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月刊)创刊于1981年,是由中国地理学会、湖南省经济地理所联合主办的专业学术性刊物。办刊宗旨:服务于广大地理科研工作者和高等院校地理教学。重点反映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前沿理论、区域经济开发以及与国民经济相关的工业、农业、交通、旅游、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和研究动态。主要栏目:理论探讨、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城市与交通、土地与农业、交通地理、旅游研究、西部大开发、问题讨论、新书交流与介绍等。读者对象:地理工作者、经济学研究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及中学地理教师。
《经济地理》发行到国内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编陆大道先生为中科院院士。杂志荣获第一、第二届全国优秀地理期刊奖、全国经济类核心期刊、中国科协科技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湖南省一级期刊等多项荣誉称号。杂志近年来发展迅速,形成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局面。
经济地理栏目设置理论与方法探讨、西部大开发、区域经济与城市研究、土地利用与农业、旅游开发、学术交流与新书介绍
经济地理收录CSSCI 南大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阅读推荐:华东经济管理
《华东经济管理》系华东地区十几所高等院校联合主办的国内外发行的经济管理类学术性月刊。1994年被台湾作为大陆重点期刊收录入《中文期刊指南》;1999年获安徽高等文科学报一等奖、中文核心期刊(1992)、2011年度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管理学学术期刊全文转载排名中,在所涉514家管理类期刊中位列第20,成为《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经济地理最新期刊目录
返乡居民幸福感的多维影响机制研究——基于中国乡村振兴调查(CRRS)的实证分析————作者:张圆刚;郭嘉乐;
摘要:本研究基于2020年中国乡村振兴调查(CRRS)数据,构建“人居环境-制度信任”双维分析框架,运用有序Logit回归模型和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方法,系统剖析人居环境对返乡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机制及其传导路径。研究发现:第一,人居环境的改善对返乡居民幸福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第二,环境满意度对幸福感存在直接促进作用;第三,基层政府信任在乡村治理中具有特殊中介价值,其不仅直接增强幸福感,还通过制度...
基于乘客出行画像的客运枢纽经济贡献研究————作者:林建新;闫伊雯;王莉莎;王子洋;
摘要:结合乘客出行画像量化枢纽经济贡献度,是促进枢纽与城市经济有效互动的关键。文章针对现有评价方法中数据收集难度大、乘客出行差异与枢纽经济贡献之间复杂关系探索不足的局限,运用潜在类别分析(LCA)进行乘客出行特征画像,并据此构建组合灰色关联分析(GRA)模型的经济衡量指标,提出客运枢纽经济贡献度量化模型(PHECM),最后以北京市重点铁路枢纽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出行目的是乘客出行画像中的关键特征;枢...
市域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作者:朱健;李伟;王辉;易金彪;
摘要:文章基于2012—2022年中国27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区域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测算了272个市域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和居民消费水平,实证检验了均等化水平及其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作用机制及空间效应。研究发现:(1)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居民消费呈现显著的空间聚集特征,发展格局由“多点式”零星分布向“组团式”聚集形态转变,其中京津冀、长三角、成渝等城市群以...
粮食主产区的粮食安全贡献度与农技创新耦合协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作者:王凤娟;肖琼琪;肖国安;
摘要:文章在测算2008—2022年中国13个粮食主产区粮食安全贡献度与农业技术创新水平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地理探测器模型探析了其粮食安全贡献度与农业技术创新的耦合协调关系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粮食主产区粮食安全贡献度呈现先增后减的时序变化特征,省域粮食安全贡献度差异较大,其中黑龙江的贡献度位居榜首,河南紧随其后,江西与辽宁在粮食安全贡献方面相对较弱,处于较低水平。(2)中国粮食主产区...
全域视角下旅游廊道构建与网络体系评价——以渭南市为例————作者:马琪;王佳雯;
摘要:随着全域旅游战略的深入推进,旅游廊道体系的构建及其空间布局的优化已成为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路径选择。文章以陕西省渭南市为例,根据旅游热度值识别旅游源地,进而采用MCR模型和重力模型提取渭南市的旅游廊道,并对不同情景的旅游网络结构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1)渭南市44个旅游源地与118条旅游廊道构成全域旅游空间的基本格局,其中包括44条一级廊道,15条二级廊道和59条三级...
湖南省洞庭湖地区耕地多功能演变及影响因素————作者:钟欣秀;
摘要:揭示耕地多功能时空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是制定可持续耕地管理政策、保障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的基础。文章采用熵值法、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结合GIS技术,从经济生产、社会保障以及生态维护3个维度对2012、2017和2022年湖南省洞庭湖地区耕地多功能的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2012—2022年,洞庭湖地区耕地经济生产功能整体为增强态势,呈“西高东低”的格局;耕地社会保障功能在洞庭...
湖北省森林康养适宜性评价、区划及产品开发策略————作者:龚胜生;潘稼佳;伍昌友;
摘要:森林康养对促进大众健康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生态康养、景观康养、饮食康养、文化康养4个适宜性为一级准则,选取18项具体指标构建森林康养适宜性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对湖北省森林康养适宜性进行了评价和区划,并提出了产品开发思路和建议。结果表明:(1)湖北省平原区森林康养适宜性低,山地区森林康养适宜性高,总体呈“中部低,四周高”的圈层式空间分异格局;(2)湖北省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可划为4个一级区(优先开发区...
基于协同—竞争视角的国土空间多功能分类及冲突诊断研究————作者:李建春;周晓雨;袁文华;曲衍波;王世磊;
摘要:国土空间多功能格局及其冲突关系识别,是推进空间统筹协调与高效利用的基础。文章基于协同—竞争视角,构建农业、城镇和生态三类功能的适宜性评估体系,采用三角模型识别空间单元的相对优势多功能类型,并通过冲突诊断矩阵定量测度多功能类型分别与土地利用现状及国土空间规划之间的冲突。选取山东省莱州市为研究区,以六边形格网为基本评价单元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农业、城镇和生态功能适宜性指数分别为0.60...
贵州省县域旅游竞争力评价及其障碍因素————作者:徐仕强;张翊红;唐鸿;廖丽芳;
摘要:文章构建涵盖旅游经济、旅游资源、基础设施与旅游管理等4个维度的县域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方法测算2014—2023年贵州省88个县域旅游竞争力,并分析其时空演化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障碍度模型进一步识别并解析制约贵州省县域旅游竞争力提升的主要障碍因素。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贵州省县域旅游竞争力整体稳步提升,且空间集聚效应明显,但区域间发展差距不断扩大,表现出“强者恒强、弱...
电商情景下地理标志的溢价效应及其实现机制——以大米市场为例————作者:葛继红;孙星;王猛;
摘要:考虑到农村电商已经成为“小农户对接大市场”的重要渠道,且许多地理标志主产区鼓励农户接入农村电商,有必要探究地理标志的线上溢价及其作用机制。文章基于京东平台上大米产品的实际交易数据,采用特征价格模型准确地估计了地理标志的线上溢价,并从在线声誉和可追溯性的角度验证了地理标志产生线上溢价的间接路径。结果表明:(1)地理标志能够产生线上溢价,但线上溢价随价格区间的上升而下降。(2)地理标志有助于积累良好的...
城乡融合视角下大都市城乡结合部乡村振兴:理论探讨与路径选择————作者:何仁伟;王娟;张传华;方方;
摘要:大都市城乡结合部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先行区,在城乡融合视角下探讨城乡结合部的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研究发现:在理论机理方面,“要素—结构—功能”三者间互动是理解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在形成机制方面,城乡结合部是城市规模扩张及寻求利益更大化的“推力”和外围农村谋求发展的“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问题探析方面,大都市城乡结合部“乡村病”是一种“城乡综合病”,集中体现在“人”“地”“业”等方...
民营经济强镇的企业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以晋江市陈埭镇鞋服企业为例————作者:黄晶涛;寇新卓;陈英煌;许著赟;李越;连宇锋;盛明洁;
摘要:文章以“中国鞋都”——晋江市陈埭镇为例,基于全域鞋服企业和相关建成环境、社会经济数据,综合采用核密度估计、标准差椭圆、空间自相关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等方法,系统解析了陈埭镇鞋服企业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陈埭镇鞋服企业呈现出“多点集聚、少量带状分布”的空间特征,不同产业链环节企业空间分异明显。(2)建成环境主要影响制造环节,社会经济、设施条件主要影响上游设计研发、下游包装销售环节,营商...
广东省跨境电商企业格局变化特征及其区位选择影响因素————作者:朱邦耀;
摘要:文章以广东省为研究对象,采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标准差椭圆、泰尔指数等方法分析其新增跨境电商企业时空变化格局,同时基于路径依赖理论构建计量经济模型揭示了跨境电商企业区位选择及时空格局演变驱动因素。研究发现:(1)时序发展上,广东省跨境电商企业数量稳步增长,受经济环境和政策演变影响,新增企业呈现出阶段性波动特征;(2)广东省新增跨境电商企业呈集聚与分散并存、集聚为主的特征,集聚方向趋近于水平,集聚中...
黄河流域城市绿色发展效率的分异特征与数字经济的驱动效应————作者:时朋飞;王梦君;张鸿浩;李燕;李星明;
摘要:在明晰城市绿色发展效率内涵与厘清数字经济驱动城市绿色发展效率的学理基础上,文章借助Super-SBM模型测度2011—2021年黄河流域城市尺度的绿色发展效率,识别其时空演进特征,并借助面板Tobit模型与门槛回归模型分析了数字经济对黄河流域城市绿色发展效率的线性与非线性效应。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城市绿色发展效率具有波动性与较大提升潜力,上中下游三大区域次序格局演变具有动态性与梯度性,60个城...
关联视角下传统制造业集聚区新产业发展的驱动机制——基于顺德机器人制造企业的调查分析————作者:朱华晟;张杰;
摘要:演化经济地理学关注微观行动者对区域新产业发展的影响,但多依据产品间的知识关联性强弱,洞察区域的路径依赖或路径生成机制。文章以广东顺德机器人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为例,利用实地调查获得的数据与相关资料,借鉴全球生产网络的研究成果建立分析框架,探讨了外部环境变化如何影响企业内部组织与外部网络关系,并进而导致新旧产业链接和地方产业演变。结果表明:市场竞争加剧带来的降本增能双重压力、金融化、市场开发及风险管...
国内大循环视角下中国城市生产网络结构演化与影响因素————作者:周建平;徐维祥;郭加新;刘程军;徐静;
摘要:打通城市间生产要素流动的堵点已成为推动国内大循环畅通的关键路径。文章通过分析2012、2015和2017年城市层面的投入产出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模体分析方法、随机游走网络聚类算法及指数随机图模型,探究了中国城市生产网络的结构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城市生产网络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特征,多中心分布趋势明显。东部城市在网络中占核心地位,而且沿海发达地区与内陆地区建立了紧密的产业链合...
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经济韧性影响的空间效应————作者:范雨婷;张杰;
摘要:文章基于中国28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研究了2011—2021年中国城市经济韧性的时空演化过程和特征,检验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效应,并进一步分析其结构和时序影响。结果表明:(1)城市经济韧性水平呈现多点零散分布,空间上存在显著的南北分异。其中南方地区的城市经济韧性显著高于北方,显著高值集聚区整体上呈现出“由北向南再向西和北”的演化过程。(2)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提升城市经济韧性。(3)...
不同冲击下山东省县域经济韧性水平与影响因素————作者:李连刚;郭晖;张平宇;程钰;
摘要:县域经济单元如何积极应对不同属性冲击以维持经济稳定发展成为在高度不确定环境下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关键。文章以山东省县域经济单元为研究对象,构建抵抗力指数反映金融危机和新冠疫情两类不同属性冲击下的县域经济韧性水平,借助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究了不同属性冲击下的县域经济韧性影响机制差异及影响要素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1)不同属性冲击下山东省县域经济抵抗力表现出异质性特征。山东省县域经济...
城乡融合发展:政府和市场作用的空间分异————作者:曾广录;
摘要:地理环境对政府和市场这两种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力量起制约作用,导致两者作用的空间分异。文章在构建城乡融合发展和地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基于2010—2020年湖南省122个县域的面板数据,从时空维度运用计量模型方法实证探讨了城乡融合发展中政府和市场作用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政府和市场都显著地推动了湖南省各县域的城乡融合发展,但总体上政府作用大于市场作用,市场在推动湖南城乡融合发展中的...
用能权交易试点政策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作者:束云霞;向斌;吴玉鸣;鲍曙明;
摘要:提高能源效率可以缓解能源需求压力、推动经济低碳转型,进而实现节能减排与绿色发展。文章在计算2006—2021年中国30个省份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基础上,将用能权交易试点政策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合成控制法等方法探究了用能权交易试点政策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用能权交易试点政策显著提高了全要素能源效率,且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检验后依然稳健。(2)用能权交易试...
相关经济期刊推荐
- 国家级冶金管理
- 省级企业经济
- 国家级技术经济
- 国家级中国商贸
- 省级资本市场
- 省级家族企业
- 北大核心中国经贸导刊
- 国家级金融纵横
- 省级经济问题探索
- 省级黑龙江金融
- 省级区域金融研究
- 省级内衣服饰经销
- 省级大众商务
- 北大核心上海金融
- 北大核心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 省级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
- 省级食品工程
- 省级上海经济
- 北大核心会计之友
- 国家级国际贸易论坛
- 省级经济视野
- 省级江苏地方志
- 北大核心特区经济
- 省级北京工商
- 省级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 省级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省级WTO经济导刊
- 国家级职业
- 省级渔业致富指南
- 北大核心中国内部审计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