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中医杂志

所属栏目:医学期刊 热度: 时间:

辽宁中医杂志

辽宁中医杂志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21-1128/R
国际标准刊号:1000-1719
主办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
主管单位:辽宁省卫生厅
上一本期杂志:《中国比较医学杂志》医生职称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吉林中医药》医学期刊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辽宁中医杂志》是由辽宁省卫生厅主管,辽宁中医学院主办。深受国内外广大作者、读者的喜爱。本刊编排规范,内容充实,面向基层,注重临床实践。适宜各级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和中医爱好者阅读。欢迎广大读者订阅。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本刊系国家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编期刊,曾获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全国高校优秀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等殊荣。

  【栏目设置】

  开设名医精成、经验撷菁、博导风采、博士后驿站、学术探讨与论述、临证经纬、衷中参西、针灸与推拿、方药纵横、壶天漫笔、医案医话、杏林拾萃、辨证施护、实验研究、医学美容等栏目。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913)基于降脂中药药性统计分析探讨高脂血症中医证素特点

  钟周[1];周鸿图[2];胡志希[1]

  (916)活血通络法延缓慢性肾脏病早期肾纤维化的优化方案研究

  李康康[1];张宇[1];马鸿杰[2];曹式丽[2]

  (919)基于文本挖掘技术分析治疗耳鸣的中医用药规律

  沈姗姗[1];姜淼[1];黄允瑜[2];郑光[3];谭勇[1];周珂[1];吕爱平[1]

  (922)中医传统保健方法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王蕾;李圣洁;李墨阳;曹迪;赵冠禹;薛文博;张欣

  (924)补肾养血疏肝法对功能性低促性腺激素继发性闭经患者卵泡发育及排卵功能的影响

  倪爽;李佶;陈应超;伍睿昕;韩小丽;戴煜婷

  (927)膝骨关节炎针灸取穴配伍规律浅析

  柳青[1];翟伟[2];任秋兰[3];谭亚芹[4];黄娟[4];郝华[4];奥晓静[4];刘亮[4];马昕婷[4];孔凡亮[4];郭义[2]

  (930)中风病先兆证预警指标的研究

  李先涛[1];尹立群[2];于春泉[2];王泓午[2]

  (933)“肩三针”治疗肩周炎临床研究的系统评价

  唐宏亮[1];卢栋明[2];黎丽群[2];朱元元[2];禤传凤[2];谭丽玲[2];陈婷[2];庞军[1]

  经验撷菁

  营养学论文范文:论乡镇对卫生知识的了解程度

  调查方法和质量控制调查人员由课题组和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686项目组的10名医护人员组成,先期对参与调查的人员进行了统一培训,培训人员之间对评定工具的一致性检测Kappa值为0.72~0.89。2009年7月~2010年1月,采用无记名、自评问卷调查方式开展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当场独立自行填写完成问卷,对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者,由调查者给予讲解带读完成,问卷填完后,经调查者检查,当场回收,保证了调查问卷的真实可靠。共发放问卷4000份,回收有效问卷3854份,问卷有效率为96.35%。统计学方法调查问卷经过严格核查后,对有效问卷应用EpiData3.1软件以双重录入方式进行数据录入,经核对清理后;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辽宁中医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基于“微生物-肠-HPO轴”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相关性探讨《内经》“二阳之病发心脾”的内涵————作者:逯克娜;李秀叶;林寒梅;

摘要:中医学认为“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女子不月”指女子出现月经不调的症状,尤指月经后期及闭经。多囊卵巢综合征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就是月经稀发、闭经。“二阳”包括足阳明胃与手阳明大肠,说明月经不调与起病之源与饮食失调、胃和大肠功能紊乱有关。通过分析肠道菌群、HPO轴与二阳及心脾之间的关系,将“微生物-肠-HPO轴”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相关性与“二阳之病发心脾”相结合,进一步探讨“二阳之病...

补阳还五汤调控LRG1/HIF-1α信号通路干预UUO大鼠RIF的作用研究————作者:杨康;王林;杨洪涛;

摘要: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RIF)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UUO组、补阳还五汤低、中、高剂量组(BYHW低、中、高组),每组各8只。造模并给药干预14天后处死,检测各组血清肌酐(Cr)、尿素氮...

基于“饮片服务于临床”理念的化橘红(化州柚)?咀饮片研究————作者:周琼芝;梁怡;肖志健;贺亚丽;陈文意;夏荃;郭志俊;高波;边宝林;汪金玉;

摘要:目的 考察并优选化橘红(化州柚)?咀饮片规格,使化橘红饮片更好服务于临床亦适应现代产业需求。方法 在考察市售饮片质量的基础上,通过出膏率、水溶性浸出物、有效成分转移率等指标对化橘红(化州柚)?咀饮片规格进行优选、验证,并通过出膏率、有效成分转移率和指纹图谱等指标对?咀饮片与传统饮片的一致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化橘红市售饮片丝质量不均一、流动性差,经?咀后可以提高质量均一性、改善流动性,?咀饮片规格...

基于生物信息学技术探讨保和丸对食滞胃肠型急性肠炎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保护机制————作者:杜杰;韩思明;韩宝娟;吴琳;张清璇;王忠;

摘要:目的:探究基于生物信息学技术探讨保和丸对食滞胃肠型急性肠炎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保护机制。方法:选取132例,在2021年11月~2024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食滞胃肠型急性肠炎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保和丸。保和丸活性成分及靶点筛选;通过Genecards、OMIM、DisGeNET、Drugbank数据库,获取食滞胃肠型急性肠炎相关靶点,将从不同数据库获...

基于P13K/AKT及NF-κB信号通路探讨胃血止糊剂对大鼠应激性溃疡的保护机制————作者:许云姣;姜莉云;董月秋;蔡悦青;周瑞彬;杨翼豪;吴文笛;

摘要:目的:观察胃血止糊剂对应激性溃疡模型大鼠血清及胃粘膜组织ITF、P13K、AKt、NF-κB、HIF-lα、VEGF、TNF-α基因及蛋白表达,从“P13K/AKT及NF-κB信号传导”的角度深入研究“胃血止糊剂”对SU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3只SD大鼠随机分为8个组,采用“水浸束缚应激”制备SU模型,通过激光多谱勒血流仪测定大鼠胃黏膜血流量(GMBF);根据Guth标准测定胃黏膜损伤指数(UI)...

基于“舌味蕾-胰岛”轴的左归降糖舒心方抗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研究————作者:王瑾茜;喻嵘;黄娟;张田田;杨蕙;李薇;雷诗卉;陈亚;

摘要:目的 本研究拟探讨左归降糖舒心方对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小鼠“舌味蕾-胰岛”轴的影响。方法 采用分子对接技术预测左归降糖舒心方君药主要化学成分人参皂苷Rd与舌味蕾甜味受体蛋白质之间的结合模式和亲和力;实验分为模型(Model)组、阳性对照(Control)组和左归降糖舒心方(ZGJTSX)及同期对照空白(Blank)组。各组小鼠按照组别进行灌胃,于第42天末次给药后观察空腹血糖(Fasting Blo...

从“脾藏营”理论与线粒体自噬的相关性探讨慢传输型便秘的发病————作者:胡露楠;刘启鸿;柯晓;赵培琳;方文怡;任彦;杨欣怡;林湖灿;

摘要:慢传输型便秘(STC)是功能性便秘临床常见的类型,脾藏营失司是其重要的发病机制。中医脾藏营与线粒体自噬的功能特性相契合,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线粒体自噬异常与STC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本文通过综述STC脾藏营失司病机和线粒体自噬相关性,提出氧化应激是STC脾藏营失司的重要诱因,线粒体自噬异常是STC脾藏营失司的关键病机,细胞凋亡异常是STC脾藏营失司的病理结局。从线粒体自噬角度探讨STC脾藏营失司的病...

基于IL-6/JAK2/STAT3轴探讨解毒化瘀颗粒对急性肝衰竭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作者:张日云;吴凤兰;陈月桥;裴浩;毛德文;王明刚;

摘要:目的 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是一种短期内死亡率很高的急危重症疾病。解毒化瘀颗粒(JDHY)已被临床证实是治疗ALF的有效方剂,用于治疗ALF已有20余年历史,但其疗效机制尚未被完全阐明。本文旨在探讨JDHY调控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蛋白酪氨酸激酶(Janus Kinase 2,JAK2)/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

枳实薤白桂枝汤对2型糖尿病合并糖脂代谢异常的影响————作者:张帆;李中南;哈团结;刘珊珊;

摘要:目的 分析枳实薤白桂枝汤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合并糖脂代谢异常的影响。方法 抽取该院收治的T2DM合并糖脂代谢病(glycolipid metabolism disease, GLMD)患者8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均先行1周洗脱治疗,随后给予常规糖、脂代谢干预措施以及西医药物(二甲双胍+沙格列汀)治疗,观察组加用枳实薤白桂枝汤(...

加味小柴胡颗粒中主要有效成分UPLC-MS/MS分析————作者:谢丽瑜;黎志恒;林艳菲;

摘要:目的 加味小柴胡颗粒中主要有效成分UPLC-MS/MS分析。方法 采用高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观察不同厂家及相同厂家不同批次的加味小柴胡颗粒样品中有效成分的异同,选择9批加味小柴胡颗粒进行定量质控。结果 分别精密吸取适量的有效成分标准品储备液,放置于5 mL容量瓶内,根据色谱条件予以测定,获得的峰面积代入标准曲线进行测算和记录,结果证实各项有效成分在各自质量浓度范围内具有较好的...

中医疗法对骨骼肌损伤治疗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作者:李中旭;范琦;娄惠娟;孙雅蕙;姚俊杰;吴兴全;丛德毓;

摘要:骨骼肌是机体最为重要的肌肉组织,骨骼肌损伤后再生修复机制,其修复过程包括损伤期、修复期和肌组织塑形期3个重要阶段。中医学将骨骼肌损伤归属于“伤筋”“筋骨病”等范畴,治疗原则主要以活血化瘀、散结止痛为主。该研究探讨针对目前中医疗法对骨骼肌损伤治疗情况及其分子机制文献进行综述分析,为中医疗法治疗骨骼肌的临床及试验研究提供依据

自拟温肺化痰汤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急性支气管哮喘的疗效————作者:陈元粉;叶小丹;曾林生;王利粉;祝庆华;

摘要:目的 探讨自拟温肺化痰汤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急性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 BA)的疗效。方法 选择2023年2月—2024年3月该院收治的84例急性BA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2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自拟温肺化痰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2周后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

自拟补肝益肾活血汤加减联合温针灸治疗颈椎病神经根型的疗效研究————作者:石小榕;王质;邹璟;张艺;

摘要:目的 研究自拟补肝益肾活血汤加减联合温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 CSR)的疗效。方法 经随机抽签法将该院2022年2月—2023年10月收治的84例CSR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单用温针灸治疗,研究组基于对照组结合自拟补肝益肾活血汤治疗,均治疗21 d。比较两组治疗3周结束后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上肢麻木、颈肩部...

从脾论治肿瘤相关抑郁的能量代谢机制研究————作者:黄敏娜;张秋雨;易丹;贾英杰;

摘要:肿瘤相关抑郁作为肿瘤患者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治疗与预后,但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近年来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假说备受关注,而中医认为脾失健运是肿瘤相关抑郁的重要病机,且中医“脾”功能与线粒体特性存在诸多相似。该文从肿瘤细胞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角度,深入探讨从脾论治肿瘤相关抑郁的机理,经研究发现,益气健脾、疏肝合脾、化痰醒脾、养血健脾等中医疗法,能有效缓解肿瘤患者抑郁状态,改善线粒体功能,以期为临床肿瘤...

补肾祛浊汤辅助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研究————作者:王晓霞;李亚梅;姚婷婷;

摘要:目的 探究补肾祛浊汤辅助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的疗效及对性激素、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 IR)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经随机数法,将PCOS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共120例,各60例)。其中,前者治疗用屈螺酮炔雌醇片,后者治疗用补肾祛浊汤+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及治疗...

针药结合治疗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疗效观察及血清AMH水平影响————作者:柯琴;王莹倩;操丽;王芬;姚锐;刘特;谈柳;

摘要:目的 探讨针药结合治疗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iminished ovarian reserve, DOR)患者临床疗效观察及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nti Mullerian hormone, AMH)水平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于2021年6月—2023年12月收治的DOR患者5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2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中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针刺治疗。两组均以1个...

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观察————作者:李璟怡;李仓达;张霁;柳思佳;辛鹏;刘爽;

摘要:目的 研究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脑梗死后VD患者分为A组、B组,各38例,纳入病例医院:哈尔滨市中医医院,纳入病例时间:2021年1月~2024年1月,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予以所有患者常规治疗,在上述基础上,A组予以奥拉西坦胶囊,B组则基于A组予以通窍活血汤加减方,两组均连续进行治疗8周。统计两组治疗8周后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的...

基于UHPLC-Q-TOF-MS技术的温阳化浊通络方的化学成分研究————作者:周彪;张愈甜;高亚丽;李凯;郭克磊;韩立;卞华;

摘要:目的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UPLC-Q-TOF-MS/MS),对温阳化浊通络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方法 利用Waters UPLC BE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8 μm),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进样量2 μL,柱温30℃,检测范围m/z 50~1250。质谱分析采用...

补脾益肾止血汤加味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青春期崩漏————作者:折娜;李晓倩;韩金山;米艳荣;米玉茹;

摘要:目的 观察补脾益肾止血汤加味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青春期崩漏临床疗效。方法 合计纳入87例青春期崩漏患者(2022年月~2024年3月收治)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药组及联合中药组,西药组患者(43例)均口服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联合中药组患者(44例)均采取补脾益肾止血汤加味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比较各组临床治疗效果、出血减少时间、控制出血时间及完全止血时间、治疗前后月经周期紊乱、突然出血、眩...

基于“肠道菌群”探讨从“脾胃气化”论治DKD的科学内涵————作者:张珍珍;王茂泓;李雪;郑航;皮持衡;李福生;张小萍;

摘要:糖尿病肾病(DKD)由糖尿病发展而来,以慢性高血糖、大量蛋白尿为主要临床表现,可导致肾间质纤维化,发展成终末期肾病。根据中医理论可知,DKD病机以脾肾两虚为本,湿浊瘀毒为标,发病关键在于脾胃气化失调导致的升降逆乱。研究显示,免疫炎症反应与肠道微生物轴之间的复杂交互作用与DKD的发生有着紧密的联系。现代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位置及作用特点与中医之脾胃及其功能相似,故从“肠道菌群”失衡出发,系统性地将中医“...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