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情况】
第一、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
第一、二、三届国家期刊奖;国家期刊方阵"双高"期刊;
第一、二、三届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中国科学院优秀期刊特别奖;
第一、二、三、五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
中国科协精品期刊工程A类、B类;
第一、二、三、四、五届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
首届出版政府奖。
国外数据库收录:国际药学文摘
【杂志简介】
《金属学报》创刊于1956年,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金属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承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材料冶金领域的学术性期刊。著名科学家李薰先生任首任主编, 柯俊院士为现任主编, 师昌绪院士为名誉主编。是我国材料冶金方面最早的期刊之一,刊登冶金科技和材料科学与工程方面具有创新性、高水平和有重要意义的原始学术论文以及反映学科发展状况的综述和信息性文章。《金属学报》已经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影响, 成为反映我国冶金科技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水平的核心学术期刊。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1 前言 林均品; 1280
2 TiAl基金属间化合物熔模精密铸造研究进展 陈玉勇;贾燚;肖树龙;田竟;徐丽娟; 1281-1285
3 Ti_2AlNb基合金微观组织调制及热成形研究进展 沈军;冯艾寒; 1286-1294
4 TiAl基合金非平衡凝固过程中的相选择及凝固特征 胡锐;柳翊;张铁邦;寇宏超;李金山; 1295-1302
5 原位合成MoSi_2-SiC复合材料在500℃的氧化行为 张来启;潘昆明;段立辉;林均品; 1303-1310
6 一种TiAl合金的高温蠕变和疲劳行为及其寿命预测方法 于慧臣;董成利;焦泽辉;孔凡涛;陈玉勇;苏勇君; 1311-1317
7 快速凝固制备Laves相增强NiAl基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 盛立远;章炜;赖琛;郭建亭;奚廷斐;叶恒强; 1318-1324
8 NiAl-2.5Ta-7.5Cr-1B合金的微观组织、力学性能与摩擦磨损特性 王振生;张孟恩;杨双双;郭建亭;周兰章;陈志钢; 1325-1332
9 NiAl合金超塑性的人工神经网络预测 侯介山;周兰章;郭建亭;袁超; 1333-1338
10 含β相TiAl合金高温变形的不连续屈服行为 徐文臣;单德彬;张浩; 1339-1346
11 高性能NiAl共晶合金JJ-3 袁超;周兰章;李谷松;郭建亭; 1347-1355
12 冷坩埚定向凝固Ti44Al6Nb合金的组织演变规律 陈瑞润;王纪超;马腾飞;郭景杰;丁宏升;苏彦庆;傅恒志; 1356-1362
13 Ti-43Al-9V-Y合金的高温变形行为研究 孔凡涛;崔宁;陈玉勇;熊宁宁; 1363-1368
14 含Er高NbTiAl基合金抗循环氧化性能研究 宫子琪;陈子勇;柴丽华;相志磊;聂祚仁; 1369-1373
15 生长速度对定向凝固Ti-46Al-2Cr-2Nb合金领先相及微观组织的影响 张元;刘国怀;李新中;陈瑞润;苏彦庆;郭景杰;傅恒志; 1374-1380
16 间隙原子O对高Nb-TiAl合金显微组织与相转变的影响 吴泽恩;胡锐;张铁邦;周欢;寇宏超;李金山; 1381-1386
17 点缺陷对γ-TiAl(100)表面O原子吸附和扩散影响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周立颖;王福合; 1387-1391
18 Mo-Si-B三元系中T2相的脆-韧转变行为 潘昆明;张来启;王礞;林均品; 1392-1398
19 喷射成形FGH4095高温合金近等温锻造组织特征及性能 徐轶;黄鹏;舒琴;郭彪;孙传水; 1399-1405
交通类论文发表:接触网作业车制动闸瓦偏磨原因分析及改进
摘 要:接触网作业车是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日常维修、大修、事故抢修和施工的重要机具。其作业车制动系统性能好坏,将直接影响其行车安全。笔者结合多年的现场检修工作经验与专业理论知识,通过对接触网作业车制动闸瓦偏磨原因分析,采取科学有效措施,并在作业车上进行成功改造,使制动闸瓦偏磨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关键词:闸瓦偏磨,接触网原因,基础制动,措施
随着电气化铁道向高速、重载方向快速发展,对接触网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也对接触网作业车行车安全提出更高要求。随着我段接触网作业车使用年限增加,制动闸瓦偏磨越来越严重,直接影响行车安全。
金属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高强铝合金晶界氢陷阱的原子尺度作用机制————作者:罗列文;王明洋;高志明;夏大海;邓意达;胡文彬;
摘要:为了揭示H原子与铝合金晶界在原子尺度的相互作用机制,为抗氢脆设计提供理论支撑,本工作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系统探究了H原子在铝合金中的吸附、扩散行为及其与晶界的原子尺度相互作用机制,并提出抗脆化设计策略。计算结果表明,H原子在Al表面的(001)晶面最稳定的吸附点为短桥位(吸附能为-3.051 eV),且倾向于占据基体四面体间隙(TIS);H原子向基体内部的扩散路径遵循TIS-OIS-TIS机制(O...
高密度超细孪晶结构对轧制态AZ80镁合金力学各向异性的影响————作者:高培洪;许道奎;王硕;王东亮;吕鑫;
摘要:AZ80镁合金在室温多向锻压过程中所形成的高密度超细孪晶可显著提升合金的力学性能,但其对合金力学各向异性的影响仍有待研究。本工作基于微观组织表征、力学性能测试和失效分析等方法,本工作研究了室温多向锻压技术对轧制态AZ80镁合金中高密度超细孪晶的形成及力学各向异性的影响规律。微观组织观察结果表明,轧制态样品RD (轧向)-TD (横向)、ND (法向)-TD和ND-RD取向表面测得的平均晶粒尺寸分别...
冷喷涂及后续热-机械处理制备高强度高导电性Cu-10Fe原位复合材料————作者:胡晓娜;陈威;邹晋;胡强;陆德平;马力;
摘要:Cu-Fe合金因兼具高强度与高导电性潜力而备受关注,但传统熔铸法存在亚稳液相分离导致的成分偏析问题,且固溶Fe原子会显著降低Cu基体的电导率。为克服这些限制,本工作采用冷喷涂结合热处理和冷轧工艺,制备了具有高强度和高导电性的Cu-10Fe原位复合材料,揭示了处理过程中的微观结构演化规律,分析了复合材料的强化机制和导电机制。结果表明,冷喷涂沉积体呈现梯度纳米晶结构,即超细纳米Cu晶粒(80~800 ...
高温钛合金中合金原子在α2相中占位选择的第一性原理研究————作者:梁弼宁;曹烁;王慈;刘建荣;杨锐;胡青苗;
摘要:合金原子在金属间化合物中的占位选择直接影响金属间化合物的性质。α2 (Ti3Al)金属间化合物相是高温钛合金中重要的强化相。受限于高温钛合金复杂的成分构成以及α2相纳米级的尺寸,合金原子在α2相中的Ti亚点阵和Al亚点阵上的占位仍不确定。本工作充分考虑了高温钛合金中α-Ti基体与α2-Ti...
Mo含量对1000 MPa级高强钢焊缝金属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作者:刘洋;孙健;陆善平;
摘要:作为焊接接头组成部分的焊缝金属,其组织与性能直接影响焊接结构的应用及服役寿命。目前,国内外钢铁企业已成功开发出1000 MPa级高强钢,但其配套焊接材料强韧性匹配较差,严重制约了该级别高强钢的推广和应用。本工作采用熔化极气体保护电弧焊(GMAW)方法,制备了三种不同Mo含量的1000MPa级高强钢焊缝金属。利用SEM、EBSD、TEM以及拉伸、冲击等实验手段研究了1000 MPa级高强钢焊缝金属的...
Mg含量对再生Al-7Si-0.4Fe合金富Fe相形态演变及力学性能的影响————作者:杨冬阳;宋东福;赵愈亮;杨雄;陈菲;张卫文;
摘要:为了实现再生Al-Si-Mg合金的高强韧化,本工作采用SEM、TEM、DSC、热力学计算和同步辐射X射线断层扫描等手段,研究了Mg含量对Al-7Si-0.4Fe-xMg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Mg含量的增加,初生α-Al的二次枝晶间距减小,富Fe相的二维形貌由细小针状逐渐转变为粗针状、汉字状和块状,而三维形貌由复杂的珊瑚状逐渐转变为独立的片状和多分支结构。随着Mg含量增加,富Fe相的类...
Al液滴等温结晶的形核特征分析————作者:王书成;彭平;
摘要:鉴于均匀形核在快速凝固晶粒细化中的重要作用,本工作选取液态金属Al为研究对象,采用团簇类型指数法,通过对团簇结构遗传性的逆向追踪,研究了Al液滴在等温结晶过程中的形核特征。结果表明,在过冷度△T≈0.41Tm (Tm为熔点)下,形核首先出现在液滴表层,并且其稳态形核率(I0)与临界晶核平均尺寸(■)均比芯部大。可视化分析显示,临界晶...
表层多孔Ti6Al4V/TiC梯度材料的构筑、组织和性能————作者:邵星海;王文焱;谢敬佩;秦文栋;王爱琴;马窦琴;毛志平;柳培;郭清远;
摘要:均质钛基复合材料因组织和性能单一而导致抗冲击性能不足,本工作旨在构筑一种兼具表层多孔和功能梯度特征的高吸能、高抗冲击钛基复合材料。通过ZrO2空心球占位法和热压烧结法制备了含表层多孔钛层和5个梯度层的Ti6Al4V/TiC梯度材料,多孔钛层孔隙率为40%,梯度层致密度不低于98.8%,梯度层由底层向多孔钛方向,TiC加入量0%~8%递增,TiC粒径由3~5增加至15-53μm...
超声振动对TC4钛合金窄间隙激光焊接组织及强化机理的影响————作者:王建峰;许珍木;刘战;高转妮;占小红;
摘要:钛合金是制造飞行器承力框梁结构的关键材料,超声辅助窄间隙激光焊接钛合金能够有效改善组织并提高其综合性能等特点而得到认可。本工作结合温度场和流场的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分析了超声对焊接接头不同层间区域微观组织的调控机理,并进一步探究了超声振动对不同层间力学性能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超声促进了温度的均匀化分布,同时提高了熔池内的流体流动速率。超声的引入会在晶界的剪切方向产生空化应力场和大量空化气泡,使得焊...
凝固条件对DD6单晶高温合金组织演化的影响————作者:谢洪吉;李嘉荣;骆宇时;郑素杰;骆凯伦;
摘要:为研究凝固条件对第二代单晶高温合金DD6铸态和热处理态组织演化的影响,采用高速凝固法(HRS)和液体金属冷却法(LMC)制备了[001]取向合金。结果表明,提高浇注温度或采用LMC工艺可有效减小铸态合金枝晶间距、γ+γ′共晶组织尺寸以及元素偏析程度;且在相同浇注温度(1590℃)条件下,LMC工艺的优势比HRS工艺更显著。铸态HRS合金的枝晶干γ′相呈现较为规则的立方形态,而LMC合金为不规则立方...
增材制造GH3536合金微试样厚度对疲劳寿命的影响及临界尺寸的确定————作者:胡炳利;王源晨;张滨;张剑锋;侯慧鹏;张广平;
摘要:随着增材制造(AM)技术向工业化应用推进,AM合金独特的微观组织和缺陷特性及其部件结构和尺度带来的限制,使得基于微试样建立科学有效的力学性能评价方法变得尤为迫切。本工作通过对不同厚度的微试样进行拉伸和悬臂梁弯曲实验,研究了试样厚度与晶粒尺寸的比值(t/d)对AM技术制造的GH3536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t/d的增加,GH3536合金的抗拉强度、均匀伸长率及疲劳寿命均先逐渐增加后趋于平...
影响冷喷涂粒子沉积的关键因素:粉末表面氧化综述————作者:李文亚;杨景文;雒晓涛;殷硕;徐雅欣;
摘要:冷喷涂技术因具有低温固态沉积特性,在高性能金属或金属基复合涂层制备、修复及增材制造领域已有重要应用。然而,原始喷涂粉末的表面氧化状态对冷喷涂粒子沉积过程及所制备涂层或沉积体的微观组织、界面结合质量和力学性能具有重要影响。一般来说,粒子表面氧化膜的存在增加了粉末的临界沉积速率,降低了粒子塑性变形能力,并在界面处形成未结合区或脆性夹杂,从而显著影响粉末的沉积效率和沉积体的力学性能。然而,在特定条件下,...
热处理冷速对粉末GH4099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作者:徐磊;尹一峰;卢正冠;田晓生;吴杰;
摘要:为系统研究固溶(1175℃、1 h)与时效(850℃、5 h)双阶段冷却速率(Ar气气淬> 50℃/min,炉冷~8℃/min,控速冷却5℃/min)对粉末冶金GH4099合金组织演变及高温力学性能的影响,本工作采用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法制备了洁净GH4099预合金粉末,结合热等静压近净成形技术(1230℃、150 MPa、4 h),制备了全致密合金坯料。结果表明:经固溶气淬+时效5℃/min...
微合金化元素对偏晶合金两液相间界面能影响————作者:张丽丽;郜冰;江鸿翔;赵雷;赵九洲;何杰;
摘要:为了探明微合金化元素对偏晶合金两液相间界面能的定量影响,本工作基于Gibbs吸附等温式,结合热力学数据,建立了用于计算微合金化元素i作用下A-B偏晶合金两液相间界面能的理论模型,并对影响两液相间界面能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液相间界面能随微合金化元素浓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元素间相互作用参数(LAi)和组元互溶温度(Tb,A-B)间的关系:当L 增材制造难变形高温合金GH4975的裂纹形成及其愈合机制————作者:叶献文;姚志浩;王洪瑛;王子成;张砻耀;董建新; 摘要:难变形镍基高温合金GH4975具有高的裂纹敏感性,采用增材制造工艺成型时易出现裂纹。为解决其在增材制造过程中出现的裂纹问题,本工作采用加入TiC作为异质形核剂、热等静压和热压缩等方法研究了裂纹愈合的方法及其机制。结果表明,添加纳米TiC颗粒后,GH4975合金的平均晶粒尺寸从41.9mm降低至27.2mm,晶粒明显细化,但裂纹并未得到有效消除。通过热等静压工艺可以消除部分裂纹,但宽度大于3mm的微... 时效温度对含Cu马氏体时效不锈钢组织及拉伸性能的影响————作者:陈昊;曾天翼;张立冰;石全强;杨柯;王威; 摘要:为打破马氏体时效不锈钢在强度与塑性间倒置的特性,并阐明Cu元素在组织调控与性能优化中的作用机制,本工作系统研究了一种含Cu马氏体时效不锈钢在不同时效温度条件下的微观组织演变规律及其对拉伸性能的影响。基于双球帽模型,从热力学角度阐释了逆转变奥氏体的形成机制,同时结合多种强化机制进行定量计算,对屈服强度的演变进行定量分析与深入讨论。结果表明,随着时效温度从480℃升高至560℃,实验钢中fcc富Cu相... 峰值应力对Ti6242压气机盘锻件室温保载效应的影响————作者:徐小严;方超;邱建科;张蒙蒙;史栋刚;马英杰;雷家峰;杨锐; 摘要:针对我国商用航空发动机大尺寸Ti6242合金压气机盘,开展了峰值应力对其室温保载效应影响的研究。利用Basquin方程式拟合了疲劳寿命与应力的关系,获得了保载效应应力门槛值。采用OM、SEM、XCT、EBSD和TEM等表征和分析了Ti6242合金保载效应强弱变化的失效特征及微观机制。结果表明,保载疲劳易于促使Ti6242合金形成稠密的位错平面滑移带,滑移带易穿越次生α相(αs... γ-TiAl合金在700℃空气中的长时高温氧化行为和组织演变————作者:周志春;刘仁慈;张建达;杨超;崔玉友;杨锐; 摘要:γ-TiAl合金长期服役于高温环境中,其表面氧化和组织演变会影响合金部件的力学性能。因此,研究γ-TiAl合金在高温条件下的氧化行为至关重要。本工作研究了γ-TiAl铸造合金Ti-45Al-2Nb-2Mn-1B(45XD合金)和Ti-48Al-2Nb-2Cr(4822合金)在700℃空气中的长时等温氧化行为和组织演变。结果表明,4822合金的氧化增重和氧化膜增厚明显大于45XD合金。在0~2000... 双相中锰钢的低温变形特性与断裂行为————作者:刘胜杰;刘志磊;张明飞;高晓鹏;金淼;陈雷;蔡星周;马筱聪; 摘要:轻质高强中锰钢(含(3%~12%)Mn,质量分数)是第三代汽车用钢的典型代表,充分利用其中亚稳奥氏体在塑性变形中孪晶诱导塑性(TWIP)与相变诱导塑性(TRIP)效应的耦合作用,可使其获得优异的强度与塑性。为探究双相中锰钢在低温环境下的变形特性及断裂行为,本工作对一种高性能双相中锰钢在低温环境下的力学行为、变形机制以及韧脆转变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变形温度降低,实验用钢的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逐渐... 固溶处理对Cr-Ni-Co-Mo马氏体时效不锈钢显微组织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作者:杨佳伟;周德凯;赵利媛;王天宇;李小琳;杨洪波;王海丰; 摘要:为了提高Cr-Ni-Co-Mo马氏体时效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本工作设计了高温固溶(HS)、低温固溶(LS)和循环固溶(CLS)三种热处理工艺,研究了固溶处理方式对晶粒尺寸、逆转变奥氏体体积分数的影响,并探究不同特征组织对马氏体时效不锈钢在3.5%NaCl (质量分数)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高温固溶处理,低温固溶处理显著细化了马氏体板条块的尺寸(2.1μm→943 nm),逆转变...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