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探与化探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物探与化探

物探与化探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11-1906/P
国际标准刊号:1000-8918
主办单位: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主管单位:国土资源部
查看物探与化探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电力工程师职称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航空动力学报》航空科技期刊

  【杂志简介】

  《物探与化探》期刊是专门发表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勘探(查)论文的国内知名学术刊物,肩负着为各部门物化探工作者服务的史命。于1979年正式创刊,到现在有近30年的历史,原地质矿产部部长孙大光先生特为《物探与化探》提写刊名。

  杂志在著名地球物理学家、我国当代地球物理事业的奠基人与开拓者顾功叙先生于1957年主持创办并亲任主编的《地球物理勘探》(1966年停刊)的办刊宗旨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促进物探化探科技进步、交流与推广;侧重应用,服务基层;学术性与技术性相结合,生产、科研和教学兼顾”的办刊方针。

  《物探与化探》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双月刊,读者是国土资源、环境监查、冶金、石油化工、水利、电力、建设、建材、铁道、煤炭、核工业等行业, 以及各大专院校从事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及相关专业的生产、科研、教学人员和大专院校学生。本刊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既有理论研究又有实际应用,可满足生产单位、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科技人员及物化探工作者的需要;既是理论与方法研究的参考资料,也对在生产第一线的实际工作提供帮助。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本刊是“中国期刊方阵”的“双效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的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编期刊,并被美国的《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美国《地质光盘数据库》收录。

  期刊获奖情况:

  1992年在地矿部科技期刊评比中获二等奖;

  1997年,在中国地球物理学会50周年庆祝大会(北京)上受到表彰;

  2000年首届《CAJ-CD规范》执行评优活动中获执行优秀奖。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有:综述、区域地质调查、资源勘查、方法技术研究、计算方法与信息处理、工程勘察、生态环境地质调查、仪器设备、技术服务、简讯等。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1. 区域化探元素致矿序列在新疆祁漫塔格东段的应用 景宝盛,JINGBao-sheng

  2. 非洲热带草原景观区金的次生晕特征及分散模式 左立波,汪明启,王杰,徐洋,俞秖安,黎湘,ZUOLi-bo,WANGMing-qi,WANGJie,XUYang,YUReng-an,LIXiang

  3. 综合物化探方法探测沙湾隐伏断裂带中段 曾敏,董好刚,陈长敬,刘凤梅,ZENGMin,DONGHao-gang,CHENChang-jing,LIUFeng-mei

  4. 我国森林沼泽景观区地球化学系列参数统计 刘驰,张华,汤正江,王会锋,姜春和,李祥佑,贾宏,孔牧,冯静,LIUChi,ZHANGHua,TANGZheng-jiang,WANGHui-feng,JIANGChun-he,LIXiang-you,JIAHong,KONGMu,FENGJing

  5. 西南岩溶山区物探找水效果 李凤哲,朱庆俊,孙银行,LIFeng-zhe,ZHUQing-jun,SUNYin-hang

  6. 川西坳陷地震波衰减定量估算及分析 涂远艮,王达远,李华科,TUYuan-gen,WANGDa-yuan,LIHua-ke

  7. 莺琼盆地勘探钻井速度问题及解决方法 刘爱群,陈殿远,李强,王丽君,LIUAi-qun,CHENDian-yuan,LIQiang,WANGLi-jun

  8. 宁夏中卫卫宁北山地区水系沉积物测量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方向 刘志坚,侯明才,张琇,王泽晶,向连格,王红,LIUZhi-jian,HOUMing-cai,ZHANGXiu,WANGZe-jin,XIANGLian-ge,WANGHong

  9. 小波多尺度分解用于辽宁铁岭下峪铁矿磁异常的解释 王建复,WANGJian-fu

  10. 井中激发极化法在矿产资源勘探中的作用 潘和平,PANHe-ping

  11. 德兴铜矿尾矿地球化学特征 潘含江,程志中,杨榕,贺灵,商云涛,PANHan-jiang,CHENGZhi-zhong,YANGRong,HELing,SHANGYun-tao

  优秀科技小论文:电力工程中有关继电保护的思考

  【摘要】在电力系统中,由于不同规格,大量的电气设备通过电气线路密切的联系在一起,并且工作的环境以及地幅的广阔等诸多因素,电气故障是难以避免的。由于电力系统比较特殊,所以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整个电力系统的瘫痪。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趋势,优秀科技小论文

  电力系统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体系,运行的状况比较复杂,外界因素和设备本身都会引起电力系统的事故,进而阻碍了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为了针对这些问题,现在人们普遍认可的方式就是快速有效的切除相关出现故障的元件,避免故障扩大化,这个技术就是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

  物探与化探最新期刊目录

西藏谢通门县雄村矿集区及其外围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异常评价————作者:龚建生;郎兴海;王兆帅;邓煜霖;吴昌益;何青;李志军;丁枫;詹宏宇;娄渝明;

摘要:为研究雄村矿集区及其外围的成矿元素分布特征及地球化学异常,指导雄村矿集区及外围的找矿勘查工作部署,推动雄村大型铜金资源基地建设,开展了雄村矿集区及外围的1∶50000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评价工作,查明了该区Cu、Au、Pb、Zn、Ag共5种元素的地球化学异常分布特征及富集规律。根据元素异常分析结果,结合研究区地质特征,圈定综合异常区,开展了异常区查证工作,对研究区找矿潜力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

洮南地区浅层地表基质地球化学特征及盐碱化响应机制————作者:斯琴毕力格;孔繁鹏;刘洪博;张磊;张也;董凯;

摘要:选取松嫩平原西部洮南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地表基质调查工作,揭示了浅层地表基质层中表层土壤(0~20cm)和深层土壤(150~200cm)的元素分异特征及盐渍化成因机制。结果表明:(1)与深层土壤相比较,研究区表层土壤中Corg、N等指标呈现强富集,而Br、P、S、Se、TC等呈轻微富集,重金属元素、稀土元素及其他微量元素无明显差异,显示出农业耕作活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水盐迁移是导致表层土中多种元...

张北地区天然氢气藏远景区分析评价——基于重力和大地电磁测深的基底构造解释————作者:万燕鸣;刘玲;宿鑫;梁帅;高雪峰;

摘要:在张北盆地的土壤氢气地球化学调查中发现了大面积氢气逸出异常,急需通过地球物理方法了解盆地内具有生氢和导氢作用的基底构造特征。为此,首次在张北盆地开展了针对天然氢的重力和大地电磁调查,在研究区内部署了1∶5万重力和大地电磁测量,基于采集的重力和大地电磁数据,以钻井、地质、物性等资料作为约束,反演了一条横跨研究区的大比例尺重力-大地电磁剖面,确定了盆地“两凹三隆”的构造格局,计算得到中新生代盆地总的沉...

刻画非均质储层边界的梯度结构张量属性阈值选取策略————作者:周成刚;田军;苑恒超;王云超;陈彦奇;杨秋红;

摘要:梯度结构张量(GST)是表征缝洞体等强非均质储层边界的常用属性之一,在碳酸盐岩储层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该属性无量纲,属性阈值确定难度大,其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储层雕刻体积与储量计算精度。为此,以碳酸盐岩缝洞体模型为例,通过分析含噪后储层与非储层对应的GST属性值域分布特征,提出“三步法”阈值选取策略:首先,统计GST属性值域分布;其次,估算非储层值域分布,确定其均值点、左临界值点和右临界值点;最后...

安徽石台地区碳硅泥岩型铀矿目标层伽马能谱异常特征及其与铀成矿关系————作者:周乾;刘琛琛;杨彪;方翔宇;周忠平;

摘要:安徽石台地区位于修水—宁国碳硅泥岩型铀成矿带的东段,该区断裂构造活动频繁,铀成矿潜力较大。为探讨皖南石台地区的铀成矿前景,本文在该区开展了1∶5万比例尺的地面伽马能谱测量,采用传统统计法和铀差量分析法提取铀成矿信息,并分析了区内放射性元素的分布特征。通过能谱—地质剖面研究了荷塘组4个层段的放射性异常特征,发现其中第一段的铀含量最高。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和显微岩石学分析,进一步研究了该层的地质特征及其与...

瞬态瑞利面波震源激发特性及多频散谱叠加融合研究————作者:陈振华;张升彪;曾棋艳;张大洲;

摘要:在瞬态瑞利面波数据采集时,偏移距和震源质量选择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因此需要对不同偏移距和不同质量震源采集的面波数据所计算出的频散谱特征进行研究。本文通过理论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影响频散谱的关键因素,通过野外试验研究了不同激发位置、不同质量震源激发所采集到面波数据的频散谱特征,针对瞬态面波采集时震源在不同位置激发所获得的频散谱存在差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频散谱叠加融合方法。该方法可有效避免瞬态面波数据...

时频分析技术在蓬莱气区深层高频噪声压制中的应用————作者:韩嵩;汤聪;张旋;曾鸣;彭浩天;吕文正;屠志慧;李坷芮;朱海华;

摘要:地震波在地下传播过程中会发生能量衰减,尤以高频成分衰减最为明显,导致高频段信号的信噪降低,极大降低了深层油气地震勘探的准确度。为了更好地提高深层资料信噪比,本文基于地震信号的非平稳特征,采用时频分析技术描述信号频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提出一种基于时频分析法压制深层高频噪声的方法。利用有效信号的时频特征具有稳定性和相似性、而高频干扰具有不确定性和随机性的原理,提出一种基于相关性分析的自适应阈值选择策略...

不规则测线视电阻率数据的3D反演方法————作者:郭军旗;范本峰;鲁恺;王鹏;翟好杰;

摘要:高密度电阻率法已成为滑坡结构调查的主要地球物理方法之一,但是受滑坡复杂地形、地表崩积物的影响,实际工作中测线难以沿直线规整布置,导致视电阻率计算结果出现偏差。为了最大程度降低不规则测线对最终结果的影响,笔者提出了一种实测数据的3D反演方案,通过寻找完全测线最小包围面积矩形,最小化3D网格剖分;通过增大测线垂直方向的正则化参数,抑制模型参数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2D反演方案...

平面电磁波法探测浅层局部良导体的响应特征————作者:马宏伟;刘海波;刘鹏飞;刘晓宇;颜拓疆;龙霞;

摘要:针对均匀半空间背景下的三维良导体模型进行正演计算,研究其在平面波电磁探测条件下的响应特征。三维良导体的电磁异常主要由分界面静态积累电荷产生的二次场所引起,因此目标体电阻率与围岩电阻率相对差异越大,响应相对异常也越大;观测电极距离目标体越近,响应相对异常越大。三维体在水平方向上和垂直方向上的尺寸变化对异常的影响程度不同:垂向厚度变化对异常影响较小;水平方向两个尺寸相差不大时,视电阻率响应曲线形态呈现...

基于最优吸收回路大功率时间域激电发射机研制————作者:钱文圣;席振铢;周胜;亓庆新;肖长安;王俊;薛文韬;

摘要:大深度激电测深法需要长导线大电流供电,感性阻抗、分布电容等因素导致发射关断波形振荡,极大影响了激电测量精度。针对此问题,本文首先构建了大功率激电发射极长导线引起的电磁感应仿真模型,提出了基于RCD吸收回路消除激电电磁耦合方法;然后基于最优吸收回路算法,计算了最优吸收回路参数;接着设计大功率30 kW激电发射机最优吸收电路,通过仿真计算表明,最优吸收回路有效解决了发射关断波形振荡的问题;最后,基于最...

青藏高原北缘硒背景及其对土壤因子的响应————作者:马强;强晓农;吴金宏;代璐;贺连珍;王帅;马楠;

摘要:为摸清青藏高原北缘土壤硒含量背景、服务富硒土地资源利用和缺硒风险防控,系统采集了8 273件表层和2 190件深层土壤样品,分析测试了Se及其他相关指标,剖析了土壤Se与土壤类型、理化性质等因子间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北缘表层土壤Se背景值为0.188×10-6,深层土壤Se背景值为0.153×10-6;土壤Se在门源盆地、西宁盆地、青海湖北部、...

垃圾填埋场渗漏的频谱激电三维数值模拟————作者:石靖;熊彬;徐志锋;黄理善;陆裕国;李耀昕;喻佳敏;

摘要:垃圾填埋场渗漏液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问题日益突出,基于渗漏液具有明显的低阻、高极化、高时间常数和低频率相关系数的电性特征,利用频谱激电法对垃圾填埋场进行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讨论该方法在填埋场渗漏液探测中的理论效果。首先,利用本文算法对典型地电模型进行正演,数值解与解析解的最大相对误差低于2.5%,表明算法准确有效;其次,依据垃圾填埋场真实电性特征设定激电模型参数,使数值模拟更贴合实际;最后,对比分析...

大功率—超大功率电(磁)探测技术进展与展望————作者:王珺璐;陈辉;罗先中;张晓飞;林品荣;俞炳;庞振山;

摘要:电(磁)法探测技术历经百年发展,从早期的直流电阻率法、激发极化法,逐步发展为涵盖大地电磁法、人工源电磁法及各种混场源电磁法的地球物理探测技术体系。然而,在我国开启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新阶段,出现了深部找矿需求增加、人文噪声干扰加剧及三维结构解释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传统电(磁)法的应用效果。为突破技术瓶颈,大功率—超大功率电(磁)法技术成为关键发展方向之一。大功率—超大功率电(磁)探测技术通过...

江苏省土壤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利用前景————作者:汪子意;廖启林;汪媛媛;崔晓丹;刘玮晶;徐宏婷;李文婷;

摘要:基于江苏省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及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等获取的农田土壤地球化学数据资料,在深入分析、系统研究土壤Zn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探讨利用富锌土壤生产天然富锌食品的前景。结果显示:1)江苏省农田土壤Zn空间分布不均衡,平均含量约为70mg/kg,土壤有效Zn占土壤Zn的20%左右,土壤Zn控制土壤有效Zn的分布,二者具有显著正相关性。2)土壤质地、成因类型、TOC和Fe等均对土壤Zn富集分布...

聊城市典型农业区耕地土壤养分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作者:张文强;李常锁;刘金鑫;程诗悦;滕跃;李根林;

摘要:研究土壤养分元素的丰缺状况,对于指导农业生产、改善种植结构、因地制宜科学施肥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本文以聊城市典型农业区堂邑镇为研究对象,选择代表性耕地采集84份浅层土壤样品并测试了15种养分指标,基于GIS及地统计学分析方法,揭示了各地球化学元素的空间分布规律,并开展了土壤养分地球化学单指标及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堂邑镇耕地土壤P、CaO呈较丰富—丰富水平;K2O呈中等...

崇左地区土壤-水稻籽实重金属元素迁移特征及拟合模型研究————作者:陈上仁;钟晓宇;李杰;杨敏云;黄娟;陈彪;何耀烨;

摘要:崇左地区地处广西西南部,涵盖江州区、大新县、龙州县,大部分区域属喀斯特地貌。本研究于该区域内集中连片耕地区采集242组水稻籽实及对应根系土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原子荧光光谱法(AFS)等技术测定土壤中As、Cd、Cr等26项元素含量,以及水稻籽实中As、Cd、Hg、Pb含量。通过分析土壤及水稻籽实重金属元素特征,研究土壤-水...

二连盆地芒来铀矿床铀镭平衡系数特征研究————作者:熊攀;王伟;秦彦伟;李鹏;陈鸣新;田浩宇;刘波;

摘要:铀镭平衡系数是地浸砂岩型铀矿资源储量估算的重要修正参数之一,关系着储量估算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本文利用高纯锗γ能谱仪测定二连盆地芒来铀矿床1431件样品的铀、镭元素含量,得到样品铀镭平衡系数,分别从频率分布特征、铀含量、粒度、岩性、空间分布等方面对其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影响铀镭平衡系数变化的主要因素和指示意义。研究结果表明,芒来铀矿床铀镭平衡系数为0.85,矿床明显偏铀;铀镭平衡系数值与铀含量及其品级...

基于地统计学与机器学习模型的宝清县表层有机碳含量预测及比较研究————作者:刘洪博;史佳卉;王思引;裴久渤;

摘要:为了准确预测黑土地区县域土壤有机碳含量,满足县域农业生产和“双碳”目标的需要。本研究利用宝清县黑土地地表基质调查取得的427个土壤样本数据,通过确定性插值法(反距离权重法)、地统计学方法(普通克里金法)和机器学习方法(随机森林模型法)建立评估模型,进行宝清县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的预测,并比较不同方法的预测精度和效果。结果显示,反距离权重法预测研究区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均值为27.21×10-3...

河南省桐柏县老湾金矿地球化学特征及深部成矿预测————作者:张宏燕;郭鹏;

摘要:老湾金矿带地处秦岭造山带东段,南阳盆地与吴城盆地之间,金资源量达超大型规模,属形成于燕山晚期的中低温岩浆热液型金矿床。为了推动第二找矿空间的开辟,实现新的找矿突破,对老湾金矿59号矿体原生晕进行研究,采用多种统计方法探讨成矿元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寻找可靠的地球化学预测标志,进而预测深部找矿方向。研究表明:矿体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为Sn-Ba-As-Au-Pb-Cu-Sb-Ag-Mo-Bi-W-Hg-Z...

空心微子区法在大兴安岭森林沼泽景观区区域化探异常圈定中的应用————作者:唐伟;汤正江;张应娥;王秋璇;

摘要:在大兴安岭森林沼泽景观区进行区域化探工作时,当主体地质背景多变时,元素的背景会存在明显差异,给异常信息的提取带来一定困难。原始数据网格化后,对比常用的异常下限法圈定的异常与空心微子区法圈定的异常,发现空心微子区法圈定的异常能有效地抑制不同地质背景所引起的地球化学场的差异,能够更客观地提取异常信息。在系统总结该区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异常筛选与查证,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在此基础上初步总结了...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