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经济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

南方经济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CSSCIAMI扩展

South China Journal of Economics

期刊周期:月刊
出版地:广东省广州市
复合影响因子:8.678
综合影响因子:5.978
官网:http://www.nanfangjingji.cn
主编:罗必良
平均出版时滞:29.18181

  南方经济最新期刊目录

ESG评级分歧与债券信用评级膨胀————作者:王垒;李宽;丁黎黎;

摘要:信用评级膨胀的治理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保障。然而,随着信用评级的评估维度逐渐拓展至ESG等非财务范畴,信用评级机构正面临由ESG评级分歧所引致的市场信息环境复杂化的挑战。文章基于信息环境视角,采用2015—2023年中国A股发债上市公司数据,实证考察了ESG评级分歧对信用评级膨胀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表明,ESG评级分歧会显著推升发债主体信用评级,加剧信用评级膨胀,该结论在采用工具变量法、...

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与企业真实盈余管理:基于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视角的研究————作者:洪攀;

摘要:机构投资者作为外部监督重要形式之一,开展实地调研活动能否有效提升企业盈余信息质量值得做出更多探索。以2012—2020年A股上市非金融企业数据为实证研究蓝本发现,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能够有效发挥治理效应并抑制企业真实盈余管理,并且在采用工具变量法、PSM、Heckman两阶段模型、安慰剂效应检验等系列方法进行内生性排除和稳健性控制之后相关结论依旧成立。机制研究结论表明,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通过提高企业...

非对称信息、产出风险与劳资互惠行为——基于礼物交换博弈的实验研究————作者:赵俊;董志强;佘哲;

摘要:在委托代理关系中,信息不对称和产出风险是道德风险问题的核心。标准委托代理理论基于理性经济人假设,通过薪酬激励设计解决风险共担问题;但行为经济学研究发现互惠动机可以一定程度缓解风险问题。已有研究发现外生产出冲击会降低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互惠动机,但鲜有实验研究考察产出风险是内生可控的情形。文章基于经典的两阶段礼物交换博弈实验,探讨内生产出风险和努力不可观察对雇佣双方互惠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当努力可观察...

农村流动人口的企业家精神与扩大消费内需——基于对流出地宗族网络历史影响的考察————作者:温兴祥;

摘要:充分发挥农村流动人口的企业家精神,通过创业活动提高收入,从而提高其家庭消费,有利于发挥这一数量庞大群体在扩大内需中的作用。历史上的宗族网络在改革开放初期曾对乡镇企业发展发挥过促进作用,会延续影响当下的农村人口企业家精神。文章运用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使用流出地人均祠堂数作为代理变量、距离南宋朱熹生前讲学最重要三个书院的最短距离作为工具变量,验证了流出地历史宗族网络促进了农村流动人口自雇创业...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灾害、宗族与民营企业发展————作者:仇童伟;乔之芊;王晓兵;

摘要:学界普遍认为,自然灾害不利于社会经济的长期发展。但该观点忽略了自然灾害的社会结构重塑功能及其诱致的制度变迁的长期影响。文章通过考察中国古代自然灾害诱发的宗族迁移及其对当前民营企业发展的影响,从而揭示自然灾害具有的长期价值。研究结果显示,尽管众多研究表明自然灾害是催生宗族网络的关键因素,但自然灾害和宗族网络却分别促进和限制了民营企业的发展。其原因在于,在历史上自然灾害越频发的地区,其暴力犯罪数越高,...

政府诚信履约与企业专业化分工————作者:王鹏程;陈胜蓝;

摘要: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具有表率作用,直接影响政府形象和公信力。文章从政府诚信履约的角度分析《中小企业促进法》实施对中小企业专业化分工的影响,并利用新三板企业年报与“企查查”平台手工构建一个新数据集进行实证检验。使用2014—2021年新三板挂牌中小企业为样本,研究发现,《中小企业促进法》实施导致企业专业化分工水平提高约3.13%。政府诚信履约加强带来的外部交易成本降低是《中小企业促进法》实施提高...

中美贸易事件新闻对中国股指收益率的影响——基于ChatGPT情感分析策略————作者:郭维;汪勃澄;韩迪;

摘要:中美贸易事件新闻是引起中国股票市场波动的重要外部因素,其通过投资者情绪直接或间接地向中国股票市场传导。精准评估各类中美贸易事件新闻对中国股指波动的影响,对于揭示中国资本市场价格调整的内部微观机制与外部冲击影响具有现实意义。文章结合ChatGPT情感分析策略与机器学习模型,研究了大量具有代表性的、不同类型的中美贸易事件新闻对中国股指收益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美贸易事件新闻类型多维且复杂,其对股指收益...

美国对华技术封锁与中国本土供应链创新————作者:苏杭;刘佳雯;王晨宇;

摘要:科技创新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随着美国对华技术封锁持续升级,中国企业创新发展面临的外部不确定性因素急剧增加。既有研究大多聚焦于外部技术封锁与企业自身创新之间的关系,而较少关注客户受到技术封锁后,供应商企业是否会进行创新。文章基于供应链关联视角,利用2009—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及美国商务部公布的实体清单数据,实证检验客户受到技术封锁对供应商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客户受到...

企业社保缴费与偏向型技术进步:资本还是劳动?————作者:李保华;伊辉;

摘要:识别企业的技术进步偏向、优化生产投入结构是当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文章基于2007—2015年全国税收调查微观企业数据,构建社保实际缴费比率代理企业在社保缴费方面的成本负担,并测度微观企业层面的劳动偏向型技术进步指数,进而考察企业社保缴费负担上升对其技术进步偏向方向的影响。研究表明,不论从是否缴纳还是实际缴纳水平的角度,企业的社保缴费负担提升均会驱动其选择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

特朗普新关税政策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冲击与中国对策————作者:韩永辉;李嘉桐;谭舒婷;

摘要:2025年特朗普重返白宫后推出新关税政策,对全球70多个国家实施差别化关税措施,其中对中国商品征收关税最高曾累计达到145%,已超越传统贸易保护政策范畴,成为美国破坏性重构国际经济秩序的重要政策工具,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产生深刻冲击。文章结合霸权稳定论、权力转移理论和安全化理论,从国内经济政策外溢效应的视角,系统分析了美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中角色转变的深层动因,及其新关税政策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多维...

老龄化、人工智能和延迟退休————作者:黄旭;

摘要:文章基于代际交替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系统探讨人口老龄化与人工智能技术对劳动者延迟退休行为的影响机制及其政策含义。研究表明,在老龄化背景下,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水平尚不足以有效缓解劳动力短缺和社会保障压力。短期内,延迟退休政策通过增加劳动力供给、促进研发创新、提升代际财富转移,有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的冲击。长期来看,人工智能可以替代部分劳动力,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从而缓解因人口老龄化导致的经济困境,...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与创业活跃度——兼论城市间的扩散效应与虹吸效应————作者:韦施威;潘爽;高锡蓉;谢陈昕;

摘要:创业是推动包容性增长的重要一环,信息技术革命的加速演进和数字技术的迭代创新正持续颠覆着创业行为与创业模式,使创业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驱动因素之一。文章从城市间的虹吸和扩散效应视角出发,利用城市层面数据,探析网络基础设施对创业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显著促进城市创业活跃度提升,并且在与省会城市距离这一维度上呈现出倒U型非线性特征,体现了网络基础设施能够帮助中小城市抵抗中心城市的虹...

安全导向下的全球创新网络重构:趋势、挑战与中国的选择————作者:李计广;张华;

摘要: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以及全球公共卫生事件突发等因素,正推动全球生产网络加速从效率导向向安全导向转变。作为在全球生产网络的基础上衍生而来的重要概念,全球创新网络的重构实际上早于全球生产网络的重构,并且同样呈现出明显的安全导向。文章基于EPO专利数据库对安全导向下的全球创新网络重构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在全球创新网络重构过程中,安全导向的特征集中体现在内向化和区域化两个方面。其中...

内外部经济不确定性与宏观经济政策应对:来自全球31个国家的经验证据————作者:刘金全;杨光;陈润东;

摘要:文章首先使用动态因子随机波动率(DFM-SV)模型估计了全球层面与国家层面的经济不确定性,然后使用面板门限向量自回归(PTVAR)模型分析经济周期视角下经济不确定性冲击的非对称影响,最后探讨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应对经济周期波动和经济不确定性冲击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1)经济不确定性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在经济衰退期尤为显著,贸易受抑制程度远超消费。这一特征表明,在不确定性加剧时,内需驱动将成为...

守“正”创“新”:政绩考核转型与新质生产力————作者:魏万青;叶秋志;陈永洲;

摘要:政绩考核转型及其相伴的政府角色转变对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利用2013年政绩考核新规构造的准自然实验,在委托代理和注意力分配框架下,基于广义双重差分模型和2010—2021年城市数据,考察了政绩考核转型对新质生产力的具体影响及作用链路。结果发现:政绩考核转型能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其原因在于政绩考核转型引致政府角色转变,从而将更多的注意力和资源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机制检验表明,一方面,政绩考...

中国海外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碳排放的影响————作者:何邦路;刘欣雨;岳昕妤;

摘要:伴随各国愈发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时代变局,东道国对中国海外直接投资(OFDI)绿色转型的要求愈发严苛。文章利用2004—2020年世界银行发展指标等数据,构造非平衡面板数据模型,探究了中国OFDI对东道国的绿色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中国OFDI对东道国具备显著而稳健的长期绿色碳减排效应,部分西方媒体渲染的中国OFDI是污染制造的论调完全是谬论;绿色技术转移及改善(能源)消费习惯是中国OFDI在东道...

纪委融入公司治理如何影响商业银行效率————作者:李志辉;李永杰;

摘要:党组织建设与公司治理有机融合是中国特色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作为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纪委融入公司治理如何影响金融企业高质量发展尚未引起理论界与实务界的足够关注。文章以2012—2023年中国320家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纪委融入公司治理对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纪委融入公司治理有利于把党内监督优势转化为经营管理动能,从而显著提升商业银行效率;在处理内生性问题并进行一系列稳健...

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机理与路径————作者:郭跃文;李源;陈志明;刘城;

摘要:以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后发国家克服市场失灵、系统失灵与制度失灵,从技术追赶迈向技术超越的必由之路。基于切克兰德系统理论、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文章将国家创新体系解构为战略体系、过程体系与能力体系,并以此作为理论分析框架。以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本质上是对国家创新体系的系统优化,其中,战略体系功能是以“四个面向”为主攻领域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过程体系功能是处理好“三类关系”...

数字化转型能提高企业生存概率吗?——生命周期理论视角下的Cox PH模型分析————作者:冯国强;王锦;

摘要:适者生存的逻辑同样适用于企业。面对数字技术产生的冲击,能否为之作出转变成为考验企业生存的关键。文章基于2011—2020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的经验数据,从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生存概率存在的系统性差异切入设置兴趣事件,结合Cox PH模型检验数字化转型如何提高企业生存概率,从中刻画企业层面适者生存的逻辑。结果表明,选择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高企业进入成熟期的可能性,进而提高生存概率,企业层面...

国税地税合并与企业数字化转型————作者:魏升民;李沛伦;黄亮雄;

摘要:税收征管是影响企业行为的重要外部治理机制,2018年国税地税合并是税收征管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文章将国税地税合并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14—2021年我国A股上市企业的微观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其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基准回归结果显示,国税地税合并总体上显著促进了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平行趋势检验,在更换被解释变量、排除其他政策干扰、进行安慰剂检验和其他稳健性检验等稳健性测试后,文...

  南方经济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SCI服务

常见问题及解答

Q:南方经济是C刊吗?
A:是C刊。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