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水产科学

所属栏目:农业期刊 热度: 时间:

南方水产科学

南方水产科学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44-1683/S
国际标准刊号:2095-0780
主办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查看南方水产科学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桉树科技农业科技杂志
下一本期杂志:中国棉麻流通经济农业经济杂志

   《南方水产科学水产科学杂志发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水产类学术刊物(双月刊)。主要刊载渔业资源、捕捞技术、渔业设施、渔业环境保护、水产养殖与增殖、渔业生物病害、水产品加工与综合利用以及水产基础研究等方面的论文、研究简报、综述等。

  期刊目录参考

  “吉富”系列罗非鱼生长性状的配合力、杂种优势与遗传相关分析

  林明雪;杨洁;岳武成;康伟;雷双永;杜金星;王成辉

  (7)大鹏澳不同区域尿素浓度与浮游植物脲酶活性的研究

  韩婷婷;齐占会;戴明;廖秀丽;吴风霞;巩秀玉;付贵权;黄洪辉

  (13)不同季节江蓠脱落物对大型海藻场上覆水的影响

  王云祥[1,2];李正[2];秦传新[2];陈丕茂[2];袁华荣[2];周文礼[1]

  (21)高密度草鱼和乌鳢养殖围隔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张植强[1,2];魏南[1];余德光[1];谢骏[1];王广军[1];龚望宝[1];郁二蒙[1];李志斐[1]

  (30)营养盐对海萝生长和藻体生化成分的影响

  张文文[1,2];郭永坚[1];李俊伟[1];朱长波[1];陈素文[1];颉晓勇[1]

  (36)斑节对虾GTF2H4基因的分子克隆及表达分析

  王艳[1,2];傅明骏[1];赵超[1];周发林[1];杨其彬[1];邱丽华[1]

  (44)硝态氮对凡纳滨对虾血清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付腾[1,2];宋沙沙[1,2];马红玲[1];王博[1,2];陈新祥[3];郭志勋[1]

  (51)不同发育阶段的四指马鲅消化道组织学比较研究

  谢木娇[1,2];区又君[1];李加儿[1];温久福[1];王鹏飞[1];王雯[1,2];陈世喜[1,2]

  (59)急性温度胁迫对银鲳幼鱼代谢酶、离子酶活性及血清离子浓度的影响

  高权新[1];谢明媚[1,2];彭士明[1];张晨捷[1];施兆鸿[1]

  (67)秋季南海中南部海域的一次灯光罩网探捕调查

  张鹏[1];张俊[1];李渊[2];张然[2];林龙山[2];晏磊[1];邱永松[1];孙典荣[1];陈森[1]

  (75)南海北部龙头鱼刺网网目选择性研究

  晏磊[1];李亚男[2];谭永光[1];杨吝[1];杨炳忠[1];张鹏[1];陈森[1];李杰[1]

  (81)基于神经网络和VMS的渔船捕捞类型辨别

  郑巧玲[1,2];樊伟[1];张胜茂[1];张衡[1];王晓旋[1];郭刚刚[1,2]

  阅读推荐:水产科技情报

  《水产科技情报》是由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产学会主办的水产技术类杂志,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上海市优秀科技期刊、上海市广告业先进单位。本刊坚持"促进渔业科技进步,为我国的渔业现代化建设和渔业生产服务"的办刊宗旨,坚持"以技术性为主,兼容学术性、普及性和动态、信息性"的办刊方针以及"立足上海、服务全国、面向市场,积极参与国际间渔业科技和信息交流"的办刊目标,注重学科的前瞻性,技术的先进性,动态信息的及时性,市场的导向性以及文字的可读性,把普及与提高结合起来,较好地适应了水产界多层次读者的需求,发行面遍及全国(包括港台地区),并涉足东南亚地区。

  南方水产科学最新期刊目录

新型裂解性副溶血弧菌噬菌体vB_VpS_BA27的特性及基因组研究————作者:张悦;赖晓芳;刘畅;刘广锋;江丽玲;张洪赛;李梦瑶;王杏;姜敬哲;

摘要:噬菌体作为一种特异性感染并裂解细菌的病毒,在细菌性疾病防控和环境微生物治理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是水产养殖中的常见致病菌,常导致水生动物病害并引发人类食源性疾病。从湛江东海岛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养殖厂的病螺池水样中分离出1株副溶血弧菌噬菌体(vB_VpS_BA27),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和基因组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

基于RPA-CRISPR/Cas12a的神经坏死病毒快速检测方法建立————作者:闫光达;马红玲;徐力文;邓益琴;郭志勋;冯娟;

摘要:赤点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Red spotted grouper nervous necrosis virus, RGNNV)是危害中国海水养殖鱼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尽早检出RGNNV是防控该病毒感染和减少养殖损失的关键措施。为建立快速检测RGNNV的方法,将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 RPA)技术与CRISPR/Cas12a(CRI...

一株鲈鱼源致病性鱼诺卡氏菌XXLX2的分离鉴定及比较基因组分析————作者:刘宸源;尚钰坤;毛会丽;李赛博;王乾坤;张荇荇;朱黎星;张子怡;申长春;关建义;

摘要:分离、鉴定河南新乡某养殖场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患病的病原菌,了解分离菌致病性,结合耐药基因注释分析药敏结果,对其基因组结构、毒力因子与近缘菌株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寻找共同的免疫保护抗原功能基因。结合菌落形态特征、理化特性分析,并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鉴定分离菌,对其进行溶血试验、人工回归感染试验、药敏试验及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分离菌XXLX2鉴定为鱼诺卡氏菌...

弗氏柠檬酸杆菌噬菌体NM4.3生物学特性及全基因组分析————作者:陈煜裕;刘畅;魏永谦;刘春;姜敬哲;

摘要: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是近年来牛蛙(Rana catesbeiana)养殖中新出现的高致病性病原菌,其多重耐药性增加了防控难度。从牛蛙养殖尾水中分离出1株裂解弗氏柠檬酸杆菌的噬菌体NM4.3,通过全基因组测序、生物学特性和系统发育分析,评估其潜在应用价值。结果显示,NM4.3为圆环dsDNA噬菌体,基因组大小为174 351 bp,GC含量为38.74%,编码3...

CMSY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以西印度洋重要鱼类种群为例————作者:葛春银;李增光;万荣;吴子健;刘瀚丹;赵瑞;游鹏;

摘要: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亟需有效的评估方法。传统评估方法因数据需求量大而受限,促使数据有限的评估方法迅速发展。其中,仅需捕捞数据的蒙特卡洛模拟捕捞量-最大可持续产量(Monte Carlo Catch-MSY, CMSY)模型应用广泛,但其参数设定可能影响结果可靠性。文章以西印度洋15种主要经济鱼类种群为例,开展CMSY模型的参数敏感性分析,并评估其资源状况。结果表明,不同鱼类种群对模型参数(Bend/...

东太平洋延绳钓渔业兼捕鲨鱼物种的生态风险评估————作者:李娜;林琴琴;朱江峰;

摘要:东太平洋是全球金枪鱼渔业的主要作业海域,其延绳钓渔业对兼捕鲨鱼种群的影响一直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基于生产力-易损性分析(Productivity-susceptibility analysis, PSA)方法,对东太平洋延绳钓渔业兼捕的8种鲨鱼进行生态风险评估,并对PSA所采用的属性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鲨鱼种群的生产力指数介于1.40~2.20,最高为黑边鳍真鲨(Carcharhinus...

基于最大熵模型的长江口三类生态型仔稚鱼生境分布特征————作者:吴子健;李增光;万荣;王嘉洛;葛春银;王大元;赵欣;

摘要:为解析长江口洄游性、海洋性与河口性三类仔稚鱼生境分布的环境驱动因子,根据2022年9月(夏季)、2023年4月(春季)长江口仔稚鱼采样数据,采用最大熵(Maximum entropy, MaxEnt)模型分析凤鲚(Coilia mystus,洄游性)、鳀(Engraulis japonicus,海洋性)和香?(Callionymus olidus,河口性)的生境分布特征及其环境驱动机制。结果表明,...

基于茎柔鱼胃含物分析的东南太平洋饵料生物多样性研究————作者:李露;林东明;

摘要: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基础,而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长期动态监测面临挑战。为探究东南太平洋鱿钓渔场的生物多样性特征,以茎柔鱼(Dosidicus gigas)作为生物采集器,调查了该海域生物多样性的时空分布,并采用广义相加混合效应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ixed-Effects Models, GAMMs)分析了生物多样性指数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显示:120个...

基于线粒体COI和18S rRNA基因构建舟山海域浮游动物DNA宏条形码数据库————作者:冼华琳;汤昌盛;张杨阳;张晓林;廖智;周钰琴;谢舒烨;严小军;

摘要:为构建舟山海域浮游动物本地条形码数据库,从而为该海域浮游动物的种类鉴定、系统进化关系及种群遗传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基于过去14年的文献报道,编制了收录23目64科96属155种浮游动物的舟山海域浮游动物物种名录,通过从NCBI GenBank参考数据库获取相关数据,共收集浮游动物线粒体COI基因序列195条和核糖体18S rRNA基因序列134条,初步建立了舟山海域浮游动物条形码数据库。对最优势类...

气候变化下中国罗非鱼潜在入侵区预测————作者:陈灵芝;钟亚娜;冯程;颜云榕;

摘要:罗非鱼作为中国引入的重要经济鱼类,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和资源利用能力。其入侵潜力对本土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负面影响,而未来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了罗非鱼入侵防治工作的复杂性。选取中国华南地区广泛分布的3种罗非鱼-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莫桑比克罗非鱼(O. mossambicus)及齐氏罗非鱼(Coptodon zillii),结合MaxEnt模型与CMIP6气...

基于机器视觉的凡纳滨对虾生物量参数估计————作者:朱元昆;赵爽;苗玉彬;

摘要:针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过程中,传统生物量人工监测效率低、应激损伤大等问题,研究提出了一种融合改进YOLOv8算法与最小包围盒(Oriented Bounding Box, OBB)的非接触式体长-体质量估算方法,以提升智能化投饲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该方法通过以下技术改进实现生物量参数的有效估计:首先,融合Focal-GIoU构建损失函数,增强对遮挡虾体的检测...

基于Cyt b基因序列的黄斑蓝子鱼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作者:郑鹏;李文俊;陈锭娴;黄小林;王凯丰;刘兰苑;韩崇;李强;杨育凯;黄忠;

摘要:黄斑蓝子鱼(Siganus oramin)养殖群体已出现经济性状衰退和遗传多样性下降问题。为保护野生种质资源,对采自中国东南沿海7个地理群体(湛江北部湾BB、海南文昌WC、阳江沙扒湾SB、深圳大鹏湾DP、深圳大亚湾DY、漳州东山湾DS和宁德三沙湾SS)的197尾样本进行线粒体Cyt b基因测序分析,旨在评估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状况。结果显示,黄斑蓝子鱼的线粒体Cyt b基因全序列长度为1 141 ...

镉胁迫对罗氏沼虾幼苗肠道菌群的影响————作者:包松松;高强;程海华;彭菲;阳志文;范广;周攀;

摘要:镉(Cd)作为一种毒性强、难降解且易蓄积的重金属,已成为养殖水域中最主要的重金属污染物之一。为探究重金属污染对虾类早期发育阶段的毒性效应,开展了镉胁迫对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幼苗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影响的研究。将罗氏沼虾幼苗均匀分为对照组(C0:0 mg·L-1)和镉处理组(C1:0.1×10-4 mg·L

运输密度对多纹钱蝶鱼肝脏抗氧化指标及基因转录的影响————作者:高进;柯宏基;张一冰;陈傅晓;王永波;符书源;刘龙龙;谭围;

摘要:运输密度是影响鱼类水质条件、应激水平和存活率的重要因素。为探究不同运输密度条件下多纹钱蝶鱼(Selenotoca multifasciata)肝脏组织的抗氧化酶活性及转录表达差异,基于车载运输的多纹钱蝶鱼数量设置4个车载运输组(G3.5K、G5K、G6.5K和G8K)和运输前对照组(G0K),分别测定实验鱼的存活率、水质及肝脏组织抗氧化酶活性等指标,并取G3.5K和G8K实验组的肝脏组织进行转录组...

杉虎杂交斑肌球蛋白重链基因分子结构分析及生长相关SNPs筛选————作者:曹柳;马军;卢艳;武雅彤;王钧;钟立静;苏珊珊;黄海;

摘要:肌球蛋白重链(Myosin heavy chain)参与鱼类肌纤维肥大和增生过程,在肌肉生长和收缩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为筛选出与生长性状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s)位点,采用PCR扩增技术获得海水经济养殖鱼类——杉虎杂交斑(棕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清水石斑鱼E. polyphekadion...

麦瑞加拉鲮胚胎及仔鱼发育研究————作者:甘星;杨洋;王岳松;钟天;丁慧萍;张志明;

摘要:麦瑞加拉鲮(Cirrhinus mrigala)是华南地区重要养殖品种。为补充该物种的基础生物学数据,并为其苗种规模化培育和增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通过人工授精获得其受精卵,详细观察并记录其胚胎及仔鱼的发育过程。结果显示,麦瑞加拉鲮产漂流性卵,成熟卵子直径为(1.41±0.08) mm,受精卵呈圆球形、淡灰色,吸水膨胀后直径达(4.98±0.67) mm,膨胀系数为353.19%。在水...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蚝油变质过程中代谢产物差异————作者:赵阳;邓建朝;张思蓉;李春生;相欢;王迪;赵永强;陈胜军;

摘要:开盖后的蚝油在常温条件下容易受到谢瓦曲霉(Aspergillus chevalieri)的污染而发生变质。为探究蚝油霉变的详细过程,对模拟变质的蚝油样品的基本理化指标进行测定,并结合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分析蚝油变质过程中代谢物的差异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变质过程中的蚝油总蛋白酶活性、α-淀粉酶活性、水分、总酸和挥发性盐基氮等呈上升趋势,而糖类、蛋白质和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则呈下降趋势。从蚝油样品中共鉴...

斑鳠、大鳍鳠、越鳠肌肉的营养成分分析及品质评价————作者:陈峰;李光略;陈燕芸;吴雪萍;朱佳杰;

摘要:为探究斑鳠(Hemibagrus guttatus)、大鳍鳠(H. macropterus)和越鳠(H. pluriradiatus)的肌肉营养成分和品质差异,采用生化分析方法对3种鱼类背部肌肉中的一般营养成分含量以及氨基酸、脂肪酸和矿物元素的组成与含量进行测定和评价。结果显示,斑鳠的水分含量显著高于大鳍鳠和越鳠(p<0.05);越鳠和大鳍鳠的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斑鳠(p<0.05);粗...

中国大陆裸胸鳝属鱼类新记录种——杂色裸胸鳝形态与线粒体基因组分析————作者:程静;李庚锋;莫德鑫;胡凯红;郜梓涵;李丰;梁日深;

摘要:目前全球裸胸鳝属(Gymnothorax)鱼类的种质资源研究仍存在较大空白,其物种分类与资源信息亟待修订与更新。通过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广东省湛江海域采集的裸胸鳝属鱼类样本进行鉴定,以期为该属种质资源分析与物种名录更新提供科学依据。以采集的1尾裸胸鳝属鱼类样本为研究对象,结合外部形态特征分析和线粒体全基因组测序技术进行物种鉴定。形态学数据显示,该样本体色呈单一褐色,无斑纹或斑点,背鳍较高,起...

姜黄素-紫苏精油乳液保鲜膜特性及对卵形鲳鲹保鲜效果研究————作者:王恒恒;吴燕燕;王悦齐;魏涯;潘创;陈胜军;

摘要:为开发智能绿色鱼类保鲜膜,探究了不同添加量(1%、3%、5%和7%,w)的壳聚糖-二氧化钛(CS-TiO2)复合颗粒紫苏精油乳液与姜黄素、明胶制备的保鲜薄膜(EP1、EP3、EP5、EP7)的特性(机械性能、阻湿性、热稳定性、抗氧化性)以及薄膜对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保鲜指标[挥发性盐基氮(TVB-N)、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羰基、总巯基...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