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民族大学学报

所属栏目:文学期刊 热度: 时间: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52-1155/C
国际标准刊号:1003-6644
主办单位:贵州民族大学
主管单位:贵州省新闻出版局
上一本期杂志:《海南大学学报》研究生毕业论文
下一本期杂志:《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期刊论文

  【杂志简介】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研究四化建设中的现实问题,提倡对学术问题进行争鸣和探索.办刊目的是为了促进我院的教学和科研,提高我院师生的学术水平。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获奖情况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国民族学类核心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民族学·文化人类学、文艺学·语言学、政治学·经济学、哲学研究、艺术学研究、民族教育·外语教学、广告学研究。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关岭麻洼仡佬语记录研究 李锦芳,阳柳艳,王吉增,LI Jinfang,YANG Liuyan,MANG Jizeng

  黔桂仡佬语哈给方言比较 韩林林,hAN Linlin

  彝族语言中的量词分析 杨娟,刘云,YANG Juan,LIU Yun

  作为仪式的布依戏研究 吴秋林,吴晓梅,MU Qiulin,MU Xiaomei

  彝族传统丧俗仪式调查实录 张盈盈,陈棣芳,徐晓敏,张毛毛,zhANG Yingying,ChEN Difang,XU Xiaomin,zhANG Maomao

  想象未来:一种存在主义的实践活动 丽泽特•约瑟芙迪思,武宁(译),Lisette Josephides,MU Ning

  九黎源流地望考 石朝江,ShI Chaojiang

  云南独有民族人口转变阶段比较研究 晏月平,方倩,YAN Yueping,FANG Qian

  论唐代和亲视域下的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 范香立,郭晓燕,FAN Xiangli,GUO Xiaoyan

  文化的建构与实践:永宁摩梭人亲属制度再研究 许瑞娟,XU Ruijuan

  中越布依语亲属称谓对比及其文化内涵探究 杨菁,YANG Jing

  扬雄文学“明道”论之内涵及其对刘勰的影响 汪文学,LIU Suxiao,WANG Wenxue,LIU Suxiao

  方志文献所见《全元诗》已著录诗人佚作辑补 李成晴,LI Chengqing

  《弹歌》考论 杨德春,YANG Dechun

  北魏佛教与《洛阳伽蓝记》 袁洪流,YUAN hongliu

  蓝译本《阿Q正传》中文化词的翻译策略探析 周世培,zhOU Shipei

  中国逻辑史研究“五范畴”--崔清田先生口述史片段 曾昭式,zENG zhaoshi

  我国中医逻辑研究综述 刘邦凡,史悦,LIU Bangfan,ShI Yue

  认知问题和群知识浅析 董英东,DONG Yingdong

  刑事错案防范机制之建构--基于诉讼程序与证据制度的分析 陈永生,叶宗耀,ChEN Yongsheng,YE zongyao

  法教义学下“醉驾”定性困境之破解 石经海,刘兆阳,ShI Jinghai,LIU zhaoyang

  论侵害债权行为的刑法规制 聂立泽,高猛,NIE Lize,GAO Meng

  国际法律研究论文:英美法上注意义务成立规则演进

  [摘要]英美侵权法上注意义务成立规则对于过失侵权责任判断具有重要意义。英美侵权法上成立规则处于不断演进过程中,从邻人规则确立以来经历了六种不同的判断标准。注意义务成立上的三部曲为现代英美法所采纳,对我国司法实践不无借鉴意义。

  [关键词] 英美法,注意义务,成立规则,演进,国际法律研究论文

  引 言

  英美法传统观点将注意义务看成是“侵权法中的圣牛”。它是过失侵权构成的核心要素,它对侵权的重要性决不亚于约因学说在合同法上的重要性。[1]但英美法上如何判断注意义务的成立是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因为“我们的关系概念改变,义务也随之变化,法律的前线也处于变动之中。”[2]英国法通常在案件中讨论“原告类型”、“损害种类”和“侵害方式”等,以便决定在特定情形下,是否有注意义务。但上述检验还是粗线条的,实践中关于分析它的方法论思考得太少了。美国法的情形大体相同,注意义务一般来说仅发生在加害人与受害人之间的某种关系之中。但关于侵权法上的相对关系的具体组织和内容要求这一真正重要的问题本身,也还没有得到解答。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价值对齐:人工智能时代的技术伦理与文明对话————作者:曾雯;侯凌风;周旅军;

摘要:人工智能价值对齐已从技术工程问题演变为复杂社会现象,论文尝试构建人工智能的三维框架并分析其内涵与路径。人机维度上,虽有RLHF等技术路径,但存在文化偏向与局限,单纯技术难解决价值错位;社会维度中,同一文明内价值分歧凸显,有效利他主义、有效加速主义等思潮并存,致治理真空,需包容性对话与动态治理;文明维度下,跨文明价值差异借AI放大固化,美、中、欧体现不同价值取向,催生“AI民族主义”,或致全球数字空...

询唤·互动·共鸣:游戏传播非遗的三重实践进路——基于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的考察————作者:徐金龙;吴静文;

摘要:在数字技术革新与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双重驱动下,国产数字游戏正演化为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新容器”,成为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新场域。《黑神话:悟空》作为国产游戏里程碑之作,深度融合了传统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精髓,其内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依托游戏数字技术实现现代化转化与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嵌入虚拟游戏所构建的文化空间,借助游戏符号再现、游戏机制交互与游戏体验共鸣实现传承与传播。非物质文化...

苗语话题结构及生成路径——兼反观汉语话题结构————作者:罗兴贵;杨楠;杨世梅;

摘要:话题结构作为一种常见的语法现象,在人类语言中具有普遍性。论文以苗语话题句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基本语义结构及生成机制。研究认为,苗语话题句呈现“话题—述题”的基本框架,其表现形式可分为有标记和无标记两类,有标记话题句通过停顿、语气词、条件连接词或附置词实现;无标记话题句则涵盖不移位、移位但不出位及独立成分等类型。在语义特征上,苗语话题结构表现出关涉性和指称性等特征。从生成机制看,苗语话题结构是基础生成...

中国全球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生态内涵、面临困境与路径探索————作者:郭永平;齐爽;

摘要:农业文化遗产是中国农业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文明与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2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启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保护和适应性管理”项目以来,中国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论文系统回顾了20多年来“中国全球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现状,通过梳理农业生态系统...

新内生发展理论视域下低收入群体自我发展能力提升的综合式支持体系研究————作者:康红梅;肖雪梅;

摘要:破解低收入群体可持续增收能力薄弱问题,构建其自我发展能力提升的支持体系,对于乡村振兴战略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文运用参与观察法和深度访谈法,以贵州省Q市X社区为例,在新内生发展理论视域下,深入剖析低收入群体自我发展能力提升的综合式支持体系。研究发现,低收入群体自我发展能力的内源支持系统产生的持久动力效应,有赖于其自身发展动力激发与素质提升、家庭内部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两个关键环节...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发机理、价值建构与实践指向——基于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的视角————作者:范春婷;

摘要:精神生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视角,分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机理与实践要求,是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和行动成效的必然之义。基于“物质生产方式”创新发展、“以往的活动”承继发展及“国家的需要”现实发展的生发机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从现实的个人、真正的共同体和精神生产力出发明确其三大价值层面,并在具体实践中,发挥精神生产主体能动性、提升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保护及其呈现————作者:张继焦;周子翔;

摘要:聚焦物质性、制度性与习俗性文化遗产,从文化赋能论出发阐述数字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方式的突破,以及对文化内容呈现效果的增强。数字技术推动了中华文化的数字化保护及其呈现,实现文化遗产的保存与传承的同时,也为全球受众提供了沉浸式与互动性体验。进一步地,短视频、直播、小程序与电子游戏等数字媒介为传统文化提供了更丰富的呈现形式,激发了公众对中华文化的兴趣与参与热情,形成了自下而上的文化活态再创造。总体而...

费孝通与贵州民族大学的两代情缘————作者:张喆;

摘要:站在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学院教学楼间的中庭,面对竖立着的费孝通先生的塑像,作为费孝通先生的外孙,我回溯家族与贵州民族大学的渊源,总能感受到一种跨越时空的使命与温情。外公毕生追求“志在富民”的学术理想,而这份理想的火种,不仅照亮了我成长的道路,更在贵州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延续出两代人与贵州民族大学的深厚情缘

论《全黔诗萃》的编纂、诗学批评内涵及文学史意义————作者:谭德兴;

摘要:晚清徐螷所编《全黔诗萃》,是对贵州五百余年诗歌作品所进行的精选。按时间先后顺序,收录自明初至清同治时期与贵州相关的四百多位诗人、六千余首诗歌作品。《全黔诗萃》载录了大量诗歌评论资料,蕴含丰富的诗学批评思想:一是其论诗诗文中的诗学批评思想,包括推崇温柔敦厚之诗教、崇尚自然与抒写真性情等;二是诗人小传中的诗学批评史料及其内涵,涉及前人对贵州诗人及其作品的品评。《全黔诗萃》的编诗、论诗、品诗具有重要的文...

乡土情结:促进城乡资源双向流动的文化纽带和动力————作者:柳莲花;朴光星;

摘要: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重要发展议题。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城乡共同繁荣,需要推动城乡资源双向流动,其中的关键是促进“由城到乡”的资源流动,鼓励更多资源下沉乡村,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本研究关注作为一种文化因素———“乡土情结”在城乡资源双向流动中的作用。研究发现,“乡土情结”在农民工返乡建房、青年回乡创业、乡土人士“回归乡土”助力家乡建设、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中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成为促进城...

为师为学为人的费孝通——纪念费孝通先生诞辰115周年逝世20周年————作者:徐平;

摘要:费孝通先生是中国社会学、人类学和民族学的奠基人与开拓者,对我国社会学的发展和拓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被称为“中国社会学的总设计师”。费老先生怀抱“志在富民”理想,倡导文化自觉,为当代社会学学者塑造了志在富民的“中国理想”和美美与共的“中国气派”。2025年清明期间,“费门”弟子与费老女婿张荣华一同前往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松陵公园费孝通墓前祭拜,深切缅怀、追思费老;又赴费老曾26次访问过的学术圣地“江村”...

费孝通民族研究思想与边疆治理现代化————作者:包路芳;肖翔尹;

摘要:推进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费孝通的民族研究思想在这一过程中仍具有重要指导价值。论文从政治整合、经济发展、文化共生、社会建设与生态治理五个维度,对费孝通民族研究思想的核心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并结合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边疆治理所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了其思想对新时代边疆治理现代化的启示: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前提下,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以推动特色经济开放发展,提升基...

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法治化政府与社会协作驱动模式探赜————作者:韦正富;张进;

摘要:在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推进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法治化具有与时代相呼应的政治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在推进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工具”中,政府驱动、社会驱动是两种传统的“政府—社会”二元模式,而政府与社会协作驱动模式(或称政府民间结合模式)则是一种折中后的理想选择。结合民族地区实际,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等优势,无疑奠定了政府与社会协作驱动模式发挥作用的组织、政治、制度等...

文化共享与互动融通:论刘三姐文化传播的三重进路————作者:孙丰蕊;

摘要:刘三姐文化早已成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谱系中的经典范式,其当代影响力的持续建构,根本上依赖于传播机制的不断演进与更新。从历史进程看,刘三姐文化的传播路径大致经历了口头传统时代的慢节奏传播,舞台影视时代的视觉叙事,实景演出时代的文化融合与传播,新媒体时代的瞬时性、全域性传播,这一传播逻辑不仅体现为技术形态的更迭,更深层地反映了刘三姐文化在不同时代语境中“可传播性”的构造策略与文化接受机制的协同演进。从刘...

马克思与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之实践论关系管窥——一种批判性考察————作者:刘阳军;乔越;

摘要:以阿多诺为链接焦点,串联并图绘马克思与法兰克福学派实践论关系若干关键议题。一方面凸显出事实性和精神性两重联结以及其间正变与异变、肯定与否定、进步与退步、延传与转换等杂糅状况,另一方面因此般晦暗、迷障等,昭示出“解放马克思”和“保卫马克思”的双重迫切性和重要性。这毫无疑问地标示出法兰克福学派对待马克思的矛盾性和复杂性,包括对持守历史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原则高度的摇摆和解构,客观上对安德鲁·芬伯格“...

中国南北经济融合的“3D”框架分析:空间演化、制约因素及政策建议————作者:胡春阳;敖俊;郑登元;

摘要:推动南北经济融合正成为破解共同富裕进程中“老大难”问题的关键。本文基于密度、距离、依赖构建“3D”框架,结合中国2,850个县域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运用标准差椭圆与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刻画南北经济融合的空间特征及演化趋势。研究表明:南北经济格局“南高北低”,内部呈“金字塔”分级结构,区域融合存在“低密度”缺陷。南北经济的方向分布一致,区域重心“长距离”状态持续改善。南方经济空间依赖性较...

积极老龄化视域下社会工作促进低龄老年人社区参与路径研究——以H县C社区为个案研究————作者:饶义军;张涵琪;饶宜;

摘要:为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挑战,“积极老龄化理念”备受关注。低龄老年群体在时间、资本、知识储备及技术经验等方面具备相对优势,促进该群体充分融入社区,既符合积极老龄化战略价值导向,又能实现老年人力资源向社区治理资源转化,弥补社区治理资源的不足,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本研究以H县C社区为个案,在大量实证分析基础上,揭示了低龄老年人社区参与的实践基础与行动逻辑,剖析了参与过程中的主体性局限与体...

中欧班列新闻报道的周边传播分析————作者:李红秀;李丝绦;

摘要:自中国开通中欧班列以来,中欧各国之间的交通运输合作日益频繁。本研究旨在探讨中欧班列周边传播的时空趋势和交通运输合作的空间溢出效应,为中欧交通运输合作机制的发展提供依据。论文选取22个中欧班列沿线国家的新闻报道,分析了媒体对中欧班列周边传播的空间趋势。论文运用统计分析和莫兰指数方法对中欧班列新闻报道的时间趋势和空间依赖性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从2016年到2024年,所有年份的莫兰指数表现出一定的空...

“节日化与现代社会发展”笔谈————作者:李生柱;罗彩娟;龙正荣;赵彦民;

摘要:“节日化”(festivalization),又称“节庆化”或“节会化”,指一种以政府为代表的多元主体将各类节日文化要素创新利用并转变为新节事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以来,节日化便成为全球社会文化发展转型的一种新趋势和新现象,至今方兴未艾,其显著表现形式有:一是新兴节庆数量激增,受众日趋多元,迎来节庆大繁荣(festival boom);二是政府、社会、市场等多元主体不断征用、收编,甚至重组传统节...

双重差序运作:乡村干部行政实践的基本逻辑————作者:陈继;

摘要:基层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如何实现项目资源有效落地,乡村干部尤为重要。然而,面对农村社会复杂多元现实,乡村干部的行政实践在可见层面表征为“差序运作”的动态理路。据此,论文依托C县G镇王村增减挂钩项目,进一步探究这一运作模式生成要素。分析发现,乡村干部推动项目落地过程中,在整体性层面,按照时间分期,分步骤分阶段实施,进而表达为初始阶段-胶着阶段-攻坚阶段的纵观性概览;在个体性层面,按照群体分层,针对村民...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