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中医药导报》是由湖南省卫生厅主管,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湖南省中医管理局主办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本刊全面贯彻党的中医药方针政策,努力发掘、继承、发扬中医药传统学术和文化,报道国内外中医药新成果、新焦点、新动态,活跃学术气氛,促进中医药发展和现代化,促进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为中医药医疗、科研和教学服务。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中医与中西医结合并重,注重实用,面向临床的办刊宗旨。集导向性、研究性、应用性、可读性于一体,全方位服务于中医药事业。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现为中华中医药学会系列杂志,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在湖南省医药类学术期刊中唯一的"十佳科技期刊"、"湖南省一级期刊",并被定为"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栏目设置】
本刊已于2003年下半年作了大幅度的栏目调整,除保留原有的学术探讨、动态与决策、思路与方法、临床第一线、文献综述、实验研究、方药研究、针灸推拿、医药管理等栏目外,新增名人专访、专家论坛、博士园地、临证医案、专科撤萃、经验心得、中医护理、中医教育、养生康复、书刊评介、信息窗口、考试指南、杏林采风等栏目。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6)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治疗胸痹的临床经验
高政涛[1];郑刚[1,2];王永刚[2,3];赵振凯[1];李欣[1]
(9)深化和完善传统“补土派”理论——张珍玉学术思想研究
魏凤琴;王小平;张安玲;王玉芳
科研报告
(11)自制中药敷料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临床研究
姜珠倩[1];纪世召[2];陈亚红[3];吴琼[2];肖仕初[2];苏永华[1]
(14)基于处方相似度的慢性消化道疾病临床疗效评价模型
王俊文;崔蒙;杨策;段维;姜威;杨坤杰;胡艳敏;赵英凯
(17)五七散治疗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胃溃疡的临床研究
王媛媛;郑亮
(20)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阳气虚衰证和气阴两虚证患者血清IL-2、IL-10、CRP浓度的研究
陈阳燕;彭素娟
(22)丝绸之路健康论坛暨“国医名师大讲堂”在新疆成功举办
(23)严重创伤患者生存质量、五态性格的调查及其相关性分析
刘俭葵;周建仪;柯颖华;李淑芳
(26)神经节苷脂联合加味牵正散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研究
何国珍[1];杨敬博[1];毛会芬[2];张安兴[3]
医生论文发表:外科清创治疗III~IV度压疮80例疗效
摘 要 目的:观察老年人压疮外科治疗的疗效。方法:除压疮的基础治疗外,沿创周及周边的瘢痕组织一并切除,手术范围与深度以达微量出血为度,术后创面置呋喃西林纱布引流。结果:手术治疗1个月,80例III度和IV度压疮患者痊愈40例,好转27例,有效率为71.3%。其中52例III度压疮有效率为83.7%,28例VI压疮有效率为50.0%。结论:应用外科清创手术治疗压疮,疗程短,费用少,可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 医生论文发表,老年人,压疮,外科治疗
压疮(pressure ulcer, PU)被认为是当今突出且有负面影响的健康问题之一,在长期卧床、昏迷、瘫痪、营养不良等患者的骨突出部位较易发生[1],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作者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对80例III~IV度压疮患者进行坏死皮瓣切除及引流治疗,报告如下。
中医药导报最新期刊目录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四物汤养血安神的作用机制————作者:葛洁倩;王成喆;易爽;马梓翔;赵燕;
摘要:目的:探讨四物汤通过调节外周及脑内铁代谢发挥养血安神的作用机制,并通过动物实验进行验证。方法:利用在线数据库检索四物汤的活性成分和疾病靶点并取两者交集,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对交集靶点进行PPI分析,KEGG富集分析以及GO富集分析;采用失血法制备血虚大鼠模型,观察大鼠血虚表征,检测外周血红细胞参数和血清铁(SI)含量变化,qRT-PCR法检测大鼠脾脏组织Akt mRNA、Nrf2 ...
中医药治疗肌肉减少症的研究进展————作者:丛思琪;张华庆;彭磊;张建英;
摘要:对肌肉减少症(“痿证”)的中医病因病机、中医治疗方案、现代机制研究等做一综述,为探索肌肉减少症的全面防治体系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从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出发,其主要与脾胃虚损、肾气不足、气血两虚及阳气亏虚等病因病机有关,治疗上通过健脾益气、补肾强筋、益气补血、温阳健脾等综合方法,选用补中益气汤、虎潜丸、八珍汤、附子理中汤等方药取得显著成效。现代技术的应用,如多组学技术和网络药理学,揭示了中药多成分...
系统哲学观下中医药海外传播的多元人文路径————作者:苗媛媛;
摘要:系统哲学观强调任何系统都是多要素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具有全局性、关联性、动态性、有序性等特点。中医药的海外传播是一个复杂、开放而动态的系统工程。基于系统哲学观从整体着手来研究中医药文化“走出去”的战略问题。在融合人类学、语言学、符号学、翻译学、文学、传播学等多学科视角的基础上,提出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6种人文路径:以“他者”视角为镜子;以语言学为元工具;以中医药文化符号为先行者;以典籍翻译为桥梁;...
经典名方人参五味子汤的历史沿革与现代临床应用————作者:康婷;李玉丽;欧阳聪;杨雪;胡杨;蒋屏;
摘要:人参五味子汤被收录于《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二批儿科部分)》。通过查阅古今文献,考证分析其历史源流、主治病证及病机、方义、药物基原与炮制方法、剂量及现代临床应用病种等。涉及古籍文献共19部,共获取有效数据36条。结果显示,人参五味子汤的同名同方首见于清代陈复正的《幼幼集成》,但在《幼幼集成》前其异名同方早已应用,首载于《保婴撮要·卷十二》。其功效为健脾益气,补肺养阴,主治肺脾两虚之咳嗽、汗证、喘证、...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针灸治疗心脏过早搏动选穴规律————作者:沈萍;高鹤仁;
摘要: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医临床针灸治疗心脏过早搏动(期前收缩)的选穴规律,并总结其中蕴含的治则治法、处方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美国生物医学信息检索系统(Pub Med)等数据库,得到符合标准的文献,再将文献中符合条件的腧穴录入Excel表格,建立包括腧穴、归经、特定穴等信息的数据...
复方桑白皮方对2型糖尿病小鼠糖代谢、炎症及氧化应激的改善作用及机制————作者:沈扬帆;李艺含;李壮壮;胡佳裕;刘征堂;
摘要:目的:探究复方桑白皮方对2型糖尿病(T2DM)小鼠糖代谢、炎症及氧化应激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取90只SPF级雄性健康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n=10)和造模组(n=80)。造模组采用高糖高脂喂养联合链脲佐菌素(STZ,50 mg/kg)注射建立T2DM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复方桑白皮方低剂量组、复方桑白皮方中剂量组、复方桑白皮方高剂量组,每组10只,干预5周。...
中药调控外泌体miRNA治疗股骨头坏死研究进展————作者:王华琛;曹玉举;张智辉;曹星星;苗喜云;郭会卿;
摘要:综述外泌体miRNA在股骨头坏死中的研究现状,总结中医药调控外泌体miRNA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研究进展。外泌体miRNA通过促进成骨、抑制破骨、促进血管生成、调节炎症及调控信号通路,在股骨头坏死的治疗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同时外泌体miRNA有助于股骨头坏死的早期诊断。中医药在股骨头坏死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通过调控外泌体miRNA的分泌和功能来发挥治疗作用
中医药调节黏膜免疫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研究进展————作者:唐钰雯;唐学贵;
摘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是一种常见的肠功能紊乱性疾病,其具体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肠黏膜免疫失衡在其发病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基于黏膜免疫总结并探讨了中医药治疗IBS-D的机制,以期为临床治疗IBS-D及相关疾病提供更多思路。中医药不仅能通过干预树突细胞、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肥大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活化及功能,下调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改变下游靶基因的表...
殷克敬“温阳气、通三焦”针药结合治疗乳腺结节经验撷要————作者:王云娟;殷克敬;马海燕;马瑶萱;屈红艳;
摘要:总结殷克敬运用“温阳气、通三焦”理论指导针药结合治疗乳腺结节的经验。殷克敬认为乳腺结节多责之于阳气虚损、三焦不通致阴邪结聚于乳房,临床可以“温阳气、通三焦”为治则,重在温补脾肾之阳气,以温阳化痰散结;通利三焦,宣上焦心肺,调中焦脾胃,温下焦肝肾,使气机通畅,阳气振奋,以化气散结;肝郁是乳腺结节诱导因素,佐以疏肝解郁以行气散结。针药结合,用药精准,取穴少而精,加之辨证论治,屡获良效。附医案一则加以佐...
王孟清基于“水冰地坼”从肝脾立论辨治小儿抽动障碍经验————作者:余欢;蔡萌;班斌斌;王孟清;李鑫;帅云飞;
摘要:抽动障碍发病率逐年升高,病情反复且常以多发性、共患病为其临床特点。王孟清从临床出发,取象于“水冰地坼”理论,剖析肝脾之生理、病理关系,归纳儿童抽动障碍之病因病机。王孟清明确该病以“肝旺脾虚”为病发之本,病因多由“风火”为主导,“痰浊”为辅助,兼神失调摄,形神失养,故临证主张辨识形神之别,据象而治,在形“风火致抽,厥阴失阖”,“痰浊助抽,玄府郁闭”,在神“肝魂失养,脾意不存”。治疗上王孟清施予治神处...
刘新敏基于女性特殊生理“五常态”调态论治妇科疾病经验————作者:杨靓靓;刘庭秀;刘新敏;
摘要:刘新敏基于仝小林院士的“态靶辨治”理论及“慢病十态”调态方略,根据女性月经、带下、妊娠、产育和哺乳的生理特点,提出女性特殊生理的“五常态”,即女性机体功能和作用正常发挥的状态,包括温态、润态、舒态、沃态、壮态;并阐述女性机体平衡被破坏后导致妇科疾病发生的各种病态,包括寒态、热态、燥态、湿态、郁态、瘀态、瘠态、壅态、老态、虚态。针对各种病态,刘新敏阐释调态方略,即在识“态”、辨“态”的基础上,通过调...
罗颂平运用岭南草药治疗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经验————作者:刘紫嫣;罗颂平;
摘要:总结罗颂平运用岭南草药治疗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经验。罗颂平认为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的病机以肾虚为本、精血亏虚为主、血瘀痰湿为标,治疗上主要从肾、脾、瘀进行论治。其在审证用药时结合岭南地域特色,灵活运用岭南特色草药:肾虚桑寄芡实佳,肾阴不足石斛搭,疏肝佛手素馨花,脾虚痰湿陈皮加,瘀甚香附血藤消。既能体现岭南草药疗效佳的优势,又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及推广岭南中医药文化,使中医药文化与临床相辅相成,值得临床推广...
王萍基于“二段分期”治疗子宫腺肌病经验————作者:李珮欣;吴莉;王萍;贺冰;
摘要:子宫腺肌病是临床常见的难治性妇科疾病之一。王萍认为该病病因主要责之于肾阳偏虚,正气不足,瘀浊内结,遂成血瘕。辨证离不开虚、瘀、寒,且瘀是关键。治疗时,王萍主张可根据患者诉求分为有孕求、无孕求两阶段。无孕求阶段,可分经期、平时进行论治,经时重温经止痛;平时重化瘀消癥。有孕求阶段,可分经后期、经间期及经前期施治,根据月经周期不同阶段的特点,补肾调周,胎孕可成。内外合治,可获良效。附验案2则,以资佐证
郭志华基于“心脑相关”论治慢性疼痛经验————作者:吴伊莹;柳玉佳;郭志华;
摘要:慢性疼痛为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严重危害群众的身心健康,其发病机制复杂多样,涉及生物、心理和社会等多种因素。郭志华认为,慢性疼痛者多伴有抑郁焦虑等情志障碍,该病核心病机除气血痹阻不通外,多与心脑共主神明有关。郭志华基于“心脑相关”理论论治慢性疼痛,从“心主血脉”和“心主神明”两方面阐述慢性疼痛的病机和治疗思路,主张益气活血、温振心阳使气血运行,经络通畅;同时注重养心宁神、宁心定志使心脑协调,神机...
至骨针法治疗痛症靶点————作者:邹德辉;郭大江;王海生;王琦;闫泽昊;杜璇璇;李继安;
摘要:《黄帝内经》是最早记载刺骨理论、方法和技术的经典医籍。后世医家在《黄帝内经》针刺至骨的启发下,逐渐完善了刺骨靶点、操作方法和针刺工具。骨膜、骨缘筋结、骨空、骨络等刺激靶点的系统总结,对针刺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肌骨疼痛、脑源性疼痛、疑难风湿疼痛具有重要启示。以骨骼系统的解剖结构为切入点,从解剖、生理、病理、生物力学、骨脑之间的神经调控等视角入手,重新解读了穴位主治的结构特异性,探索了针刺至骨操作形式...
范忠泽基于“脾为之卫”理论防治结直肠癌的机理与策略————作者:王皓月;高嘉敏;陈鑫;邓皖利;
摘要:范忠泽认为,结直肠癌属本虚标实之病,以脾虚失健为根本,从脾论治是阻延结直肠癌进展的核心。脾主后天运化,形成中气,以固其内,故“脾为之卫”功能的正常发挥依赖于脾之运化功能。范忠泽强调,肠道屏障与脾之职能有一定相似性,既可助脾运化升清,还可助脾统血、藏意主思,同时能发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之功。“脾失之卫”则致肠道屏障破坏,肠道微生态失衡,致癌代谢产物分泌增加,导致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慢性...
李新民从瘀论治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经验————作者:梅沄铮;杨硕;王慧哲;李新民;
摘要:李新民认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病机核心是瘀血阻络,提出“活血化瘀贯彻始终”的治疗总则,并进行分期论治。初期针对瘀遏气机所致的表郁化热,里逆生咳,其强调活血行气,清热宣肺;进展期针对瘀毒互结所致的闭道阻络,化恶生变,其强调活血解毒,通调脏腑;后期针对瘀阻水道所致的津停成痰,湿留三焦,其强调活血祛湿,三焦同治。其用药注重运用药物的四气五味和升降浮沉之性,同时顺应小儿的生理特点。附医案2则以佐证
圆运动六经辨证论治心力衰竭————作者:邓贤斌;颜芳;廖宇;陈路军;刘星;陈伟容;张建松;陈文静;何姣娜;何凡应;谢婧;
摘要:从中医经典理论出发,结合名老中医经验,并根据多年来在中医经典病房治疗各类急、慢性心力衰竭的实践研究,构建了以圆运动六经辨证为主导的理论体系。该体系以几何圆为基础模型,立足整体,结合六经辨证以“明病因、定病位,识病性、断病势”,动态认识人身“一气”之运行,以恢复一气周流、阴平阳秘为目的,最终使疾病向愈。圆运动六经辨证体系认为心力衰竭乃心脏遭受外邪或者内因损伤,损伤其阳气,耗竭其精血,使气机的升降出入...
宣肺健脾推拿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作者:王芳;刘韬;徐志强;韩福旺;诸葛廷芳;
摘要:目的:观察宣肺健脾推拿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s)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7例RRTIs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予以常规西药治疗)和试验组(49例,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宣肺健脾推拿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两组均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血沉(ESR)]、免疫功能指标[辅助性T细胞1/辅助...
三级中医医院等级评审视角下的护理管理模式实践————作者:张霞;蒋维;张丹;王菊花;陈素桢;彭双平;
摘要:目的:探讨三级中医医院等级评审视角下的护理管理模式实践。方法: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湖南省直中医医院)于2023年1月起开始实施三级中医医院等级评审视角下的护理管理模式,比较实施前后(2021年为实施前,2023年为实施后)护理管理效果。结果:护理管理模式实施后全院护士在病情掌握评估能力、临床护理规范、人文关怀、应变处理能力等综合素质能力方面及中医适宜技术掌握情况、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开...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 北大核心《中国康复》
- 北大核心《中国抗生素杂志》
- 省级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 国家级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 国家级《健康指南》
- 省级《成都医学院学报》
- 省级《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 国家级《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 省级《泸州医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中国中药杂志》
- 北大核心《北京中医药》
- 北大核心《天津医药》
- 北大核心《中华高血压杂志》
- 北大核心《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省级《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 北大核心《中国公共卫生》
- 北大核心《中药材》
- 省级《口腔生物医学》
- 北大核心《中药药理与临床》
- 北大核心《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 省级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 省级医学研究杂志
- 北大核心《中国卫生统计》
- 北大核心《毒理学杂志》
- 北大核心《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 北大核心《微生物学通报》
- 国家级《校园心理》
- 北大核心《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北大核心《中国肝脏病杂志》
- 省级《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