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金融

所属栏目:经济期刊 热度: 时间:

现代金融

现代金融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32-1547/F
国际标准刊号:1008-5262
主办单位: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
主管单位:中国农业银行江苏省分行
上一本期杂志:《银行家》期刊论文
下一本期杂志:《商界》省级研究生论文发表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现代金融》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现代金融》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杂志简介

  《现代金融》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双百方针”,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学科基础理论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进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为教育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获奖情况: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江苏省一级期刊;2004年被北京大学图书馆研究会录入“中文核心期刊”目录;

  国外数据库收录:数学评论

  本刊MARC数据 本刊DC数据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中国知网、维普资讯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栏目设置

  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2014年03期目录参考:

  1 论个人金融业务营销战略联盟建设 3-5

  2 契合区域主流经济强化营销促进发展 6-7

  3 对个人金融业务转型发展的几点思考 8-9

  4 新型城镇化与金融服务模式创新 10-11

  5 江苏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的农行支持研究 12-14

  6 基层行如何加快对公业务发展 15-16

  7 科技银行的组织模式运作方式与江苏对策 17-20

  8 公司业务投行化趋势与应对策略 21-22

  9 互联网金融时代我国货币市场基金发展研究 23-25

  10 论我国商业银行投行业务发展及产品创新 26-27

  11 商业银行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挑战 28-29

  12 P2P网络信贷在国内的发展浅析 30-31

  13 践行绿色信贷推进经济转型 32-33

  14 营业机构加快业务转型的战略思考 34-36

  金融师职称论文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浪潮影响下的策略研究

  摘要:进入新世纪,我国互联网科技和移动通讯技术迅猛发展,在近几年,其普及程度更为广泛,互联网金融也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依托搜索引擎、云计算、社交网络等信息技术,快速抢占金融高地,逐步形成自身特有的发展模式,不但对银行业务造成直接的影响,也间接冲击了银行的经营管理模式。本文以此背景为着力点,以商业银行为出发点,力图通过介绍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及当前的主要发展模式,分析其对商业银行造成的威胁。更重要的是,研究商业银行如何在这种威胁中,化挑战为机遇,通过有效的措施,提高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关键词:金融师职称论文,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经营管理模式

  一、互联网金融特点

  与传统金融不同,互联网金融不但在金融业务中采取了不同的媒介,而且在金融业的参与中深谙互联网精神,即“开放、平等、协作、分享”。将互联网、移动通讯等工具运用到传统金融业务中,使其形成以下特征:成本低、效率高、发展速度快。通过网络平台,资金供求双方可以自行完成交易,更加省时省力,互联网金融也加快了自己的发展进程。具体而言,有以下特点:

  现代金融最新期刊目录

数字经济范式下金融资本向生产资本“移权”:双重逻辑、堵点与对策————作者:刘伟岩;

摘要:数字技术赋能下金融资本已逐步显示出对经济的主导权,但数字经济范式“转折点”的理论和实践均要求我国完成金融资本向生产资本“移权”的任务。究其堵点,在于金实“割裂”思维下过度看重“物”和国家信用的投资理念、“目标—手段”二分法认知下政金间的长期性抑制化监管及“理性人”认知下企业“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经营理念。对此,应构建基于“价值挖掘”的政金企信用关系、基于“价值发现”的政银企关系以及基于“新型理性人”...

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理论逻辑、实践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作者:童菲;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部署,职业教育作为打通城乡资源要素流动、提升乡村人力资本的核心抓手,其战略价值日益凸显。本文基于人力资本理论、教育公平理论、产业协同理论和文化资本理论视角,系统分析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作用机理,通过实践案例分析产教融合发展、技能培训场景化、云端实训三大创新路径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研究提出要建立跨部门协同治理与激励机制,构建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精...

企业社会责任与绿色转型——基于强制披露CSR信息政策准自然实验————作者:李豪;

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体制机制,企业可持续发展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绿色转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企业社会责任(CSR)作为企业对环境和社会负责的重要体现,被认为是推动绿色转型的重要因素。本文使用双重差分法探究强制披露CSR信息政策对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强制披露CSR信息对企业绿色转型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机制检验发现该政策通过缓解融资约束...

连锁股东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研究————作者:彭晓莲;廖可欣;

摘要:本文以2008-202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连锁股东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研究发现,连锁股东对企业金融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机制检验表明,抑制股价同步性、缓解代理问题和降低融资约束是连锁股东抑制企业金融化的可能路径。同时连锁股东还通过提高分析师关注来抑制实体企业金融化。异质性检验表明,连锁股东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作用在所处行业竞争度高、市场化程度高和经营成果好的企业中更为明显

低碳转型政策能否改善劳动力错配?——来自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经验证据————作者:郝子龙;王永平;

摘要: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劳动力有效配置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本文基于2013-2022年28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劳动力错配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抑制了劳动力错配,这一结论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低碳城市试点政策通过提高产业集聚程度和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来抑制劳动力错配;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劳动力错配的抑制...

数字贸易、数据要素化与新质生产力————作者:徐丽楚;王琳;董宝中;

摘要:数字贸易赋能新质生产力跨越式发展,优化数据要素配置,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本文基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与国泰安数据库,选取2013-2022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数字贸易提升新质生产力问题,得出如下结论:一是数字贸易能够有效提升新质生产力水平;二是数据要素化承担部分中介作用,数字贸易通过数据要素化有效提升新质生产力水平;三是数字贸易提升新质生产力作用效果存在空间异质性、时间异质性。据此...

自愿环境规制驱动矿企绿色创新了吗?——ESG表现的泡沫效应与环保补助的调节作用————作者:刘亦晴;陈天兰;

摘要:全球碳中和进程加速背景下,自愿环境规制是一项重要政策工具,但其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实际影响存在争议。本文基于2010-2023年矿业上市公司数据,结合合法性理论和资源基础观,揭示自愿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创新数量与质量的差异化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自愿环境规制仅显著提升绿色专利数量,对绿色创新质量影响不显著,稳健性检验也证实这一结论;自愿环境规制通过改善企业ESG表现提升企业绿色创新数量,增强“绿色创...

现代金融征稿启事

摘要:<正>《现代金融》是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分行主管,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期刊,国内刊号CN32-1547/F,国际刊号 ISSN1008-5262。本刊侧重于金融科技、农村经济金融、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金融前沿理论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和探讨。为进一步提高本刊质量和学术影响力,欢迎社会各界学者、专家和广大金融实践者积极投稿

数字化转型赋能企业新质生产力——兼论供应链上的溢出效应————作者:王平;李鹏飞;

摘要:良好的供应链合作关系是链上企业实现战略互助与共赢的重要方式,在寻求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当下,数字化转型为链上企业实现战略联盟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与变革力量。深入探究其作用过程及其链上溢出效应传导路径对链上企业“提质增效”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在理论分析基础上,以2012-202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这一作用效果通过供...

“双碳”目标对绿色债券发行溢价的影响研究————作者:薛志强;朱莉;

摘要: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绿色金融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工具。本文基于2016-2024年中国境内发行的公司债和企业债数据,首先验证我国绿色债券市场是否存在绿色发行溢价,然后系统性地分析了“双碳”目标对绿色债券发行溢价的直接影响,完善了政策影响与绿色溢价之间的研究空白。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绿色债券相对于普通债券信用利差较低,具有显著的绿色发行溢价。2021年“双碳”目标的提出显著增加了绿...

金融科技平台数据垄断治理研究————作者:朱鸿莉;

摘要: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已成为核心生产要素,金融科技平台凭借数据优势实施垄断的现象愈发普遍。当前金融科技平台数据垄断主要表现为利用算法合谋达成垄断协议、借助数据优势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以及通过数据驱动实施经营者集中。究其原因,交叉网络效应促进了数据垄断的实现,金融敏感数据的高度集聚为垄断提供资源基础,而平台用户锁定效应则进一步巩固了垄断地位。当前治理面临多重困境,算法合谋的隐蔽性导致意思联络证明与责任界定困...

数字金融时代的民事执行新路径————作者:李媛媛;

摘要:数字金融时代对民事执行提出了更新的要求。本文以银行账户监管为切入点,研究传统执行在金融数字化中的转型。目前,央行“总对总”查控系统的多层级架构实现了执行机关与金融机构的数据直连,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司法穿透技术解决了新型电子财产的查控难题。在时效性层面,执行系统基于区块链存证与智能合约技术的应用,从延时处理模式逐步向实时查控演进。但实践中仍存在跨境数据调取障碍、金融机构协同效率不足等难题,仍需通过科技...

数字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基于中国城市层面的实证研究————作者:陆丽琴;吴炘宇;沈嘉文;

摘要:作为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重大创新,“新质生产力”概念强调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而数字金融作为数字技术与金融领域有机结合的产物,不仅能够重塑金融业态,同时还能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与发展。本文采取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梳理了数字金融与新质生产力的相关文献并进行述评;在此基础上,对数字金融影响新质生产力的主效应、中介效应展开探讨,然后使用20...

现代金融征稿启事

摘要:<正>《现代金融》悬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分行主管,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期刊,国内刊号CN32-1547/F,国际刊号ISSN1008-5262。本刊侧重于金融科技、农村经济金融、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金融前沿理论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和探讨。为进一步提高本刊质量和学术影响力,欢迎社会各界学者、专家和广大金融实践者积极投稿

绿色金融支持下的生态福利绩效影响研究————作者:康勤;

摘要:绿色金融是金融要素与环境保护融合的有效金融工具,能有力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发展和绿色转型,产生持续的生态福利效应。本文选取2010-2020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SBM模型和熵值法分别测度生态福利绩效和绿色金融发展水平,然后基于Tobit回归模型实证分析绿色金融对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生态福利绩效和绿色金融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但区域间存在差距;从商业银行视角出发,绿色金...

地方政府债务、土地财政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者:戴欣怡;

摘要:揭示地方政府债务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有利于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本文基于多维指标体系和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中国30个省(市、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采用双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面板门槛模型,对地方政府债务、土地财政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适度地方政府债务可以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此过程中,土地财政发挥中介效应,地方政府债务对区域经济高质量...

供应链创新能否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基于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的准自然实验————作者:顾微;邵军;

摘要:供应链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网络延伸,供应链数字化与协同化创新为企业管控经营风险提供了新契机。本文利用2018年开展的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政策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基于2013-2022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供应链创新对企业经营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供应链创新显著降低了企业经营风险,并通过提升供需匹配程度和内部控制质量发挥作用。异质性分析显示,在较小规模企业、供应链多元化配置以及市场竞争较激烈的企...

企业ESG表现对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内部控制质量与信息不对称视角————作者:张聪;张黎鑫;

摘要:本文以2013-2022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企业ESG表现与绿色创新两者间的影响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良好的ESG表现有利于驱动企业绿色创新。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企业良好的ESG表现可以通过提高内部控制质量、降低信息不对称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异质性分析发现,国有企业和融资约束程度低的企业,其ESG表现对绿色创新的提升效果更加突出。研究结论为企业树立和践行ES...

绿色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环境规制与产业集聚————作者:毕江琳;张同功;

摘要: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绿色金融能否成为新质生产力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抓手令人关注。本文选取2008-2022年中国30个省份数据,通过构建绿色金融与新质生产力发展指标,探讨绿色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的作用效果。得出以下结论:(1)绿色金融对新质生产力的促进效应显著,且在多轮稳健性检验中结论稳定;(2)在机制探讨中发现,环境规制与产业集聚水平对绿色金融与新质生产力发展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

数字普惠金融、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韧性————作者:李胜连;聂昊楠;刘政永;

摘要:数字普惠金融的兴起与发展,为改善传统金融服务的局限、推动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并与经济韧性的发展和提升紧密相连。本文选取2011-2022年我国31个省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的面板数据建立数字普惠金融与经济韧性的固定效应模型,并选取产业结构升级为中介变量进一步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提升经济韧性水平。(2)数字普惠金融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显著提升了经济韧性...

  相关经济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