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经济下的流通经济学研究

所属栏目:经济学论文 发布日期:2020-08-24 10:12 热度:

   论空间经济学理论基础空间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包括两方面,其分别为垄断竞争力和规模收益递增。张伯伦在1933年最先提出垄断竞争理论,1977年迪克希特将垄断竞争理论和一般均衡建模技术融合应用,其认为消费者对商品的多元化需求会影响规模收益递增。也有部分研究者侧重于研究多样性的中间投入,并据此提出了规模效应与生产过程之间的关系。由于垄断与规模收益递增紧密关联,因此为了获取高额利润,生产者往往会采取单一的经营战略,其会强化具有规模收益递增优势的部门,并通过打造和维护自身品牌,以成为行业的垄断者。现阶段,在各个行业都能发现垄断的特征,这些存在垄断特征的企业并非源于政府支持,而是随着市场经济的进程逐步产生。与此同时,也存在大量的潜在企业正约束着这些垄断企业的经济行为。

空间经济下的流通经济学研究

  流通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一)传统流通经济学的研究背景马克思的《资本论》对商品流通有着专门的论述,其将流通提升至了经济运行层面。马克思将流通定义为“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其将社会分工视为流通的基础,社会分工通过流通连接生产与消费。马克思流通观认为,流通和生产紧密关联,生产是流通的前提,生产方式、生产规模对流通的性质、深度具有决定作用。流通维持着生产的社会分工,其制约了生产的发展。随着社会分工趋于复杂化和精细化,生产技术持续提升,生产对流通的依赖性逐渐增强,流通范围和流通规模将直接影响生产的效率。同时,流通具有中介功能,其能影响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从而能够推动各个产业优化升级,进而满足多元化的消费需求。由此可见,商品流通历经了不同社会形态的变迁,形成了复杂多样的流通模式,是社会再生产的关键步骤,因此,对流通经济的研究必须基于现实情况。在建国至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这一阶段马克思流通观是我国研究流通经济的理论依据。随着社会环境变迁,我国逐渐过渡到市场经济模式,同时随着网络技术兴起,商品流通的方式和渠道都发生了巨大转变,流通在再生产中的地位愈加重要,流通产业的发达程度甚至决定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因此,为迎合经济发展现状和需求,流通经济学研究必须持续更进,打破传统理论框架,积极创新理论内容,从而通过形成具有时代价值的现代流通经济理论体系,推动我国流通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现代流通经济学的研究进展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其对流通经济学研究提出了全新要求。尤其是随着供求关系变化,即卖方市场逐渐向买方市场转变,流通的重要性日益显著,其甚至对生产环节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流通产业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此背景下“流通先导论”思想开始出现,这一思想是对传统流通观的发展,其认为在当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时,市场经济趋于成熟,流通与生产之间的关系会发生转变,即“生产决定论”被社会实践推翻,商贸流通成为了影响经济运行的关键力量,即出现了“流通决定生产”的局面。流通产业在投资、就业、利税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必须注重流通产业结构的调整。随着市场经济进程加快,第一、第二产业逐渐丧失原有优势,并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持续降低,第三产业逐渐成为主导性力量,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更体现出这种变化。我国流通产业受多元因素影响,未能在国民经济中发挥极大优势。因此,优化流通产业结构一方面能够开发流通产业自身潜力,另一方面还能通过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推动国民经济均衡、有序发展。流通产业的具体优势体现在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扩大内需等方面。同时,流通产业与各领域关联甚密,其能够促进不同产业经济要素的互通。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流通产业成为了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其体现出了一定的战略性。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流通产业发展水平偏低,其限制了产业自身进步,并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开展流通产业转型升级是必然趋势。此外,基于“流通先导论”,学者们普遍认为现代流通经济的内涵更加宽泛,其属于全要素、全过程流通,借助互联网技术,虚拟经济造就了全新的流通空间,商品的流通范围扩展至全球市场,流通产业的繁荣反映着国家的竞争力。同时,除劳动力和资本之外,技术、信息也被纳入流通资源的范畴,其打破了妨碍生产资料广泛流通、融合的壁垒,使现代流通产业的布局范围得到极大扩展,从而形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态势,这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对此,应当摆脱传统流通观的桎梏,从社会经济现实出发,基于多元化视角开展现代流通经济研究工作,从而通过完善流通经济的理论体系,指导我国流通产业发展。

  空间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分析

  (一)循环累积因果链大部分空间经济学模型都涉及循环积累因果关系,就宏观层面而言,经济活动空间分布受两种因素影响,一方面是排斥力,即由于市场竞争所形成的离心力;另一方面是聚集力,即本地价格指数效应与市场效应。在某种震动的作用下,某地市场规模会由于企业聚集而扩大。为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在确定生产区位时会重点考虑市场规模,当区域内聚集大量企业后,本地产品足以供应市场需求,此时外地产品输入的种类和数量将非常有限,其会耗费大量贸易成本,这种情况下会使该地产品的均衡价格指数偏低,这将对劳动力产生极大的吸引力,从而体现出价格指数效应,价格指数效应会与本地市场效应形成因果关系,从而会进一步扩大震动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本地市场放大效应在部分外生冲击下,消费需求会发生空间变化,其将引导企业放弃原有区位并逐渐在该区域聚集,最终形成产业发展的规模效益,这即为本地市场放大效应。本地市场放大效应会引发产业聚集效果,其可视为经济在空间维度上的集中发展,这一聚集效果能推动经济集中化发展。

  (三)突发性聚集在对称均衡且贸易成本偏大时,产业区位不会受贸易自由度的影响。但是,一旦贸易自由度超出临界点,突发性聚集便会出现,这符合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规律。这一规律主要表现为,在贸易自由度逐渐提升的过程中,虽然存在一定的约束力,但部分要素的流通性仍会持续加强,其会与约束力逐渐趋于平衡,此时适当地增加自由度,便会产生质变的后果。在这种情况下,约束力为零即为发生质变的临界点,这也是空间经济学模型的重要特点。

  (四)区位黏性该结论基于“路径依赖”理论,是借用物理学的惯性原理阐释社会制度、技术发展方面的演进规律。在空间经济学视域下,区位黏性是指某产业对某种发展路径的依赖。其具体表现为,受到各因素之间相互交织的影响,某产业在发展历程中会逐渐形成固化的经营方式和分布特征,这种对固化模式的依赖就是区位黏性。由于惯性作用,企业想要调整自身原有经营模式非常困难,其需要极大成本,或极强的外生冲击。这是由于固有模式处于均衡状态,仅依赖企业的内生力量很难做出调整,因此只有全新的政策或环境发生极大变动,其才会通过对均衡状态产生强烈冲击进而改变产业发展的固有路径。同时,为确保调整效力,外生冲击力不能小于产业结构内生的约束力,若依靠政策手段加以调整,则必须把握好政策力度。此外,基于区位的黏性特征,其会使某一地区的经济维持相对平衡,而在区位黏性不足的情况下,其就无法确保地区经济的稳定性,此时经济政策也会丧失价值。空间经济视角下的流通经济学研究内涵与定位思考在全球化背景下,经济发展逐渐打破了区域、国别之间的限制,其体现出开放、协调、共享的发展趋势。随着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经济活动空间布局的重要性不断加强,其关系到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对此,应深入研究空间经济学,从而为我国流通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撑。空间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经济活动的空间区位和生产要素的空间布局,其一方面从宏观上阐明了经济活动的聚集原因,另一方面从微观上探究了影响企业选择生产区位的因素。在主流经济学中,空间经济学研究的范畴并不涉及空间布局问题,这源于两方面因素:第一,主流经济学并未顾及空间经济的基本特征,即生产和消费的递增收益与运输成本;第二,主流经济学认为空间具有外生性,其将运输成本纳入生产成本之内,并对其不做单独研究。而在空间经济学中,运输成本则被视为重点内容,其与流通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具有一致性。在“流通先导论”中,流通决定生产,其是国民经济运行的先导性力量,对此应从多维度视角出发,对现代流通进行分析和研究。空间经济学对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其包含运输成本、空间区位、空间布局、资源聚集等理论,能够分析出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从而有利于优化产业空间结构,确保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基于空间经济学视角,结合我国的社会经济现实,能够确定现代流通经济学研究的内涵。对此,应围绕流通过程进行研究,并将其视为研究的着力点,同时要将流通产业、流通企业纳入研究范畴,从而基于空间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确保研究的系统化和专业化。基于社会经济现实,现代流通经济在内涵、模式等方面不同于传统认知,因此不能从单一维度对其进行阐释。对此,要从多元化视角出发,赋予流通经济更具时代性、合理性的定位,同时要将流通经济视为产业空间布局、结构调整的基本依据,进而利用空间经济学的方法、理论对其分析。这一分析的重点体现为现代流通经济与经济波动、扩张之间的关系,以及流通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由于现代流通经济对国民经济、国际关系具有重大价值,其有利于促进社会分工的发展,因此必须在原有理论基础上开展理论创新工作,从而通过形成科学的理论框架,优化流通理念、技术、渠道,进而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结论

  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流通产业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其成为了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在此背景下,结合社会经济现实展开流通经济学研究工作,可为我国流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思路。空间经济学致力于探究经济活动的发展规律、空间布局等内容,其为现代流通经济学研究提供了全新视角和理论依据。空间经济学打破了传统的思维桎梏,从空间维度阐释了流通产业的发展现象,因此分析其发展规律和趋势,有利于完善我国现代流通经济学理论,进而有利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本文基于空间经济视角,概述了空间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和流通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并通过分析空间经济学的几项基本理论,详细论述了现代流通经济学的研究内涵与定位问题,具体涉及五点内容:第一,流通产业态,主要研究了企业组织方式、经营特点,以及如何提高企业竞争力等内容;第二,流通过程,主要研究了对流通服务、组织、过程的创新,以及供应链一体化等内容;第三,流通区位,主要研究了围绕现代都市所形成的经济圈、经济带的辐射效应,以及产业聚集效应等内容;第四,流通产业结构,主要研究了流通要素与产业布局的关系,以及调整流通产业结构、流通产业政策等内容;第五,流通发展理论,基于“流通先导论”,本文深入研究了流通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从而得出了流通产业能够推动经济增长、加快社会分工、构建现代化的流通格局等内容。

  参考文献:

  1.马勇.流通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基于流通经济学理论视角[J].商业经济研究,2015(26)

  2.韩枫.论中国商品流通经济理论体系的创新发展[J].商业经济研究,2014(3)

  3.董海峰.从空间经济学探讨流通经济学理论基础及其定位[J].商业经济研究,2016(17)

  4.王欣.我国商贸流通产业能源经济效率影响因素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6(19)

  5.魏迎霞.从流通经济学传统研究方法困境看中间组织理论的创新贡献[J].商业经济研究,2015(23)

  《空间经济下的流通经济学研究》来源:《商业经济研究》,作者:李忠伟

文章标题:空间经济下的流通经济学研究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ngji/jingjixue/43603.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