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评论最新期刊目录
日本战后高速增长时期经济增长模式探析——如何实现公平与效率兼得————作者:刘明远;罗震宇;
摘要:20世纪50-80年代,日本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公平与效率兼得的经济增长。基于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发展典型事实的分析,本文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公平与效率兼得增长模式的实现机制在于:劳动生产率与自主性投资需求的高速增长有效缓解了工资上涨对利润和投资的挤压效应;在长期充分就业的历史背景下,工资均等化与结构转型在缩小收入差距与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协同作用...
全球主权财富基金:投资趋势、行为逻辑与中国布局————作者:戴利研;张明;
摘要:<正>全球主权财富基金资产规模已经由2007年的3万亿美元上升至2024年的11.9万亿美元。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2008-2012年)、长期性停滞期间(2013-2017年)与逆全球化期间(2018年至今),全球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在投资地域、资产类型、投资行业、投资规模与收益率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全球主权财富基金在开展相关投资时,通常会重点关注地缘政治冲突,全球价值链重构,环境、社会...
全球右翼浪潮兴起及其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作者:李向阳;周琪;丁一凡;张健;田野;
摘要:近年来,民粹主义在西方国家兴起,既包括左翼民粹主义,也包括以民族主义和反经济全球化为特点的右翼民粹主义。西方国家收入分配不平等加剧、文明冲突论的反全球主义叙事逻辑是右翼思潮反全球主义兴起的经济和社会文化根源,而不同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地位差异则决定了其对反全球主义理念的认知差异。美欧民粹主义势力的崛起不仅颠覆了传统政治生态,而且通过政策转向与价值重构,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带来多维冲击,深刻改变了长期...
落实全球发展倡议的专业技术路径——对外援助监督评估的中西互鉴————作者:王钊;黄梅波;
摘要:关于“如何推动全球发展倡议走深走实”,现有研究多聚焦制度化路径。本文提出一条基于全球发展治理专业技术的实现路径:建立匹配全球发展倡议的指标体系,依托对外援助监督评估系统,通过量化比较等后向驱动国际社会行为体。西方援助监督评估已超越国内公共管理问责范畴进入全球治理的工具箱,并细化专业技术后向驱动治理为“专业中性”“符号权威”“评估权力”以及“软性权力物质化”等具体路径。中国对外援助监督评估可在中西互...
中国新能源汽车国际化:特征、挑战及对策————作者:陈江滢;葛顺奇;
摘要: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经历百年巨变,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等颠覆性技术变革持续推进,推动包括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在内的全球汽车产业生态重构,加剧产业竞争新赛道上的国际博弈,并推动全球汽车竞争格局加快重塑,中国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引领者。随着全球竞争力的增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迈入了国际化发展的新阶段,正加快推动产品“走出去”、产业链“走进去”、技术和标准“走上去”。为遏制中国产业升级并保护本...
福利体制理论视角下住房保障政策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作者:陈俊峰;曾泉海;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要求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住房保障问题。住房保障政策致力于平等地实现公民居住权,在保障人民群众住有所居、缓解低收入群体的居住困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立足国际比较视角,以艾斯平-安德森提出的福利体制理论为概念工具和解释框架,探讨“自由主义模式”“保守主义模式”“社会民主主义模式”下英国、德国和瑞典的住房保障政策实践图景,为国际住房保障政策研究提供理论与经验...
21世纪美国新重商主义:政策特征及对增长模式的影响分析————作者:王有鑫;
摘要: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政府政策制定日益受新重商主义思潮影响。本文首先详细介绍美国新重商主义思潮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演变趋势及发展特征,对比分析新重商主义与传统重商主义、新凯恩斯主义及新自由主义的区别和联系,系统梳理21世纪美国新重商主义在国家干预政策方面的表现和呈现的新特征。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究21世纪美国新重商主义三大政策支柱对美国及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和模式的影响机制和渠道。研究发现,为应对危...
新质生产力与产业国际竞争力:基于数字平台国际化的视角————作者:陈伟光;陈碧贤;钟列炀;
摘要:数字平台兼具企业和市场的双重属性,既是数字经济时代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也是新型生产关系的体现。跨境数字平台是继资源型跨国公司、传统制造型跨国公司和科技制造型跨国公司之后,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诞生的企业国际化新业态。与传统跨国企业不同,跨境数字平台主要依托数据新型生产要素、算法新技术和新型产业生态系统来塑造企业特定优势。从理论与历史逻辑来看,从新科技的诞生到新质生产力“物化”为具体产业需要经历一个渐进的...
浦山特藏及其经济学贡献再认识————作者:程鑫;
摘要:浦山(1923-2003年),原名浦寿山,与浦寿海、浦寿昌均系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人称“浦氏三兄弟”。浦山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2024年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建所60周年,谨以此文纪念浦山老师
WTO公共健康例外条款的适用困境与未来因应————作者:王珉;周弋淇;
摘要:世界贸易组织(WTO)《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SPS)是为明确《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 1994)第20条(b)项公共健康例外条款而建立的具体法律制度。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SPS措施成为最易引发贸易纠纷的领域之一。如何建立有效的公共健康与自由贸易冲突解决机制,实现二者的平衡发展,如何防止SPS措施被滥用从而形成贸易壁垒等问题都成为WTO成员方面临的巨大挑战。本...
人工智能全球治理合作:问题、进路与中国参与————作者:俎文天;
摘要:人工智能将可能产生超越国界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行之有效的人工智能全球治理合作。然而,在技术发展嵌入国际竞争的当下,治理主体难以达成治理共识,并在不同利益诉求下选择差异化的治理模式;多边治理机制缺位,治理标准和治理规则难以协调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南北鸿沟”在权力和利益的不平衡配置下持续拉大。近年来,人工智能大国在技术、法律、话语等层面争夺全球优势地位,随之产生技术垄断、单边制裁以及由少数...
新发展主义与全球南方崛起的耦合——一个基于历史和社会结构与能动性理论框架的分析————作者:李小云;唐丽霞;徐秀丽;
摘要:本文从历史进程的角度,对新发展主义与全球南方的形成与演化作了梳理。全球南方与新发展主义是指,自15世纪起在西方世界逐渐将非西方世界纳入其主导的国际体系历史过程中,国际社会中不同的行动者凭借所拥有的资源、知识和制度,通过特定的实践行动相互形塑而成的地缘政治经济景观。国际社会是一个充满不平等的政治经济关系体,全球南方的崛起是这一关系体演变的结果;南北合作与南南合作是这一关系体的实践,而发展主义和新发展...
美欧新一轮投资审查的制度升级与中国因应————作者:阮淑慧;漆彤;
摘要:近年来,美国与欧盟正在推动新一轮的投资审查制度升级,在持续强化外资安全审查的基础上,寻求设立对外投资审查机制。美欧新一轮的投资审查制度升级呈现出三方面的趋势特征:在制度结构上,通过弥合对外投资审查的监管缺口,构建日臻严密的贸易投资管控矩阵与联动机制;在战略目标上,围绕关键技术竞争对中国展开日趋激烈的制度制衡;在价值追求上,主权国家的安全需求日益凌驾于经济全球化的效率价值之上,压制了资本全球化的自由...
关键矿产资源政治:缘起、演进及影响————作者:窦世权;徐德义;成金华;吴巧生;
摘要:政府在关键矿产市场中的角色日趋强化,围绕关键矿产全球供应秩序的国家资源行动,已成为保障关键矿产供应安全的核心议题。在能源转型推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背景下,资源民族主义加速嵌入地缘政治博弈,关键矿产供应链脱钩、断链与贸易碎片化的风险愈加显著。本文提出并系统阐释了关键矿产“资源政治”的概念,将资源民族主义与地缘政治的交互作用纳入统一分析框架,揭示关键矿产领域国家行为的战略逻辑与制度变迁。通过对...
欧盟多元补贴审查制度的适用——以《外国补贴条例》为切入点————作者:张巍;
摘要:针对国家补贴可能造成的消极影响,欧盟在贸易救济路径下发展出以《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SCM协议)为基础的反补贴制度,同时在竞争法路径下发展出国家援助制度。欧盟《外国补贴条例》延续了竞争法的审查框架,并借鉴了反补贴制度与国家援助制度,但也因此导致了适用上的问题。一方面,与反补贴制度相比,《外国补贴条例》可能存在适用范围上的重叠与扩大:在重叠的适用范围内,反补贴制度具有适用上的优先性;在扩大的适用范...
中国经济转型期的财政货币政策取向及协同——基于资本回报率下降视角的考察————作者:纪敏;
摘要:当前中国正处于从上中等收入国家迈向高收入国家的经济转型期。本文基于经济转型期资本回报率下降这一基本事实,分析了体制、要素、结构变化带来的广义资本成本上升的影响,指出经济转型期技术进步速度慢于要素成本上升速度,是中国资本回报率下降的基础因素;新兴产业的过度投资,房地产、基建等传统领域的规模报酬递减,也是资本回报率下降的重要因素。据此本文提出经济转型期财政货币政策应采取宽松取向及其组合,即围绕转型的若...
大国竞争背景下的美国军民技术融合政策及其生成逻辑————作者:丁思齐;
摘要: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在大国竞争的三个不同时期,美国政府的军民技术融合政策经历了无专门军民技术融合政策、“军转民”政策与“民参军”政策三个阶段。美国政府之所以在不同的大国竞争时期采取不同类型的军民技术融合政策,与不同时期美国国防部门和商业部门的技术位势以及美国所面临的大国竞争压力相关。国防部门与商业部门之间技术位势的差异是军民技术融合发生的前提条件,决定了美国科技资源在两部门间的流向以及军民技...
应对全球金融治理新挑战:布雷顿森林会议80周年反思————作者:金立群;余永定 ;张礼卿;巴里·艾肯格林;周宇;贺力平;
摘要:2024年12月18日,第十一届亚太经济与金融论坛“应对全球金融治理新挑战:布雷顿森林会议80周年反思”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分享了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全球金融治理等方面的研究观点。从1944年7月建立至1973年3月终结,布雷顿森林体系在其存续期间对全球贸易的快速增长和世界经济的持续繁荣产生了重要促进作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积极意义在于多边主义合作理念引导下的国际经济政策协调,但其主要缺陷则是合作的...
中国人工智能风险治理体系构建与基于风险规制模式的理论阐述——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例————作者:曾雄;梁正;张辉;
摘要:构建人工智能风险治理体系是人工智能立法的核心问题。基于风险规制,即以风险为核心考虑要素,按照风险类别和级别确定优先治理的风险场景,其实质在于合理分配监管资源、提高风险治理的有效性,这也是构建中国人工智能风险治理体系的重要参照。在基于风险规制模式下,需要采取适当措施。首先,构建一个包括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沟通三个环节的框架流程,以实现风险管控的集中化。其次,坚持风险分级分类的实施路径。在风险类型...
跨国公司调整在华投资经营战略的分析及中国应对————作者:范黎波;郝安琪;吴心湄;
摘要: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纷繁复杂,国际生产体系深度调整,深入探究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经营战略的调整方向对于分析全球价值链重构未来走向以及中国扮演的角色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7-2023年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经营情况,本文发现:具有高污染、高耗能特点的自然资源寻求型外商直接投资(FDI)和效率寻求型FDI受资源减少、成本上涨、贸易壁垒等因素影响撤出趋势明显,但市场寻求型FDI则随着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通过加速本...
国际经济评论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带头大哥666
审稿周期怎么样?有没有回复?能不能看到进度?
2022-02-24 1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