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地传统村寨预防性保护研究——以九寨沟藏族传统村寨为例

所属栏目:社会学论文 发布日期:2021-11-29 09:33 热度:

   世界遗产地九寨沟风景区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地震扰动区,自古以来地震及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频发,对长期聚居于此的藏族传统村寨威胁极大。我国当前的村寨防灾体系存在灾害源不明和措施针对性不强两大问题,不能有效抵御传统村寨面临的自然灾害。文章以九寨沟内的藏族传统村寨为研究对象,基于预防性保护理论对自然灾害风险进行动态监测,准确识别风险源,预测自然灾害风险造成的损害情况。以问题为导向融合多学科知识,探讨世界遗产地传统村寨的预防性保护方法。

世界遗产地传统村寨预防性保护研究——以九寨沟藏族传统村寨为例

  一背景

  1 9 3 0年于罗马召开的第一届艺术品检查和保护科学方法研究会议上,预防性保护(p r e v e n t i v e conservation)的概念首次被提出。最初此概念仅针对馆藏文物保护,直到20世纪80年代,有学者将预防性保护作为独立学科展开系统研究。20世纪90年代,预防性保护工作开始由馆藏文物拓展到建筑遗产。21世纪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针对建筑遗产的预防性保护建立了科研平台和网络体系。目前国外对建筑遗产的预防性保护研究主要从保护技术、社区民众参与和经济法律制约三个层面展开。技术层面,重点是针对灾害的科学记录和监测工作的研究[1]。预防性保护理论为建筑遗产的保护提供了全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体系,其核心工作主要是三方面:风险识别、风险评估以及风险处置。风险识别是指风险管理人员运用相关专业知识和技术方法,综合判断对传统建筑造成威胁的潜在因素,找到风险源;风险评估是指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通过判断损害的可能性及严重程度来分析和量化风险,由于风险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因此风险评估是建立在科学、系统监测基础上的动态过程;最后,风险处置是指基于风险评估的结果制订有效的预防对策,阻止灾害发生或降低灾害发生时造成的损失。

  我国预防性保护工作也是始于馆藏文物的保护。国内较早将预防性保护理念引入建筑遗产保护领域的是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的詹长法先生,他多次通过介绍意大利文化遗产风险评估体系及风险图绘制方法探讨预防性保护的工作方法和相关技术[2]。东南大学吴美萍博士系统介绍了欧洲的预防性保护发展概况[3],并强调灾前的日常维护胜过灾后大动干戈地应急修复。这一认识逐渐得到了国内建筑遗产保护领域专家们的认可。但从国内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预防性保护实践主要还是体现在文物技术保护、社区民众参与等方面,而针对历史文化价值较高的传统村寨等建筑群的研究极为缺乏。国内目前在村寨防灾方法上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协调与规划,普遍存在着“病因不明”(灾害源不明)和“药不对症”(措施针对性不强)两大“症状”,因而不能有效抵御传统村寨面临的自然灾害风险。对于受自然灾害威胁严重的藏族传统村寨,不能套用普通村庄的防灾措施和规划方法,而需要在灾前通过灾害监测(风险识别),对受损情况进行评估预判,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在规划思想统领下,整合多学科的专业知识,构建起科学的自然灾害预防方法体系。这不仅关乎传统村寨的保护问题,更关系到当地少数民族的生死存亡。

  二九寨沟藏族传统村寨概况

  我国藏族传统村寨主要集中分布在青藏高原及周边区域,该区域也是我国地震活动最强烈、最频繁的地区[4,5]。该地区因地震诱发的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山地灾害占全国的30%~40%以上,呈现出点多、面广、规模大、成灾快、暴发频率高、延续时间长等特点[6],九寨沟景区正位于该区域内。

  1村落概况

  九寨沟风景区位于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西南部的漳扎镇境内,处于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接壤地区,是以藏族为主的多民族杂居地。九寨沟风景区得名于沟内分布的9处藏族传统村寨(图1),景区于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登录为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遗产地内的村寨是藏族长期在此聚居生活的真实见证,也是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共生共存的样板地区。

  九寨沟村民信仰以苯教文化为基础的藏传佛教。苯教的思想起源于吐蕃早期赞普时代,由于其倡导的万物有灵且平等的思想不利于封建王朝的统治需求,于是藏传佛教便逐渐代替了苯教,苯教思想被迫到远离藏族政权中心的地区传播。九寨沟的村寨作为苯教文化传入川西地区的重要见证,反映了苯教跨区域传播的重要发展过程[7]。

  2村寨空间形态分析

  (1)选址布局特征九寨沟的藏族传统村寨在选址布局上有以下特征。(1)据险而建。九寨沟在历史上是汉藏民族冲突的前沿,为躲避敌人侵袭,藏寨选址的重要条件是具有较强的防御性。因此,九寨沟地区的传统村寨大多依山据险而建。(2)向阳台地。九寨沟的传统村寨多建在农地边缘,以方便原住民延续农牧结合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因此良好的生产条件也是藏族传统村寨选址的考虑要素之一。住宅位于青稞田散布的向阳台地半山边坡之上,既可遮挡强劲的西北风,又可享受充足的日照及开阔的视野。优良的向阳台地选址可监敌、纳景、采光,一举多得[8]。(3)自由分散布局。九寨沟传统村寨中的藏式民居布局较为自由,没有固定的街巷形式,以户为基本单元,极少出现连片的民居建筑群。(4)以寺为中心。九寨沟中散布的村寨以扎如寺为中心环列四周。相对独立的村寨则多在村口建有佛塔、转经亭与经幡等,形成独特的藏寨入口景观。佛塔往往建在村寨入口较低的位置。

  (2)村落空间形式演变九寨沟内村寨中的民居建筑最初虽多为分散布局,建成后各村寨根据各自不同的地形特点、交通特点、灾害影响等,在政策引导下由点状分布逐步扩建演变为带状或组团状结构(图2)。

  三村寨自然灾害风险现状问题

  基于对九寨沟内村寨的受灾历史数据分析,其传统村寨主要面临因地震、暴雨诱发的崩塌、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里氏7.0级地震;2018年6月25日14时至26日10时,九寨沟持续强降雨引发遗产地内多处发生山洪、泥石流等灾害,严重威胁到村寨内村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根据九寨沟地质灾害隐患点统计及分布情况,目前总计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34处,其中崩塌79处,滑坡15处,泥石流25处,不稳定斜坡15处。另一方面,九寨沟村寨中的传统建筑为易燃的木构造建筑,防火也是传统村寨防灾中应考虑的内容。

  四实践研究案例

  树正寨是九寨沟内面积最大的村寨。树正寨地形较平整,距离九寨沟入口较近,交通便利易到达;同时树正寨的灾害风险状况相对更典型,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潜在风险较大;树正寨的建筑布局相对集中,便于设备集中布点监测其风险源。因此将树正寨选定为实践研究对象(图3)。

  1预防性保护工作思路

  (1)自然灾害风险识别与分析首先,在区域尺度下监测风险源:在树正寨建立灾害风险源监测点及安装监测设备,重点监测村寨范围内的降雨量、温度、湿度、周边山体局部位移变化等灾害影响相关数据,叠加卫星影像数据等作为数据源,建立村寨主要灾害特征数据库。其次,分析典型灾损的类型及受灾过程:根据监测到的灾害数据,分析村寨不同尺度的灾害类型,进行归类并分析其受灾过程。

  (2)灾害风险评估根据识别到的风险源,针对村寨周边生态环境、景观风貌、基础设施、传统建筑等保护对象从灾害的危险性特征及发生灾害时的易损性两方面进行评估。首先根据灾害影响数据,分级统计高程、坡度、坡向、植被及与水系距离特征;然后借助Arc GIS平台,将监测数据与村寨历史灾度数据进行叠加分析,通过绘制村寨风险图评估村寨外部风险源特征及分布情况,并实现对村寨自然灾害风险的量化分析,得出研究范围内村寨的危险性等级及区划信息。

  (3)地震及次生灾害防灾方法在风险图评估基础上,针对灾害风险源对村寨的潜在威胁及易损特征,构建村寨防灾体系。需要强调的是,在灾害尚未发生时以预防性保护理论为指导,根据灾害风险源危险性和受灾体易损性评估结果,针对村寨生态环境、景观风貌、基础设施、传统建筑等保护要素的防灾需求,提出具体技术方案,并对方案进行情景模拟和实验验证(图4)。

  2村寨及建筑特征分析

  (1)建筑结构形式树正寨现存建筑84栋。其中传统木构造建筑占比47.6%(40栋),其余为近年传统建筑改造后的砖混结构建筑。

  (2)村寨疏散空间树正寨内建筑密度较大、建筑间距小,宅间路较狭窄(普遍仅有1~2 m),建筑围合的空间多堆积大量生活杂物或晾晒干柴,存在一旦突发局部火情易导致连片火灾的隐患(图5)。

  3灾害风险源分析

  树正寨所在的树正沟全长3.8 km,源于海拔4 110 m的达戈山,自西向东汇入村寨下的树正群海。树正沟流域面积4.92 km2,是一条有百余年历史的泥石流沟,大量泥沙石块堆积于谷地,形成宽达100~300 m的台阶式沟床和扇形地[9],树正寨即位于树正沟的沟口扇形地上(图6)。树正寨内建筑分布在海拔高度2 290~2 310 m之间,村寨东西长约300 m,南北长约260 m,村寨内平均坡度5%。图6中ab向两侧山体与村寨相对高差大于80 m,cd向沿树正沟坡度在15%以上。

  树正寨因地震引发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风险较大。因此,构建完整的预防性保护体系并对灾害产生的原因、发生位置等进行动态监测是非常必要的。

  4灾害风险源监测

  针对地震、泥石流、滑坡、火灾等多种灾害的潜在威胁,在村寨合适点位分别安装如下设备:森林防火摄像机(选择制高点安装)、地震波震动传感器和采集仪、降雨量传感器和导轮式固定斜侧仪。

  风险评估调查中发现,商业街及两侧街巷尺度变窄(间距1~2 m),无法满足基本消防间距要求。因此,在村寨中安装的红外防火摄像机和环境传感器,重点监测村寨内商业街及附近温度和热力分布以便及时发现突发火情。

  在村寨潜在滑坡带上游位置架设降雨量传感器监测局部气候变化及雨量强度,并利用Wi-Fi通信及时反馈数据变化信息,以便在出现单位小时过强降雨时可提前预警。

  基于对树正寨地质灾害的初步分析,于树正寨周边山体潜在滑坡带埋设测斜仪,用于监测山体局部水平位移变化情况,掌握滑坡体发展变化规律并及时预警以避免滑坡突然爆发造成不可挽回的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

  5监测数据采集与分析

  风险源动态监测过程中,后台系统通过云平台同时远程收集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火灾等数据信息形成可视化图表并进行关联分析,形成分析报告(图7)。通过可视化监测结果,后台管理人员能准确高效地对数据进行提取、分析、管理,并通过客户端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相关部门及人员(图8)。

  五总结

  世界自然遗产地九寨沟的藏族传统村寨具有西南山地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典型特征。保证藏族传统村寨的安全不仅有利于维系我国青藏高原重要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更关系到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团结和区域稳定。在藏族传统村寨分布的地区必须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提高村寨宜居性及安全性。以积极正确的态度面对传统村寨灾害,对灾害风险进行科学有益的评价,进而对灾害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以降低灾害影响程度与范围,是科学认识灾害、有效保护传统村寨的前提和重要手段。注重常态预防性保护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着力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相适应的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从而全面提升藏族传统村寨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因此,基于预防性保护理论,利用相关设备对藏族传统村寨的自然灾害风险进行动态监测,准确识别风险源,预测自然灾害风险造成的损害情况。针对村寨普遍存在的防灾体系中两大症状,从灾害源的视角找到“病因”,并针对性提出相应措施(辨证施治),以问题为导向融合多学科知识,构建藏族传统村寨较为完善的预防性保护体系。

  参考文献

  [1]吴美萍,朱光亚建筑遗产的预防性保护研究初探([J]建筑学报,2010(6):37-39.

  [2]吴美萍.中国建筑遗产的预防性保护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

  [3]詹长法.预防性保护问题面面观[J]国际博物馆(中文版).2009(3);:96-99.

  《世界遗产地传统村寨预防性保护研究——以九寨沟藏族传统村寨为例》来源:《新建筑》,作者:刘弘涛; 朱珊珊

文章标题:世界遗产地传统村寨预防性保护研究——以九寨沟藏族传统村寨为例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wenyi/shehui/47281.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