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

所属栏目:文学期刊 热度: 时间:

曲艺

曲艺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国家级
国内统一刊号:11-1584/J
国际标准刊号:0578-0608
主办单位:中国曲艺家协会
主管单位:中国曲艺家协会
上一本期杂志:《美术》期刊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歌曲》期刊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曲艺》是一本全国性曲艺刊物。始由中国曲艺研究会主办,后改由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办。曲艺杂志社编辑。专以发表新曲艺作品和经过加工、整理的传统曲艺作品及曲艺评论、研究文章。   1957年1月创刊,首任主编赵树理,副主编陶钝。初为双月刊,十六开本;1958年1月改为月刊,自7月号改为三十二开本;1960年7月号,重新恢复为十六开本;1961年1月再度改为双月刊,出至1966年第五期,因“文化大革命”开始而停刊。粉碎“四人帮”后,《曲艺》于1979年1月复刊,月刊,十六开本。截止到1985年12月,已出刊一百六十一期。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获奖情况:2008年荣获抗震救灾新闻宣传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栏目设置

  特别关注;有话要说;人物坊;往事回眸;E网打尽;漫画漫话;长篇连载。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一段曲艺往事的启示 向云驹

  采莲赋——溥叔明改写萧绎《采莲赋》为岔曲 溥叔明,吴光辉

  浅谈曲艺音乐发展现状 神乐

  把握本质特征努力传承创新——浅谈四川清音的音乐创作 向胜

  浅析板腔体曲种的创新——以骆玉笙演唱的《子期听琴》为例 于林青

  词曲的完美合作是作品成功的保证 杨妤婕

  仙乐妙谛:琵琶有情“托”在弦——我所喜爱的苏州弹词音乐 张进

  曲艺音乐的腔词关系与叙事性特征的美学表现 蔡源莉

  感悟•感动•感恩——走进暴玉喜创作的心路历程 静静

  悼念恩师白奉霖先生 穆祥征

  调侃李伯清 马骥

  “下跪小品”:匮乏现代性的低俗演艺 周思明

  一场别开生面的拜师仪式 罗君生

  追求艺术生命的绿色 暴玉喜

  曲艺须师承关键在创新 殷伯达

  师心如父 涓涓

  推动改革发展扩版再攀高峰 洛棠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投稿:盔头的发展及其在京剧艺术中的作用

  [摘 要]在京剧史上,人物形象塑造由类型化到个性化,所以盔头在其中的运用也经历了漫长的由简单搭配到复杂讲究的探索过程。京剧是一个综合艺术整体,除去表演,需要有导演、音乐、舞台美术等去共同创造一个完整的艺术精品。为此盔头作为树立典型人物形象的具体体现标致,也是综合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中国教育学刊,盔头,盔箱,传承发展,重要性,经验感想

  一、盔头的简介及其发展进程

  “盔头”是梨园行的行话,也叫盔帽、戏帽,是中国传统戏曲中人物所戴各种冠帽的统称。“盔”是仿照古代战将所戴的头盔样式并加以夸张、美化而形成的。按照舞台上不同角色的实际应用,从外形上可划分为冠、帽、盔、巾四大类。而按制作工艺与使用材料来分,可分为硬胎与软胎。戏曲盔头与戏衣一样注重装饰性,但其装饰时有变化,各剧种之间也互有异同。

  曲艺最新期刊目录

第五届“嘉定法宝杯”讲好中国法治故事全国曲艺展演活动作品征集启事

摘要:<正>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持续推进曲艺创作和法治宣传相融合,充分发挥法治宣传在基层依法治理中的重要作用,由中国曲协联合有关单位举办的第五届“嘉定法宝杯”讲好中国法治故事全国曲艺展演活动将于2026年在上海嘉定举办,现征集有关作品

曲艺出海展华彩 交流互鉴谱新章————作者:本刊编辑部;

摘要:<正>5月,上海评弹团携“江南雅韵醉春风”文化交流项目横跨太平洋,在美国洛杉矶、旧金山、纽约、亚特兰大4城展开文化交流活动,唱响吴侬软语的东方曲韵;6月,“中华曲艺海外行”赴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交流访问,艺术家们尽展南北曲艺之妙、说学逗唱之能,受到海外观众的欢迎。活动的成功举办如同一曲跨越山海的文化交响,在异国他乡激荡出动人的回响,不仅鲜活彰显了曲艺艺术魅力,更承载了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

荷花谣(河南坠子)————作者:杨妤婕;

摘要:<正>夏日里来,艳阳高照正当空,清亮亮,湖面水上有凉亭。倚栏临窗执小扇,一阵阵,幽香飘渺伴轻风。炎夏清香来何处?骄阳下、碧水中,莲叶绿、金鱼红,荷花绽放立盈盈。荷花啊,淤泥不染高洁性,烈日不衰侠义风。美丽优雅无俗艳,温柔仁爱有深情。到晚来,荷塘月色多幽静,清晨时,映日荷花别样红。满华夏,一枝独秀贯今古,总赞叹、常吟诵,荷香莲韵总传承,诗中画中人心中

多维视域下曲艺的哲学思考与文化表意

摘要:<正>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谱系中,曲艺以其独特的艺术形态与文化功能,始终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曲艺绝非仅具娱乐属性的表演形式,更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与哲学思辨的具象化载体。它以说唱为媒介,将绵延千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巧妙熔铸于声腔韵律与叙事演绎之中,构建起极具民族特色的文化表意系统

寓理于笑——浅谈相声蕴含的哲理————作者:启贺;

摘要:<正>相声,是诞生于清末的北京,以普通话为载体表演的,以喜剧性审美范畴为特点的综合性曲艺曲种。(1)相声自身具有包容性开放性,又将历史纵向上的喜剧传统、喜剧形式、喜剧元素,与同时诞生发展的横向喜剧形式甚至所有表演形式,都像磁石一般吸附于自身的喜剧性表现之上。古今中外信手拈来,充实自身,用以表现喜剧情采。其产生、确立、发展过程中,始终呈现一种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动态...

扬州曲艺中的哲学思想探析————作者:朱运桃;

摘要:<正>彭吉象在《艺术概论》(1)中提到:“哲学代表着人类理性认识的最高形式,艺术代表着人类感性认识的最高形式,它们一道构成了人类精神王国的两座高峰。”双峰并峙,并非风马牛不相及。曲艺作品,往往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扬州曲艺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瑰宝,承载着扬州人朴素的哲思和情感,不仅具有丰富的艺术价值,还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智慧

诗意化的知行思辨——浅谈曲艺艺谚艺诀的哲理价值————作者:孙立生;王艺霖;

摘要:<正>曲艺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并具备独特价值,对艺谚艺诀和专业术语的梳理、解读、诠释,是一个大胆尝试与有益探索。与其说自己荣幸参与了《中华曲艺艺谚艺诀和专业术语》一书的编著,不如说它赐予笔者一次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曲艺前贤、学术成果的谦恭、真诚、系统地学习的机会更为准确和恰当

总结与展望:中央苏区曲艺文献研究的现实成就与未来实践————作者:林宇;

摘要:<正>中央苏区时期,干部、战士、革命群众为配合政治军事斗争、鼓舞参战热情,共同创作演出了一大批包括歌舞、戏剧、戏曲、舞蹈、曲艺在内的文艺节目,其中,曲艺作为中央苏区文艺活动重要艺术形式之一,化作了中央苏区革命军民骨肉相连的集体生活形式。曲艺演出队伍既有剧团剧社,也有群众参与其中的业余组织,所表演的曲艺节目则包括少量传统曲艺节目和大量新编曲艺即红色曲艺节目

黄土地上的说唱纹路——简述山西曲艺曲种长续有绠————作者:田家宾;

摘要:<正>2025年6月,山西省曲协在大同举办全省优秀曲艺作品展演活动。根据活动的计划,4月省曲协组织了11市选报曲艺作品的初选工作。在省曲协柴京海主席的组织和带领下,组成观摩小组,包括省曲协驻会秘书长魏曦明、山西省艺术研究院戏剧曲艺研究所所长李成丽、省曲协干事郭靖,以及笔者,一行人9天走遍山西各地,旨在为5月的初评与6月的终评打下好的基础

评弹守正,艺脉传承:叙论周良先生对评弹艺术之贡献————作者:魏雅宁;

摘要:<正>周良(1926-2025),原名濮良汉,江苏海门人,著名曲艺活动家、苏州评弹理论家。他早年就读于上海大夏大学,1949年随解放军南下,先后在苏州市委办公室、文化局等单位工作。1957年起,周良先生投身文艺事业,历任苏州市文化局副局长、局长,苏州市文联主席,苏州评弹研究会干事长,江苏省曲艺家协会主席,江浙沪评弹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国曲艺志》副主编,中国说唱学会副会长等职

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影视化保护探究————作者:罗翔;

摘要:<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的重要见证者,非遗更多的是从其产生、传承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为人民和民族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的作用。它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同时也是维系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对中华文明的发展前进起到了极其重要的影响,是推动中华文明深化发展的基础

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苏州评弹《娜事Xin说》的创新探索————作者:孙筱梅;

摘要:<正>苏州评弹是一种起源于苏州的传统曲艺形式,承载着江南水乡的韵味与历史积淀,凭借婉转的唱腔、细腻的表演和真挚的情感打动人心,深受观众喜爱。近年来口碑与票房双丰收的新创剧目《娜事Xin说》,更是将这门艺术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它巧妙融合传统与创新,运用全新的创作手法与现代化表达方式,呈现出令人惊艳的舞台风采

从乡土书场到数字媒介——西河大鼓的艺术嬗变与传承创新————作者:祁夏竹;

摘要:<正>西河大鼓是北方鼓曲艺术的代表性曲种,其独特的表演艺术特征和审美价值体系亟需深入研究。本文通过系统分析西河大鼓的艺术表现形式、审美特质及其当代生存现状,探索其在新时代的传承路径。该研究不仅深化了对北方鼓曲艺术本体的理解,还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下的鼓曲艺术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方法论启示

快板书 再生情————作者:魏鹏;

摘要:<正>说的是天色微亮雨蒙蒙,大街上人烟稀少雾层层。一个货郎挑着担子走得快,直奔石家庄日本驻军大本营。说话间来到了大门口,这货郎迈步就要往里行。只听得岗亭内突然有人喊“站住”,原来是睡眼惺忪的一个哨兵。关键这哨兵的名字一听就是睡不醒,他名字就叫小野正懵

湖北小曲 一条围巾————作者:杨鲁平 ;蒋巍;

摘要:<正>(唱)月色朦胧霜满天,油灯摇曳映旧檐。慈母飞针围巾暖,佳儿远行御霜寒。(白)那是1958年冬日一个夜晚,粤东山村民房里坐着一位老妈妈。她双手如飞编织着一条蓝色围巾,一边织一边念叨:“北方呀,冷,妈给你织条围巾戴着,就不冷啦!”这时,随着门外一声鸡啼,天边泛起鱼肚白,老妈妈手上不由得加快了动作,等围巾赶织完成,天已大亮

评书 国之栋梁——潘锦功————作者:李品鹏;

摘要:<正>全世界首屈一指、最繁华的机场之一美国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的上空,阴霾笼罩。机场内,异常的繁忙。第一航站楼内有11个登机口,穹窿形钢结构穹顶,恢宏舒展,每一根儿钢柱排列得整齐有序。但是,每个人的脚步却是杂乱急促!这里面,有金发碧眼的、有卷发黑皮肤的,还有留着络腮胡子、白头巾上戴个黑色橡胶头箍的,反正哪国人都有吧

资讯————作者:曲讯;

摘要:<正>第十二届中部六省曲艺展演在山西沁水成功举办6月23日至26日,第十二届中部六省曲艺展演在山西沁水成功举办,分两场展示的22个节目聚焦中部地区崛起过程中的社会发展、百姓生活和奋斗者故事,充分展示了近年来中部地区曲艺工作者守正创新、潜心耕耘的丰硕成果。(曲讯

2025《曲艺》杂志征订单

摘要:<正>主管单位: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单位:中国曲艺家协会《曲艺》杂志集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于一体,彰显独家性、权威性。《曲艺》杂志装帧设计精美;文凤朴实,鞭辟入里:图文并茂,雅俗共赏;曲艺作品注重原创,学术评论客观公正。曲高和“众”,艺术养心。国内外公开发行,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36;国内统一刊号CN11-1584/J;国外代号M108;《曲艺》杂志为月刊,全年共1...

《东渡》出海:以匠心筑就中日文化交流新范式————作者:徐吉吉;

摘要:<正>中日说唱组曲《东渡》——这部由中日艺术家联袂打造的曲艺明珠,是一部跨国界、跨时空、跨文化、跨语言、跨曲种的舞台力作,在首轮巡演中赢得了广泛赞誉。它不仅实现了艺术表现形式的融合与创新,更构建了一种新型的文化交流范式,在两国观众心中激荡起超越语言的文化共鸣,让千年文脉转化为直抵人心的当代情感对话

江南雅韵醉春风——2025年上海评弹团赴美文化交流速记————作者:李慧丽;

摘要:<正>2025年春夏之交,在联合国成立80周年的历史时刻,上海评弹团携“江南雅韵醉春风”文化交流项目横跨太平洋,在美国南部的洛杉矶、旧金山、纽约、亚特兰大4城展开为期17天的文化交流活动。在联合国总部恢宏的大厅里、在纽约大学的青年学子面前,柔美坚韧的中国江南文化,与西方观众产生了关于文化多样性的共鸣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