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中国经济史研究》杂志是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主办、经济研究杂志社出版的专业性刊物。该刊物以马列主义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百家争鸣的方针,刊登有关经济史的理论论著,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国近代经济史以及中国现代经济史的论著,中外比较经济史研究论著,中国经济史的专题研究资料,中外经济史著作的评介,国内外中国经济史研究动态的报导,并适当刊登中国经济思想史方面的论著等。《中国经济史研究》坚持以新理论、新方法、新材料、新问题即“四新”原则取舍文章,为学术界新老作者提供发表论文的园地。
本刊积极为中外学界的交流架设桥梁,已刊登来自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学者的多篇文章,其中海外著名学者黄宗智、赵冈、王业键、陈慈玉等先生在本刊发表的论文引起学界极大反响。本刊发表的论著多项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其中经君健先生的《试论地主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本质联系》(1987年第2期)、吴承明先生的《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1期)分别获得“孙冶方经济学奖”。由本刊主办的“经济史论坛”学术讨论会,自1993年始先后举行了18次,已经成为学术界的一个品牌,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该刊在国内外学术界颇具影响,被誉为本学科的权威性刊物,2000年图书情报系统根据文献利用率在经济学刊物中排名第三。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有:“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国近代经济史”、“中国现代经济史”、“中外比较经济史”、“国内外中国经济史研究动态”、“经济思想史研究” 、“港台经济研究”、“民族经济” 、“西部开发”、“理论探讨” 、“专题评论” 、“学人与学术” 、“论著评介”、“青年论坛” 、“读史札记” 等。
本站已成功发表的论文:
1 中国近代民生经济学研究——基于传统经济思想现代化的视角 熊金武; 2
2 中国封建地主阶级形成若干问题探讨 李根蟠; 5-14
3 近代中国金融业发展模式与社会转型 杜恂诚; 15-24+143
4 先秦诸子百家民生经济思想探析:结构变迁的视角 方建国; 25-42+143
5 晚清西方经济学财富学说在华传播研究——以在华西人著述活动为中心的考察 李丹; 43-53+143
6 民国时期的经济思想史研究——来自留学生博士论文的考察 邹进文; 54-65+143
7 中国现代经济思想史研究:1978—2014 程霖;张申;何业嘉; 66-84+144
8 2015年度中国现代经济史学科研究动态及前沿问题讨论会召开 于文浩; 84
9 唐代蠲免事务管理探微——基于对《新安文献志》所录唐户部蠲牒的考释 顾成瑞; 85-91
10 清初江南人丁研究——兼谈清代人丁编审制度的确立 薛理禹; 92-107+144
11 近代中国白银通货存量与货币供给总量考论——与罗斯基教授商榷 蒋清宏; 108-116
12 1736—1911年间山西粮价变动趋势研究——以货币为中心的考察 马国英; 117-125+144
13 建国初期农家支出研究 常明明; 126-134+144
14 李埏先生与中国经济史研究 田晓忠; 135-142
15 《清代榷关与北路贸易》内容简介 李慧霞; 142
经济论文发表:国际贸易全球下的经贸英语经济价值
摘要:近年,由于我国与其他国家不断发展经济贸易,经贸英语的重要意义逐渐被人们意识到,并且作为一种时代背景下的产物,经贸英语具有十分明确的作用,即使两个国家贸易顺利开展的桥梁。在这种条件之下,经贸英语本身的价值也受到了广大学者的关注,其中主要包括三个不同角度的价值。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对经贸英语的价值进行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经贸英语,经济价值,分析
经贸英语作为具有特殊用途的工具,其已经逐渐的摆脱了简单意义上的英语学习,它的作用主要是为了我国的经济贸易得到更好更顺利的发展。伴随着经贸英语不断提升的重要性,目前,我国国内关于经贸英语的各种培训机构应运而生,特别是一些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权威的相关等级证书更是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经贸英语的实际价值已经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中国经济史研究最新期刊目录
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对女性地位的长期影响————作者:何二龙;李元哲;姚洋;
摘要:本文首次利用中央党史研究室认定的97个中央苏区县数据和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运用断点回归方法量化估计了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对当代女性劳动参与率和女性性别比的长期影响。研究发现,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妇女解放运动,动员妇女参与生产活动。这一运动产生了长期影响,显著提高了当今的女性劳动参与率和家庭女性人口占比,也在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显著提高了女性出生性别比和一胎是女孩的家庭二胎及以...
高校内迁与长期人力资本积累——来自抗日战争的证据————作者:王鑫;梁双陆;李阳;杨雨豪;
摘要:人力资本问题有必要从历史角度加以考察。本文整理了抗日战争时期高校内迁的相关数据,考察了迁入高校对地区人力资本积累的长期影响。计量结果表明,相比于没有高校迁入的县,战时有高校迁入的县在1982年和1990年表现出更高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和更低的文盲率。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鉴于大多数高校在抗战结束后回迁原驻地,该计量结果实际上度量了大学冲击所带来的外溢效应。机制分析表明,迁入高校通过新建...
清中后期孔府群体的优免申诉————作者:蒲凤莲;吴佩林;
摘要:清初,朝廷延续前代旧例,赐孔氏优免特权。然而,地方的时常差派引发了孔府群体维护利益的优免申诉行为。以衍圣公为主的孔府作为实际受益者,因职责、现实利益及权力差序格局的影响,总体较为关注属官、庙佃户的优免权益,而忽略对族人优免权益的争取。受制于财政困境,地方政府虽然会同意孔府的部分优免申诉,但随着社会局势变化及差徭定额化改革的进行,也会对孔府优免进行诸多限制。朝廷优待孔府的政策在地方执行过程中变异,实...
政府信誉视角下近代中国公债市场的运行和发展(1912—1937)————作者:高美红;
摘要:<正>近代中国公债的发行不仅能调剂财政运转,还能提高政府融资能力和维持国家经济稳定。目前对近代中国公债市场发展的研究,多基于宏观角度对公债市场整体发展历程进行描述,着重探讨公债发行的背景、原因和内容等。本文依据相关档案和近代报刊等资料,基于政府债信视角,重点运用量化分析,对近代中:国公债市场发展进行深入探讨,揭示其运行机制及发展规律,进而呈现公债制度、市场博弈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
红色金融发展与国家能力提升——以北海银行为例————作者:尹秀秀;
摘要:<正>当前中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使得我国国家安全体系发展面临巨大现实挑战。在此背景下,金融发展不仅属于传统经济范畴,还成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维度。本文以山东解放区北海银行发展历程为例,系统梳理革命政权在军事割据、经济封锁的极端条件下,如何通过金融工具创新实现资源动员、币值稳定与风险防控,希望以此对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促进国家能力提升提供重要参考。通过北海...
资课立额与唐前期赋役体系的演进————作者:顾成瑞;
摘要:唐开元、天宝时期色役代役金——资课的额度厘定,与以铜钱为主要尺度的物价体系的形成与稳定有密切关系。资课钱额基于丁中,并根据充色役而被免除的租庸调、杂徭负担估值的一部分或全部而确立。官方将处于租调物状态的粟按每斗35文、绢以每匹350文、绵取每屯210文进行估价。故此,免杂徭的白丁为代色役所纳1500文,实乃对一丁租庸调二石粟、二匹绢、半屯绵的估值;由中男所任执衣课钱不超1000文,基于杂徭的估值而...
明初鱼鳞图册的形成、沿用和更新————作者:黄忠鑫;
摘要:龙凤、洪武时期实施的土地清丈,是确立明朝赋役秩序的重要基础,主要由地方都保人役实施,由朝廷委派临时差遣的经理官等官员分区监督。由此形成的明初鱼鳞图册以区分官、民田为显著特征,成为黄册编户派役的依据。鱼鳞图册主要保存于都保人役之手,成为“私册”。但图册具有“公籍”的权威性,并没有秘不示人,相关信息普遍反映在民间订立契约等场合。私家置产账本亦以之为根据,不时收集土地的变动信息,定期汇总到黄册之中。明中...
清代凤阳关的税口变迁与关税收支————作者:陈勇;
摘要:凤阳关为清代内地税关之一。其税口分布分散,源头复杂,部分税口的历史可溯及明代设于该地区的税课司局、钞关和仓关。凤阳关各税口的时空演变和地位升降,受交通格局变动所牵动。其税收有额内、额外之分,正、杂之别。税收与非税收入轇轕纷纭,额征与实征出入甚大,正额难以反映其真实税收规模。凤阳关税款支出首重国用,正款解部,随正征收专解内务府。清末又有附税、加征、代征各款,均有特定支出事由,出入相权。省用、地方自治...
清末川边新政与油糖捐制度演进————作者:李宝;
摘要:清末巴塘事变后,清廷锐意经营川边以图规复威权与秩序,但筹措经费时部省争执不断,四川借机获准开办油糖捐以资挹注川边经营经费。通过完善油糖捐的预查、登记、征管制度,四川才具备了协济川边建设,推动糖业技术改良的财政能力。但在油糖捐征管集权化过程中,新旧征解秩序彼此龃龉,激起油糖户反抗,扰动行业市场的情势亦交织出现。作为一种财政汲取手段,油糖等杂捐能够使国家财政保持弹性增长,国家治理由此开启一轮由“内”而...
官款增值的努力与困境——对天津练饷发交盛典生息活动的考察————作者:周传龙;
摘要:盛典,即由盛宣怀家族公账房统一经营的典当。同治十一年(1872)李鸿章将天津练饷发交江苏盛典生息,此举符合朝廷节省开支、直隶开拓本省财源的诉求,而盛宣怀也一直尝试将该款用于盛典经营和自己的洋务事业。上级对下级、政府对商人的强势地位体现在发典生息的全过程。丁戊奇荒前后,李鸿章为筹措赈款,不顾盛典经营困境,频繁要求提前缴还本息、补缴差价等。作为金融组织,盛典的还款效率最终受制于市场,虽然盛典凭借以公账...
清代十三行首位广东本土行商卢观恒研究————作者:汤开建;龙书婷;
摘要:在清代广州十三行发展史上,广利行行商卢观恒是首位广东本土大行商。他在乾隆中后期开始加入广州对外贸易,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正式成为行商,嘉庆十二年(1807)更出任广州公行首商,成为乾隆后期到嘉庆前期广州对外贸易中的最大行商。他一生中主要经营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进出口贸易,先后11年成为广州对外贸易排名第一的供货商。嘉庆十七年,其创造的1666865.066两的供货额成为广州对外贸易史上史无前例...
仲春遘时雨:谷牧访欧代表团的历史释读————作者:曲冠青;
摘要:在现有改革开放史著述中,谷牧访欧代表团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众多出访考察团(组)中受到特别关注和评价,相关著述却没有回答其原因。粉碎“四人帮”后,尽快恢复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成为中央领导人的共识。其后经济学界推动了按劳分配讨论,早期出访的考察报告虽呈现了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巨大的生产力差距,但尚未触及体制改革。相较其他考察报告,谷牧访欧考察报告在呼吁扩大进出口贸易之外,实事求是地提出了改革经济管理...
从佃农到田主:开发中土地权利的拓展——以清代台湾相关家族契约文书为中心————作者:刘紫卓;
摘要:在清代台湾土地开发中普遍存在汉佃“蚕食”田主的现象,这实际上是从佃农到田主的转变。在整理原始契约文书的基础上,本文再现了竹堑社吴金吉家族与相关家族纵贯三个世纪的地权交易历程。吴氏家族通过开发扩权和交易赋权两种路径,逐步取得和拓展土地占有权,实现了从佃农到田主的身份转变。荒地的增值空间,以及汉佃优于当地原业主的开发能力,是佃农得以转变为田主的重要条件。层次分明的地权市场,给予较晚渡台的高质量劳动力经...
《江西浮梁三银碗汪氏文书》的社会经济史价值————作者:段文双;
摘要:<正>《江西浮梁三银碗汪氏文书》(简称《汪氏文书》)是2022年度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的成果,由南昌大学谷霁光人文高等研究院和曹树基教授团队主编,于2025年在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刊行。三银碗地处江西省浮梁县与安徽省休宁县交界处,今属浮梁县瑶里镇汪家村。该村主姓汪氏,系明初由徽州府婺源县大畈村迁往休宁县汪村,后又迁入浮梁县建村。因此,《汪氏文书》可以看作广义的徽州文书
《云南商业账簿整理丛编·茂恒商号账簿汇编》简介————作者:吴晓亮 ;王雷 ;郭红军;
摘要:<正>《云南商业账簿整理丛编·茂恒商号账簿汇编》(以下简称“《汇编》”)是云南省第一部以账簿为主体的民间文献资料汇编,由云南大学吴晓亮教授和茶史专家、收藏家郭红军共同主编,吴晓亮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团队集体完成,并于2024年10月在云南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茂恒商号是1949年以前云南省民族工商业中规模最大、资金最为雄厚的一家,也是活跃于滇缅、滇印贸易的典型代表之一
杜恂诚教授经济史学术文集《中国近代经济转型的历史逻辑》出版————作者:张跃;
摘要:<正>2024年3月,杜恂诚教授经济史学术文集《中国近代经济转型的历史逻辑》由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杜恂诚教授迄今为止相对完整的作品合辑,分为三部分、六卷。第一部分包括第一卷,是1991年出版的专著《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1840—1937)》。该著作关注国家与市场关系这个深刻持续的命题,是对这一命题在经济史学领域的重要探索,着重探讨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线索及其同旧中国政府...
区域经济史研究的佳作:《当代淮河流域经济开发史》————作者:魏明孔;
摘要:<正>安徽大学历史学院朱正业教授等著《当代淮河流域经济开发史》(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23年出版),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淮河流域经济开发与变迁研究(1949—2009)”的结项成果,获2022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资助。该书梳理和总结了当代淮河流域经济开发的进程与时空特征,多维地思考区域经济开发的发展路径,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历史根性探寻——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例————作者:易棉阳;曾鹃;
摘要:习近平经济思想具有深厚的理论底蕴和实践底蕴。在理论层面,习近平经济思想既坚守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魂脉,又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在实践层面,习近平经济思想植根于建党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实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立场。从魂脉、根脉、实践源头三个方面探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历史根性,发现: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是其魂脉...
生利分利说在近代中国的兴起——基于中西经济思想交汇视角的考察————作者:王玲强;
摘要:作为近代中国颇具影响力的经济思想,生利分利说的兴起实质上是政治经济学生产性劳动理论中国化的过程。生利分利说源于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对穆勒生产性劳动理论的译介,生利、分利最初分别是生产性劳动、非生产性劳动的对应译词。在传播过程中,受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中重本抑末论的影响,国人所理解的分利者是非生产性劳动者和游民的混合体,未能触及生产性与非生产性劳动的区分标准问题。到20世纪初,以梁启超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
元代都水庸田使司设置探微————作者:王溥;
摘要:元代自成宗始设都水庸田使司专主江南水利田土。其名沿袭五代吴越所设都水营田使,机构设置则与世祖朝江南行大司农司一脉相承。都水庸田使司曾于成宗、泰定帝、顺帝三朝三次设置,大德年间初次被废后,元廷曾短暂以江南行都水监代理其部分职能,而《元史·泰定帝纪》关于都水庸田使司置废的部分记载有误。元后期对浙西海运漕粮的需求强化了都水庸田使司经营田土的职能,历经成宗、泰定两朝专主治水后,都水庸田使司在顺帝朝回归世祖...
相关经济期刊推荐
- 省级宁波经济财经视点
- 省级中国保险
- 国家级哈佛商业评论
- 国家级经济生活文摘
- 南大核心税务研究
- 省级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上海经济研究
- 省级环球财经
- 国家级中国外资
- 省级财政经济评论
- 省级中国品牌
- 国家级市场营销导刊
- 国家级中国汽配市场
- 省级经济论坛
- 省级管理@人
- 北大核心特区经济
- 北大核心广东商学院学报
- 省级产业与科技论坛
- 省级现代人事杂志
- 省级贵州农村金融
- 国家级中国房地产业
- 国家级中国价格监管与反垄断
- 省级经济工作月刊
- 北大核心国际商务研究
- 省级华商
- 北大核心精细石油化工杂志
- 省级厦门特区党校学报
- 省级景德镇学院学报
- 国家级新经济导刊
- 省级南方企业家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