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认知结构培养的地理过程教学研究

所属栏目:教育学论文 发布日期:2021-04-28 09:24 热度:

   摘要:地理过程是地理学中重要的研究内容,是解释地理格局的基础、理解地理机制的关键。虽然中学对地理过程教学也开始关注,但是仍然不够重视,关于地理过程的教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地理过程在地理知识中起到桥梁和粘合剂的作用,串联孤立的地理知识点,使得地理知识之间形成相互联系的网络。基于此,本文提出挖掘隐含的地理过程元素、融入地理过程的时空尺度、关注地理过程的未来变化趋势、利用多种表达方式呈现地理过程等培养学生认知结构的路径。

基于学生认知结构培养的地理过程教学研究

  关键词:中学地理;地理过程;认知结构

  一、问题的提出

  1. 地理过程成为地理研究的重要趋势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亚历山大·冯·洪堡认为,地理学是对地球的描述,研究位于地球上某一区域或者片段上的各种相互联系现象的多样性。[1]在洪堡地理学思想的基础上,地理学的经典研究范式被建立起来:确定地理事物的分布区域;概括各分布区域的地理特征;根据地理事物特征的相似性将地理事物类型化。[2] 但是,地理学家慢慢发现,如果在地理学研究中缺乏对地理过程的重视,就会导致地理学知识割裂化,对地理事物现象的认识停留在表层。[3] 地理过程一般是指地理事物和现象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强调陆地表层系统地理事物和现象随时间变化的特征。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地理过程在地理学研究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4] 地理学的发展态势已经从地理格局研究向地理过程研究转变。[5] 正如地理学家所言,地理过程已经成为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解释地理格局的基础,是理解地理机制的关键,是实现地理服务的前提。[6]

  2. 中学教学中地理过程教学的研究现状因地理过程在地理学研究中受到广泛关注,植根于地理科学的中学地理课程和教学也愈来愈关注地理过程。当前对地理过程的研究分为三类:第一,通过学习地理过程培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例如王勇以“小老头树”为例,认为地理学科的四个核心素养可以在地理过程学习中有机地融为一体。[7] 第二,研究作为教学重难点的地理过程教学策略。例如唐光详认为,应该采用问题解决、纲要信号、直观再现等多种教学策略进行地理过程的教学。[8]第三,研究基于地理过程的试题特征、解题方式等。例如,邓若男发现,地理过程类试题在2020 年高考地理中所占比重较高,且具有情境设置真实,突出地理学术背景;设问方式简洁,构成启发式问题链;落实课标要求,渗透学科思想方法;以知识为载体,考查学科特殊能力等特征。现有研究丰富了关于地理过程教学的内容,但是,中学地理教学中依然存在教师注重传统地理知识、地理空间分布规律等问题,而忽视对地理事物发展过程的认识。[9] 总体来看,因教师对地理过程的关注不够,所以教师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大部分停留在“知道但不深入”的水平,[10] 致使学生对地理事物在纵向发展上的认识较为模糊。综上所述,地理学研究对地理过程愈加重视,中学地理教学中对地理过程的研究和教学也开始关注,但重视程度仍然不够,关于地理过程的教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11] 基于这一对矛盾,本文提出从培养学生认知结构的角度认识地理过程教学的价值及其培养路径。

  二、基于地理过程搭建学生认知结构

  高中地理涉及较多的地理概念、原理、规律等较为深层次的内容,如果不在教学中重视地理过程,容易导致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识孤立化。布鲁纳主张,所有学科的教学都务必使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指该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相互之间的关联性,是指知识的整体性和事物的普遍联系,而非孤立的事实本身和零碎的知识结论。也就是以允许许多别的东西与它有意义地联系起来的方式去理解事物,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就是学习学科知识和相关事物是怎样相互关联的。[12] 从布鲁纳的主张来看,学习的过程就是要把孤立的知识转化为基本的学科结构,把客观学科逻辑转化为主观的学生认知结构,并且这种学科结构与认知结构各部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教师通常注重学科的知识结构,但很难使学生在此基础上形成自身的认知结构,很难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内化。钟启泉教授认为,教师的教学工作必须在建构知识时为学习者提供支架作用。[13]在当前核心素养指向下的教与学,也需要由注重孤立学科知识点的学习转向注重学科知识的结构化学习。[14]本文认为,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应该注重地理过程的教学,使得地理过程在学生知识结构的建构中起到支架作用,促进学生的认知基于地理过程形成结构网络。在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中,地理过程应该起到桥梁和粘合剂的作用,串联起孤立的地理知识点,使得地理知识之间形成相互联系的网络。如果参考仲小敏老师对地理知识类型的划分,[15] 将地理知识划分为事实类、概念类、过程类、原理类、影响类和策略类知识,那地理过程无疑是将这些知识连接起来的最好主线,如图1所示。

  三、基于地理过程的学生认知结构搭建路径

  基于地理过程帮助学生搭建认知结构,需要师生在教学中注意挖掘地理过程元素;注意在地理过程教学中融入不同的时空尺度;重视地理过程的过去和现在,也关注地理过程的变化趋势;将多种媒体和方法融入地理过程教学,促进学生对地理过程的深入理解。

  1. 挖掘地理过程元素,形成学生认知基础从中学地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来看,有些地理过程是显性的,有些是隐性的。显性地理过程的全部或某一部分容易被察觉,学生在平时也容易感受到,往往也是教学的重点、难点,例如大气运动、水循环等。但是,还有较多的地理过程隐蔽在地理现象之下,决定着地理事物的状态、分布与机制。如果在教学中不注意挖掘这些隐性的地理过程元素,容易导致知识之间出现割裂。例如,“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这部分内容,知识结构通常被列为太阳的大气层、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三部分,各部分之间缺乏联系,导致知识之间出现割裂。如果挖掘其内部过程,则可将各部分很好地连接起来(见图2):太阳内部不断产生核聚变反应,导致太阳外部的大气层中出现各种活动和变化,这就是太阳活动;太阳风是太阳大气释放的高速带电粒子流,这种高速带电粒子流是持续的,但太阳活动会导致太阳风变得强劲,从而扰动地球磁场和大气层,产生磁暴、极光等现象。

  2. 融入地理时空尺度,提升学生整体思维地理学中的尺度包括时间和空间尺度,尺度思想具有非常重要的教学价值。[16]地理过程不仅随着时间演变,而且占据一定尺度的地理时空。地理过程中的时空尺度往往是相对应的,即短时间的地理过程往往对应小尺度空间,长时间的地理过程往往对应大尺度空间。因为地理过程其本身就是基于一定的尺度发生的,如果在教学中不重视地理尺度思想,会造成因地理过程导致的地理因果关系的曲解。[17] 因此,在进行地理过程教学时,必须要重视其背后的尺度思想。

  3. 关注地理变化趋势,培养学生未来眼光地理过程是探究地理机制与原理的关键,也是眺望未来的窗口。因此从地理过程的研究来看,不仅要明晰地理过程的当下和过往,更要提炼地理过程的变化趋势。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角度来看,社会的发展是不断递进超越的过程,对人才的需求也随之更新,因而核心素养的内涵具有指向未来、不断优化发展的动态性。[19] 《地理教育国际宪章》在地理问题和概念中专门提及,学习地理需要“认明趋势,可以预测将来可能的发展”。[20] 因此,在进行地理过程教学时要关注地理过程发展变化的未来趋势。

  四、结语

  地理过程性知识在学生认知逻辑形成过程中具有极高的教学价值,这种教学价值需要得到进一步重视和开发。本文所呈现的只是研究的开始,重视地理过程教学是培养学生认知结构的基础。基于地理过程的深度学习在学生认知逻辑形成中的具体作用,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杰弗里·马丁.所有可能的世界——地理学思想史(第四版)[M].成一农,王雪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 许嘉巍,刘惠清.自然地理过程[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 许嘉巍,刘惠清.论自然地理过程[J].地理教学, 2004(2):1-3.

  《基于学生认知结构培养的地理过程教学研究》来源:《地理教学》,作者:田珺璐 周维国 廉丽姝

文章标题:基于学生认知结构培养的地理过程教学研究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jiaoyuxue/45582.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