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

所属栏目:文学期刊 热度: 时间:

美术

美术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11-1311/J
国际标准刊号:1003-1774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家协会
主管单位: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查看美术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岭南音乐音乐杂志
下一本期杂志:老年教育(书画艺术)老年艺术杂志

   《美术》(月刊)创刊于1950年,是中国文联主管,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中国美协的机关刊物,是面向全国美术界的学术刊物。

  《美术》全面及时地展示中国美术的发展现状,以推动中国美术创作的繁荣、发现与培养美术新生力量、活跃和深化美术理论研究、促进中外美术交流为己任,《美术》是海内外了解当代中国美术的窗口。

  《美术》被北大1992版核心期刊、北大1996版核心期刊、北大2000版核心期刊、北大2004版核心期刊、北大2008版核心期刊收录。

  美术杂志栏目设置

  关注、美术家、美术学、美术广角、国外视线、当月简讯、画院长廊

  美术杂志荣誉

  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美术杂志社征稿要求

  文稿格式要求

  (一)基本要求来稿要求题材新颖、内容真实、论点明确、层次清楚、数据可靠、文句通顺。文章一般不超过5000字。投稿请寄1份打印稿,同时推荐大家通过电子邮件形式投稿。

  (二)文题文题要准确简明地反映文章内容,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作者姓名排在文题下。

  (三)作者与单位文稿作者署名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作者单位不超过3个。第一作者须附简介,包括工作单位、地址、邮编、年龄、性别、民族、学历、职称、职务;其它作者附作者单位、地址和邮编。

  (四)摘要和关键词所有论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关键词,摘要用第三人称撰写,分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四部分,完整准确概括文章的实质性内容,以15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一般3~6个。

  (五)标题层次一级标题用“一、二、……”来标识,二级标题用“(一)、(二)、……”来标识,三级标题用“1.2.”来标识,四级标题用“(1)、(2)”来标识。一般不宜超过4层。标题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级标题末尾均不加标点。

  (六)计量单位、数字、符号文稿必须使用法定的计量单位符号。

  (七)参考文献限为作者亲自阅读、公开发表过的文献,只选主要的列入,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按其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列于文末,并依次将各编号外加方括号置于文中引用处的右上角。书写格式为:作者.文题.刊名年份;年(期):起始页.网上参考材料序号.作者.文题网址(至子--栏目).上传年月。

  阅读推荐:贵图学刊

  《贵图学刊》省级图书杂志,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防灾科技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

  美术最新期刊目录

水粉画的时代嬗变——“第三届全国水粉画大展”述评————作者:李星;

摘要:“第三届全国水粉画大展”展现了中国水粉画近年来的蓬勃发展态势与创作面貌,参展作品题材丰富、技法多样,体现了水粉画从基础习作向独立艺术形式的发展。展览同时反映出创作中存在的“题材扎堆”、过度依赖照片、本体语言模糊等问题。专家们通过理论研讨指出,未来须加强对水粉画本体语言的研究,鼓励深入生活的原创题材,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笔墨光韵 淡然至臻——田黎明水墨人物画的意象生成与教学赓续————作者:杨维民;

摘要:田黎明是当代中国画家与美术教育家,其艺术创作历程经历了从历史题材创作到表现改革开放时期的建设者,再到自我心境表达的演变。他以中国文化精神为内核,将“淡”作为一种审美观,通过光影融入画面的语言技法,形成了当代人物画的意象性表达。此外,田黎明继承并发展了中国画的教学体系,使得中国画的教育方法得以拓展

境界追求的多维实践——陈平山水画艺术解读————作者:卢虓;

摘要:“境界”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重要概念。画家陈平基于自身实践与对艺术境界的独特理解,提出了“情境”“空境”“灵境”的“三重境界”说,这一递进式的境界观既反映了他对自身艺术的追求,也成为其艺术审美评判的标准。陈平山水画对“三重境界”的追求与触及,离不开他对传统持之以恒的研习以及多种艺术门类的涉猎,这成为画家实现艺术目标的必要条件

民族叙事与家国情怀——刘泉义人物画创作历程回溯————作者:王鑫;

摘要:刘泉义苗族女性形象形成了具有辨识度的语言形式,为当代少数民族人物画探索开辟了新的路径。他在后续的军旅题材创作中继承了工笔画精细技法,而在转向藏族题材创作时,则强化了写意手法的表现力。刘泉义人物画以现代视觉语言,重构了情感表现方式,为中国画在当代的创新发展提供了生动而具体的实践案例

传统的解构与重构——薛亮山水画的形式语言与主题探索————作者:翟明帅;

摘要:薛亮是一位致力于探索山水画时代性的画家,他以当代人文视角审视传统山水的审美特质,探索当代艺术语境下山水画艺术语言与主题内容的出新,其山水画以线为骨,以墨为肉,以色为肤,在传统山水画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绘画元素,剥离传统而不背离传统,是扎根于传统又能反映时代的艺术表达

“水墨实验”与“实验水墨”名称考辨————作者:杭春晖;

摘要:纵观40多年来“水墨”衍生的诸多命名,呈现出实践与理论之间的激烈互动,交织着对概念的争论与重构。本文围绕“实验水墨”与“水墨实验”概念上截然不同的词汇,分别从语言结构和文化身份上展开讨论。目的不是为了简单的价值判断,而是将水墨视为一个具有开放性和活性的研究对象,通过考辨相关“水墨”名称,重新激活“水墨实验”在当代语境中的阐述功能

多元与竞争——抗战时期延安设计组织研究————作者:黄厚石;

摘要:抗战时期的延安,各种文艺组织蓬勃发展,设计组织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特征。“鲁艺美术工场”和“延安工艺美术社”分别代表了学术型和专业型设计组织的尝试,技术型的“美艺服务社”体现了设计组织对市场需求的敏锐反馈,这种市场需求导致代办型设计组织在延安快速成长,“鲁艺美术供应社”的复办则反映了市场需求激发的良性竞争,并体现出设计艺术发展中商业因素的重要性。延安设计组织的发展和变化,体现了政治观念、文艺思想和...

从商业美术组织者到抗战美术先锋——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工商业美术作家协会及其角色转变————作者:王玮;

摘要:20世纪30年代,“中国工商业美术作家协会”作为民国时期首个全国性商业美术专业团体,肩负着“商业美术现代化”与“抗战美术动员”的双重重任。该协会早期以联络业界、研讨理论、提升技巧、推动工商业发展为宗旨,借用《商美》杂志与全国商业美术展览,推动商业美术职业化与大众化。抗战全面爆发后,其组织成立“救亡宣委会”,通过创办画刊、举办爱国画展、募集资金等举措,将商业美术的视觉传播特性转化为民族救亡的文化武器...

抗战全面爆发时期中国工艺美术的断裂与重生————作者:王海华;

摘要:抗战全面爆发时期,中国工艺美术经历了从摧毁到重生的过程。战争不仅破坏了传统生产网络与教育体系,更中断了商业美术的现代转型进程。然而,身处大后方的知识分子积极引入西方设计理念,大力推动民族形式与实用主义结合,形成了“院校教育—生产实践”模式,促使工艺美术在断裂中完成从传统技艺向现代设计的转型,为中国现代设计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师古出新意——《浮玉山居图》风格来源与隐逸主题再考————作者:杨东谕;

摘要:本文通过对钱选师承关系和临仿实践的系统分析,揭示《浮玉山居图》所蕴含的“师古出新意”的创作理念。在技法层面,钱选以南宋绘画传统为基础,主动回归晋唐古意,对“江南画”形式进行再探索,并通过绘画媒介实现笔墨创新。在主题层面,该作以唐代隐逸诗人方干的典故为文本意象,通过对山居母题的继承与创作,构建起一套独特的隐逸主题表达系统。《浮玉山居图》既是钱选对前人绘画传统深入理解的体现,也是其在新历史语境下的创新...

谢赫“六法”东传日本考论————作者:杨羽;

摘要:谢赫“六法”是中国绘画理论的重要基石,不仅是中国绘画的代表性思想,也对日本绘画产生了重要且深刻的影响。然而其传播路径和融入日本本土绘画的过程一直未被学界充分关注。本文通过细致考证历史文献,揭示“六法”在13世纪初和17世纪中期以间接或直接的方式传至日本的过程,并借此探讨外来画学思想与日本本土传统绘画之间的互动关系,为中日美术交流史提供新的视角和史料支撑

光色中的诗意理想——近代日本朦胧体绘画的视觉探索及美学启示————作者:王天乐;

摘要:朦胧体绘画是日本明治时期产生的绘画样式,也是近代日本美术重要变革运动的结果。在视觉探索上,朦胧体绘画以“没线主彩”描绘有水的风景,对传统画法进行了图式革新;在空间实践上,画家利用平面虚实的分割,以留白的方式探索本民族的审美情感特征;在画学观念上,则借鉴中国宋元绘画作品,并融合中国传统哲学与诗意审美。朦胧体绘画作为近代日本西化过程中的一次民族启蒙与文化自省,不仅成为连接中日文化的桥梁,也在传统画法与...

陕西乡土题材人物画的艺术特征与发展脉络————作者:李欣羽;

摘要:本文聚焦陕西乡土题材人物画,通过梳理其不同时期的发展脉络和背后独特的文化背景,总结提炼出现实主义特征及表现主义转向的具体体现,进而揭示陕西乡土题材人物画创作中蕴含的质朴厚重的原乡情结,旨在深化对地域美术发展规律的认识,为相关主题的创作与理论探索提供参考

民间美术的技艺“言传”途径探析——以色彩口诀为例————作者:李青青;祝越;

摘要:言传与身教是民间美术重要的技艺传承方式,其中“言传”突出表现为口诀传承。本文旨在探析口诀传承作为民间美术技艺传承重要途径的内在原因,在此基础上梳理色彩口诀的主要内容及特征,进而揭示色彩口诀作为集体智慧的产物对民间美术技艺传承的重要价值

刘永健的乡土写实水彩画研究————作者:戴永强;

摘要:刘永健的水彩画创作是当代乡土写实绘画的代表。他始终坚守乡土叙事的创作方向,其作品凭借大画幅的创作形式、细腻的写实手法及对色调的精妙运用,生动展现出乡土生活的自然之美与醇厚的人性光辉,以艺术实践回应人们对自然与乡村日渐深切的精神向往。其创作不仅拓展了乡土题材在现实表现上的生活宽度,也因其独具特色的乡土写实水彩画新貌,深度推进了新时代水彩画创作的发展

有形与无形——乔晓光的剪纸艺术特征分析————作者:张雪娇;薛其龙;

摘要:乔晓光是我国当代剪纸艺术的代表性艺术家,他将民间传统与当代表达深度融合,以极具时代审美的创作视角,开辟了独特的创作方式。本文提出乔晓光通过探索“有形”的剪纸语言与“无形”的文化内涵,实现从图像到文化、从民艺到观念的艺术转化,为传统剪纸注入新生命,并为当代艺术提供了传统再阐释的重要范式

乡土之路——陈杰木雕的表现维度与本土性探索————作者:李鹏;伍麒麟;

摘要:文章通过系统梳理陈杰木雕的艺术特征,深入剖析其对中国雕塑本土化发展的时代价值。陈杰的木雕创作既展现出个人深厚的艺术造诣与思想内涵,又通过对民族文化精神的现代表达,革新当代木雕的创作理念,其创作成果和教学贡献为当代中国雕塑从业者提供了宝贵借鉴,有力推动了新时代本土雕塑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第三届全国水粉画大展”作品选登————作者:李方东 ;谭秋菊 ;刘燕亚 ;毛凌风 ;许卫朕 ;王洪云 ;郗志理 ;曹玉玺 ;黄万埔 ;董畅达 ;陈红义 ;高涵 ;刘思含 ;黄国良 ;王天贺 ;张钞治 ;邵国宸 ;张宁 ;梁国斌 ;邱剑 ;陆浩然 ;高坤 ;郭玉娇 ;杜华显 ;柴波 ;张利锋 ;权振龙 ;许文峰 ;李博雅;

摘要:<正>~

民族题材工笔肖像画的当代图式建构————作者:周国泉;

摘要:本文以描绘苗族人物的工笔肖像画“停洞圩日”系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作品的人物塑造、构图设计、色彩运用及线条表现展开分析,揭示其作为民族题材工笔肖像画的叙事逻辑和文化内涵,进而为当前的创作实践及理论研究提供参考和启发

从模仿到创造——数智艺术的图像叙事与空间建构————作者:方民;

摘要:本文以“新质生产力”为基点,探讨数智艺术从模仿到创造的历史转型问题。在图像叙事领域,揭示工具理性与艺术主体性的断裂,阐明算法生成推动创作范式从“内容生产”转向“系统架构”的跃迁。在空间建构领域,论证虚拟技术颠覆机械复制的逻辑,实现“再现”到“共生”的认知论转向。文章创新性地提出数智艺术的三重张力,即技术赋能下创新与算法霸权并存,系统创造潜能与人文精神危机同在,感知解放与数据殖民异化交织。同时强调用...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