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编辑部投稿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研究

所属栏目:教育技术论文 发布日期:2015-05-23 15:14 热度:

   摘 要:中国梦具有深刻的科学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它是理想信念教育的延伸和发展,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进一步丰富和创新。把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需要,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在要求,是摆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的时代课题。

  关键词:课程教育研究编辑部,中国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

  2012 年 11 月 29 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对“中国梦”的含义进行了阐述。他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13 年 3 月 17 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式上,习近平同志进一步阐释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他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具有深刻的科学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它是理想信念教育的延伸和发展,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进一步丰富和创新。

  一、将中国梦贯穿于高校思政总课程

  中国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具有深刻的科学内涵,它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凝结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华,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新的内容,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进到新的境界。”这就要求必须把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在课堂上深入宣传中国梦的基本内涵、现实意义和本质要求,科学解读现阶段中国梦实现的具体路径,讲解宣传实现中国梦与大学生成长成才之间的关系。

  高校要想把中国梦真正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全过程,首先必须找准中国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契合点。在现有的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每一门都与中国梦存在契合点。比如说,在讲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关于“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时,可以将习近平同志“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的观点贯穿教学中;在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时可以将中国梦的内涵、本质融入到教学中,并让学生明白“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同时也要让学生了解中国梦的发展历程也是近代以来 170多年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是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历程;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将中国梦渗透到爱国主义教育中,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激励大学生凝聚共识、团结一心,形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合力。 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合理利用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必要前提。只有不断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手段、新方法,利用媒体、网络等新技术来创新教学模式,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才能真正将中国梦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来,成为大学生的自觉追求和自觉行动。

  二、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大力开展中国梦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校园文化有着情感培养、价值导向、人格塑造、行为约束等功能,对学生的思想、品格、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等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校园文化这一载体,在高校内大力开展中国梦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可以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帮助树立人生梦想,激励他们不断成长成才。在当前大力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势下,不断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中国梦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必然能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校园文化重在建设,这也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当前大力开展“中国梦”主题宣传教育的背景下,学校更应该围绕“中国梦”主题来进一步改造和建设校园文化。比如说可以在校园内增加一些名人雕塑等,让学生了解名人、伟人的奋斗史及圆梦史,可以激发他们的斗志,坚定他们的信念,帮助他们塑造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健康人格。

  首先,建立领导统筹机制。高校各级领导要将“中国梦”主题教育作为贯穿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举措,着眼全局、统筹部署。将中国梦宣传教育纳入学校重大议事日程,切实建立起由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分层组织落实、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领导和工作机制。其次,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充足的经费是使“融入”取得实效的重要条件,没有必要的经费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任务就很难落到实处。再次,建立考核评价机制。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是实现把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重要指挥棒。高校“应研究建立‘中国梦’宣传教育的评价体系,将宣传教育纳入到各单位和主要负责同志的业绩考核中,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表彰机制,不断为宣传教育工作注入新的活力。”最后,建立检查督导机制。检查督导制度是确保将“中国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确保

  “融入”过程优化、成效显著的可靠保障。各高校要成立督导检查小组,及时检查、研究和部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展情况,切实使“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姜恩来.高校“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和途径探析[J].北京教育(德育).

  作者简介:刘佳,女,1981年2月生,籍贯:徐水,汉族,保定学院,讲师、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文章标题:课程教育研究编辑部投稿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研究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jishu/26877.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