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所属栏目:医学期刊 热度: 时间: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21-1332/R
国际标准刊号:1005-2216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查看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中华围产医学杂志》核心医学期刊
下一本期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医学论文核心期刊发表

  【杂志简介】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创刊于1985年,系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和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主办的全国性妇产科学技术类期刊。自创刊以来,得到全国妇产科专家、学者的热心关注和大力支持,始终坚持“面向临床,突出实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为提高妇产科临床医生诊治水平服务”的办刊宗旨。指导性强、覆盖面广,发行量位居国内同类期刊的首位。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妇产科学计划生育类核心期刊。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2009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显示:《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年总被引频次7680次,影响因子1.667,即年指标0.239(期刊当年发表的论文在当年被引用的情况,表征期刊即时反应速率)等指标均居中国妇产科杂志之首位。

  2009年《中国科技期刊影响因子年报》显示:本刊影响因子在国内338中医学期刊中排名第9位,妇产科期刊中排名第1位。

  本刊连续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评为“妇产科学、计划生育类核心期刊”,国家科技部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进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中国期刊方阵”,被评为双效期刊。2005年获卫生部首届医药卫生优秀期刊二等奖。2007年被美国《化学文摘》(CA)等国际数据库收录。

  【栏目设置】

  所设栏目有述评,专题笔谈,研究与创新(探索)(发表基础与临床的前沿性研究论文,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兼具实用性),论著,讲座与综述,疑难病例讨论,术式讨论,短篇论著,病案报告,教训分析,短篇报道,临床用药,国外医学动态,女性健康,妇幼保健,争鸣,继续医学教育园地,读者•作者•编者。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481)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新生儿脐带结扎时间》要点解读

  李婕;漆洪波

  述评

  (485)宫颈癌手术治疗多元化现状及其发展动向

  狄文;洪祖蓓

  (490)重视宫颈癌手术治疗个体化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程晓东;谢幸

  专题笔谈

  (493)宫颈癌手术治疗基本原则及争议

  卢淮武;林仲秋

  (496)宫颈癌手术盆腹腔淋巴结切除相关问题

  董卫红;王泽华

  (499)保留生育功能的宫颈癌手术选择注意事项及术后生育问题

  刘开江

  (503)年轻早期宫颈癌患者手术保留卵巢相关问题

  王敏;陶陶;王欣彦

  (507)宫颈癌手术保留盆腔神经相关问题

  陈春林

  (511)宫颈癌复发手术治疗

  韩啸天;吴小华

  (516)腹腔镜下腹膜阴道延长术在子宫颈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和操作技巧

  汪希鹏;吴悦茜

  临床医学论文: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60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4年9月间收治的6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根据所采用的护理措施的不同进行分组观。对两组进行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的患儿的护理效果及相关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干预措施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氧驱动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期间加强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儿的病情发展,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患儿的接受程度较高,应在临床儿科护理工作中推广。

  关键词:临床医学论文,护理方法,支气管哮喘,小儿患者

  支气管哮喘为儿科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其病春冬季节多见,5岁以下小儿容易发生该病。该病主要临床特征为阵法性咳嗽,且多发生在夜间或清晨,常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严重者还可出现三凹征,故临床需立即进行治疗[1] 。根据研究表明,有效合理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现针对我院收治的6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分组护理治疗,现见如下报道: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应用机器学习建立产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风险预测模型————作者:杨晴晴;朱珏;汪期明;杨名洁;钱苗红;张晶;

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机器学习构建产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风险预测模型并内部验证,为早期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纳入2022年10月至2023年6月宁波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516例产后42d盆底筛查产妇(SUI病例组82例,对照组434例),提取年龄、分娩方式、产次、盆底肌电生理数据、盆底超声指标等影响因素,采用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等5种机器学习算法建模,通过十折交叉验证比较模型效能。结果 产后SUI发...

单孔腹腔镜技术在卵巢相关肿瘤中的应用及展望————作者:杨清;张宁宁;

摘要:单孔腹腔镜作为近年来妇科微创领域的创新技术,在卵巢相关肿瘤的诊治中展现了显著的临床价值。该技术具有术后疼痛轻、恢复速度快、腹壁切口美观等显著优势,已广泛应用于卵巢良性肿瘤、交界性肿瘤的手术治疗及早期恶性肿瘤的全面分期手术。然而,由于操作难度较大,特别是在复杂病例及晚期恶性卵巢肿瘤的治疗中,单孔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和适应性仍存在一定局限。因此,其临床应用的进一步优化和研究仍是未来发展的关键。文章概述了...

单孔腹腔镜巨大子宫肌瘤剔除术的适应证选择及手术要点————作者:钟晓盈;刘海元;

摘要:单孔腹腔镜手术技术在妇科手术中逐渐普及,然而目前尚无指南或共识指导巨大子宫肌瘤的单孔手术适应证及处理方案。文章从术前评估、预处理策略、手术核心技术要点出发,为巨大子宫肌瘤的单孔手术治疗提供诊治经验,并探讨单孔与多孔腹腔镜在手术疗效、产科结局、术后复发等差异,为临床提供诊治依据

妇科恶性肿瘤生育力保护与保存临床路径(2025年版)————作者:王云飞;李长忠;林思涵;

摘要:<正>1目的 全球每年约有200万育龄期女性被确诊为恶性肿瘤患者[1]。随着肿瘤治疗技术的进步,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逐步提高[2],但恶性肿瘤治疗引起的生育力丧失问题在年轻女性患者中尤为突出,故生育力保护和保存已成为治疗方案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3]。生育力保护不仅有助于患者在康复后恢复家庭和社会功能,而且还能显著提高患...

“筷子法”单孔腹腔镜与多孔腹腔镜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对比研究————作者:吴学菊;魏寰宇;邓媛;邓黎;唐帅;王延洲;

摘要:目的 探讨“筷子法”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c LESS-M)与多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CLS-M)的围手术期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0年4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25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分为cLESS组和CLS组。比较两组的术中指标、术后恢复指标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55例患者中,117例接受cLESS-M,138例接受CL...

卵巢癌高风险患者行预防性手术105例临床资料分析————作者:倪丽;王莹莹;朱晨辰;卫莹;赵婷婷;张天骄;李敏;朱靖;申震;周颖;

摘要:目的 探讨卵巢癌高风险人群行预防性降低风险的输卵管卵巢切除术(RRSO)与因妇科其他疾病行机会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OS)的临床结局和获益人群。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3年9月就诊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105例行预防性切除术(双附件)患者基本临床信息,包括治疗前糖类抗原(CA)125与影像学检查情况、术后病理与免疫组化等信息。结果 25例卵巢癌高风险人群完成同源重组修复缺...

子宫颈癌ⅢC1期患者术后生存列线图构建及其临床应用价值分析————作者:陈秀杰;何玉;胡晓文;吴盼盼;朱曼曼;

摘要:目的 探讨子宫颈癌ⅢC1期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以探讨其在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以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子宫颈癌根治术并经术后病理诊断为子宫颈癌ⅢC1期的9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COX风险回归分析筛选子宫颈癌ⅢC1期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采用校准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DCA)对其进行评价。结果 肿瘤直径≥4c...

肿瘤中心前程同步加量放疗对巨块型子宫颈癌出血疗效的倾向性评分匹配研究————作者:刘婕;赵迪;管群;马蔚蓉;王培;于大海;马珺;

摘要:目的 探讨对于巨块型子宫颈癌急性出血患者,探讨肿瘤中心前程同步加量放疗(SIB-IMR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放疗科施行SIB-IMRT治疗巨块型子宫颈癌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肿瘤中心前程同步加量放疗和常规调强放疗(IMRT)患者进行匹配,共20对40例患者纳入研究。前程同步加量(SIB)组首程(前3次)给予肿...

单孔腹腔镜手术在妇科疾病诊治中的应用现状与争议————作者:梁志清;梁小龙;

摘要:<正>腹腔镜技术自问世以来,不断推动妇科手术向微创化方向发展。近年来,在追求“微无创”理念的驱动下,单孔腹腔镜手术(laparoscopic single site surgery,LESS)作为传统多孔腹腔镜(conventional laparoscopy,CL)的技术延伸受到广泛关注。这种通过单一切口(通常是脐部)完成手术操作的技术,理论上可提供更好的美容效果并可能减轻术后疼痛。...

单孔腹腔镜手术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现状————作者:任常;孙大为;

摘要:单孔腹腔镜手术(LESS)通过单一入路实现微创操作,在妇科领域具有美容效果佳、术后恢复快及生育力保护潜力等优势。研究证实,LESS在卵巢囊肿、子宫肌瘤及子宫颈癌手术中的安全性与传统腹腔镜相当,且住院时间更短。其适应证涵盖附件手术、子宫切除术、早期恶性肿瘤及盆底重建等。预弯器械和机器人辅助技术(RLESS)进一步克服“筷子效应”与操作限制。未来需通过器械创新、指南规范及远程技术推广,拓展LESS在复...

保留生育功能的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手术应用与进展————作者:葛蓓蕾;孙静;

摘要: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手术(vNOTES)在妇科领域开展已趋成熟。选择合适的患者,该术式可覆盖大部分良性疾病的手术治疗,尤其在保留生育功能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随着机器人辅助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人辅助下vNOTES将这一术式推向更精准、更微创的方向。文章将探讨该术式在保留生育功能方面的应用进展,为临床手术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手术在盆腔器官脱垂中的应用————作者:彭靖;陈义松;

摘要: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手术(vNOTES)近年来在妇科领域蓬勃发展,在盆腔器官脱垂(POP)手术中具有独到优势。它与传统阴式手术相结合,极大地拓展了盆底手术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也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加速康复。但术者需同时具备单孔腹腔镜与阴式手术的操作能力,需要一定学习曲线。随着单孔腹腔镜和手术机器人的推广,vNOTES在盆腔器官脱垂中的使用将逐渐普及

单孔腹腔镜技术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优势————作者:杨旭;郑莹;

摘要:妇科手术历经多年发展,腹腔镜微创手术已经成为治疗妇科疾病的重要技术。单孔腹腔镜手术作为最前沿的微创技术,与传统的多孔腹腔镜相比,不仅具有创伤小、疼痛轻、康复快、美观无痕等优势,而且还凭借其在医疗安全和手术效率上的独特优势,受到了广泛关注并迅速发展。文章对单孔腹腔镜技术在妇科领域的应用优势进行综合概述及总结,分享操作难点与技巧,并探讨单孔腹腔镜技术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单孔腹腔镜技术在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应用————作者:周福兴;张潍;

摘要:子宫内膜异位症(EM)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慢性疾病,以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组织侵袭子宫腔以外组织器官为特征,常导致痛经、月经异常、不孕、性交痛及生活质量下降。传统腹腔镜手术虽为治疗金标准,但其多孔操作可能伴随切口并发症增加和美容问题。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单孔腹腔镜手术(LESS)通过单一入路完成手术,兼具微创与美容优势,近年来在EM治疗中备受关注。文章综述了单孔腹腔镜手术在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治中的应...

妇科单孔腹腔镜手术相关并发症分析及其预防策略————作者:缪妙;陈继明;

摘要:随着单孔腹腔镜技术在妇科疾病诊治中的广泛应用,与其相关的手术并发症问题逐渐显现,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文章结合相关文献,针对妇科单孔腹腔镜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及预防进行阐述,旨在提前预见并及时识别手术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医疗安全,促进妇科单孔腹腔镜技术的高质量发展

机器人赋能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手术——妇科微创手术的未来————作者:侯倩男;何丽;

摘要: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手术(vNOTES)作为妇科微创领域的革新术式,通过内源性通路实现无瘢痕化操作,但其临床推广受限于传统单孔器械的力学耦合效应及三角缺失问题。机器人手术系统通过多自由度腕式器械、三维高清成像及运动缩放技术,有效解决了vNOTES的视觉-操作轴共线性挑战,突破了狭窄腔道内的空间约束。文章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系统分析不同机器人手术平台系统在妇科各类术式中的关键技术优势。随着微型腔内机器人...

与生育相关的慢性子宫内膜炎诊治专家共识(2025年版)————作者:吕永焕;薛凤霞;刘朝晖;刘从容;张慧英;王茜;闫晔;张崴;廖秦平;吕卫国;

摘要:<正>慢性子宫内膜炎(chronic endometritis,CE)是指子宫内膜间质出现浆细胞浸润、充血水肿、密度增加,可伴有腺上皮损伤,子宫内膜上皮与间质发育不同步为主要病理特征的慢性炎症[1-2]。多数CE是由病原体所致的感染性炎症,少数情况下为其他慢性刺激所致。一般认为,CE属于盆腔炎性疾病(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

血液学指标在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中的诊断价值————作者:严荧燕;陈夏夏;严增泽;沈珑慧;毛佩芝;

摘要:目的 探讨血液学指标在不同分期子宫内膜异位症(EM)人群和非EM人群中的差异及其在重度EM发生发展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至2024年5月宁波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112例Ⅰ、Ⅱ期EM患者(轻度组)和136例Ⅲ、Ⅳ期EM患者(重度组),以及139例非EM患者(对照组)的一般资料和血液学指标,经两两比较分析各组间差异,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重度EM发生发展中的影响因素,...

经脐单孔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手术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作者:任小玉;冯剑敏;杨涵琳;朱焱;龚芫;田维杰;訾聃;

摘要: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和传统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手术并发症的共同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4年12月于贵州省人民医院因良性妇科病变行经脐单孔或传统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58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按照7∶3比例划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在训练集中分别用LASSO-logistic回归、全变量logistic回归及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并发症影响因...

臀位外倒转术成功相关因素分析及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作者:吴志韦;王雪卓;肖云山;张雪芹;

摘要:目的 探讨臀位外倒转术成功的相关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并验证预测效能。方法 分析2018年4月至2022年10月于厦门市妇幼保健院行臀位外倒转术230例孕妇临床资料,其中165例成功,65例失败。按照7∶3比例分为训练集与验证集。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及术前超声指标,logistic回归分析臀位外倒转术成功的影响因素,进一步经R 4.2.3软件建立列线图模型。运用C-指数、标准校准曲线评估模型...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