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学研究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1 15:05:27

科学学研究

科学学研究

CSCDCSSCI北大核心

Studies in Science of Science

期刊周期: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复合影响因子:6.513
综合影响因子:3.938
邮发:82-315
官网:http://www.kxxyj.com
主编:赵兰香
平均出版时滞:162.6636

  科学学研究最新期刊目录

科学知识输入对发明价值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反事实框架的因果推断————作者:欧桂燕;吴江;岳名亮;王凯利;

摘要:科学知识被广泛视为创新过程中的“发明地图”,其与发明价值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科技政策与创新管理领域的核心议题。然而,已有研究主要聚焦于二者的相关性分析,研究结论不尽一致,难以为科技决策提供确切的参考依据。本文基于反事实框架,运用倾向得分匹配(PSM)与广义倾向得分匹配(GPSM)方法,以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 2001-2010年授权的1,685,970件发明专利及其与科学论文构成的6,473,21...

日本技术攻关“举国体制”历史演进及特征研究————作者:李岩;穆荣平;李慧敏;

摘要:“举国体制”是一种任务攻关体制,无关社会主义制度或资本主义制度,无关计划体制或市场经济体制,对国外技术攻关“举国体制”的研究,对我国完善技术攻关“举国体制”具有参考价值。国家战略反映一国最高层面的阶段性目标和核心发展需求,以日本不同时期国家战略为界定标准,构建“举国体制”与“国家战略”演进分析框架,考察日本“举国体制”的攻关目标、技术领域和组织模式,归纳总结日本“举国体制”的动态发展特征,剖析其在...

探索性项目工作游戏化如何影响成员创新行为?————作者:关月;朱方伟;张骞文;杨筱恬;张蕊;

摘要:根植于突破性创新的探索性项目,作为新兴技术、新产品开发等复杂情境下的创新性项目管理实践,在探索未知与验证新理念方面推进了创新发展。基于自我决定理论与工作游戏化相关研究,以探索性项目为研究情境,探讨工作游戏化对项目成员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第一,工作游戏化的成就类元素、沉浸类元素与社交类元素分别对探索性项目成员的创新行为具有正向影响;第二,和谐型工作激情与职场善意妒忌分别从“自我比较”与“社...

算法权力的国际治理:理论因应与模式探索————作者:吴颖;

摘要:算法权力的全球扩张使对其进行国际治理迫在眉睫。本研究通过分析算法权力国际治理的必要性,提出国际社会对算法采取的相关治理措施。然而权力无界扩张、垄断格局难以改变、权力异化等问题依然是算法国际治理的困境。算法治理需明确数据收集原则和算法伦理;成立联动监督机制,打造多方协作治理伙伴关系;明确场景化的算法透明性等级,加强人工智能算法可解释性研究;积极参与算法标准设定,加强本土法律保障等方式开展算法权力国际...

优化我国战略导向基础研究组织体系的对策研究————作者:刘云;郭栋;刘文澜;

摘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对基础研究提出紧迫需求和更高要求。新形势下如何分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更加有效地有组织推进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解决国家战略需求的重大科学问题,夯实科技自立自强的基础,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是亟需解决的重大科技管理问题。本文对战略导向基础研究的概念内涵进行了界定,分析提炼了战略导向基础研究的组织体系架构,包括:组织管理体系、规划计划体系及项目管理体系;从战略...

新兴技术产业的创新政策实施策略组合研究————作者:耿红军;王昶;姚海琳;

摘要:立与破策略组合是中国政府协调新旧技术竞争关系,推动新兴技术创新与产业化的政策实施策略集合,但较少有学者展开理论研究。本文以中国政府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过程中实施的创新政策为例,对创新政策的立与破策略组合的实施过程、实现路径和理论逻辑展开研究。研究发现:(1)立与破策略组合是政府针对新兴技术发展过程中相机抉择的政策行为,涵盖了“以立为主”“立破结合”“以破促立”连续一体化的政策实施策略;(2)...

显隐财政科技支出对工业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作者:汤二子;张娜;

摘要:由于企业是创新主体,因而公共部门在支持工业创新活动时,财政科技支出的政策效果体现在能否提高工业研发创新投入之上,但其实际经济价值则体现在能否带来创新产出的显著增加之上。利用中国工业行业数据,以发明专利申请数量作为衡量创新产出的指标,通过多种实证检验方法来估计以直接注入政府资金为形式的显性财政科技支出与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减免税和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为形式的隐性税式支出对工业创新产出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

创新政策与府际关系如何影响跨区域合作创新——以长三角人工智能领域为例————作者:刘晓燕;朱哲凯;单晓红;

摘要:跨区域合作创新是促进新质生产力涌现的重要途径,各级政府通过制定创新政策引导企业跨区域合作创新。因而探究跨区域合作创新的政策与府际关系影响机制有着重要意义。文章基于创新政策与府际关系特征及其差异性构建跨区域合作影响分析模型,借助TERGMs模型对长三角地区人工智能产业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1)政策特征层面:创新政策力度越大、政策波动度越小、财政支持力度越大越有利于跨区域合作创新;(2)府际关系层...

中国工业企业的创新模式选择研究————作者:张煜;

摘要:推动制造业创新,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国家的重要政策方针。以工业经济中最具代表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将创新模式分为产品或工艺创新、组织或营销创新两大类,选取中国31省(除港澳台)2016——2022年共7年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二值选择模型,实证分析各省工业企业创新模式选择的内部和外部影响因素,揭示各省工业企业选择不同创新模式的具体原因。研究发现:第一,地区经济水平和当地的研发人力投入...

议程设置视角下元宇宙“用户基础”建设研究——基于深度学习文本分析的研究————作者:程絮森;张晓玲;薛童;雷思羽;杨波;

摘要:基于议程设置理论和技术接受模型,利用深度学习文本分析方法,分析2021-2023年元宇宙新闻报道和用户评论数据,从信息传播和接收两个层面探究元宇宙公众认知的现状、成因和有效建设链路。研究发现:元宇宙议程传播是多主体参与的博弈,意见领袖对信息的二次传播主导着公众情感认知的形成;内容上媒体议程与公众评论话题聚焦点并不一致;情感上二者相悖,用户评论呈负面消极情绪,原因在于政策文化等多外部变量互相作用,影...

新兴技术风险的社会建构机理及治理路径研究————作者:庞祯敬;邵而行;

摘要:新兴技术风险是人类科技创新过程的“永恒议题”,作为一种“过程性存在”,亟待从社会建构视角厘清新兴技术风险如何确立的过程机理。研究基于社会建构范式构建过程性解释框架,揭示了新兴技术风险的社会建构是一个“风险生成-风险修辞-风险认知”的过程,并呈现出随着“宏观社会-中观主体-微观个体”层次衔接,其风险状态逐渐“外化-客观化-社会化”衍生逻辑,具体而言,新兴技术风险的生成具有清晰的社会系统“场域”,在系...

善治促善智:人工智能异化的可信治理————作者:顾男飞;

摘要:完善人工智能可信治理体系不仅是促进技术创新之必需,也是全面回应技术异化并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法治保障。不可控但是快速迭代的人工智能在应用中引发严重信任危机,乃至会威胁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为兼顾发展与安全目标,应凝聚起“可信发展”这一治理共识,并遵循生命周期和技术治理理论,提升治理的灵活性和有效性。一方面,健全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法律合规指引框架,在降低监管成本同时提升监管威慑性;另一方面,需创新技...

我国产业“换道超车”实现程度测度研究——基于汽车产业主流技术轨道的实证分析————作者:宋晓晴;杨武;王玲;

摘要:[目的/意义]目前我国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系列产业正处于发展变革的关键时期,把握“换道超车”的关键窗口期并及时识别“换道超车”实现程度对于我国破解传统产业核心技术路径锁定并实现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方法/过程]基于INNOJOY专利数据库,选取汽车产业中目前两条主流技术轨道,即传统燃油车技术轨道和锂电池汽车技术轨道作为研究对象,构建三维分析模型及其指标体系,应用熵权-TOPSIS法对中国及传统燃油...

政府引导基金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作用研究————作者:时省;魏新茹;侯伯军;

摘要:科技成果转化是促进科学技术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环节,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引导基金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创新财政工具,其设立如何影响当地科技成果转化水平,进而促进经济社会效益的实现值得深入探究。本研究基于2008-2018年中国发明授权专利转让数据和284个城市政府引导基金设立信息构建平衡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政府引导基金对科技...

制造业企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平台化转型?——基于企业数字责任研究视角————作者:刘海建;李纪琛;

摘要:如何推动制造业企业平台化转型成为当前理论与实践所关注的重点。已有研究大多聚焦于数字技术工具优化或者技术赋能本身,然而从价值观层面推动企业高质量平台化转型机制尚未进行深入分析。本文拟基于技术伦理理论,引入企业数字责任视角,通过问卷方式进一步实证了企业数字责任、数据资源整合与数字化交互对平台化转型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企业数字责任能够对企业平台化转型产生积极影响;数字化交互、数据资源整合在此过程中发挥着...

谁能获得更多的“技术红利”?——生成式人工智能对科研人员影响的异质性研究————作者:黄恒;马银琦;

摘要: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GAI)在技术应用上的迭代突破,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开始使用GAI来辅助科研工作,新一轮“技术红利”及其潜在的“智能鸿沟”需要予以重视。基于对国内多所高校科研人员的实证调查数据,运用前沿机器学习算法实证检验了GAI对科研人员创新行为与工作时间的影响及其异质性处理效应。研究发现,第一,使用GAI在显著激发科研人员创新行为的同时,还会导致其工作时间同步增加,即当下GAI的“技术红利”...

生成式AI的认知不公问题及其纾解————作者:胡明艳;王少华;

摘要:生成式AI作为一种的独特认知技术,挑战了人类占绝对主导地位的传统知识生产格局。借用弗里克提出的“认知不公”概念,生成式AI可能引发两个层面的认知不公:一是由于数据来源和选取不公、基础模型调整过程不公以及模型使用中认知活动参与不公,人际关系层面既有的认知不公得以加剧;二是由于人类在认知活动的传统权威地位下降、生成式AI被不合理地视作认识权威,人机关系层面引发人类认知不自信、认知羞耻以及知识传承与发展...

传统汽车企业技术转型的多重路径——历史、治理与战略的组合————作者:杜玉申;肖紫琪;张馨元;包红丽;

摘要:面对激进式技术变迁,不同在位企业的适应性表现出很大的差异。现有关于企业适应性影响因素的研究忽视了不同行业技术变迁的异质性,并试图发现单个前因变量对企业适应性的边际影响。近年来,这两种作法受到了批评。本文选择汽车行业从燃油动力技术向新能源动力技术变迁作为研究背景,这一变迁的特点是在位企业历史背景多样化、核心知识大幅度更新、互补资产仍保留相当的价值。从这些特点出发,本文构建了包括企业历史因素、新业务组...

场景驱动大模型产业架构创新的机理及路径研究————作者:李少帅;陈玲;

摘要:数字经济时代大模型是全球科技竞争新高地和经济发展新引擎,而场景驱动作为数字经济时代涌现的全新创新范式,探索场景驱动大模型产业架构创新的机理与路径对解决大模型应用和产业化问题,更好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基于场景驱动创新理论,探讨场景驱动大模型产业架构创新的内涵特征、核心要素以及作用机理,探究场景驱动大模型产业架构创新的实践路径,并通过多案例分析对实践路径进行验证与具象化阐述...

数字规制对企业数字创新的影响研究————作者:程中华;王兰;李廉水;

摘要: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数字治理挑战的不断加剧,探究数字规制对企业数字创新的影响对推动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2012-2023年中国上市企业的数据,理论分析并实证考察了数字规制对企业数字创新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规制显著推动了企业数字创新,这种促进作用在位于省会城市的企业、非高科技企业和民营企业中更加显著。机制检验表明,数字规制通过加强数字产权保护、促进数据...

  科学学研究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奔跑的辣椒酱

    外审之后,转栏目审稿,没有看到外审意见。如果退稿,也会有审稿意见吗?

    2024-11-28 09:44
  • zhaohhhh

    初审要求删除投稿人信息,不删除会被直接退回重投。审稿速度挺快的,并不是网传的月初审稿!不过初审拒绝好像贴理由?

    2024-11-28 01:12
  • 带头大哥666

    求问栏目审稿结束,进入了外审(投的是理论栏目),这个外审的时间是多久啊?希望大不大呢?

    2024-11-12 14:05
  • 带头大哥666

    无理由退稿,差评!不过速度还行

    2024-10-29 11:48
  • 画个圈圈兜住幸福

    请问有10月3日进入栏目审稿的吗,有更新到下一步吗?

    2024-10-23 19:35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