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中的游戏理论与实践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论文 发布日期:2021-02-26 09:27 热度:

   当下的幼儿教育理念更注重幼儿的自然成长,强调让幼儿在游戏化教学中得到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越来越多的学前教师开始在教学中应用游戏。笔者基于幼儿教育中的游戏化教学实践展开探讨,并分析了游戏化教学理论在幼儿教育中多个方面的应用。

幼儿教育中的游戏理论与实践

  一、游戏化教学的概念

  游戏化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在幼儿教育中已得到较为普遍的应用。幼儿的身心发展处于初级阶段,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这就使得游戏化教学成为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教学策略。将游戏化教学应用到幼儿教育中,有利于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同时能充分满足幼儿学习和发展的需求。不仅如此,游戏化教学有利于幼儿吸收知识,也有利于对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因此,学前教师应该充分学习游戏化教学理论,并将其应用于幼儿教育活动中。

  二、幼儿教育中的游戏实践

  (一)利用游戏实现教学目标教师要想将游戏化教学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就必须将其完全融入整个教学活动中。例如,学前教师在带领幼儿开展音乐活动时,便可以抛弃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听口令做动作”的小游戏。在游戏中,教师要融入节拍练习,然后通过玩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学会打节拍。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教育活动的几个环节设置成不同的游戏,带领幼儿“冲关”,这样一来,幼儿就会积极参与这种闯关游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在每个游戏中融入相应的教学目标。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不仅可以充分实现教学目标,而且可以提高幼儿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例如,在“图形宝宝排排队”这一数学游戏中,幼儿通过闯关游戏学会了看规律,并开始学习如何基于已有的规律创造新的规律。教师还可以将整个教学活动分为三个游戏关卡,每个游戏关卡都针对相应的学习内容,幼儿要想成功迈过关卡,就必须完成教师布置的小任务,直至全部闯关成功。另外,游戏中的故事情节也深受幼儿喜爱。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将游戏的背景设计为有趣的故事,它可以包含魔法或探险的元素。在游戏中,教师要引导幼儿,让幼儿将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主人公,并带着任务进行游戏。通过这样的方式,幼儿每完成一次游戏活动,便向教学目标迈进了一步。

  (二)利用游戏提升教育活动的趣味性幼儿教育中的游戏不仅是为了让幼儿玩耍,更是为了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相关的知识。教师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提高幼儿对教学的兴趣,让他们能边玩边学。例如,在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不应直接告诉幼儿教学主题,而是采用“神秘箱”的游戏形式,让幼儿猜一猜、摸一摸。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增强幼儿对活动的好奇心,提高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又如,在体育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探索球的玩法,帮助幼儿感受球的趣味性,让幼儿充分融入教学活动中。然后,教师可以向幼儿提问:“小朋友们,球这么有趣,你们还知道其他关于球的玩法吗?”这样一来,便有利于调动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促使他们主动参与讨论,感受趣味性教学带来的乐趣。

  (三)利用游戏拉近亲子关系在幼儿启蒙教育中,家长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当下,越来越多家长坚持“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想让孩子在幼儿时期便得到快速发展。这种思想导致很多家长忽视孩子的兴趣爱好,不利于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长此以往,幼儿甚至会产生抵触心理,不愿意主动展开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家长参与游戏活动,让家长不再仅仅扮演监督者的角色,而是在游戏中成为孩子的好玩伴。这样的方式不仅有利于改善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还可以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他们愿意主动展开学习。

  总之,幼儿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学前教师必须充分意识到自身肩负的重任,积极引导幼儿探索丰富的知识世界。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制定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目标,同时要强调教育活动的趣味性。目前,游戏化教学这一理念还处于初步应用阶段,因此教师还要不断学习、研究这种教学方法,使幼儿能够在有趣的活动中学到更多知识,增强学习积极性。

  《幼儿教育中的游戏理论与实践》来源《江西教育》,秦林芝

文章标题:幼儿教育中的游戏理论与实践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xueqian/45080.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