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问题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1 14:05:08

国际贸易问题

国际贸易问题

CSSCI北大核心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期刊周期:月刊
复合影响因子:5.335
综合影响因子:3.198
官网:http://gjmw.cbpt.cnki.net/
主编:吕越
平均出版时滞:186.4369

  国际贸易问题最新期刊目录

“消失”的边界:数字技术投入对贸易边界效应的削弱与重塑————作者:钱学锋;周文倩;

摘要:近年来,地缘政治博弈持续加剧,全球经济联系趋于弱化,地理边界和地缘政治边界对贸易的阻碍作用重新凸显。而数字技术深度嵌入生产环节,推动经济体间要素协同,为突破边界限制、促进贸易流动提供新契机。基于亚洲开发银行的多区域投入产出表,本文测算出2015—2022年间62个经济体32个行业的数字技术投入水平,系统探究数字技术投入对地理边界和地缘政治边界的影响。研究发现,地理边界和地缘政治边界仍是跨境贸易发展...

投入数字化、市场竞争与进口质量————作者:马旭;田毕飞;李金磊;张震霖;

摘要:本文构建一个包含竞争成本的异质性贸易模型,并基于中国投入产出表和海关数据,测度投入数字化水平和进口质量,实证分析中国投入数字化对进口质量的影响作用与路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投入数字化对进口质量有显著的提升效应,经过多种检验后结论仍然稳健;机制分析显示,投入数字化通过提高本土企业产出质量和增加进口来源国数量加剧进口产品市场竞争,进而提高进口质量;异质性分析显示,投入数字化的质量提升效应在沿海地区更为...

数字消费政策与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作者:王瀚迪;黄先海;

摘要:本文采用2007—2016年全国税收调查数据库为研究样本,基于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建设这一准自然实验考察了数字消费政策对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国家信息消费试点政策能够显著推动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机制分析发现,国家信息消费试点政策通过激发企业数字技术创新、促进地区出口集聚以及优化数字营商环境推动企业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水平。此外,拓展分析发现,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对小微企业以及数字基础...

跨境电商与城市非正规就业————作者:黄漓江;李长英;

摘要: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多措并举稳就业,是当前政府就业工作的基本方针。近年来,我国非正规就业规模持续增长,已经超过了正规就业规模,成为劳动力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使用1999—2020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和人口普查数据,以政府设立跨境电商综试区政策为准自然实验,考察了跨境电商综试区政策对城市非正规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堆叠双重差分法的因果效应估计表明,设立跨境电商综试区显著促进了城市非正规就业,并...

国际数字基础设施如何促进研发要素跨境流动——以国际海底光缆建设为例的实证分析————作者:孙黎;刘鸿志;王一婷;

摘要:本文聚焦于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国际数字基础设施——海底光缆,利用2000—2020年涵盖70个国家(地区)45个行业的大型跨国行业面板数据,实证考察海底光缆连通对研发要素跨境流动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海底光缆连通能够显著且稳健地促进研发要素跨境流动,这种促进效应主要通过降低搜寻成本和信任成本两条渠道实现,数据跨境流动规制融合将正向调节二者之间的关系;异质性分析显示,国家间数字基础设施初始...

ESG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深度和广度的影响——基于投资持续性和目的地广泛性的考察————作者:钟娟;尹飞;陈白梅;魏彦杰;

摘要:本文基于全球对环境、社会和治理(ESG)理念愈发重视的大背景,以2009—2021年间进行过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ESG表现对企业OFDI深度和广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更优的ESG表现可以提升企业OFDI的深度和广度;机制检验表明,缓解融资约束、降低投资不足、提高创新能力以及纾解财务风险是ESG表现能够提升企业OFDI深度和广度的关键所在;ESG对企业OF...

“一带一路”倡议对共建国家市场准入水平的影响————作者:文东伟;徐文庆;王安琪尔;江源;

摘要:本文基于空间均衡模型,测算了118个经济体的市场准入水平,并运用双重差分模型验证了“一带一路”倡议对购买力和销售潜力两种市场准入类型的积极政策效应。经替换被解释变量以及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等检验后,结论依然稳健;机制分析显示,“一带一路”倡议通过提升共建国家的就业水平,提高了其购买力,通过推行“五通”,提高了共建国家的生产能力,进而推升了其销售潜力;异质性分析显示,“一带一路”倡议在提升欧洲与中亚地...

自由贸易协定网络化发展与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基于网络地位优势的分析————作者:孟夏;张俊东;

摘要:本文从服务嵌入总量和服务嵌入深度的双重视角,系统探讨了价值链分工条件下一国自由贸易协定网络地位优势对制造业服务化的影响及内在机制,并考察了制造业数字要素投入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无论是二元网络还是加权网络,一国在网络中的一阶、高阶自由贸易协定关联对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水平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主要通过成本削减机制、全球生产分工网络中心地位提升机制、进口竞争机制发挥作用。同时,自由贸易协定网络地位优势...

债务期限结构与企业出口——理论及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作者:朱丹;宋浩雯;王孝松;

摘要:债务期限结构是反映企业融资特征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对债务期限结构对企业出口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债务期限结构对企业出口具有显著的倒U型影响,在转折点左侧,债务期限结构延长有利于促进企业出口,而在转折点右侧,债务期限结构延长会抑制企业出口。机制检验表明,全要素生产率、研发创新、金融化是债务期限结构影响企业出口的三个机制。异质性分析发现,债务期限结构对出口的影响因贸易方式、融资...

《国际贸易问题》选题参考

摘要:<正>~

外部需求如何影响非出口企业的污染排放——一个基于内外循环联动的间接效应分析框架————作者:方颖;彭水军;刘凌;

摘要:在畅通双循环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的背景下,研究外部需求引致的污染排放问题不能仅关注出口企业,对非出口企业的间接影响也不容忽视。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基于内外循环联动的间接效应分析框架,首次系统考察外需扩张冲击对非出口企业污染排放的影响效应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来自本行业的外需冲击扩大了非出口企业的二氧化硫排放规模,但对排放强度的影响不显著,而来自下游行业的外需冲击则同时引致了非出口企业二氧化硫排放规模与...

外部需求对出口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基于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作者:谢娟娟;吴慧;王青峰;

摘要:本文首先构建理论模型分析外部需求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其次,利用2000—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外部需求扩张整体上对出口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改善劳动要素在初次收入分配中的地位呈现“利好”态势。异质性分析发现,外部需求扩张对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效应在非国有企业、劳动密集型行业以及中西部地区的企业当中更为强烈。机制分析表明,外部需求作用于劳动收入份额是通...

跨国投资、子公司类型与母公司全要素生产率————作者:陈启斐;岳中刚;

摘要:本文通过收集和整理上市公司年报,采用文本分析法梳理出企业跨国投资的类型及其空间分布,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双重差分法研究跨国投资和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跨国投资能够显著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实验组的全要素生产率比对照组高出11.4%;企业通过跨国投资,在上游研发环节、原材料环节和下游销售环节延伸建立子公司能够显著提高生产率;跨国投资对生产率的影响存在行业异质性,主要体现在工业部门和服务部门,对...

公共数据开放是否促进了城市层面的外商直接投资流入————作者:彭羽;丁佰林;杨黥;

摘要:本文以中国地方政府建设公共数据开放平台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9—2021年293个城市层面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实证分析了公共数据开放对当地外商直接投资流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公共数据开放对当地的外商直接投资流入有显著促进作用,这一促进作用在替换变量、样本和估计方法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公共数据开放平台主要通过降低外商在本地新设子公司的门槛、减少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摩擦和促进当地数...

跨境资本流动、银行脆弱性与双支柱调控————作者:顾海峰;童晓力;

摘要:银行脆弱性是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动因,高效治理银行脆弱性对于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基于银行稳健发展能力“陀螺”评价体系测度银行脆弱性指标,选取2011—2022年中国商业银行数据实证检验了跨境资本流动对银行脆弱性的影响及传导机制,并进一步考察了双支柱政策的调控效果。研究表明,跨境资本流动会加大银行脆弱性。机制分析表明,跨境资本流动主要通过对银行期限错配、流动性囤积与贷款集聚的多重...

“两化融合”与企业出口产品多元化——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微观证据————作者:赵家章;王欣睿;展金泳;

摘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我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领域。本文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以国家级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的设立为政策冲击,实证检验了“两化融合”对我国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多元化的影响。研究发现,“两化融合”显著增加了企业出口产品种类,降低了企业出口集中度,这一结果在各类检验中均保持稳健。异质性检验发现,“两化融合”对出口产品质量高、所属行业资本密集度高、所在地区城镇化率高等企业的出...

数字产品贸易如何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兼论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作者:李震;柴范;蔡宏波;

摘要: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条件,后者的核心标志是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提升。借助WTO《信息技术协定》扩围谈判达成全面协议引致的数字产品进口关税削减这一契机,本文构建行业数字产品进口强度指标,利用中国2011—2022年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了数字产品贸易对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产品贸易显著提高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

跨境电商能否激励中国品牌国际化——基于海外商标申请视角————作者:任婉婉;丁奕汝;郝宇倩;

摘要:海外商标申请是推动品牌国际化的关键路径。作为贸易新业态,跨境电商为制造业企业品牌国际化注入了新动能。基于2000—2015年中国海关数据与WIPO提供的尼斯分类海外商标申请数据,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评估了跨境电商对海外商标申请的现实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跨境电商显著促进了海外商标申请,经过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更换处理组识别方法等处理后,结果依旧稳健。机制检验发现,跨境电商主要通过出口规模扩...

贸易开放、人工智能发展与中国性别收入差距————作者:李苹;方浩丞;张兵;

摘要:本文基于人工智能的视角构建了贸易开放对性别收入差距影响的理论模型,模型考虑了不同生产技术、不同要素投入和不同性别的劳动力,并利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贸易开放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性别收入差距,而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于贸易开放与性别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有效地缩小了性别收入差距。进一步,本文系统深入地分析了这一影响效应从微观到宏观层面上的差异性,发现...

数字全球价值链对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作者:闫珂;杨来科;

摘要:数字技术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逐渐融入全球生产分工体系,在绿色低碳发展的背景下,数字全球价值链成为实现减排目标的新动力。本文聚焦数字全球价值链的碳减排效应,从增加值视角出发,考察数字全球价值链对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数字全球价值链能够显著降低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强度,且在发展中国家、服务业行业和高出口依赖度行业以及来源于非数字化行业的间接参与的抑制作用更强。进一步机制...

  国际贸易问题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带头大哥666

    这个期刊投稿之后,需要提供代码和数据吗

    2024-11-18 21:47
  • 画个圈圈兜住幸福

    一般进外审速度很快,但是外审周期很长(这个可能比较看运气,如果遇到审稿人慢的话,外审周期会特别长),一般得2-3个月外审(这算快的)。慢的话4-5个月外审都有可能。 据说外审后面只要改给审稿意见,照着改了然后提交,就会给发录用了。

    2024-10-23 14:19
  • zhaohhhh

    投稿3个退稿,通过初审,外审无意见退稿,还是文章质量没有达标啊,继续加油

    2024-09-27 23:26
  • 画个圈圈兜住幸福

    小菜博第一篇,9月初投稿,2个月后给了外审意见,一共四千多字的意见,很专业也很负责,感觉审稿人对文章比较感兴趣。次年一月拟录用,前后共约五个月,录用后一个月见刊。总体感觉比较快,审稿人也相对专业。不过好像比较看重选题,如果选题比较契合建议投一投。

    2024-05-14 00:19
  • Yangming_ak

    第二次投稿国际贸易问题,第一次外审专家比较慢,送了第三个外审专家后才录用。第二次比较顺利,初审近20天,外审20天,修改后直接录用,下个月见刊,全程三个多月。感谢编辑部和审稿专家!!!!!!!!很愉快的投稿体验

    2024-04-08 14:57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