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论文知识网并非《湖北林业科技》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湖北林业科技》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杂志简介】
《湖北林业科技》系由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自然科学技术类综合性刊物(季刊)。本刊始终以服务于林业科学研究、林业经济建设、林农致富为宗旨,面向林业科研、生产与管理,积极宣传、报道国内外科技发展动态、重大科研成果及科技信息,在林业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刊内容丰富,涉及面广,综合性强。包括林果经营、林木种苗、森林生态、森林保护、园林花卉、林产化工、林副产品、森林旅游、林业经济等各个方面。主要读者对象为林业科研和教学工作者、管理部门,以及广大林业战线的职工、林农、果农、园林与花卉爱好者。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本刊为CAJ-CD入编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林业文摘》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栏目设置】
设有试验研究与林业规划设计、专论与综述、国外林业、科技推广与信息等栏目,以及封面、封底等多种形式的宣传园地。
本站已成功发表的论文:
1.鄂西北主要森林类型碳密度特征 郑兰英,王晓荣,张家来,程明山,崔鸿侠,庞宏东
2.优良观赏枫香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林昌礼,张大伟,吴丽萍,黄华宏
3.林分直径结构的Weibull研究——以日本落叶松为例 夏晓波,马友湖
4.华山松种源试验林32年生长量比较分析 贺新华,王军辉,黄成名,王亚南,孙晓梅,高新章,张海玲,祁万宜
5.不同杨树品种冠径比的差异性分析 袁继池,周忠诚,侯开举,冷艳芝,孙宪猛,江建国
6.对节白蜡大田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安林辉,周欢,孙林山,柯尊发,刘德彪,任保义
7.龙枣等四个特色枣品种引种观察初报 郑承翔,杨守坤,李长林,金莉,宿福园,刘先葆
8.湖北孝昌鲜食枣引种筛选试验初报 张立华,徐革清,刘勇,陈春芳,许秀环,程军勇,李犁
9.环境参数远程监测系统研究 戴薛
10.悬铃木方翅网蝽对悬铃木苗木落叶进度和生长的影响 张雄,万宝荣,安红柳,李传仁
11.湖北随州银杏古树资源研究 姜德鸿,左雄中,祈守信,舒常庆,郭新安,苏杰,孙德权,邹世宏
12.慈溪市乡土树种资源调查研究(Ⅱ)——蓝果和黑果类绿化观赏树种资源与开发利用 徐绍清,王立如,柴春燕,华建荣,高长达,房聪玲,谢国权,徐永江
13.Google Earth在风景园林教学及设计中的应用初探 唐世洋,许秀环,张雄胜
14.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践研究——以京山县为例 唐华
15.影响群落组成与结构的因素 宋菲,甘小燕,谌志芳,徐建华
农业论文投稿:山东农作物种质资源中期库制冷系统设计
摘要:农作物种质资源是新品种选育的物质基础,是事关粮食生产、生态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建设科学、环保、节能的中期库对于种质资源保护至关重要。由于中期库建设涉及学科广且没有统一的设计规范,因此其建设与应用困难重重。本文从中期库制冷系统关键参数入手,计算了省级中期库制冷负荷,确定了关键系统方案,并根据计算结果与设计方案,探讨了中期库设备选型,同时对库体及监测系统的构建提出了具体要求,以期为种质库的设计和设备选型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农业论文投稿,农作物,种质资源,中期库,制冷负荷,设备选型,山东
农作物种质资源是宝贵的基因资源、遗传资源,既包括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也包括重要遗传材料和野生近缘植物。低温种质库是种质资源保存的主要途径之一,其保存的种质材料属于耐低温、耐干燥的正常型种子[1]。美国于1958年在科罗拉多州建成的“美国国家种质库”是世界上第一座现代种质库。至2010年底,全世界已建成了1 750多座种质库,共保存740多万份农作物种质资源[2]。
湖北林业科技最新期刊目录
湖北省天台山林场马尾松林林分结构特征————作者:潘成军;刘彦;唐岚;王怡;张欣;吴文丰;刘聘;黄自谦;陈子斌;潘秋月;胡文杰;
摘要:分析林分空间结构是掌握林分结构特征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以湖北省红安县天台山不同类型马尾松林为研究对象,基于样地调查,分析比较不同类型马尾松林空间结构差异。结果表明:马尾松混交林的径级结构相对合理,总体呈倒“J”型分布;马尾松纯林、以马尾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以阔叶树为主的针阔混交林等3种林分类型均处于轻度聚集分布状态,混交林的平均林木竞争指数(1.881 3和2.011 7)显著高于纯林(1.50...
四川省桤柏混交林潜在适生区预测————作者:刘朔;马英;兰立达;尹忠;罗玉祥;曾雄;
摘要:基于2017年森林资源一类清查数据,结合气候、土壤及海拔等环境因子,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对四川省桤柏混交林潜在适生区进行预测与分析。结果表明:(1)MaxEnt模型AUC平均值为0.930,预测结果非常好。(2)影响四川省桤柏混交林适生区范围的主要生态因子为海拔、等温性、气温年较差、最湿月降水量、平均气温日较差、最暖月最高温,6个因子累计贡献率达96.0%。(3)四川省桤柏混交林潜在适生...
大老岭国家自然保护区主要树种生长评价分析————作者:祁松;陈邦清;欧阳芳群;田风雷;黄成名;高新章;张海玲;付高峰;
摘要:对大老岭国家自然保护区中的18个主要树种建立比较试验林,调查树高、胸径、冠幅等指标,通过数据处理分析,选择优良树种。结果表明:不同树种树高、枝下高、胸径、材积生长量差异极显著,且树高、胸径与材积呈极显著正相关。根据生长性状评价选择出鹅掌楸、瘿椒树和柳杉3个优良树种,入选率为16.67%。鹅掌楸、瘿椒树平均单株材积显著高于其他11个阔叶树种,分别达到1.086 6和1.073 5 m3 油茶低产林改造快速成园效益评价————作者:陈伟;顿春垚;刘薇祎;丁中彪;翁常生;田启银; 摘要:为探索油茶低产林改造快速成园技术及经济效益最优化模式,采用1年实生油茶苗嫁接良种‘长林4号’‘长林40号’‘长林53号’‘长林3号’生长3年的容器大苗换栽技术,通过密度调整、施肥、病害防治等措施实施改造,最终测算分析容器大苗的地径、苗高、冠幅等生长指标增量及油茶鲜果产量,来评估容器大苗改造快速成园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容器大苗改造具有成活率高,树体恢复快,挂果期提前等显著优势,最终使经济效益提高89... 湖北省鸟类分布新记录——红喉潜鸟————作者:杨志锋;高爱华;徐定平;明亮;陈玲; 摘要:2025年1月13日,在进行常规的武汉市重点区域鸟类监测时,调查人员在新洲区涨渡湖北侧近岸的水面观测到一只红喉潜鸟。经过查阅《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郑光美第四版)、《湖北省鸟类图志》等权威文献,确定其为湖北省鸟类新记录 湖北省沟胫天牛族两个新记录种——安康星天牛和四川樱角天牛————作者:刘林瑞;李道新;田风雷;谢广林;王平; 摘要:2024年8月21日在宜昌当阳采集到安康星天牛,2024年7月2日在宜昌长阳采集到四川樱角天牛,经过鉴定确定为湖北省沟胫天牛族两个新记录种。简要描述了二者的外部形态,并提供了二者的背面观照片以及后者的正模标本照片,标本保存于长江大学昆虫标本馆 丹江口水库库周油茶林生态服务功能探究————作者:黄生;全建州;王玉芳;孙文勇; 摘要:通过梳理丹江口水库库周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库周油茶林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净化空气、制氧固碳、森林防火、生态观光等生态服务功能,及其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提出库周油茶林生态服务功能提升措施,以期为油茶林生态服务功能释放和油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黄冈遗爱湖国家湿地公园外来入侵植物现状及防治对策研究————作者:何楠楠;陈毅;付俊;张家亮;陈梦圆;方元平; 摘要:为了探究黄冈遗爱湖国家湿地公园外来入侵植物的现状,在黄冈遗爱湖国家湿地公园设置12条样线开展调查,统计分析公园内外来植物的种类组成、区系特征、原产地、引入途径及其危害程度。结果表明,黄冈遗爱湖国家湿地公园内有外来入侵植物47种,隶属22科35属。其中,菊科种类最多,达到13种,占据外来入侵植物总数的27.66%。从科、属的分布区类型来看,均体现为世界分布为主、泛热带和北温带分布次之的特点。从原产地... 地下水位变化对鄂西南亚高山泥炭藓湿地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影响————作者:夏煜轩;钟丽燕;刘嫣;吴浩;周文昌;牟利;余玉蓉;方思成; 摘要:为了探讨地下水位变化对鄂西南亚高山泥炭藓湿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影响,通过设置自然、排水和蓄水三种不同水位梯度处理,研究水位变化对湿地植被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湿地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均显著高于排水和蓄水湿地,表明适中且稳定的地下水位有利于物种的多样化。相比之下,排水湿地灌木层生物量最高,而蓄水湿地苔藓层生物量显著增加,但群落多样性较低,单一物种占据竞争优势。此外,地下水位变化显著影响... 机载激光雷达数据与机器学习算法的森林蓄积量估测模型构建精度评价——基于KNN、XGBoost与RF模型反演算法————作者:潘自辉;肖正利;黄光体;赵文纯;张流洋;刘晓阳;肖箫;林浩然; 摘要:基于激光雷达系统获取数据,旨在探索建立一个适用于湖北省的混合树种蓄积量估测模型。研究区涵盖9个市州及15个县市区386个样地(小班),涉及3种森林类型(阔叶林、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划分为5个植被区,分别为大别山桐柏山丘陵低山、鄂西北山地丘陵、鄂东南低山丘陵、江汉平原湖泊和鄂西南山地;从点云数据中提取森林参数特征变量,结合实地调查数据,分别采用机器算法KNN、XGBoost和RF模型对森林蓄积量进... 血叶兰无菌培养快繁技术优化————作者:陈碧华;张娟;张岚棋;谢伟伟;李俊楠;黄宇;林智勇;刘江枫;游剑滢;赖智如;林孝美;林辉;欧虹;吴丹; 摘要:血叶兰是珍稀濒危药用植物,具有巨大市场开发潜力,由于天然种群日趋缩减,亟需开展种质资源繁殖保护等研究。以血叶兰蒴果为外植体,表面消毒后切开,播种于培养基2号1/2MS+NAA0.1 mg·L-1+白糖30 g·L-1+香蕉泥50 mg·L-1+马铃薯25 mg·L-1外植体诱导,血叶兰种子正常萌发生长;血叶兰继... 重庆榕属植物1个新记录种——青藤公及模式后选————作者:陈锋;马特;熊驰; 摘要:2022年2月,项目组在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维管植物多样性调查时,发现了重庆榕属植物1个新记录种——青藤公。描述其形态特征和生境分布,并对名称进行后选模式指定 湖北省鸟类分布新记录——黑眉拟啄木鸟————作者:向明贵;王业清;张国锋;程玉芬;陈金良; 摘要:2024年8月28日,在湖北五峰后河国家自然保护区百溪河开展巡护工作时,记录到黑眉拟啄木鸟1只,并拍摄到生态照片。查阅相关专著和文献资料后,确定该种为湖北省新记录 湖北省大别山地区森林防灭火现状及发展建议————作者:刘聘;王怡;吴文丰;袁传武;郭在进;王斌;宋玉娥;杨力行;钟勇; 摘要:随着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增加,森林火灾频发且风险等级较高,森林防灭火工作至关重要。以湖北省大别山典型区域为研究对象,分析森林防灭火工作现状和应急救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加大技术研发与创新投资、完善综合管理体系、推进信息化平台建设等对策与建议,以期为区域森林防火及应急救援系统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无人机在森林防火中的应用探索——以咸宁市为例————作者:陈礼波;谈宜院;陈锦扬;刘学辉;胡凌健;许建军; 摘要:通过阐述无人机在咸宁市森林防火中的应用情况,分析无人机在森林防火中的应用难题,提出依法依规飞行、科学规划航线、建立培训体系、强化应用推广和引进专业人才等对策建议,以期能对无人机在森林防火中的应用发挥良好推动作用 竹山县松材线虫病发生现状与防控对策————作者:袁波;蔡芳;徐小文; 摘要:本文简要回顾总结竹山县材线虫病发生现状,分析防控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从建立健全防控体系、夯实防控基础,到科学防控、确保成效入手,采取专业化、科学化多措并举防控,以期实现逐年有效压缩疫点小班个数、控制疫情发生面积的目标,为今后竹山县乃至十堰市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城市湿地湿生生境分类与草本层自生植物群落特征——以合肥十八联圩湿地为例————作者:郑杰;阿扎代姆·麦麦提;鲍晖;薛园园;李嘉欣;李春林;陈延松; 摘要:城市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成分,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经济应用价值。为了探明合肥十八联圩湿地湿生生境草本层自生植物群落的组成、多样性以及相似性特征,设置了22个样地、110个样方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十八联圩湿地湿生生境主要包括水边、路边、林下、弃耕地、铁路桥下、草地、田边等7种类型;调查共记录到152种植物,隶属于45科109属,菊科、禾本科和蓼科为优势科。从生活型看,多年生草本植物种类最多,... 关键时期土壤含水量对雷竹林竹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作者:刘郑;徐丽君;何泳;龚苗;夏少丹;谭海山;刘清平; 摘要:为探讨雷竹生长关键物候期,土壤含水量对雷竹林竹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崇阳县的覆盖雷竹林分为试验对象,利用土壤温湿度仪监测0~30 cm土层土壤体积含水量(VWC)及温度变化情况,根据雷竹生长关键期土壤体积含水量的不同,设计了3个水分梯度处理和1个对照,分析土壤含水量与雷竹笋产量和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有效的水分管理可以显著提高雷竹笋的产量和品质,当土壤体积含水量(VWC)为18.5%~21.5%处... 薄壳山核桃良种选育研究————作者:肖之炎;汪芳玲;韩梦壮;张乡城;徐雅雯;孙亮; 摘要:为筛选出适宜湖北区域栽培的薄壳山核桃优良品种,以从湖北省广水市66.67 hm2实生薄壳山核桃林中初选、复选得到的15个单株为材料,进行主要性状的测定,并开展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最终筛选出5个优良单株,其中2个可作为用材良种,3个可作为食用良种。研究结果表明:薄壳山核桃树高、胸径、冠幅等树体性状与核仁重量正相关,而叶柄长、顶叶宽与果实纵径负相关。并且树高、胸径、冠幅、叶柄... 小微湿地生态修复及其利用研究进展————作者:廖海阔;刘瑛;夏勇;周文昌; 摘要:小微湿地的生态修复与建设工程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但仍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对小微湿地生态修复实践及其有效利用的研究。本文旨在总结国内外有关小微湿地生态修复方面的研究进展;探索小微湿地的保护与管理模式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小微湿地的保护修复与管理建设提供实践指导,促进其生态系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