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青岛辐射圈产业比较分析

所属栏目:经济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1-01-06 16:43 热度:

  山东半岛城市群位于中国山东省东北部,是由济南、青岛、烟台、淄博、威海、潍坊、东营、日照等8个设区城市、22个县级市、600个建制镇构成的城市地域空间组合。2008年底山东半岛城市群GDP总量20302亿元,是全国第四大城市群,人均GDP4.3万元,经济实力雄厚。
  山东半岛城市群以济南、青岛为双核心,明显区别于其他城市群。但其双中心城市的辐射力与带动作用明显不足,深入研究双核心辐射圈内部产业结构,矛盾十分突出。因此,如何调整核心城市辐射圈产业结构,如何合理辐射圈产业分工并增强区域协作成为山东半岛城市群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最核心问题。
  1济南、青岛辐射圈确定及比较
  城市竞争力的本质特征是集聚和扩散功能。据断裂点理论(breakingpointtheory)随着距离的增加,城市对其下级地区的影响力是逐渐减弱的,并最终被其他城市的影响所取代。两城市i和j之间的断裂点计算公式为:
  =
  式中,为从断裂点到j城的距离(km),即相对i城市而言,j城市的吸引范围(km);为i、j城市之间的距离(km);为所选取的i城市规模指标;为所选取的j城市规模指标。
  济南与青岛的断裂点距济南较近,说明青岛的经济辐射力强于济南。济南经济辐射圈主要包括济南、淄博、泰安、莱芜、德州、滨州、东营、聊城八个地级市,青岛经济辐射圈主要包括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日照五个地级市。
  表2.1 济南、青岛辐射圈结构
1.jpg

  数据来源:《2007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由上表可知,济南与青岛经济辐射圈在人口和用地规模上相差不大,人口密度都较小,人口的集聚程度偏低。济南经济辐射圈的非农转化率低于青岛经济辐射圈,经济结构有待于进一步合理化。两经济辐射圈首位度偏低,中心城市人口规模与其经济地位不相适应。由此可见济南与青岛作为各自经济辐射范围的中心城市,中心地位不突出,集聚扩散功能有待进一步加强。
  济南圈、青岛圈主要城市优势产业如下:
  济南圈:淄博:新材料产业化基地,石化、医药业
  东营:专业化石油、机械工业城市
  滨州:粮棉果蔬、油盐化工基地
  德州:装备制造、化工、纺织城市
  聊城:农副产品、矿产、旅游
  泰安:矿产、机械、旅游
  莱芜:农副产品、矿产、旅游
  青岛圈:威海:生态旅游、制造业基地
  烟台:现代制造业、农业、海洋业
  潍坊:海洋化工、机械、食品加工
  日照:生态旅游,现代制造业
  2济南、青岛辐射圈经济重心偏移分析
  “重心”原本是物理学概念,是指物体内各点所受重力产生合力的作用点。应用于经济活动中,是指在区域空间上存在某一点,在该店前后左右各个方向上的力量对比能够维持平衡。区域重心的分析方法主要是确定区域重心空间区位以及其相对于地理重心的偏移程度,在社会经济问题研究中通常用一下方法确定区域重心。假设某个区域有n个次一级区域构成,该区域某种属性的重心通常采用如下的计算方法:
  
  式中,Mi表示第i个次一级区域的某种属性的量值。(Xi,Yi)表示第i个次一级区域中心的坐标。显然,若属性值Mi为各小区单元的面积,则空间均值(x,y)就是区域的几何中心即为地理重心,当某一空间按现象的空间均值显著区别于区域几何中心,就指示了这一空间现象的不均衡分布,或称“重心偏离”。偏离方向指示了空间现象的“高密度”部位,偏离的距离则指示了均衡程度。
  运用上述方法,将M设为济南城市圈与青岛辐射圈内各个城市的GDP,即可得到两个辐射圈内经济的重心偏离现象即经济重心相对于地理重心的偏离情况。
  2.1济南辐射圈根据计算和区位分析,半岛城市群中济南、淄博、东营三者构成了以济南为核心的辐射圈,其经济重心相对于地理重心,向西南方向,有小幅度的偏移。处于西南部的济南对辐射圈整体经济有一定的影响,影响力较小,其在经济实力上有一定的优势但不明显,济南的核心作用不突出。
  辐射圈内部发展较为均衡,三者的经济作用差距不大。
  2.2青岛辐射圈根据计算和区位分析,半岛城市群内潍坊、日照、青岛、威海、烟台构成了以青岛为核心的辐射圈,其经济重心相对于地理重心,在东北方向,有较大幅度的偏移。经济重心偏向沿海区域,说明沿海各城市的经济比重较大,处于东北方向的烟台、威海和青岛三个城市对辐射圈经济影响较大。整体上,较之济南辐射圈,青岛辐射圈内部发展比较不均衡。
  青岛作为核心城市,其经济辐射力不够,沿海城市有较强的吸引力。
  3济南、青岛辐射圈内部城市主导产业对比、产业结构关联分析
  济南圈城市产业互补性较强,同一大类产业在产业细分上存在差异,避免了城市的竞争,相比之下,青岛圈城市产业关联度较高,产业结构较为雷同,如在共同依靠海洋发展的产业上并未形成明确分工,导致城市竞争激烈,缺乏分工协作。举例如下:
  济南与淄博、东营
  济南作为山东省内陆城市,更多依靠自身的力量和原有工业基础不断发展,因此在产业选择和导向上均发展较为均衡,虽然在电子,化工等行业的产值不如沿海城市,但是总体上的产业布局较为合理并且其创新资源较为突出使之产业层次高于其他地区。
  济南辐射圈内,核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合作互补程度较为突出,济南市城市带动山东省中西部发展的引擎。在汽车产业方面,济南市以重型车和特种车为特色,淄博市重点发展轻型车,在产业不雷同的基础上保证了市场供应的完整性,促进了机械设备产业的蓬勃发展;另外,东营市、淄博市分别以原油开采、石化产业为主导产业,在很大程度上提供了济南市冶金加工所需燃料,促进这一优势产业的形成。
  青岛与潍坊、烟台、威海、日照
  青岛的发展和以港兴市是相辅相成的,外资其以电子家电、石油化工和汽车船舶制造为主导产业,并且相对于内陆城市有明显的优势,三次产业为“二三一”结构发展,较之济南,其第三产业发展不具有优势,这将是其实现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达的国际港口城市和国际性海滨旅游城市之一目标的一大挑战。
  青岛、烟台、威海、日照四市临海发展,利用优越的区位条件实现了领先跨越,三者在吸引外资投入和产业水平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但日照较为落后,产业重心偏向北,潍坊市属内陆城市,主导海洋化工产业;其次,青烟威外资投入的产业领域以轻工、电子、机械、纺织和化工为主,汽车工业方面,青岛与烟台旗鼓相当,船舶制造业方面,青岛与烟台威海不分伯仲,在纺织服装业,青岛与潍坊不相上下,食品加工方面,青岛加工产业发展致使作为日照市主导产业的食品加工业优势不突出,导致依靠外资发展起来的辐射圈内产业结构不可避免地趋于一致,某些产业布局相互交织,同质化现象严重。
  作为山东半岛城市群的两个核心城市,济南和青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两个核心城市所带动的经济辐射圈更是牵动了城市群的发展。经过对两个辐射圈的产业进行比较分析,我们发现了其中存在的问题。这次研究将对下一步辐射圈乃至城市群的产业布局调整起到一定积极的作用。

文章标题:济南、青岛辐射圈产业比较分析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ngji/jingjixue/6295.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