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经济期刊投稿美国物联网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

所属栏目:国际贸易论文 发布日期:2014-09-16 17:23 热度:

  摘要:物联网作为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从物联网相关政策、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发展重点、战略布局和保障措施等方面分析了美国物联网政策的基本情况,以及对我国物联网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核心经济期刊投稿,物联网,政策,美国

  1引言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在技术上也叫传感网,是指通过智能感知、射频识别(RFID)、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施,按照既定的规则,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从而实现对物品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它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简言之,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发展物联网,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出台政策,将物联网纳入到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规划之中,力求在新一轮信息产业革命浪潮中抢占先机。

  美国最先提出物联网的概念,并凭借其在互联网时代积累起来的,在芯片、软件、互联网和高端应用集成等领域强大的技术优势,在军事、电力、工业、农业、环境监测、建筑、医疗、企业管理、空间和海洋探索等领域,大力推进RFTD、传感器和M2M等应用,在物联网领域已取得明显的成效。因此,对美国物联网发展政策进行研究,对我国物联网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美国物联网政策情况

  2.1物联网相关政策

  自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在更大方位的进行信息化战略部署,奥巴马政府将以物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和新能源作为振兴经济和确立国际竞争优势的两大重点,并上升至美国国家战略。近几年,相继发布了较多有关物联网发展的政策报告(见表1),作为美国物联网发展的指向标。

  2.2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美国始终将创新作为保持国家强盛的法宝。2009年和2011年,奥巴马政府先后两次发布国家创新战略,2011年新版《美国创新战略:确保国内经济增长与繁荣》,是对2009年版《美国创新战略:推动可持续增长和高质量就业》的深化与升级。两者的内容虽然不尽相同,但强调的重点是一致的,主要包括三大方面:创新基础(教育、科研和基础设施建设)、市场环境和突破关键领域。其中物联网是美国创新战略重点发展领域之一。这也是美国在全球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背景下,为确保其国家经济增长和繁荣所做出的最新政策安排。

  在国家层面上,美国政府致力于保持在信息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争取继续完全控制下一代互联网(IPv6)的根服务器的同时,力图主导全球物联网的发展,确保美国在国际上的信息控制地位。

  2.3发展重点

  2008年,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NIC)发表的《2025对美国利益潜在影响的关键技术》报告中,将物联网列为六种关键技术之一。2009年1月,美国智库机构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和IBM公司一起向奥巴马政府提交了《The Digital Road to Recover: A Stimulus Plan to Greate Jobs,Boost Productivity and Revitalize America》,该提议得到政府的积极回应。奥巴马把“宽带网络等新兴技术”定位为振兴经济和确立美国全球竞争优势地位的关键性战略,其中物联网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智能电网、智能医疗和宽带网络三大领域。美国将物联网发展的重心落在了物联网技术研发和产业的应用上。

  2.4战略布局

  2.4.1智能电网

  美国在智能电网领域,政策鲜明。2009年1月25日发布《经济复兴计划进度报告》,宣布将在3年内为美国家庭安装4000万个智能电表,并为推动电网现代化投资了40多亿美元资金支持,同时把区域性的智能电网连成全国性的网络体系。

  根据美国2007年12月通过的《能源独立和安全法案》(EISA)第1305节的描述,智能电网是一个涵盖发电、输电、配电和用电的现代化完整的网络信息架构和基础设施体系,具有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的特点。智能电网通过信息流和电力流的双向沟通,可以实现实时监控、保护并自动优化相互关联的各个要素,包括高压电网和配电系统、中央和分布式发电机、工业用户和楼宇自动化系统、能量储存装置,以及终端消费者和他们的电动汽车、家用电器等用电设备,以实现更智慧、更科学、更优化的电网运营管理,并进而实现更高的安全保障、可控的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LL〗〖HJ1.15mm〗

  智能电网被IBM公司称为“电网2.0”。认为与传统的电网相比,智能电网看起来更像因特网,可以接入大量的分布式的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并整合各种电网信息进行分析和优化,对电网实行更完整和深入的洞察,更好的实现整个智能电网生态系统’的实时决策。对于电力用户,可以自己选择和决定更有效的用电方式;对于电力公司,可以决定如何更好地管理电力和均衡负载;对于政府和社会,可以决定如何保护环境。最终,提高整个电网系统的效率、可靠性、灵活性,达到更高的智能化程度。

  2.4.2智慧地球

  2008年,IBM公司提出“智慧的地球”项目,2009年,奥巴马将“智慧地球”确定为国家战略。该战略认为,在信息化发展的下一个阶段,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到各行各业中,智能基础设施和物理基础设施将全面融合,从而更加科学和智慧的对社会和自然系统实施管理。具体地说,就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公路、桥梁、隧道、供水系统、汽油管道、大坝等各种物体中,并且各系统之间普遍连接,形成所谓的“物联网”,并用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将“物联网”整合起来,使人类能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间的关系,最终形成“互联网+物联网=智慧的地球”。   智慧地球的本质就是用一种智慧、科学的方法,利用新的信息通信技术来改变政府、公司和人的相交互的方式,提高交互的明确性、效率和灵活性。该战略预言,“智慧地球”能够带来长期和短期兼顾的效益,尤其是在当前的局势下,对于美国甚至世界经济走出困境都具有重大意义。

  2.5保障措施

  2.5.1资金保障

  在物联网技术研发和物联网建设投入方面,美国一方面强调成本核算和成本效益分析,另一方面充分保障建设资金。在相关政策报告中,都充分考虑物联网技术现实和潜在的需要,根据这种需要来确定预算,以使在满足计划需求的情况下使物联网技术应用效用的最大化。

  2.5.2知识产权保护

  美国政府提出改革专利审查制度,加强知识产权执法。设置知识产权执法协调员一职,隶属于美国总统行政办公室;2010年6月,执法协调员公布奥巴马政府首个以打击知识产权侵权为目的、包括33项行动的《知识产权执法联合战略计划》。从政策和实践出发,通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来支持美国的企业和消费者。

  2.6物联网政策分析

  2.6.1政策发布情况

  美国情报委员会,商业机器公司等机构将物联网作为重点发展项目,而美国政府没有仅对物联网的发展发布过针对性的政策文件。对于物联网的发展战略,美国政府一直是从提高国民生活质量、保持美国在全球信息产业的地位,以及促进美国经济增长为出发点和目标进行规划和部署的。

  2.6.2政策内容范围

  美国物联网相关政策,从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应用领域和保障措施上,都主要突出技术的创新突破以及市场应用,其发展战略均围绕这两个方面展开。

  2.6.3物联网政策体系

  美国物联网政策体系可归纳为四个方面:(1)以战略谋发展。虽然在美国物联网发展历程中并没有一个国家层面的全面战略规划,但在重要领域制定了指引物联网发展的战略,如智能电网战略、智慧地球战略等。(2)以投资引发展。国家投入资金,引导利益相关方积极参与,加大物联网相关基础技术和应用技术的研发力度。(3)以试点促发展。建设物联网应用的产业试点和区域试点,推动物联网在关键领域和民生领域的应用。通过龙头企业和基础性行业的物联网应用,逐步打造出实力强大、产业链条比较完整的物联网产业。(4)以政策助发展。为物联网发展创造安全可靠的政策环境,同时通过中长期的发展规划不断扩展和提升产业的实力。

  3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物联网产业从2009年起步,到2010年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以来,国家对物联网发展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同时也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各地区、各部门积极响应,纷纷出台各种举措,推动物联网的发展。目前,我国传感网标准体系已形成初步框架,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的多项标准提案被采纳;相关IT企业和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电信运营商都在积极开展与“物联网”相关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物联网已经在物流、城市交通、工业生产、渔牧业监控、水文水质等方面进行了应用。

  但是,由于我国物联网产业基础薄弱,市场化水平较低,目前物联网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与美国物联网产业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通过上文对美国物联网政策情况分析,结合我国物联网发展现状,可得到如下启示。

  3.1加大资金投入,大力推进物联网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创新

  物联网产业是新兴的朝阳产业,具有高投入、高收益的特点,发展物联网产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从美国的物联网发展战略看,政府对物联网产业的研发投入是相当大的。所以,我国要大力推进物联网技术研发和创新,一方面,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注重向重点企业和关键技术倾斜;另一方面,鼓励企业在技术研发上加大投入,培育企业在技术开发中的主体地位。另外,建立健全新兴产业风险投资机制,鼓励风险资本在物联网产业的投资。

  技术水平是决定物联网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美国在物联网发展方面并没有形成系统的战略规划,但美国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雄厚的技术实力,使其物联网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具有了坚实的基础。与美国相比,我国在物联网产业的核心技术及其研发方面差距较大。所以,我国在制定物联网产业发展战略和政策时,以推动核心技术发展为要务。根据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有选择地发展核心技术,采取“专项工程”的方式,将智能嵌入技术、无线传感技术等物联网的关键核心技术列为优先发展的重点,并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重点扶持,引导相关企业、研究机构和科研院所进行相关核心技术攻关。

  3.2大力推进物联网应用

  应用是产业发展之本,是决定产业长远发展的需求基础。美国物联网政策主要是通过大企业的应用来引导物联网产业发展,具体体现在:智能电网领域,巨型企业是强大的推动力;M2M应用,电信运营商为主要推动力;物流应用,龙头企业示范引领。美国在物联网应用方面已初见成效。我们要抓着这一轮科技浪潮,主动把握市场需求,推进物联网技术在经济社会、基础设施、民生服务等重点领域的应用,将物联网应用和行业信息化融入到一起。

  关于物联网应用,可以划分为关键应用、规模应用、普遍应用三个阶段。虽然传感网应用领域现已有一些典型案

  例和规划(如自助图书馆、汽车物联网等),然而目前中国的物联网产业尚未形成稳定的、可实现规模化经营的商业模式,仍处于关键应用示范阶段。产业的发展还需要更多地覆盖众多产业链环节的企业参与其中,从而推进产业的规模化经营。

  从推广应用行业来看,公共安全、智能电网、物流产业、智能家居、远程医疗、环境监测、精细农业等行业将成为率先应用的领域,以应用需求拉动产业发展。

  3.3培育大型企业,加大产业联盟力度

  大企业是物联网布局发展的主导力量,大企业的战略布局和物联网的应用对产业发展产生巨大的作用。美国几个主要的跨国企业,如IBM、谷歌、苹果等发展的影响力十分巨大。目前我国物联网产业存在企业小而散,缺乏龙头骨干企业等问题,大企业的培育尤其紧迫。为此,我国应以现有的创新产业示范科技园区为基础,建设一批国家物联网产业基地。通过政府政策,引导新兴产业的有效集中,从而实现新兴产业在地理、资金、人力资本等方面的聚集。建立以现有产业龙头企业为核心,以政府的统筹协调为依托,联合运营商、相关企业和科研院所共同参与,基于共同标准和制度的产业联盟。在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以大企业带动物联网产业的优化布局和技术的升级。   3.4培养和引进核心人才,强化智力支撑

  目前,导致我国物联网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物联网产业方面的高端技术研发人才十分缺乏。因此,政府要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建立物联网技术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首先,从高等教育抓起,在高校增设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物联网工程等相关的专业,培养物联网研发和应用的高层次人才;其次,对于现有的物联网研发人员加强培训;第三,建立人才长效机制。包括高科技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评价和奖励机制,充分调动和激发科研人员的智慧与创新潜力。

  3.5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无论是物联网技术的突破,还是应用的广泛开展,或是大企业的培育和人才培养,都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到目前为止,我国物联网的发展主要来自政策扶持,这就需要政府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产业政策、财税政策、法律法规、组织引导等方面的发展环境,在税收、投资、服务等方面予以优惠。以国家政策引导物联网发展,为物联网的发展提供安全可靠的政策环境。同时,通过市场竞争与合作,政府引导,促使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和行业协会等方面共同努力,创造物联网产业的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物联网[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136308.htm?fr=aladdin,20140512.

  [2]吕琳露.中美两国物联网政策比较研究[J].科技视界,2014,(10):160161.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美国创新战略突出知识产权[EB/OL].http://www.sipo.gov.cntjj/2011/201106/t20110617607128.html,20140512.

  [4]毕开夏,夏万利,李维娜.国外物联网透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3133,254255.

  [5]李向文.欧、美、日、韩及我国的物联网发展战略[J].射频视界,2010,(3):4953.

  [6]卢涛,尤安军.美、欧、日韩等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战略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4):4751.

  [7]袁国智,董毅明.我国物联网产业现状及其发展对策分析[J].商业时代,2011,(4):2829.

  [8]黄桂田,龚六堂,张全升.中国物联网发展报告(2011)[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62

文章标题:核心经济期刊投稿美国物联网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ngji/guomao/22758.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