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水产科技情报》是由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产学会主办的水产技术类杂志,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上海市优秀科技期刊、上海市广告业先进单位。本刊坚持"促进渔业科技进步,为我国的渔业现代化建设和渔业生产服务"的办刊宗旨,坚持"以技术性为主,兼容学术性、普及性和动态、信息性"的办刊方针以及"立足上海、服务全国、面向市场,积极参与国际间渔业科技和信息交流"的办刊目标,注重学科的前瞻性,技术的先进性,动态信息的及时性,市场的导向性以及文字的可读性,把普及与提高结合起来,较好地适应了水产界多层次读者的需求,发行面遍及全国(包括港台地区),并涉足东南亚地区。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获奖情况
上海市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1992,1997)
全国水产优秀报刊二等奖(1992)
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1992,1996)
全国水产优秀报刊一等奖(1998)
【栏目设置】
本刊设有综述、淡水养殖、海水养殖、饲料研究、水产捕捞、渔业环境、观赏鱼和水族生态、专题讲座等栏目。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鱼、虾和蟹塘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分析与讨论 晏军;张玉平;孙振中;刘金金;李晓蓓;张丹;赵冉169-174
GB/T 22338—2008方法测定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量存在的不足与探讨 刘琴;戚隽渊;黄雪玲217-219
观赏鱼和水族生态
一种益生菌对血鹦鹉三种免疫指标的影响 杨宁;姜芳燕;黄海;焦健182-187
病害防治
现有鱼用疫苗热点分析 姜娜;马志宏;孙向军;李铁梁;邢薇;罗琳;袁丁192-196+201
乌鳢溃烂病病原分析 陈言峰;周爱国;邹记兴;陈建酬;张继平;张辉华213-216
综述
鱼类消费健康风险研究进展 杨景峰;迟向辉205-208
酵素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陈奕彬;杨宪宽;胡娟;刘丽杰;赵会宏209-212
渔业简讯
长江入海口将新扩建海洋保护区 徐承旭220
陕西省水产研究所培育秦岭珍稀鱼类活体饵料取得突破性进展 杨宝琴220
达氏鲟全人工繁殖获成功 徐承旭220
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网基本形成 孙秀艳;徐承旭220-221
三峡水库针对四大家鱼自然繁殖试验性生态调度效果监测启动 杨宝琴221
6月1日起养殖大鲵经营利用实行标识管理 杨果平221
中华胭脂鱼在北方本土人工繁殖成功 224
科技核心期刊征稿范文:大葱施用氮肥效应试验
摘 要:为了研究大葱在一定磷、钾肥水平下的氮肥效应,探讨合理的氮肥用量,确定科学、合理的施肥技术,进行了大葱氮肥用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磷、钾肥用量不变且比较适中的情况下,施氮处理比不施氮处理增产10.2%~13.5%;大葱氮肥的效应方程为:Y=4770.3�57.553X-1.3142X2(R=0.9912),最佳经济合理施氮量为20.6kg/667m2,经济产量为5 398kg/667m2。
关键词:大葱,氮肥,效应试验
近年来,新乡市广大菜农为提高大葱产量,生产中盲目加大化肥特别是氮素化肥的施用,极易导致大葱营养失调,产量不增反降。为了研究大葱在一定磷、钾肥水平下的氮肥效应,探讨合理的氮肥用量,确定科学、合理的施肥技术,为建立经济物施肥指标体系提供依据,笔者按照2013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实施方案要求进行了大葱氮肥用量试验研究。
水产科技情报最新期刊目录
毛里湖浮游动物时空格局及其水质生物学评价————作者:危善玉;张健;皮杰;余建波;徐欣靖;秦玲;周序协;李德亮;
摘要:我国多数湖泊生态系统正面临富营养化威胁,科学评价湖泊水质对其生态环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浮游动物作为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指示类群,是水质评价的敏感指标。为探究毛里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时空格局及水体营养状况,于2020年4月、7月、10月和2021年1月对毛里湖浮游动物的群落组成、丰度、生物量和多样性进行调查研究,并利用多样性指数评价水质状况。结果表明,共鉴定出浮游动物30属43种,其中轮虫15属23种...
淀山湖翘嘴鲌胚胎冷冻保存技术研究————作者:朱晶晶;蔡心清;郭冰玉;韩兵社;张全根;张俊芳;
摘要:为实现翘嘴鲌胚胎冷冻保存技术的突破,保护淀山湖水域经济鱼类种质资源,对冷冻保护剂的毒性、玻璃化性能、升降温程序进行了筛选与优化。结果表明:以KCl缓冲液作为稀释液,以二甲基亚砜、甲醇、丙二醇(体积分数分别为15%、10%、15%)和褪黑素(1 mmol/L)、Fe3O4纳米颗粒(1 mg/L)作为抗冻剂配方的V11抗冻剂具有合适的毒性和最优的玻璃化性能;...
异齿裂腹鱼原代肝细胞分离培养与鉴定————作者:王亚玲;何辉;孙帅杰;于光晴;许会芬;李明;次珍;周建设;
摘要:为构建异齿裂腹鱼(Schizothorax o’connori)原代肝细胞体外分离培养技术方法,并探究其生物学特性,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对异齿裂腹鱼肝脏组织进行消化,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纯化的原代肝细胞。试验期间,观察其细胞形态,利用CCK-8试剂盒检测肝细胞生长周期并绘制生长曲线,利用PAS染色法和CK-18免疫荧光染色法对分离纯化的原代肝细胞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异齿裂腹鱼原代肝细胞形态完整,贴壁...
海水池塘“壬海1号”南美白对虾-青蛤绿色高效养殖试验————作者:陈沈雪;丁理法;李会斌;
摘要:为探索新品种“壬海1号”南美白对虾养殖经济效益,结合水产养殖绿色发展方向,在海水池塘进行了“壬海1号”南美白对虾新品种和青蛤的综合养殖试验。结果显示,2口池塘(共计2.94 hm2)总共收捕“壬海1号”南美白对虾11465 kg,总产值50.44万元,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分别为0.39 kg/m2和17.16元/m2;共收捕青蛤337...
线尾锥齿鲷全基因组微卫星开发与多态性标记筛选————作者:张梦远;牛素芳;吴仁协;邓文健;黄慧;李倩倩;
摘要:为开发线尾锥齿鲷(Pentapodus setosus)高多态性微卫星(SSR)分子标记,并为金线鱼科鱼类相关研究提供分子标记资源与参考数据,基于高通量测序,共获得191 662条线尾锥齿鲷基因组序列,总长度为83 980 748 bp,从中检测到42 291条包含微卫星位点的序列,最终开发出35 800个微卫星标记。从二碱基、三碱基、四碱基、五碱基、六碱基重复型微卫星序列中挑选出250个位点进行...
小黄鱼1龄幼鱼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通径分析————作者:祝斐;杜书然;应博凯;徐大凤;贾超峰;孟乾;陈淑吟;于雯雯;
摘要:为研究1龄小黄鱼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及两者间的联系,对61尾小黄鱼的全长(X1)、体长(X2)、头长(X3)、躯干长(X4)、尾柄长(X5)、吻长(X6)、眼径(X7)、体高(X8)、尾柄高(X9)、...
微藻处理水产养殖尾水的研究进展————作者:王凯浩;廖晖;陈鹏;潘红忠;
摘要: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养殖尾水排放量迅速增加,含有一定浓度有机物和营养物质的养殖尾水未经处理就排入自然水体,会对养殖水域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因此,合理有效地处理养殖尾水已成为当前水产养殖业的研究热点。基于微藻的尾水处理技术因其适应性强、经济性好等优点,在养殖尾水处理领域备受关注。本文通过文献调研,总结分析了微藻处理养殖尾水过程中不同影响因子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据此总结了三种改...
膨腹海马染色体制备及核型分析————作者:郑乐云;宫照庆;叶军;王庆;宁岳;涂传灯;黄民法;郑磊;何丽斌;
摘要:为了解膨腹海马(Hippocampus abdominalis)的细胞遗传学特征,以膨腹海马的鱼鳍组织为试验材料,利用其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进行物种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采用秋水仙素浸泡、空气干燥法制片、吉姆萨染液染色法制备染色体标本,观察并分析其染色体核型。结果显示,膨腹海马染色体数目为42条,由20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组成,均为端着丝粒染色体(t型),核型公式为2n=42=42t,臂数(NF...
凡纳滨对虾内陆人工海水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构建与实践————作者:康秋平;牛江波;徐波;李亚松;吴赵军;郭兵;周文;张利凤;宋向果;梁勤朗;蒋礼平;
摘要:为探索内陆地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通过改造集装箱养殖系统,构建凡纳滨对虾高密度内陆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以人工海水(盐度8)为水源,利用该系统开展了为期74 d的凡纳滨对虾(放苗密度403尾/m3)内陆养殖试验。试验结果显示,系统平均换水率为1.8%/d;养殖周期内,水体氨氮、亚硝酸盐的质量浓度分别维持在1.3、1.6 mg/L以下,溶解氧和总碱度分别维持在6 mg/L以上...
大鳍异鮡含肉率及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作者:黄自豪;赵金凤;
摘要:采用通用方法测定了大鳍异鮡(Creteuchiloglanis macropterus)的含肉率和肌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大鳍异鮡的含肉率为70.09%;肌肉中水分含量为78.34%、粗蛋白19.23%、粗灰分1.21%、粗脂肪1.17%;肌肉中含有18种氨基酸,总含量为87.77%(干样),其中8种必需氨基酸总量为36.56%,占氨基酸总量的41.65%,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71.72;...
粮农组织:全球海洋渔业资源部分恢复 可持续性挑战仍存————作者:任耀庭 ;徐承旭;
摘要:<正>6月11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发布报告说,全球部分海洋渔业资源在科学管理下正逐步恢复,但不同区域差异大,一些区域仍面临过度捕捞等可持续性挑战。报告呼吁各国加强治理,推广有效经验,推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这份题为《2025年世界海洋渔业资源状况回顾》的报告评估了全球2 570个独立鱼类种群的生物可持续性,涵盖粮农组织划定的所有海洋捕捞区
中日渔业合作对话在上海举行
摘要:<正>5月26日,中日渔业合作对话在上海举行,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和日本农林水产省水产厅资源管理部有关负责人共同主持。双方互相通报了中日渔业发展及管理情况,交流了各自开展东海渔业资源监测评估和养护管理工作进展。中方介绍了近年来中国在促进水产养殖绿色发展、强化近海捕捞管理、规范远洋渔业、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和打击非法捕捞等方面的工作情况及成效,日方介绍了近年来日本渔业资源评估与管理制...
水温及流速对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前臀(鱼兆)幼鱼存活和生长的影响————作者:薛敬阳;张欢;董先勇;卢晶莹;邓鑫欣;顾正选;宋浩清;张利凤;梁强强;
摘要:为探究前臀(鱼兆)(Pareuchiloglanis anteanalis)大规模工厂化育苗的最适水温及流速,以初始体长为(1.37±0.06)cm,初始体质量为(0.040 9±0.003 9)g的前臀(鱼兆)幼鱼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循环水养殖系统中不同水温及流速对前臀(鱼兆)幼鱼存活和生长影响试验,水温试验设置8、13、18、23、28℃共5个温度梯度,流速试验设置0、3、6、9 cm/s 4个...
麻醉运输对松江鲈成活率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作者:徐建;胡望娇;冯广朋;郑跃平;徐嘉楠;季强;
摘要:为探究适合于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的运输模式,采用模拟运输和实际运输验证相结合的方法,比较了使用2种麻醉剂(5 mg/L丁香酚、40 mg/L MS-222)、不同运输时长(0、4、8 h)和不同运输密度(30、50、70 g/L)条件下松江鲈的成活率,分析了在模拟运输试验中各项水质指标和鱼体生理生化指标。结果显示:(1)当运输密度在30 g/L时,松江鲈运输成活率...
黄海所突破大型石斑鱼养殖新种——蓝身大斑石斑鱼苗种规模化繁育
摘要:<正>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海南创新研究院和海南蓝粮科技有限公司组织专家在汕尾市红海湾经济开发区嘉川科技养殖场对海南省重点研发计划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支持的“蓝身大斑石斑鱼种质库构建及苗种规模化繁育”项目进行了现场验收,验收组由广州大学、汕头大学和中山大学等单位的相关专家组成
珠江所鳜鲈团队成功研发大口黑鲈50K液相育种芯片“鲈芯1号”
摘要:<正>大口黑鲈是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2023年全国养殖产量达到88.80万t,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大口黑鲈国审新品种仅有2个,新品种的数量与大口黑鲈养殖产业规模不匹配,亟须开发新的品种,尤其是具有抗逆等性状的新品种。研发创制基因组芯片可以为加速大口黑鲈的育种进程、提高育种效率奠定基础
上海市水产研究所突破绿鳍马面鲀规模化苗种繁育技术
摘要:<正>近日,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在深远海适养品种筛选与人工繁育核心技术研发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绿鳍马面鲀规模化苗种繁育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该所启东科研基地今年首次尝试绿鳍马面鲀规模化繁育,成功培育体长3~5 cm的大规格苗种10万余尾,目前处于池塘当年鱼种培育阶段,标志着绿鳍马面鲀苗种繁育核心技术环节已被攻克,通过多轮技术创新和工艺优化,已探索出一条适合长江口—上海近海...
黑龙江所“无肌间刺鲫生长与免疫性能综合评价”取得新进展
摘要:<正>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冷水性鱼类病害防控创新团队、淡水鱼类基因组学与基因编辑创新团队联合开展的“无肌间刺鲫生长与免疫性能综合评价”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期刊Antioxidants。鲫是我国重要的大宗淡水经济鱼类,其肌间刺的存在严重影响了鲫的食用性和增值加工,成为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
长岛站挂牌成立鲍鱼原种保护与示范基地
摘要:<正>6月9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岛增殖实验站“皱纹盘鲍原种保护与创新利用联合研究中心”和“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长岛综合试验站庙岛示范基地”在山东长岛鸿越海珍品苗种培育科技中心正式挂牌成立。长岛站依托长岛优质原种皱纹盘鲍核心分布区及国家级保护区,前期已建立起系统的原种资源调查、收集和保育体系,积累了皱纹盘鲍原种的人工繁育、健康养殖、病害防控等关键技术。未来,中心和示范基地将紧密围绕皱...
淡水中心在水解羽毛粉替代鱼粉对大口黑鲈幼鱼生长性能、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研究上取得新进展
摘要:<正>近日,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淡水鲈营养需求与饲料岗位科学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任鸣春研究员团队在水解羽毛粉替代鱼粉对大口黑鲈幼鱼生长性能、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研究上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论文发表于期刊Aquaculture Nutrition上。大口黑鲈作为肉食性鱼类,对蛋白质的需求较高,饲料中的鱼粉通常被认为是其饲料中主要的蛋白质来源,由于渔业资源的减少和...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 省级渔业研究杂志
- 省级茶业通报
- 省级土壤肥料
- 省级湖北林业科技
- 省级农业经济与管理
- 北大核心海洋学报
- 国家级海洋渔业
- 省级土壤与作物
- 省级安徽农机
- 国家级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 省级山东林业科技
- 国家级中国粮食经济
- 省级河南水产
- 北大核心气象与环境学报
- 北大核心现代农药杂志
- 省级福建稻麦科技
- 北大核心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 国家级农机使用与维修
- 省级生物灾害科学
- 国家级绿色中国B版
- 国家级科学种养
- 省级江西农业
- 北大核心微体古生物学报
- 省级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 北大核心微生物学报
- 北大核心干旱区研究
- 省级现代园艺
- 国家级基层农技推广
- 北大核心农机化研究
- 省级河北林业科技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