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项目中生产要素质量控制的探讨

所属栏目:项目管理论文 发布日期:2012-12-04 09:43 热度:

  摘要:影响施工质量的五大要素是:人员、材料、机械、方法、环境,施工生产要素是施工质量形成的物质基础。本文针对这五个因素在施工阶段如何控制进行了深入而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项目管理,生产因素控制,材料控制,机械,施工环境

  1、 人的控制

  人是生产活动的主体,其总体素质和个体能力,将决定着一切质量活动的成果。人的控制内容包括:组织机构的整体素质和每一个体的知识、能力、生理条件、心理状态、质量意识、行为表现、组织纪律、职业道德等,做到合理用人,发挥团队精神,调动人的积极性。

  施工现场对人的控制,主要措施和途径是:

  1.1以项目经理的管理目标和职责为中心,合理组建项目管理机构,贯彻因事设岗,配备合适的管理人员。

  1.2严格分包单位的资质审查,控制分包单位的整体素质,包括技术素质、管理素质、服务态度和社会信誉等。

  1.3坚持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特别是重要技术工种、特殊工种、高空作业等,做到有资质者上岗。

  1.4加强对现场管理和作业人员的质量意识教育和技术培训。开展作业质量保证的研讨交流活动等。

  1.5严格现场管理制度和生产纪律,规范人的作业技术和管理活动的行为。

  1.6加强激励和沟通活动,调动人的积极性

  2、 材料的控制

  材料质量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必要条件之一,实施材料的质量控制应抓好以下环节:

  材料采购,承包商采购的材料都应根据工程特点、施工合同、材料的适用范围和施工要求、材料的性能价格等因素综合考虑。采购材料应根据施工进度提前安排,项目经理部或企业应建立常用材料的供应商信息库并及时追踪市场。必要时,应让材料供应商呈送材料样品或对其实地考察,应注意材料采购合同中质量条款的严格说明。

  材料检验,检验方法有书面检验、外观检验、理化检验和无损检验四种,根据材料信息的保证资料的具体情况,其质量检验程序分免检、抽检和全部检查三种。抽样理化检验是建筑材料常见的质量检验方式,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的取样方法及实验项目进行检验,并对其质量作出评定。

  材料的仓储和使用,运至现场或在现场生产加工的材料经过检验后应重视对其仓储和使用管理,避免因材料变质或误用造成质量问题,如水泥的受潮结块、钢筋的锈蚀、不同直径的钢筋混用等。为此,一方面,承包商应合理调度,避免现场材料大量积压,另一方面坚持对材料应按不同类别排放、挂牌标志,并在使用材料时现场督导。

  3施工机械设备的控制

  施工机械设备是现代建筑施工必不可少的设施,是反映一个施工企业力量强弱的重要方面,对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和质量有直接的影响。说到底对其质量控制就是使施工机械设备的类型、性能参数和施工现场条件、施工工艺等因素相配。

  3.1承包商应按照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生产适用、性能可靠、使用安全的原则选择施工机械设备,使其具有特定工程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3.2应从施工需要和保证质量的要求出发,正确确定相应类型的性能参数。

  3.3在施工过程中,应定期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校正,以免误导操作。另外,选择机械设备必须有与之相配套的操作工人相适应。

  4施工方法的控制

  施工方法集中反映在承包商为工程施工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检测手段、施工程序安排等,着重抓好以下关键点:

  4.1施工方案应随工程进展而不断细化和深化。

  4.2选择施工方案时,对主要项目要拟定几个可行的方案,突出主要矛盾,摆出其主要优劣点,以便反复讨论与比较,选出最佳方案。

  4.3对主要项目、关键部位和难度较大的项目,如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大跨度、大悬臂、高大的结构部位等,制定方案时要充分估计到可能发生的施工质量问题和处理方法。

  5环境的控制

  施工环境控制,既包括对自然环境特点和规律的了解、限制、改造及利用问题,也包括对管理环境及劳动作业环境的创设活动。

  5.1自然环境的控制

  主要是掌握施工现场水文、地质和气象资料信息,以便在制定施工方案、施工计划和措施时,能够从自然环境的特点和规律出发,防止地下水、地面水对施工的影响,保证周围的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的安全;从实际条件出发做好冬雨季施工项目的安排和防范措施;加强环境保护和建设公害的治理。

  5.2管理环境控制 主要是根据承发包的合同结构,理顺各参建施工单位之间的管理关系,建立现场施工组织系统和质量管理的综合运行机制。确保施工程序的安排以及施工质量形成过程能够起到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协调运转的作用。此外,在管理环境的创设方面,还应注意与现场临近的单位、居民及有关方面的协调、沟通,做好公共关系,已取得他们对施工造成的干扰和不便给予必要的谅解。

  5.3劳动作业环境控制 首先是做好施工平面图的合理规划和管理,规范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材料构件、道路管线和各种临时设施的布置。其次是落实现场安全的各种防范措施,做好明显标识,注意确保施工道路畅通,安排好特殊环境下施工作业的通风照明措施。第三,加强施工作业现场的清理工作,每天下班前应留出5分钟进行场所清理收拾。

  通过对影响建设项目施工质量的人员、材料、机械、方法、环境因素的严格控制,是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

  参考文献:[1]《工程建设质量控制》毛鹤琴主编

                   [2]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文章标题:施工项目中生产要素质量控制的探讨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ngji/xiangmu/14496.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