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中国水稻科学》为中国水稻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水稻学术性季刊,主要报道以水稻为研究对象的未经发表的中、英文原始论文。
本刊主要刊登以水稻为研究对象的原始科研论文。为中文核心期刊,在我国农业和生物类期刊中影响因子名列前茅,被20余种国内外数据库及检索刊物收录,如联合国粮农组织的AGRIS数据库;国际农业和生物中心的CAB Abstracts数据库;国际水稻研究所的水稻文献数据库;美国Chemical Abstracts、Biological Abstracts、Cambridge Scientific Abstracts数据库及其系列期刊;国内大多与农业及生物有关的数据库及检索刊物。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首届全国科技期刊评比二等奖
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三等奖
农业部浙江省优秀期刊
国外数据库收录
美国化学文摘
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网络版
【栏目设置】
本刊主要设有:专题研究报告、综述、研究简报、研究快报、实验技术等栏目。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水稻褐色颖壳新等位基因 OsFBX310 bh6的克隆鉴定 徐霞,张晓波,施勇烽,王惠梅,黄奇娜,奉保华,李小红,郭丹,吴建利,XU Xia,ZHANG Xiao-bo,SHI Yong-feng,WANG Hui-mei,HUANG Qi-na,FENG Bao-hua,LI Xiao-hong,GUO Dan,WU Jian-li?
水稻磷脂酰丝氨酸合酶 SUI1在烟草叶肉细胞中的定位 赵娟,康书静,饶玉春,邱振楠,徐杰,胡江,张光恒,曾大力,郭龙彪,钱前,朱丽,ZHAO Juan,KANG Shu-jing,RAO Yu-chun,QIU Zhen-nan,XU Jie,HU Jiang,ZHANG Guang-heng,ZENG Da-li,GUO Long-biao,QIAN Qian,ZHU Li
水稻少蘖直立穗突变体的形态特征和基因定位 张海波,曾冬冬,金晓丽,郑希,石春海,ZHANG Hai-bo,ZENG Dong-dong,JIN Xiao-li,ZHENG Xi,SHI Chun-hai
水稻矮秆多分蘖突变体 bf370的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 胡运高,杨国涛,郭连安,钦鹏,陈永军,李仕贵,HU Yun-gao,YANG Guo-tao,GUO Lian-an,QIN Peng,CHEN Yong-jun,LI Shi-gui
中日水稻品种杂交后代株型性状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徐海,宫彦龙,夏原野,闫志强,王华杰,唐亮,徐正进
杂交粳稻亲本米质性状配合力的分子标记区段检测 刘洋,刘二宝,曾思远,普伟,刘强明,梁利君,刘佩睿,张琪梦,洪德林,LIU Yang,LIU Er-bao,ZENG Si-yuan,PU Wei,LIU Qiang-ming,LIANG Li-jun,LIU Pei-rui,ZHANG Qi-meng,HONG De-lin?
根际氧浓度对水稻产量及其氮素利用的影响 胡志华,朱练峰,林育炯,胡继杰,张均华,金千瑜,HU Zhi-hua,ZHU Lian-feng,LIN Yu-jiong,HU Ji-jie,ZHANG Jun-hua,JIN Qian-yu
影响水稻遗传群体株系氮素高效吸收的主要根系性状 陈琛,羊彬,朱正康,曹文雅,罗刚,周娟,王祥菊,于小凤,袁秋梅,仲军,王熠,黄建晔,王余龙,董桂春
不同氮磷钾处理对中浙优1号水稻产量、品质、养分吸收利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董作珍,吴良欢,柴婕,陈远利,朱跃忠,DONG Zuo-zhen,WU Liang-huan,CHAI Jie,CHEN Yuan-li,ZHU Yue-zhong
发表核心期刊投稿:一种节能增效的新型半自动打底焊接工艺
摘要:文章通过对带不锈钢衬垫的铝合金板材进行熔化极半自动(MIG)打底焊工艺(该技术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试验,并将该新工艺与传统的手工钨极氩弧(TIG)打底焊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新工艺在防止厚板打底焊工艺中的底部咬边和衬垫击穿方面具有优异的表现,能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减少生产成本。同时,该研究通过分析新工艺焊缝的机械性能和缺陷,获得该工艺的适用范围和应用局限性,为新工艺的生产实践提供指导。
关键词:发表核心期刊,铝合金,熔化极半自动焊接,打底焊,节能增效,对比试验
带不锈钢衬垫的铝合金半自动打底焊接工艺技术是我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并总结的一套全新的技术,该技术在铝制压力容器制造最后一道封闭的环焊缝中应用具有极大的优势。其首次开发并应用在杭州杭氧低温液化公司制造的RS801~RS803等系列厚板压力容器筒体对接环焊缝打底焊接作业,效果显著,一次合格率很高,经总结归纳,该新技术已申报发明专利。因此验证该工艺方法焊缝机械性能,掌握其特点,有效发挥优点,控制不足之处,推广该项重要技术发明,突破传统手工钨极氩弧焊在不锈钢衬垫打底焊作业的单一方法,对生产节能降耗、降低劳动强度、减少成本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水稻科学最新期刊目录
OsST2调控水稻苗期耐盐性的功能研究————作者:付瑶;李娜;徐静茹;覃奕琰;程笑然;孙浩峰;张琪;崔志波;杨新宇;赵明辉;
摘要:【目的】探究苗期耐盐相关候选基因OsST2在盐胁迫下的功能,为解析OsST2基因调控水稻耐盐性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本研究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OsST2基因敲除突变体,对盐胁迫下突变体表型和生理特性进行分析。【结果】盐胁迫下,OsST2基因敲除突变体在苗高、死叶率、根系、叶片SPAD值等性状相较于野生型都发生显著的变化,且OsST2基因敲除突变体表现为比野生型更耐盐。...
基于CRISPR/Cas9技术创制优质香味粳稻品系————作者:段敏;谢留杰;岳雅妮;黄善军;
摘要:【目的】香味是水稻重要的食味品质性状。本研究选择优质粳稻品系台20-29为研究对象,利用CRISPR/Cas9技术对其香味基因Badh2进行编辑,以期获得具有香味的优质粳稻品系。【方法】选择香味基因Badh2第3、第4外显子上的2段序列作靶位点,构建双元表达载体pHUE411-Badh2-gRNA并转入台20-29获得转基因植株。【结果】20株T0植株经过加代、潮霉素标记检测...
机插短生育期晚稻产量形成特点与光合特性研究————作者:黎星;张瑞春;陈鸽;解嘉鑫;肖正午;曹放波;陈佳娜;黄敏;
摘要:【目的】探明机插条件下早稻品种作短生育期晚稻品种栽培时的高产形成特点与叶片光合特性,可为短生育期晚稻品种的选育及其规模化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21-2023年在湖南省浏阳市永安镇进行大田试验,以两个在早季种植时产量差异较大的品种中嘉早17和中早39为试验材料,测定二者在晚季机插时的产量及其构成因子、干物质积累特性、叶片光合特性和群体特性等。【结果】中早39三年平均产量比中嘉早17高1...
旱作水稻在水分胁迫下的光合生理响应与优化灌溉策略————作者:杨青青;何进宇;杨海林;李欣欣;温鑫雨;鲍宪远;张登毓;杨佳鹤;崔烜玮;
摘要:【目的】针对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与光照资源丰富的特殊地缘条件下如何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的问题,探讨农田土壤水分与作物光合作用间的影响规律,为形成土壤水分-光照互补机制,从而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方法】本文于2019-2021年分别在宁夏引黄灌区3个典型试验点开展水稻大田试验,以传统充分灌溉为对照,设置不同水分水平的滴灌处理,分析不同程度水分胁迫对水稻关键生育阶段光合作用、关键生长指标及产量构成。【...
高温对水稻粒重形成的影响及其栽培调控研究进展————作者:王梦宁;谢可冉;高逖;王真梅;熊栋梁;崔克辉;
摘要: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水稻生产将持续面临极端高温威胁。粒重是水稻产量的重要构成因子,增加粒重有利于水稻产量的进一步提升。粒重具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然而同一水稻品种粒重在高温、肥水管理等不同环境和栽培条件下具有较大差异。因此,粒重的增加和稳定与极端高温下水稻稳产密切相关。本文简要叙述了水稻粒重的形成及其调控,从同化物转运、糖代谢及激素变化等生理生化过程角度综述了不同时期高温导致水稻粒重降低的机理,并概述了...
植物细胞中RNA结合蛋白相分离现象研究进展————作者:周华成;包秀浩;王晓乐;鲁镇飞;马荣荣;陆永法;王晓燕;蔡克锋;唐志明;周卓奇;陈志新;马炜炜;
摘要:RNA结合蛋白(RBPs)作为关键的RNA代谢调控因子,在真核生物的细胞发育中参与多种RNA加工事件。这些RBPs能够与RNA结合,形成核糖核蛋白复合物,并可通过相分离机制形成动态的无膜凝集体。本文首先综述了RBPs和相分离的基本概念,接着深入解析了植物细胞中RBPs相分离的分子机制,重点阐明其在植物生长发育和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中的重要作用。最后,本文展望了RBPs相分离机制未来研究中面临的挑战及其...
OsERF93参与调控水稻纹枯病抗性的研究————作者:岳轩宇;谢文亚;冯志明;陈宗祥;胡珂鸣;左示敏;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解析ERF类转录因子OsERF93在水稻抗纹枯病中的功能与机制,为抗病育种提供基因资源。【方法】利用RT-qPCR、水稻原生质体转录激活等方法,分析了OsERF93的表达模式、转录调控功能和亚细胞定位位置;通过构建转基因过表达和敲除株系,研究了OsERF93参与纹枯病抗性的功能,进而比较分析了水杨酸、茉莉酸和乙烯信号相关基因在转基因系接种前后的表达差异,以及超表达转基因系与对照间...
机直播条件下不同控草方式对抗除草剂水稻产量和品质差异性研究————作者:朱鹏;凌溪铁;王金彦;张保龙;杨郁文;许轲;裘实;
摘要:【目的】探讨机直播条件下不同控草方式对抗除草剂水稻生长及其产量、品质形成的影响。【方法】以粳型常规糯稻镇糯19(Z19)、籼型恢复系水稻华占(HZ)、常规粳稻镇稻18(Z18)和软米K6(K6)的抗乙酰乳酸合成酶类(acetolactate synthase,ALS)除草剂品种与对相应除草剂敏感的野生型品种为材料进行田间试验,采用乳苗移栽模拟机直播的方式,设置三种除草方式即人工除草(T1)、甲氧咪...
不同氮肥水平下水稻倒二叶叶鞘的转录组分析————作者:黄福灯;吴春艳;郝媛媛;韩一飞;张小斌;孙会锋;潘刚;
摘要:【目的】探明叶鞘对氮素响应的重要基因,为水稻氮素高效利用的遗传改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粳稻品种秀水134种植在低氮(LN)、中氮(MN)和高氮(HN)的渗漏池中,选取抽穗后第10天的倒二叶叶鞘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以鉴定叶鞘对氮素响应的重要基因。【结果】转录组数据比较分析显示,三种氮素水平间存在1791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HN与MN、MN与LN、以及HN与LN组间的上调和下调表达基因数分别为31...
杂交稻钵毯苗机插质量及产量形成对钵深的响应————作者:唐承翰;陈惠哲;怀燕;孙良;张玉屏;向镜;张义凯;王志刚;徐逸文;王亚梁;
摘要:【目的】钵毯苗能有效聚拢根系,降低水稻机插损伤,明确钵深对杂交稻钵毯苗机插质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为研发适宜的杂交稻钵毯苗秧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籼粳杂交稻甬优1540为供试品种。普通平盘(CK,平盘,钵深为0 cm)作为对照,设置4个不同钵深类型的钵毯苗处理:T1(钵毯盘,钵深为0.4 cm,钵体体积为1.6 cm3、T2(钵毯...
播种量和取秧量对精量条播机插杂交稻高产群体构建及能效的影响————作者:曹云;陈雪芳;黄兴海;何咨霆;汤菁莎;陈坤;汪爱羚;罗贯洲;廖琴;孙园园;郭翔;杨志远;马均;孙永健;
摘要:【目的】明确杂交稻精量条播下,条播量和取秧量对机插质量、高产群体构建及能效的影响,提出条播量和机插取秧量的优化组合,为完善杂交稻精量条播育插秧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提供依据。【方法】在精量条播18条带下,以川康优6308为试材,进行两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主区设100粒/条(M1),130粒/条(M2),160粒/条(M3),190粒/条(M...
水田侧深施肥末端分流式加速装置的设计与优化————作者:林逸;孙良;陈东顺;朱广飞;孔子阳;俞高红;
摘要:【目的】解决水稻侧深施肥装置在施肥过程中施肥管末端落肥速度慢且易堵肥的问题。【方法】基于通用颗粒复合肥物理参数提出一种末端分流式加速装置,根据气固两相流理论的研究方法,将气流和肥料分流,使引出气流经变径管加速后引入出肥口,提升出肥口风速,加速肥料下落并预防堵塞。【结果】通过建立流体动力学与离散元耦合仿真模型,选取气肥分流器混合管倾角、弯径比以及导气口倾角作为影响因素,以导气口的肥料误入率和气流速度...
春玉米-晚稻轮作模式的综合效益研究:现状、挑战与展望————作者:郑林娜;凌霄霞;杨显轲;彭少兵;黄见良;熊栋梁;
摘要:稳定提高粮食产量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和单产增长缓慢的背景下,大力发展春玉米-晚稻轮作模式提高收获频次是增加土地面积周年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典型的水旱轮作模式,玉-稻系统的周年能量当量产量要高于其他稻作系统,而且该模式下晚稻季的产量水平也要高于一季晚稻。本文介绍了春玉米-晚稻模式的生产现状,全面综述了该轮作模式在土壤理化性质演变、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表现以及温室气体排放特...
节水灌溉对优良食味粳稻产量形成及根系形态的影响————作者:赵春芳;罗磊;赵庆勇;庄丽华;管菊;陈涛;朱镇;张亚东;王才林;
摘要:[目的]探究两个优良食味超级稻品种在节水灌溉条件下产量形成及根系形态变化的特性,为明确品种的耐旱稳产特性及节水栽培技术研发提供依据。[方法]以南粳5718和南粳3908为材料,在2023和2024年设置淹水灌溉(W0)、轻度间歇灌溉(W1)、重度间歇灌溉(W2)三种灌溉方式,比较叶色、分蘖数、株高、干物质积累与转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根系形态生理指标等性状差异,并分析各性状与产量间的相互关系。[结...
直取直栽式空间轨迹宽窄行分插机构运动分析与设计————作者:周斌;黄江军;薛晓迪;顾伟;冯涛;孙良;俞高红;
摘要:【目的】为了解决现有空间轨迹宽窄行分插机构在推秧栽插秧苗时存在秧苗侧向倾斜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由平面轨迹演变而来的空间轨迹分插机构。【方法】首先,结合水稻秧苗种植要求确定栽植臂秧爪尖点运动轨迹上的若干关键位姿点,构建行星轮系分插机构简化机构(平面2R机构)的运动参数求解模型,并以求解的2R机构整周期角位移对分插机构非圆齿轮进行传动比分配;而后,引入一种共轭凸轮驱动栽植臂侧向运动、分体拨叉实现推秧...
基于自适应耕深调节的后悬挂调平系统方法研究————作者:李慧捷;袁浩宇;解臣硕;肖茂华;黄伟星;曹瑜轩;唐存干;
摘要:【目的】针对当前农业生产中传统耕作机具容易受到地形和工作负载变化的影响,适应性较差和调平控制精度不高等问题,【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PID算法的智能耕深自适应调平控制方法,设计了一种四杆式电控液压后悬挂调平装置,实现了耕深的自适应调控与均匀性保障。通过三维建模软件对四杆式液压后悬挂调平装置进行设计建模,并对该自适应耕深调节的电控液压后悬挂调平装置进行仿真分析,验证其能够安全稳定运行的载荷条件。【...
干湿交替灌溉与秸秆还田方式对水稻产量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作者:王超瑞;张男;汝艳;严语;孟庆好;温雅;张瑛;肖治林;张耗;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灌溉和秸秆还田组合方式对水稻产量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为稻田高产和温室气体减排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以甬优2640和南粳5718为供试品种,设置常规水层灌溉(CI)、干湿交替灌溉(AWD)2种灌溉方式和秸秆不还田(S0)、秸秆生物炭(SC)、秸秆堆腐还田配施秸秆生物炭(SS)3种秸秆还田方式,分析其对水稻产量、干物质积累量、光合速率、光合势、根系活力以及全生育期甲烷和氧化...
水稻苗期耐冷的Meta-QTL分析及候选基因预测————作者:王洋洋;杨传铭;张喜娟;杨贤莉;王立志;崔士泽;许鑫凯;李红宇;姜树坤;
摘要:【目的】挖掘鉴定耐冷基因进而选育耐冷品种是解决水稻低温冷害难题的最简单、直接和有效的手段之一,利用Meta-QTL分析可以有效整合不同遗传背景下控制水稻耐冷等农艺性状的基因位点,提高候选基因定位的精度和可靠性,为水稻耐冷基因的克隆和育种利用提供数据支撑。【方法】本研究收集并整理了38项独立研究中的353个水稻苗期耐冷相关QTL,利用BioMercatorV4.2软件对QTL关键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并...
有色稻花青素积累调控研究进展————作者:吴婉婷;徐倩;刘丹彤;朱昌进;都昊田;居浩然;霍中洋;戴其根;李国辉;许轲;
摘要:有色稻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纤维素及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同时含有花青素等活性物质,具有抗衰老、预防癌症和抗病毒的功效,广受消费者喜爱。本文重点总结了有色稻营养和保健价值,从生理和分子角度综述了有色稻花青素的生物合成和积累调控过程以及温光水肥等栽培条件对花青素积累的影响。最后,讨论了未来有色稻的研究方向
AP2转录因子OsERF34正向调控水稻种子休眠————作者:杜志敏;贾一楠;段影青;曹妮;马刘洋;董欣丽;徐海;焦桂爱;唐绍清;胡培松;
摘要:【目的】水稻种子休眠性变弱会导致收获前穗发芽(PHS),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与品质,因此研究水稻种子休眠性的遗传调控机制至关重要。【方法】本研究以中花11(ZH11)为背景通过CRISPR/Cas9技术创制水稻AP2/ERF转录因子OsERF34功能缺失突变体。【结果】发现oserf34突变体种子穗发芽严重,休眠性极显著减弱。转录组分析显示,oserf34与野生型之间差异表达基因(DEGs)显著富集...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 省级现代农业
- 北大核心林业调查规划
- 北大核心安徽大学学报
- 省级杂草学报杂志
- 省级分子植物育种
- 国家级中国农村金融
- 北大核心农机化研究
- 省级湖南畜牧兽医
- 国家级今日国土
- 国家级中国养蜂
- 省级农村天地
- 北大核心森林与环境学报
- 省级农业工程
- 国家级海洋水产研究
- 北大核心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省级山东农业杂志
- 省级现代农业研究
- 省级农业经济与管理
- 国家级农业机械
- 国家级落叶果树
- 省级浙江现代农业
- 国家级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 省级农机具之友
- 国家级农电管理
- 北大核心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 北大核心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国家级农村生态环境
- 省级绿化与生活
- 北大核心生态环境学报
- 北大核心海洋学报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