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政策能力与自我效能感:创造性执行公共政策的逻辑图谱——基于执行者视角的案例追踪观察————作者:王奕辉;傅利平;刘钰;
摘要:创造性执行我国政府加强治理能力建设,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的科学进路。本文基于执行者视角,对T市B区创造性执行“紧密型医共体”政策案例追踪观察,构建“能力-认知-创造”分析框架,提炼创造性执行公共政策的逻辑图谱。其中,能力、认知与创造要素分别映射着政策能力、自我效能感与创造性执行。研究发现:政策执行者主要有决策转化者、资源调配者和操作实践者三个类型,是模糊性政策从进入到变现过程中的重要节点与核...
迈向协商共治:人民建议征集何以驱动城市治理创新—— 基于S市的案例分析————作者:宋晔琴;顾丽梅;张志强;
摘要:伴随人民城市和全过程人民民主等理念发展,如何促进政民协同并构建协商共治格局,已成为城市治理创新的关键议题。本文以S市人民建议征集为案例,采用探索式单案例研究方法,从“过程-机制”视角剖析人民建议征集驱动城市协商共治的过程逻辑和作用路径。研究发现,在过程维度,人民建议征集通过议题有效甄别、信息高效沟通、主体共同在场以及公共利益保障,推动治理问题生产、治理边界联动、治理共识凝聚以及治理价值共享。在机制...
非常规任务应对的组织学解释:任务型组织的生成逻辑与运作机理——基于智能体模拟仿真的分析————作者:邹昀瑾;薛澜;
摘要:政府设立任务型组织以重塑传统治理体系的结构与运作,是应对突发危机与非常规任务的重要探索。本文基于智能体建模与仿真,以非常规任务为切入点,解析任务型组织的生成逻辑,揭示了非常规任务应对的组织结构悖论。在实证层面,本文通过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随机模拟,重点比较了临时指挥部与常设应急部门在组织特征与运行机制上的差异。研究发现,任务型组织在决策指挥、信息流动、资源配置与空间分布中的优势,弥补了传统科层组织...
府际不协同的逻辑:组织结构、主体间关系与跨域治理行动策略——基于扬子江城市群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的考察————作者:吴旭红;胡月;宁超;
摘要:府际协同是推动跨域环境治理的关键机制。现有研究主要聚焦于府际协作的理论层面展开探讨,而对府际不协同的形成机制缺乏系统性分析。本文基于协同治理理论和制度性集体行动理论,构建了“主体关系-治理结构-行动策略”分析框架,并以此为基础,对扬子江城市群大气污染治理中府际协同的机制进行了系统分析,重点探讨协同困境的深层次原因。研究发现:扬子江城市群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存在政策目标责任落实不力;府际利益竞争影响协同...
多重制度逻辑视角下乡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制度变迁过程及其机制研究——以西部D村供水制度为例————作者:朱勋鸿;王大卫;胡珺祎;张莉萍;
摘要:公共物品供给制度变迁是当前乡村社会变革的重要体现。本研究从多重制度逻辑理论视角出发,基于西部D村供水制度变迁的纵向案例分析,探讨了中国乡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变迁的过程及其机制。研究发现,中国乡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变迁遵循“制度逻辑-行动者互动-制度变迁”的路径。具体而言,乡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变迁受到乡村逻辑、国家逻辑、科层制逻辑与市场逻辑四种逻辑的影响,变迁结果与村庄内外部制度逻辑兼容性密切相关,逻辑...
现场推进会何以推进:地方政府政策执行中的“现场主义”————作者:许汉泽;徐明强;
摘要:作为一种极具中国特色的政策执行方式,现场推进会能有效克服科层体制所具有的文牍主义弊端,被各级政府广泛用来应对各种重点工作与复杂任务。通过对S县农旅融合项目现场推进会调研,基于动态“过程-机制”视角对于现场推进会怎么开展以及具体何以推进进行了分析阐释。文章指出现场推进会由作为典型案例田野点的“第一现场”和集中开会的田野点会场即“第二现场”共同构成。现场观摩、集体讨论、领导指示与部门表态构成了现场推进...
同责混构:机关事务管理部门纵向职责配置——基于S省的案例考察————作者:吴培豪;衡霞;
摘要:职责配置是机关事务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议题,探讨机关事务管理部门纵向职责配置对推进机关事务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S省的案例考察发现:机关事务管理部门纵向职责配置呈现“同责混构”的结构特征,即各级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在职责范围上趋于一致,但在机构设置上表现为纵向同构与异构并存的混构样态。“同责混构”是地方政府在制度环境的约束与能动空间中进行动态平衡,通过同构或异构策略实现合法性与效率相统一的结果。职...
地方政府如何完成“多线并联”协作任务?——基于A街“四区六街”边界共治的案例研究————作者:王铮;贾小荷;
摘要:协作治理是应对复杂问题的重要理论回应和政策工具,也是提升治理效能的关键。既有研究聚焦协作过程,讨论了横向调适、纵向干预等协作发生、构建和运行的驱动因素,但对于同级政府如何在上级推动缺位情况下完成同步多任务协作缺乏关注。基于A街“四区六街”边界共治的案例,研究将上级干预缺位下的同位阶、多主体、共时性的协作形态提炼为“多线并联”协作,并指出其在任务属性、主体关系、运作过程上均呈现出不同于以往“单线”协...
多重注意力分配:超越国家能力的食品安全数字信息汲取逻辑————作者:赖诗攀;蓝燕敏;
摘要:信息汲取是有效治理的前提。主流的国家能力视角的研究隐含地假定信息能力等同于信息汲取的结果,难以解释同一政府单位在同一时期内对不同对象信息汲取结果的巨大差异。理论导向的个案研究发现,在三大条件的约束下,安全风险和额外信息成本两大任务属性渐次叠加驱动的多重注意力分配,塑造了食品安全数字信息汲取目标、指标和结果间的复杂变奏,并形成差异化的信息汲取结果。首先,“全覆盖”的信息汲取目标是组织注意力聚焦理想化...
融合型政府:技术-制度-组织耦合驱动的治理新模式——基于贵州省政务服务集成协同改革的个案研究————作者:冯媛媛;
摘要:政府治理模式的变迁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它贯穿于政府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的进程中,还贯穿于社会经济变化发展的实践过程中。通过对贵州省政务服务集成协同改革案例的分析,文章以职能目标、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三要素为视角,讨论了政府服务供给方式创新与政府治理变革之间的内在关系,并基于这种讨论提出了融合型政府的概念。在职能目标定位上,融合型政府延续并超越了传统服务型政府的理念,致力于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元化和个性化需...
模糊任务执行模式转换的多层级逻辑--对A省“共同缔造”任务执行情况的观察————作者:张海超;
摘要:如何推进模糊任务的执行是值得关注的话题。在实践中,模糊任务有可能被交由条条部门负责推动,而后由科层系统自上而下传递最后由乡镇执行,科层系统内部运作之于乡镇执行模式转换具有强影响,但学界相关研究相对缺乏。本文提出一个层级“动机-资源-策略”的任务执行分析框架,对A省“共同缔造”从省社工部至乡镇政治性执行全过程进行分析,提炼出科层系统下模糊任务执行的若干规律以阐释模糊任务执行模式转换的多层级逻辑,并对...
《公共管理学报》投稿须知
摘要:<正>《公共管理学报》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主办的学术性期刊,面向全国发行;办刊原则是“求道无篱,经世致用”;刊载公共管理领域的论文,主要研究范围包括:政府管理、公共政策分析、公共部门管理、公共卫生管理、社会保障等;在研究方法上注重以事实为基础的实证研究,强调文章在中国场景的适用性和应用价值;字数以15000字左右为宜
数据基础设施赋能新质生产力:理论阐释、底层逻辑与优化路径————作者:闫强;许冠南;易兰丽;
摘要:随着数字经济深入发展,数据基础设施作为新型生产力要素载体,已成为重塑国家竞争优势和驱动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支撑。通过理论辨析与逻辑建构,可以揭示数据基础设施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多维度机制。研究发现:数据基础设施通过“网络性与规模效应-通用性与渗透性-创新性与赋能性”等禀赋特征,形成了区别于传统基础设施的独特价值创造路径。在此基础上,数据基础设施驱动新质生产力演进体现为“效率-质量-创新”三个向度的协同演...
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蓝图交汇的历史节点:数字政府何去何从?——第二届数字政府40人论坛的概览与思考————作者:黄欣卓;董昌其;
摘要: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蓝图交汇的历史节点,数字政府已从技术工程导向的系统建设阶段,迈入制度重构与治理范式跃迁的战略转型期。基于第二届数字政府40人论坛的核心议题与代表性发言,明晰了数字政府当前面临三重深层转向:从工具逻辑向制度逻辑的转向,从边界模糊向责任重构的转向,从信息集成向智能国家构型的转向。本文认为,数字政府的未来走向不应被简化为行政效率的提升或系统集成的升级,而应定位于国家能力再组织...
政府促进社会数据共享的治理机制研究——基于“浙医互认”的案例分析————作者:高翔;胡亚博;胡盈盈;
摘要:构建数据合规、高效流通的治理体系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石。已有研究呈现了权威机制在组织内部推动数据共享的作用路径,但鲜少考察政府作为规则提供者促成社会数据跨组织边界融合的实现方式。浙江在2021年启动“浙医互认”改革,由省卫健委牵头推动医疗机构共享检查检验数据,为政府促进社会数据融合提供了一个有启发的典型案例。其中,医疗机构由于技术、风险和利益等考量缺乏共享数据的内生动力,职能部门则不具备要求医疗...
基层治理机制生成及其固化的逻辑——金海湖镇整治自然资源不当开采的案例研究————作者:陈佳;于畅;
摘要:基层政府是科层系统的终端,是复杂多样基层问题的最先发现者和直接回应者,但也存在资源不足、能力欠缺、责大权小等问题,影响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提升。本研究以金海湖镇整治自然资源不当开采的基层执法召集制为案例,运用案例深描与过程追踪方法,系统呈现机制创新过程的全景图,深入探讨压力驱动、组织协作、工具创新以及制度化对治理机制生成和固化的作用过程及其内在逻辑。研究发现,问题导向思路是驱动基层政府机制创新的核...
精英权威分化如何塑造外源村庄自主发展分异?——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比较案例分析————作者:王奕杰;夏志强;
摘要:当代乡村振兴和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双重图景下,涌现出大量外源驱动的村庄。在离开“外源的春风”后许多村庄出现发展衰落,但部分村庄却能走向自主发展。本文认为,历史性因素的差异导致这些村庄发展殊途。基于历史制度主义中的关键性前因理论,对川西林盘三个同类村庄进行次国家比较历史分析,借助半负面案例比较法确证三者“同源异变”的因果机制。发现精英权威的存续状态构成村庄发展选择的关键性前因,由其引发不同村庄在历...
多阶学习:数字政府建设中知识生产障碍的化解逻辑—— 基于X区政务服务中心的案例研究————作者:武楷彪;王穗风;甘甜;黄璜;
摘要:政府数字化转型的既有研究侧重分析技术条件、组织结构等客观静态因素,忽视了数字政府建设是不断化解知识生产障碍的动态过程。本文对X区政务服务中心的信息化项目建设过程展开案例分析,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在面对上级模糊构想难以落地时,政府采用“上下共商”策略使上级概念构想,从单向传达走向了共同诠释,解码了知识缄默性;面对政企观念相互冲突,政府采用“横向互嵌”策略改变政企关系,从浅层互联走向了深度耦合,调和了知...
二阶治理:市民热线的纵向功能定位分析——以A市12345热线为例————作者:安永军;桂华;
摘要:本文提出压力型响应和自主型响应两种响应模式,将市民热线界定为压力型响应模式,并分析其在与基层自主型响应互动关系中的纵向功能定位。运用单案例的研究方法,提出“二阶治理”的框架进行分析,“二阶治理”即市民热线在基层自主响应的基础上对其响应失败的“沉淀诉求”进行二次响应,此时压力型响应和自主型响应处于协同状态。研究发现,市民热线是否承担“二阶治理”功能与其诉求响应有效性有关,而诉求响应有效性又与其运作状...
逆向发包:政府自下而上的治理逻辑与制度意蕴——以北京市“吹哨报到”改革为例————作者:赵娟;王烨;
摘要:科层制强调自上而下的任务分配与层级治理。本文以北京市“吹哨报到”改革为研究对象,创新提出并系统阐释“逆向发包”概念,构建了一种自下而上的棘手问题治理机制。研究发现,逆向发包通过制度逻辑、协同逻辑和激励逻辑的有机统合与协调运作得以实现。制度压力传导与逆向授权构建了逆向发包的制度逻辑与合法性支撑;层级条块联动与专项治理、领导调度的协同逻辑奠定了逆向发包问题系统治理的可行性路径;督查、考核与激励的多维逻...
公共管理学报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带头大哥666
年初投稿,初审比较快,外审时间比较长,到了4月份返还,外审专家较为挑剔,不过还是努力回应了,返修后六月份第二轮修改,七月份终审。编辑王老师比较认真负责,默默耕耘的老黄牛,过程中帮忙催稿,回复作者等各种很及时,对年轻人挺友好的。
2024-10-05 08:54 -
Yangming_ak
该刊效率非常高,编辑老师态度、回复速度也非常快,在国内的权威期刊中,有这样态度的编辑老师实在不多见。二审后的每一次反馈均在发送邮件的同时,发送短信进行提醒。而且,该刊也不会像很多刊物似的组稿或者巨长的排期时间,一般录用后下一期或在下一期(此刊为3个月一期的季刊)即会发表。
2024-07-21 19:24 -
奔跑的辣椒酱
一个月了初审还没有回复,今天马上放假了,这是30天不回复,自由处理了?
2023-09-28 09:36 -
奔跑的辣椒酱
投了一篇定性分析的文章,编辑回复很快,语气也婉和,告诉不符合他们期刊要求。比《中国青年研究》好太多,后一期刊耽误了大半年的时间,询问一直没消息,后面打电话去很不耐烦的说没录用就挂了
2023-09-21 13:19 -
奔跑的辣椒酱
定量文章基本上不要,投过去一天直接告诉不过初审,挺快。但是期刊因为方法而否定内容太绝对化。把研究范式看的比研究内容重要。
2023-09-02 0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