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经济研究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

南开经济研究

南开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CSSCIAMI核心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Nankai Economic Studies

期刊周期:月刊
出版地:天津市
复合影响因子:3.479
综合影响因子:2.432
邮发:6-88
官网:https://nkes.nankai.edu.cn/#/
主编:李坤望

  南开经济研究最新期刊目录

“统筹发展和安全”重要思想的理论基础、基本特征和实践意义————作者:王永兴;郭恺钊;徐凤琴;王大树;

摘要:习近平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的最新理论成果,其中“统筹发展和安全”重要思想集中体现了“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和“安全”这个“头等大事”之间的辩证联系,实现了习近平经济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两大理论创新的有机连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性、有机性的重要证明。深入理解这一思想和方法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处理好发展和安全这一对国家治理核心命题之间关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

财税政策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的理论建构、范式比较与优化路径————作者:刘金科;蔡振霄;

摘要:绿色技术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但其“双重外部性”、信息不对称及路径依赖问题亟待构建适配的财税政策支持体系来解决。本文从政治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等多学科视角出发,建立“市场失灵矫正–生产力跃迁支撑–绿色发展保障”理论框架,阐明财税政策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与动态适配逻辑。通过对双轮驱动、市场主导、政府主导等制度范式进行比较发现,财税政策需建立与技术成熟度适配的动态调整机制,注重...

数字赋能企业创新的双重中介机制——理论模型与经验证据————作者:乔彬;刘振涛;许悦;

摘要:数字赋能重构企业价值创造的基本逻辑,但企业的策略性行为对企业创新产出存在影响。这一因素引发我们思考:数字赋能能否突破传统创新瓶颈重塑企业创新路径?本文扩展了Bustos(2011)的技术选择模型,基于2012—2022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数字赋能一方面促进产业链整合,通过专业化分工深化纵向整合与增强市场势力强化横向整合的战略组合,引导企业增...

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资源配置效应——基于企业投资效率的视角————作者:杨李娟;张益宁;熊凌云;

摘要:以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为重点的财税制度改革,是“十四五”时期进一步优化企业税收营商环境和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资源配置理论,利用2013—2021年沪深主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从企业投资效率的视角,探究了2018年大规模实施增值税留抵退税的政策效应。研究表明,留抵退税政策显著提升了试点企业的投资效率,体现出政策具有资源配置效应。机制检验表明,留抵退税政策主要通过资源支持与资源优...

非环境政策工具对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基于“营改增”政策试点的准自然实验————作者:张谛;徐翘楚;杨晗硕;

摘要:加快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是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基于全国税收调查数据,首次在全规模企业层面测度碳排放,并利用连续型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营改增政策作为非环境政策工具对制造业企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营改增政策显著降低了制造业企业的碳排放强度,其影响通过两条机制传导:一方面,通过增值税抵扣机制释放企业现金流、促进绿色技术投入与清洁能源使用,从而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完善抵扣...

明斯基的“偏差放大机制”在我国是否存在?——基于地级市数据的实证研究————作者:李宝伟;董陆君;张云;

摘要:本文在明斯基金融不稳定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能够进行实证研究明斯基“偏差放大机制”的分析框架,进而采用我国291个地级市数据建立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研究分析中国是否存在“偏差放大机制”,以及杠杆率和金融不稳定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地级市层面存在杠杆率和产出之间相互扩大的“偏差放大机制”,同时企业杠杆率提高加剧了金融的不稳定倾向。本文的研究结果说明,为确保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与金融系统的稳...

欢迎订阅《南开经济研究》————作者:本刊编辑部;

摘要:<正>《南开经济研究》是由南开大学主管、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经济学期刊,是国内经济学方面重要的核心期刊之一。自创刊以来,本刊在海内外同行的爱护和支持下,本着“鼓励创新、促进交流”的原则,为推动理论创新和学术交流做出了自已应有的贡献。本刊倡导理论创新,鼓励学术争鸣

数字赋能与制造业供应链韧性增强——基于数字并购事件的准自然实验————作者:刘娟;潘梓桐;康茂楠;

摘要:当前发挥企业数字化资源整合赋能效应已然成为我国制造企业供应链安全及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与实现路径。本文将数字并购视为制造企业数字资源赋能效应发挥的正面冲击事件,利用2007—2022年上市公司制造企业数字并购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数字并购对制造业供应链韧性增强的作用效果。研究表明,数字并购对制造业供应链韧性增强具有显著的激励作用;考虑企业特征、数智化制造特征及主(被)并企业行业特征后的分样...

数字经济发展与就业——来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经验证据————作者:李红;凌全亚;程广亭;欧阳卓;

摘要: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对就业的促进作用,对于实现中国高质量发展和高质量就业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构建最终产品市场、中间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一般均衡模型来考察数字经济发展对就业的影响,并以中国于2015年开始分批建设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为外生冲击,利用2012—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就业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显著增加了...

数字技术增加了农户生产经营收入吗?——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作者:周妮笛;杨菲;

摘要:数字技术是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是实现农户增收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全要素生产率视角出发,利用中国土地经济调查2138户农户的有效样本数据,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考察数字技术对农户生产经营收入的影响。研究显示,数字技术显著提高了农户生产经营收入水平,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显示,数字技术通过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来提高农户生产经营收入水平,具体体现为促进农业技术进步、提升农...

财政制度弹性、非税收入增长与地方政府能力————作者:杨先明;张胜利;李波;

摘要:本研究基于财政分权理论,构建包含财政制度弹性、非税收入与政府能力的分析框架,利用区域2000—2022年面板数据揭示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财政制度弹性通过提供非正式调整空间,逆向调节非税收入规模,同时正向强化非税收入对政府能力的提升效应。进一步分析显示,非税收入对地方政府能力的影响呈倒“U”型,即适度非税收入负担能提升政府能力,过度扩张则产生抑制作用。异质性检验表明,这种非线性关系在非沿海地区...

ESG的出口效应——理论与证据————作者:陈骁;谢红军;吕雪;

摘要:随着世界范围内可持续发展观与企业社会责任观的不断深化,ESG能力已成为影响企业出口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本文首先利用内嵌ESG决策的多国异质性企业模型讨论了企业ESG能力与出口的关系,然后采用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进行了检验。研究表明,企业ESG能力的增强显著提高了出口概率和扩大了出口规模,其中出口规模的变化主要来自目的地扩展边际。从消费者视角来看,国际市场会惩罚ESG能力减弱的出口企业,抑制从这些...

就业市场人力资本错配的额外惩罚——婚育行为的视角————作者:宋扬;陈媛媛;

摘要:晚婚、晚育和家庭少子化已成为我国人口发展面临的瓶颈,厘清婚育行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对于推动我国人口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0—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展示了我国劳动力人力资本错配程度在不同行业和职业上的分布,并实证检验了个体人力资本错配对婚姻和生育的惩罚效应及其影响机制。研究表明,人力资本错配显著降低个体的结婚率和生育率,拖后个体的结婚和生育时间,并减少生育子...

大气污染联合防治行动的治理成效分析————作者:陈璐;王英成;

摘要:为了加强对京津冀地区空气污染的防治,2017年以来,北京、天津及周边26个城市联合发起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本文基于121个中国北方集中供暖城市2014—2019年空气污染监测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联合防治行动对“2+26”城市秋冬季节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其他北方供暖城市,联合防治行动使“2+26”城市秋冬季节AQI指数和PM2.5浓度分别下降了17.08与15...

对外直接投资如何影响企业本土跨区域合作创新————作者:陈凯;杨亚平;

摘要:畅通创新要素流动,推动跨区域协同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强国的有效途径。基于开放式创新理论,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公司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考察对外直接投资和企业本土跨区域合作创新的关系。研究发现,对外直接投资能够推动中国企业本土跨区域合作创新。创新能力增强和创新信息披露质量提升,是OFDI促进企业本土跨区域创新的两个机制。地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较高地区、研发目的为探索式创新、创新习惯为非独占的OFDI企业,进行...

产融结合与企业双元创新——基于动机异质性视角的研究————作者:扈钰欣;胡秋阳;

摘要:在企业的探索式创新相对不足、基础研究相对较弱的现实背景下,“由产及融”的产融结合是否会对企业双元创新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产生结构调整效应,其机制机理如何,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从产融结合的企业动机这一决定着产融结合与企业创新关系的机制核心出发,利用2007—2022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Probit模型、GMM、Tobit模型、处理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等统计方法展开研究,发现国有企业和大规模...

区域产业政策优势、供应链关系与客户企业创新————作者:常露露;方森辉;蒋殿春;

摘要:区域产业政策通过供应链关系产生的创新溢出效应,对推动我国科技创新至关重要。本文基于2011—2023年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了供应商的区域产业政策优势对客户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供应商的区域产业政策优势显著促进了客户企业创新。该结论在选择工具变量缓解内生性问题及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可靠。这种促进效应在供应链本国化程度高、供应商关系持续时间较长和专用性投资程度高的客户中尤为明显。机制分...

中国专利快速预审制度的绿色技术创新效应——理论与实证————作者:申晨;曾昊;

摘要:“双碳”目标背景下,如何有效发挥知识产权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激励和保护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构建了专利快速预审制度通过延长专利长度、降低诉讼风险以及减少交易成本,进而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理论分析框架,并使用2009—2021年中国247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和中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专利快速预审制度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专利快速预审制度能有效激发企业绿色...

连锁董事网络与数字资产配置行为——基于同群效应视角————作者:何思锦;范合君;

摘要:连锁董事网络作为信息传递的全新渠道,能够有效解决企业数字资产配置过程中面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对企业的数字资产配置行为产生深刻影响。本文利用2010—2021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构建连锁董事网络,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资产配置行为的同群效应,并识别了同群效应的影响因素,探究了同群效应的模仿机制和经济后果。研究发现:在连锁董事网络中存在企业数字资产配置行为的同群效应。细分数字资产类别发现,在数字产品资产维度...

柔性税收征管与企业投资效率——基于纳税信用评级政策的研究————作者:王庶;王楷;岳希明;

摘要:2014年印发的《纳税信用管理办法(试行)》,标志着税收征管领域的一次关键性探索和创新性改革。本文基于2009—2023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利用2014年纳税信用评级改革的政策冲击,识别柔性税收征管模式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一是柔性税收征管能够显著提升企业投资效率。二是该影响的传导机制之一是通过提升企业透明度,进而引发以提升管理层与企业目标相容的方式来缓解委托代理问题。三是柔性税收征管对...

  南开经济研究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奔跑的辣椒酱

    避雷避雷,外审五个月了一点消息没有

    2024-12-07 09:48
  • Yangming_ak

    刚收稿就退稿了,连初审环节都没有,是挺随性的。也没有任何退稿意见,就是快……应该是连看都没看吧

    2024-10-23 18:58
  • 画个圈圈兜住幸福

    七月初投稿,半个月后送外审,至今仍在外审中,很慢

    2024-10-10 09:25
  • 奔跑的辣椒酱

    初审拒的挺快的,大概半个月到一个月之间。这个期刊也不太容易中。我同学也投过,她的初审拒的更快,不到一周,但是她的还给了意见。身边同学也有中的,他们老师和期刊比较熟,从投稿到录用大概七个月

    2024-08-26 22:14
  • Yangming_ak

    请问最近校外的网站是否无法访问投稿网站了?

    2024-07-17 08:16
SCI服务

常见问题及解答

Q:南开经济研究是C刊吗?
A:是C刊。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