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研究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

国际商务研究

国际商务研究

北大核心CSSCI扩展版AMI扩展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search

期刊周期:双月
复合影响因子:3.551
综合影响因子:2.028
官网:https://ibr.suibe.edu.cn/ch/index.aspx
主编:黄建忠

  国际商务研究最新期刊目录

国际投资仲裁中投资者挑选条约的缘起背景与规制路径————作者:桑远棵;

摘要:投资者通过重组投资等方式挑选更有利投资条约的现象屡见不鲜,这类现象要归因于投资条约网络的碎片化、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去政治化、法人国籍认定标准的单一化与扩大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投资者挑选条约不仅助长了投资者滥用条约之风,更有违投资条约的互惠性与可持续发展原则。实践中,仲裁庭已经就如何规制投资者挑选条约发展出多种裁判路径,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一是认定挑选条约的投资者作出的投资不符合善意原则而排除仲...

价值链合作与区域贸易协定深度————作者:孙楚仁;夏萌萌;

摘要:利用2000-2016年DESTA数据库和EORA数据库,构建双边价值链合作指标,考察价值链合作与区域贸易协定深度的关系。结果显示,价值链合作深化显著促进双方达成更深层次的区域贸易协定,在双边政治关系恶化、制度差异更大以及以中间品贸易联系紧密的国家之间效应更为显著。研究结论在控制测量偏误、遗漏变量及反向因果等内生性干扰后依然稳健。机制检验表明,价值链合作深化导致制度摩擦累积效应,驱动区域贸易协定条...

贸易摩擦、供应链不确定性与进口高质量发展——来自全球加征进口关税的准自然实验研究————作者:张鹏杨;邢静萱;刘锋;

摘要:进口供应链不确定性作为威胁供应链安全的关键因素,制约了进口高质量发展。本文以2018~2019年各国实施的多轮加征进口关税产品清单为准自然实验,依靠2012~2022年跨国产品层面数据,探究各国对外加征关税对本国进口供应链不确定性的影响并考察原因。研究发现:对外加征关税会加剧进口供应链不确定性,且加征关税幅度越高,对进口供应链不确定性的影响越大;以加征关税为代表的全球范围内贸易摩擦一方面加剧了各国...

以“质”促“稳”:制造业产品质量与出口韧性————作者:代智慧;钮约;李小克;

摘要:本文基于产品质量异质性企业理论框架,采用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从抵御力与恢复力两个维度测算出口韧性,探讨产品质量对出口韧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出口抵御力较弱,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出口恢复力较弱;产品质量提升能够显著增强出口韧性,但在技术密集型企业、西部地区企业及国有企业,这种正向影响较弱;产品质量对抵御力与恢复力的影响机制存在差异,产品质量通过需...

美国芯片规则的WTO合规性检视与中国因应————作者:宋云博;谢兰星;

摘要:美国《2022年芯片与科学法案》大幅增加了对美国半导体产业和科学研究的财政资助,也对与中国等“受关注国家”半导体产业的国际贸易设置了壁垒,包括“护栏条款”等限制性条款,并配合半导体技术出口管制和外资安全审查手段系统实施了针对“受关注国家”半导体产业的限制政策措施。在推进中国式涉外法治现代化语境中,为捍卫和深化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全球多边自由贸易体制,应在WTO法及其非歧视待遇原则下检视该法案限制性措施...

美欧数据跨境流动合作机制的演进及其启示————作者:彭德雷;杨莹泽;

摘要:发展数字贸易是中国建设贸易强国的必然要求。当前,数据已成为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的关键资源,数据跨境流动成为开展数字贸易的关键因素。在数据跨境流动合作议题下,美欧先后签订《安全港协议》《隐私盾协议》和《数据隐私框架》,虽历经波折,但基本形成了数据跨境流动的跨大西洋合作机制。美欧在数据保护议题中的价值主张、立法体系等差异是双方合作存在的主要分歧,而对行政措施监管以及权利救济的不足则成为影响双方合作发展的重...

跨境电商政策冲击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作者:霍伟东;吕晨炜;郭云;

摘要:基于中国2010~2021年企业层面和城市层面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跨境电商政策冲击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特质。基准分析指出,跨境电商政策冲击可以显著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当企业具备多元化的供应链配置或高对外融资依赖度时,跨境电商政策冲击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加效应表现更强。渠道分析进一步表明,在不同的情境下,跨境电商政策冲击可以通过宽松的融资条件及更高的研发投入水平和风险承担能力实现企业全要素生...

数字知识产权保护差异对中国全球价值链参与度的影响:“抑制”还是“倒逼”?————作者:张瀚文;李春顶;秦鹏;

摘要:在全球经贸格局深刻演变背景下,各国数字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存在显著差异,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亟需完善适配的数字知识产权规则体系。本文基于中国全球价值链参与特征,解析进出口国数字知识产权保护差异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缩小数字知识产权保护差距显著促进中国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提升,且监管规则一致性的作用优于立法差异;国家发展水平、行业数字化程度、自贸协定(FTA)签署及保护差异幅度对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影响存在显...

论国际投资争端的预防————作者:张晓君;魏祥东;

摘要:近年来,涉及中国投资者、中国政府的投资争端日益增多,而争端解决机制难以应对日益增多的投资争端。争端预防是预防投资争端的有效措施。中国作为双向投资大国,需要以东道国、母国、东道国-母国合作的三重视角预防投资争端。东道国视角下对投资争端的预防包括提高投资政策的透明度和稳定性、提高政府对国内法与投资条约的协调遵从能力、设立投资争端预防机构;母国视角下对投资争端的预防包括追究投资者的法律责任、推进企业社会...

国际投资协定国家安全例外条款的自裁决性质————作者:李雪娇;

摘要:内嵌自由主义复兴,国际投资领域对国家规制权的效用需求更为迫切。附有自裁决性质的国家安全例外条款无疑是维护国家利益之利器。国家安全例外条款自裁决功能关键因素在于对其性质的认定及审查标准的确立。仲裁庭应当秉持“宽进严出”的态度,打破措辞结构局限,综合考量国家态度等因素,宽松认定自裁决性质,严谨把握审查标准,区分东道国主观意图及其安全利益是否受到威胁;对于措施的“必要性”,原则上由东道国自由裁量,但仲裁...

金融ESG体系赋能产业链韧性:理论逻辑、实践关切与政策启示————作者:杨春蕾;吴俊鹏;

摘要:提升产业链韧性既是确保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适应全球产业链重构的迫切要求。金融ESG体系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与ESG相关的一系列制度安排。金融与产业共生共荣,金融ESG体系兼顾经济效率与可持续发展,能够引导企业改变一味追求经济回报的运行思维、关注长期价值与可持续发展,有助于提升产业链韧性。金融ESG体系是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赋能产业链韧性不能仅依赖于ESG信息披露、E...

人工智能促外贸高质量发展:逻辑与实践之道————作者:戴翔;

摘要:在当前技术革命浪潮汹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显著的背景下,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现代化新纪元的关键时期。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外贸领域的重要目标,其核心在于实现效率与安全的平衡,并确保可持续性。在新时代背景下,外贸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至少应包括提升质量与效率、增强经济韧性以及推动绿色化转型等关键方面。贸易的基础在于国际分工,而国际分工的根基则深植于比较优势或竞争优势之中。因此,促进贸易高质量发展,必须依赖新优...

“对等关税”下全球产业链风险与“中国链”重构————作者:刘志彪;王兵;

摘要:基于特朗普政府“对等关税”政策的实施背景,系统分析其对全球产业链的结构性冲击与中国产业链重构路径。“对等关税”政策通过动摇多边贸易制度根基、扭曲全球要素配置、剥夺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权利、强制推进产业链本土化以及引发贸易福利损失,加剧全球产业链的风险。面对此变局,中国需加快构建具有独立自主、安全韧性的“中国链”体系。这个体系具体呈现为5类形态:“中国生产—美国消费”刚需型全球产业链;“中国总部—海外...

全球价值链位置越趋于上游,产业增加值率就越高吗?————作者:黄烨菁;李锦明;

摘要:全球价值链位置是评判产业竞争地位的重要依据,单独采用价值链上游度衡量价值链分工位置可能导致误判。本文解析了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置与行业投入产出增加值率之间存在的非线性关系,基于“两分法”的思路构建了一个与产业全球价值链位置水平相关联的增加值率度量分析框架。研究发现,中国整体制造业的增加值率经历了从第一阶段(2007~2013年)的上游供给端主导到第二阶段(2013~2018年)的下游需求端主导的转换...

内外资互动如何影响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增值能力?————作者:戴枫;任婧雯;

摘要:本文基于OECD公开的2005~2016年AMNE数据库,运用多重嵌套式结构性分解方法深入探究内外资互动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增值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内资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增值能力比外资企业高出约3倍,并且二者差距在逐渐拉大;对其进行结构性分解的结果表明,内外资互动效应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增值能力提升的贡献度仅次于国际关联效应;在不同技术类型的行业中,内外资互动效应对低技术行业全球价值链增...

ICSID新调解规则适用范围扩大的推动因素及阻力消解————作者:孔庆江;于占洋;

摘要:2022年7月1日,历时5年修订的ICSID新规则生效,包含首次问世的《ICSID调解规则》,这标志着第一份适用于国际投资争端解决的调解规则正式出现。聚焦该规则的适用范围,以此为切口展开分析颇具学理价值。之所以选择适用范围这一切入点展开论述,原因在于其重要的拐点作用和研判功能,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聚焦规则条款本身,对比前代ICSID调解规则和其他机构的调解规则,分析新调解规则适用范围扩大的具体表现,并...

“境内加工—境外销售”商标侵权纠纷案件的裁判思路及类型化分析————作者:李昊;

摘要:“境内加工—境外销售”商标侵权纠纷案件的裁判思路和涉案行为模式的法律性质尚待明确。此类案件应适用三阶式的裁判思路进行处理:明确涉案贸易模式是否属于涉外定牌加工;基于行为与效果二分理论,判断涉案行为是否构成商标使用行为以及是否导致混淆可能性;适用兜底条款,评估涉案行为是否产生其他实质性损害。通过类型化分析,各类行为模式都构成商标使用行为,但是侵权判断结果不同。实践中应确立“境内加工—境外销售”不侵犯...

美国外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中的数据审查与应对————作者:包柠榛;

摘要:美国外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新设数据审查规则,围绕影响国家安全的敏感个人数据和特定领域的重要数据两大类审查事由实施。此种数据审查是基于国家安全新内涵呈现的法律安排。数据审查内容具有针对性,着重防止“受关注国家”获取敏感个人数据,并严密监控此类国家的数字产业发展,数据审查规则延续外资审查制度有针对性地运用于某些国家的特点。同时,数据审查程序具有裁量性,其裁量规则模糊泛化且带有主观倾向,致使投资者不易救济...

区域贸易协定深度、条款功能特征与全球价值链嵌入————作者:范兆斌;周颖;

摘要:在我国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和深化全球价值链竞争与合作的背景下,研究了区域自由贸易协定不同类型条款的深度在成员双边全球价值链嵌入中的作用。根据贸易协定条款的功能,将区域贸易协定深度区分为产品条款深度和要素条款深度,在探讨两类贸易协定条款深度各自对成员之间全球价值链嵌入影响的基础上,特别分析了要素条款深度对产品条款深度与全球价值链嵌入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区域贸易协定的产品条款深度和要素...

援助竞争抑制了中非贸易吗?————作者:孙泽生;田倩;

摘要:不同于仅关注小国模型下援助—贸易关系的已有研究,本文首次将援助竞争纳入分析框架,利用集中度概念构建了援助竞争度量指标并建立面板模型估计援助竞争对中非贸易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考虑援助竞争后中国援助具有稳健的促进贸易效应,且美国、欧盟和日本的援助竞争均未抑制中非贸易;援助竞争对中非贸易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门限效应,援助贸易效应因援助规模、受援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规模产生异质性;中国援助通过经济基础设...

  国际商务研究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zhaohhhh

    投稿第二天送外审(可能是运气好),外审二十天返回意见,外审专家整体评价不错,改了改格式就进入终审,终审把控较严,一共修改了两次,但是给的意见非常好,文章质量整体上了一个档次!

    2024-09-06 14:45
  • 画个圈圈兜住幸福

    审稿人真的学术水平太低,提的问题要么很奇怪要么带有很强的主观情绪,没有什么能实质改进文章内容的意见,不会再投了,挺恶心的。

    2024-02-23 16:58
  • Yangming_ak

    投稿外审两个月,结果审稿人就说了三句话,这效率

    2023-09-08 07:42
  • Yangming_ak

    以后再也不给这个c扩投稿了,明明就是一个c扩,搞的和CSSCI一样吊。投过去以后,审稿人提出来意见,修改以后,发现审稿人又提出意见,问题是提出来的问题让人可笑。可以看到审稿人平时不阅读现在得文章,编辑部的水平太差了。另外需要吐槽的是这个编辑部的网站,你根本不知道你投到哪里了,非常不专业。

    2023-09-07 15:58
  • 带头大哥666

    陆续投了三次,三次均被直接退稿,退稿速度还算比较快。不好的体验是,拒稿理由是与刊物选题不符,可是我写的明明就是它们征稿通知中的题目,所以拒稿理由极其可笑。还说什么欢迎再次赐稿。。。可笑

    2023-09-05 22:19
SCI服务

常见问题及解答

Q:国际商务研究是C刊吗?
A:还不是C刊,目前还被CSSCI拓展版收录。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