zhao,Bai Xiaozhi,Wang Yaojun,Tang Chaowu

  烧伤患者中产VIM-2型金属β内酰胺酶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机制及同源性分析 杨喜丽,李悦,詹剑华,郭菲,闵定宏,王年云,李国辉,郭光华

  经济职称论文范文:以农商行为例探究当下农业经济发展趋势

  论文摘要:不可否认,面对当下竞争日益激烈的金融环境,因多种综合因素的作用,农商行要想顺利推进公司治理,可能不存在一个适合所有机构的通用范本。这就需要相关机构根据当地的实际,结合机构内部人员的整体素质、相关文化和管理水准等,去积极探讨最适合自己的治理模式。

  从公司治理的环境说起

  此系列报道是以5月12日刊出的《公司治理,农商行刚上路》为开篇的,随后陆续发表了包括《农商行公司治理能力有多大》(5月19日)、《制度和人都很重要》(6月9日)、《农商行股权结构迷人眼》(6月30日)等内容。

  中华烧伤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清创在创面修复中的作用:从历史到现状的全面审视————作者:魏在荣;简扬;

摘要:清创是创面修复的关键措施。该文回顾了清创的历史、理念变化、方法及其在创面修复中的作用机制和精准清创技术的前沿进展, 总结分析了清创在创面修复应用中面临的人才培养不足、数字化或智能化不充分、清创程度难以界定、临床指南及研究不充足等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目前已有多种精准清创技术被研发并用于临床, 但尚不能替代外科清创, 而如何整合这些技术实现优势互补成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此外, 随着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深...

胫骨骨膜牵张术联合抗生素骨水泥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效果————作者:陈艳;冯磊;黄婷;郑洋洋;马捷;吴健;

摘要:目的探讨胫骨骨膜牵张术联合抗生素骨水泥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2021年3月—2024年3月, 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52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 其中男25例、女27例, 年龄34~77岁。根据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法, 将其分为仅行抗生素骨水泥治疗的对照组(22例)和行胫骨骨膜牵张术联合抗生素骨水泥治疗的联合组(30例)。统计患者截趾率、截肢率、住院时长、溃疡...

再论“战时治烧伤, 平时治创面”的学术理念及其实践————作者:付小兵;

摘要:烧伤学科转型发展是一项重要的课题。自2018年我在《中华烧伤杂志》正式发表"战时治烧伤, 平时治创面"这一学术观点以来, 有关这一观点的各种落实措施进展顺利并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该文进一步就这一学术观点提出的背景、学术界的担忧、取得的重要阶段性成果以及学科未来的发展等进行讨论, 希望能为烧伤及其他相关领域学科的转型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人血液代谢物介导的人循环炎症蛋白与压力性损伤之间因果关系的中介孟德尔随机化研究————作者:陈涛;高绍莹;魏在荣;

摘要:目的探讨人血液代谢物介导的人循环炎症蛋白与压力性损伤(PI)的因果关系。方法该研究为基于中介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方法的研究。获取91种人循环炎症蛋白(14 824个样本)、1 400种人血液代谢物(8 299个样本)、PI(467 794个样本)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数据, 设置显著阈值, 以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作为工具变量并排除弱工具变量的影响。采用正向双样本MR(TSMR)分析循环炎症蛋白...

成人坏死性筋膜炎诊治专家共识(2025版)————作者: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烧伤医学分会;

摘要:坏死性筋膜炎(NF)是一种罕见但极具侵袭性的软组织感染, 以筋膜和皮下组织的快速坏死为特征, 具有早期诊断困难、病情进展迅速的特点。若治疗不及时, 该疾病可迅速发展为全身性感染、脓毒症及多器官功能衰竭, 甚至导致患者死亡。目前, 我国尚未形成统一的NF诊治共识或指南, 临床诊治过程中仍面临诸多争议与挑战。为推动我国NF诊治的规范化进程, 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编辑委员...

吻合血管的股前外侧游离脂肪瓣移植整复面部凹陷性瘢痕的临床效果————作者:李恒;杜雨婷;何亭;王靖翔;郑金旺;李庆喆;杨薛康;

摘要:目的探讨吻合血管的股前外侧游离脂肪瓣(以下简称脂肪瓣)移植整复面部凹陷性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2017年6月—2023年9月, 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收治12例符合入选标准的面部凹陷性瘢痕患者, 其中男5例、女7例, 年龄15~67岁。术前使用患者和观察者瘢痕评估量表(POSAS)评估患者面部瘢痕情况, 同时测得瘢痕凹陷面积为5 cm×4 cm~14 cm×7cm、深度...

用于烧伤创面微环境监测的激光诱导石墨烯多模态电化学传感器的研制与性能评估————作者:刘少辕;张玉恒;黄容;吕卓敏;李向东;徐晓丽;李学拥;

摘要:目的研制一种用于烧伤创面微环境监测的激光诱导石墨烯(LIG)多模态电化学传感器并评估其性能。方法该研究为实验研究。分别采用L-乳酸氧化酶、聚苯胺、分选酶A功能化修饰LIG三电极基底, 制备乳酸传感器、pH传感器、细菌传感器, 以组成LIG多模态电化学传感器。应用电化学工作站, 通过循环伏安法评估乳酸传感器和细菌传感器的电化学性能, 并记录伏安特性曲线。应用电化学工作站, 通过计时电流法评估乳酸传感...

带蒂肋间前动脉穿支皮瓣在乳腺癌保乳术后乳房重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作者:尹安思;吴斌;权毅;付华;左怀全;黄明全;李艺贤;陈建哲;宋达疆;李赞;潘广锐;

摘要:目的探讨带蒂肋间前动脉穿支皮瓣在乳腺癌保乳术后乳房重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2023年1—12月,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乳腺外科收治16例符合入选标准的乳腺癌女性患者, 年龄(48±8)岁。采用带蒂肋间前动脉穿支皮瓣对患者进行保乳术后乳房重建:完整切除肿瘤组织后, 于乳房下皱襞设计"新月形"切口, 根据肿瘤位置及切除肿瘤后缺损面积切取带蒂肋间前动脉穿支皮瓣, 将皮瓣去表皮...

足底内侧动脉穿支皮瓣移植整复手部掌侧瘢痕挛缩的效果————作者:于玉芝;董书男;喻田;江吉勇;李孝根;

摘要:目的探讨足底内侧动脉穿支皮瓣移植整复手部掌侧瘢痕挛缩的效果。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2016年1月—2023年1月, 广州和平骨科医院收治15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手部掌侧瘢痕挛缩患者, 其中男12例、女3例, 年龄15~50岁。术前患手功能密歇根大学手概况问卷调查表(MHQ)得分为58~77分, 患手总主动活动度为190~220°。患手掌侧瘢痕切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为5.2 cm×3.2 cm...

外泌体多组学分析技术在烧伤脓毒症预警与诊断中应用的研究进展————作者:陈宇曦;罗亮;蒋诗情;王耘川;胡大海;

摘要:作为导致烧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脓毒症的早期预警与诊断面临挑战, 这主要源于其非特异性临床表现和传统生物标志物检测效能的局限性。作为细胞间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 外泌体及其内含物(RNA、蛋白质、代谢物)可反映机体病理生理状态, 在疾病诊断领域备受关注。该文旨在综述外泌体多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分析技术在烧伤脓毒症预警和诊断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探讨其在揭示疾病机制、筛选特异性...

甲基丙烯酸化壳聚糖基水凝胶通过调控细胞外基质改善感染性糖尿病创面愈合

摘要:糖尿病足溃疡(DFU)作为多因素疾病需综合治疗, 当前研究多集中于促进创面闭合而忽视修复组织质量;然而, 修复组织质量具有改善愈合结果、降低溃疡再次发生风险的潜力, 故忽视该问题存在一定的弊端。针对DFU治疗中普遍存在的创面愈合及多重耐药菌感染难题, 该研究通过甲基丙烯酸化壳聚糖基(MACF)水凝胶搭载聚六亚甲基双胍(PHMB)同步实现氧疗与局部抗感染, 聚焦慢性感染创面ECM重构与力学性能提升。...

皮肤类器官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作者:赵思远;李伟;孔维诗;关丁丁;孙瑜;

摘要:皮肤是一种具有复杂结构和功能的器官。大面积皮肤缺损和慢性难愈性创面给患者和临床工作者带来严重困扰, 传统修复方法尚未能实现皮肤结构与功能的完全重建。如何实现皮肤结构与功能的完全重建是创面修复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诱导多能干细胞因具有分化成为任何人体细胞的潜能, 被广泛应用于再生医学研究中。近年来, 通过干细胞体外培养构建的皮肤类器官, 不仅包含表皮、真皮, 还具有多种皮肤附属器, 这一技术突破了传统...

第二十届全国烧伤与创面修复大会纪要————作者:王鹏;谢秋红;莫愚;梁光萍;曲滨;罗高兴;

摘要:第二十届全国烧伤与创面修复大会于2025年6月12—14日在蓉城成都顺利召开。本次大会以"交叉·前沿·质效"为主题, 设立1个主会场和5个分会场。为期3天的会议聚焦急慢性创面修复、瘢痕防治与修复重建、危重烧伤救治、康复与护理等方向展开研讨交流, 充分展现了烧伤与创面修复医学领域的最新成果, 为学科发展注入新动力

脐带膜间充质干细胞Corlicyte?治疗慢性糖尿病足溃疡的Ⅰ期开放标签安全性研究结果

摘要:间充质干细胞(MSC)在创面修复中具有关键作用。Corlicyte?作为一种MSC产品, 其来源为美国机构审查委员会批准方案捐献的同种异体脐带组织。该研究旨在评估Corlicyte?局部应用于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安全性与耐受性。研究纳入9例受试者, 在清创后采用剂量递增方案局部给药(每周2次, 持续8周), 治疗结束后进行4周随访。安全性监测显示, 受试者均未发生与Corlicyte?相关的严重不良...

单细胞与整体RNA 测序整合分析揭示RAB17 为糖尿病足溃疡中人真皮微血管内皮细胞血管生成的潜在调控因子

摘要:血管生成障碍是影响糖尿病足溃疡(DFU)创面愈合的关键病理机制, 而人真皮微血管内皮细胞(HDMEC)的功能异常在此过程中起核心作用。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刘宏伟教授团队在《Burns & Trauma》杂志发表题为《Single-cell RNA-seq and bulk-seq identify RAB17 as a potential regulator of angiogen...

多肽RL-QN15 通过p38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Smad3/微小RNA-4482-3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 轴促进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愈合

摘要:糖尿病足溃疡(DFU)创面管理因复杂性及现有治疗策略的局限性面临严峻挑战, 开发新型候选药物与治疗靶点成为迫切需求。针对多肽类分子探针在DFU领域研究匮乏的现状, 昆明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杨新旺教授团队在《Burns & Trauma》杂志发表题为《Peptide RL-QN15 promotes wound healing of diabetic foot ulcers through p...

超声辅助创面清创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疗效的系统评价与荟萃分析

摘要:鉴于糖尿病足溃疡(DFU)的高发病率及造成的严峻临床负担, 超声辅助创面清创术(UAWD)作为新型治疗手段受到广泛关注。该研究遵循PRISMA指南, 系统检索PubMed、Embase等数据库, 纳入7项随机对照试验, 通过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文献质量进行严格筛选。荟萃分析显示, 与传统标准治疗相比, UAWD可显著缩短DFU创面愈合时间(标准化均数差为?0.78, 95%置信区间为...

单细胞分析揭示非西班牙裔黑人糖尿病足溃疡清创组织创面愈合微环境失调

摘要:糖尿病足溃疡(DFU)作为糖尿病严重并发症, 其创面微环境异质性及愈合机制尚未被完全阐明。该研究通过对手术清创组织进行单细胞测序分析, 提示DFU创面愈合进程中的Fb亚群特异性高表达炎症相关基因(几丁质酶3样蛋白1、IL-6)与ECM重塑基因, 验证了既往基于手术切除溃疡组织的研究结论。研究者聚焦种族差异, 分析得出, 非西班牙裔黑人患者Fb中几丁质酶3样蛋白1、基质金属蛋白酶11及分泌型卷曲相关...

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通过微小RNA-155-5p/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 信号通路抑制活性氧诱导的内皮-间质转分化促进糖尿病小鼠创面愈合

摘要:糖尿病慢性创面因高糖及氧化应激诱导的内皮-间质转分化(EndMT)导致血管功能障碍, 严重阻碍愈合进程。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烧伤与皮肤外科王洪涛教授团队在《Burns & Trauma》杂志发表题为《Acid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inhibits reactive oxygen species-induced epithelial-mesenchymal ...

富血小板血浆来源外泌体携带的鞘氨醇-1-磷酸通过鞘氨醇-1-磷酸受体1/蛋白激酶B/纤维连接蛋白1信号通路促进糖尿病创面血管生成

摘要:鞘氨醇-1-磷酸(S1P)作为血管稳态与血管生成的关键调控分子, 在富血小板血浆来源外泌体(PRP-Exo)中显著富集, 但其在糖尿病创面愈合中的作用机制尚未明确。重庆大学附属中心医院内分泌科邓武权教授团队在《Burns & Trauma》杂志发表题为《Sphingosine-1-phosphate derived from PRP-Exos promotes angiogenesis i...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