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双赢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所属栏目:经济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0-08-26 10:23 热度:

  摘要:本文分析了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面临的问题,通过构建地方高校和区域经济信息共享平台,将两者面临问题统一起来,寻找二者利益共同点,并构建地方高校与区域经双赢可持续发展模式。
  关键词: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双赢,信息共享平台,校企合作
  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的关系问题由来已久,“教育产业论”引发了长期的争论后,人们对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的关系的注意力已全部转移到了要不要实现教育产业化上来,大家像避开雷区一样,尽量避免讨论该话题。实际上,教育产业论只是从物质的、经济的角度讨论了该问题,其核心是用市场衡量教育的投入产出。而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的关系问题涵盖的内容要广泛的多。选择一个正确的角度考虑该问题,分析双方存在的共同利益,构建一个互利和谐发展模式,可以使双方都可持续发展,从而获得双赢。
  一、地方高校和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分析
  (一)高校发展存在的问题
  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直接为社会服务,是公认的高等院校的三大职能。然而高校的发展却是在这三个方面深受指责。
  1.培养人才不能与时俱进,与实践结合环节薄弱。一是教材过于刻板,不能反映实际工作中问题发展,所学知识不能指导实际工作。经常从毕业生口中听到,实际工作与教科书差远了,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学的根本用不上。这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在校生开始认为上课的意义不大,学习的目的直接变为混毕业证;二是教学理论性强,缺乏案例教学,学生应用能力差。据调查多数教科书案例偏少,数据陈旧,或者只有国外数据没有国内数据,当看到三是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一般认为实践教学应该贯穿高等教育的始终,从大一到大四应该每学年都有相应的时间教学环节。而事实是好多学校存在安排实践教学的困难,改多次实践教学为临毕业前的一次,并要求学生寻找解决实践教学地点。很多实习便流于形式了。
  2.科学研究缺乏实际课题支撑,疲于凑数;科研成果束之高阁,难以转化。一方面高校教师承受着评职称带来的发表论文和研究项目压力,论文匆匆发表,项目匆匆结题,为凑职称资格痛苦地编论文、找项目,并深受社会上“论文、项目没有创意,涉嫌雷同、抄袭,远离实际问题”的指责困扰;另一方面,科研项目往往以立项始,以结题终,不管多好的创意,研究过程多么艰辛,可一旦结题形成“科研成果”便会被束之高阁,很难有转化技术成果的机会。
  3.直接为社会服务方面,存在信息不对称,服务难于走出校门。高校不了解企业,不知道它需要哪方面的服务;企业也不了解学校,不知道它有哪些技术特长。
  (二)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社会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技术创新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一是面商业竞争日益激烈,消费者需求也日益个性化,这要求企业能够以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的方式获得这场竞争的胜利、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二是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社会就环境问题对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新标准的制定、新工业方法的提出等都是对企业技术创新提出的新要求。最后是人们越来越关注可持续发展问题,低碳观念、节能观念、可再生能源开发越来越深入人心,企业应该做出相应改革,与时俱进。
  但企业普遍存在创新能力或资源不足问题。企业在实现其主要社会功能—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将重心放在了生产上,人力资源和知识结构都是以提高生产为目标,技术创新研究会额外增加负担,许多企业表现力不从心。另一方面,经验资源相对过盛和知识资源相对贫乏限制了企业创新视野,表现为多数企业过分关注本企业已往状况而不能开阔思路,因此企业自身技术创新存在效率不高问题。
  (三)地方高校和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分析
  当我们微观地考察各个高校和企业的时候,发现他们都存在貌似难以解决的问题—高校存在缺乏实践教学、案例教学基础,科研项目、论文内容脱离实际,社会服务难于走出校门等问题;企业对技术创新的要求越来越高,却苦于创新能力和资源的不足,在“十年磨一剑”的创新路上蹒跚踉跄而行。
  若把视角放的高一些,从社会角度来考虑问题,各个高校和企业的问题成为高等教育和社会经济的问题,协调高等教育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成为一个系统工程。从可操作性的角度来考虑,讨论地方高校和区域经济的关系更有效。
  通过各个个体的问题分析我们发现,地方高校的主要问题是实践教学以及教学与实际工作对接成为高校的薄弱环节和发展瓶颈,实践教学基础和案例教学来源问题亟待解决;区域经济的主要问题在于在技术创新需求极为强烈的社会环境中,创新能力和创新资源的不足。单单解决其中任何一个问题无疑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我们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提高社会资源利用率的原则,加强高校和企业的沟通、信息共享和科研合作,互相取长补短,充分利用对方相对过盛资源,可以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较好效果,实现地方高校和区域经济的双赢。
  二、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双赢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构建
  提高地方高校实现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水平,实现高校和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的目标,必须建立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的良好互动关系,构建高校和企业的高效合作模式。
  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良好的互动关系,离不开信息共享和校企合作。高校需要了解企业发展信息,需要企业提供发展瓶颈问题反映、市场信息、方案实施效果回馈、培训需求信息等;企业需要高校提供前沿理论信息、最新方法研究、实用知识的改进和知识培训等信息,在信息共享基础上,校企开展培训、科研、实践教学等合作。
  (一)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信息共享平台
  在地方高校和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双赢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构建过程中,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是首要问题也是关键问题。
  构建一个信息共享平台,企业从中获得高校相关信息,并可以咨询、提出问题,发出合同意向、合作意向,提出拟待解决的问题,给予方案评价、发出方案事实上回馈信息等;高校从中获得企业相关信息,获得企业动向信息,了解企业急需解决的困难,获得企业反馈信息,发出合作意向,响应培训邀请、提出实习要求等。
  通过该信息共享平台,增强校企相互了解,高校可分几个层次寻找相关企业、科研合作企业和定点实习基地,获得从业实际信息、论文项目的课题来源、案例教学资源和安排学生实习的机会,更好实现其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职能;企业通过该平台可以获得高校的知识扩散效果,了解行业前沿,获得技术创新的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解决企业发展中的技术创新瓶颈问题。
  (二)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双赢互动合作模式
  模式一:一校多企多层次合作模式
  以高校的视角,由高校主动建立地方高校与地方企业间双赢互惠的合作模式。高校一般开设一系列专业、院系,因此相关的行业、企业比较多,对实践基地、案例来源、项目课题来源要求广泛,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需求跟不同企业展开合作。
  专业对口企业深度合作关系:专业关联紧密,企业和高校合作方便,可建立比较密切的科研合作关系。高校应该积极主动关注企业的发展动向,利用专业理论优势,帮助企业解决改革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对技术创新需求积极回应,科研成果积极寻找企业进行投产、成果转化等方面的研究;企业及时将自己面临问题向合作高校进行反馈,接受校方的实习要求,并可派企业专家直接向学生讲座、授课,或接受该校毕业生就业。
  专业相关专业信息共享关系:对一般专业相关的企业,可保持一定程度的信息共享,高校定期公布其最新科研成果,以便获得企业关注、购买,提供一定的培训课程,使企业获得一定相关知识,请求安排一定参观实习以对企业增加了解;企业定期公布其关注的问题,以唤起相关专家的共同关注,或获得高校的咨询服务、培训服务等。
  定点实习基地合同关系:对于在专业某方面做的有特色、说明典型问题的企业若不方便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可以建立单纯的定点实习基地合同关系,高校为此应与一定报酬,企业同时还可获得被同行和未来精英认可的广告效应。
  高校可灵活运用以上三种关系,获得多家企业的支持以更好的实现其三大职能。
  模式二:一企多校多方面合作模式
  以企业的视角,由企业主动建立地方企业与地方高校多方面合作关系,以获得高校的人力资源知识资源便利。企业具有多面性,需要行业动态、专业技术、企业管理、产品营销、技术创新等多个方面的理论支持和咨询服务,为达到此目的,企业可选择多个高校分别建立合作关系,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层次的合作模式。
  这样模式一模式二可以协调起来,构成整个区域社会中地方高校和企业互动互惠发展模式,校方和企放都可以为自己某方面需求主动建立合作关系,关系建立后双方利益目标基本能够统一,以图在合作中获得双赢。
  三、结语
  在此模式中高校利用本身知识资源和人力资源分析和解决问题并从企业获得课题资助,高校教师通过社会认证,为社会服务,获得案例教学资源,并从企业问题中获得启示,实施技术创新研究,研究成果获得更高的转化可能性;企业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供课题资源,问题在合作中获得解决,效率提高,同时获得学校知识扩散和在同行和未来精英中的广告效应。因此,该模式的构建能够同时满足地方高校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并保持双方利益一致性,获得很好的双赢效果。
  
  参考文献:
  [1]徐金梧.校企零距离对接产学研合作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J]北京教育,2007,(5):31-33
  [2]武俊松.河南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研究「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傲科版),2006,5(10):113一115.
  [3]张德江.提高认识加大力度协调配合用百倍的努力做好就业工作[N].人民日报,2008-4-25
  [4]张凌.玛宗峰.我国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差异性分析[J].高教发展与评.2006,22(4):54-56.

文章标题: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双赢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ngji/jingjixue/2063.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