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如何保护学生的自尊小学教师论文

所属栏目:小学教育论文 发布日期:2016-04-27 11:40 热度:

   本文是一篇小学教师论文,文章阐述了小学生自尊的结构和特点。小学生的自尊由重要感、外表感、自我胜任感三个维度构成。根据小学生自尊的特点为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保护学生自尊提供建议。

  关键词: 小学生,自尊,心理健康,小学教师论文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一生发展中的重要阶段,它为个体的后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时期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要获得对自己的认识,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不同于其他人的个体,这就是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一个人人格发展的核心。自尊是自我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小学生健康个性和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形成 [1,2]。因此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保护他们的自尊对于其健康成长意义重大。

  教师要想保护学生自尊,了解自尊的构成内容和发展规律是基础。自尊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所获得的有关于自我价值的积极评价与体验[3]。根据张丽华教授的研究,小学生的自尊由重要感、外表感和自我胜任感三个维度组成[3,4]。

小学教师论文

  1.重要感是指儿童通过言语、身体姿态和面部表情等方式来展示自己从而期望获得他人的注意、接纳、支持和喜欢的肯定情感体验。

  重要感是自尊结构中最早发展起来的一个成分。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重要感的获得主要依赖于老师对学生的态度。低年级学生通过表现出对老师的尊敬、热爱、积极服从安排、表现自己的特长等来吸引老师的关注,得到老师的重视。到了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对老师不再无条件地服从,随着儿童同伴交往关系的不断扩大和发展,儿童在同伴关系、班级中的位置和影响力成为这一时期儿童重要感的重要来源。

  2.外表感是指从身体外表方面获得的一种自我价值体验。

  我国社会文化强调外表的吸引力,成年人在孩子小的时候往往会对他们的相貌给予很多的关注和评价。因此外貌成为幼儿自我价值感的一个重要来源。进入小学阶段,学生对外表感的关注已不局限于所穿的衣服、自己的长相还有对自己身体健康状况和身体形象的关注。小学女生表现在对自己长相、穿着、形象等方面的重视; 男生表现在对自己身高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重视。

  3.自我胜任感是指儿童在学习、交往、游戏、体育等活动中,通过表现出成功的行为和能力,获得他人对其学业、体育活动等方面能力的赞许,以此证明自己是一个成功者。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6~12岁小学生面临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如果学生顺利地完成了学习课程,掌握了今后生活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他们就会获得勤奋感,这使得他们对以后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充满信心。反之,他们就会产生自卑感。小学阶段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因此取得好成绩就成为小学生获得自我胜任感的重要途径。素质教育的实施为学生获得自我胜任感提供了更多的途径。体育、各种艺术课程、游戏、人际交往等任何一方面的成功体验都能为学生获得自我胜任感提供有效的支点。

  了解小学生自尊的构成内容和发展规律为教师有效保护学生自尊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因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的教学情景是具体的、复杂的,所

  以仅有理论支持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只有将理论融入其教学、管理的实践中才能真正做到保护学生的自尊。教师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3.1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教师要尊重学生,把学生当作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来看待。辱骂和任意体罚都是教师对学生的不尊重。小学生和成年人一样有着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意愿。如果学生的行为出现了偏差,教师需要了解原因,在此基础上采用恰当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而不是简单粗暴的强制学生接受老师的观点。学生在性别、家庭教养方式、智力水平、家庭经济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是必然的。教师不能因为这些差异对学生产生偏见,相反这些可以帮助教师更深入的了解一个学生。不论学生在长相、学习成绩、家庭背景等方面存在着多大的差距,他们都有着发展自己、提升自己、完善自己的自然倾向。教师需要借助一切可以借助的力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提供切实的发展机会,帮助他们顺利成长。

  3.2在教学和日常管理中保护学生自尊

  教育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教师只有将保护学生自尊的理念融入学校生活的各种琐事中,体现在每次的行动中才能使学生长远受益。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一分子,乐于参与到课堂之中。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形成一种积极向上、包容互助的班风,使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受益。其次,教师在与学生交流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小学生是非常善于观察和模仿的。因此教师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每一个同学。例如教师对学生外表的关注要体现在学生的穿着是否干净整洁而不是长相的漂亮与否;接纳学生之间成绩的差异性;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关注其努力程度;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和帮助;能够耐心的等待学生的进步;对于学生在运动、手工、音乐、美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同样给与关注和重视;客观的评价每一个学生,帮他们认清自身的优缺点。教师要对学生的优点给予肯定,在指出学生缺点的时候帮助他们找到克服缺点的方法。

  教师要想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如何对学生进行惩罚是教师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学校教育中惩罚是使学生自尊受到伤害的主要原因。怎样做才能既达到惩戒的效果又不伤害学生的自尊是很多教师都感到困惑的事情。一些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秩序对犯错误的学生采用辱骂和过度体罚的进行惩罚,结果使得学校教育似乎只把尊严和自我价值感留给了经过“筛选”适应学校教育的那部分学生,而对于那些适应不良的学生来说,他们体会到的更多的是自卑和不胜任感。近年来,由于越来越多的人们对惩罚持否定态度,一些教师对惩罚的态度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不敢惩罚,这使得学生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也就失去了改正错误,取得进步的机会。其实不论是惩罚不当还是过度纵容都不利与学生自尊的发展。惩罚不等于剥夺学生的尊严,只要方法得当,教师可以做到在惩罚学生的同时保护他们的尊严。这需要教师在惩罚学生时注意以下几点:(1)教师要意识到任何行为暴力、语言暴力、心理暴力都会给学生的自尊心带来极大的伤害。目前行为暴力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已经受到很大的限制,语言暴力和心理暴力的危害同样应该引起教师们的重视。对学生的辱骂、故意疏远、孤立等同样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心理伤害,是一定要避免的。(2)当学生犯错时教师要先了解清楚学生犯错误的原因,同时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采用多种方法灵活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对学生学习方面的错误教师一般不应采取严厉惩罚方式,应将教育重点放在对学生知识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上;如果是学生粗心的态度造成的,教师可以批评他的粗心并且要求他将作业重新订正,通过提醒、说理、讲故事等方式让他意识到粗心的危害,从而自觉改正;对学生行为习惯等方面的错误,教师应就事论事,指出学生行为方面的错误,同时提出自己的期望和要求。(3)教师对学生进行惩罚的时候,应本着为学生负责的态度,以促进其健康成长为目的,而不是为了责罚而责罚。同时教师要主动和学生建立起深厚的感情,这样在教师实施惩罚时有利于学生理解教师的良苦用心。

  3.3与家长一起保护学生的自尊

  家庭和学校是对小学生成长影响最大的两个环境。研究发现家长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自尊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民主性的教养方式最有助于孩子自尊的发展 [5,6,7]。学生行为习惯方面的问题很多源于正确家庭教育的缺失。教师可以向有需要的家长讲解孩子的心理特点,教授家长一些教育孩子正确的方法和技巧。教师和家长一起共同努力,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高水平的自尊对一个人一生的心理健康都能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小学阶段是自尊发展的重要时期,小学生自尊的顺利发展有赖于家长、教师的共同努力。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要像对荷叶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保护好孩子的自尊,不仅需要教师有对孩子的一腔热爱还需要教师有能读懂孩子并利用自身的学识帮助学生顺利成长的智慧。

  《现代中小学教育》为教育类核心期刊、北方优秀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期刊网”。

文章标题:小学阶段如何保护学生的自尊小学教师论文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xiaoxue/31143.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